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
其他表述 |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 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 こんなに厚顔無恥な人見たことない! |
用語出處 |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 |
相關條目 | 粗鄙之語、死亡Flag |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是1994年版國產電視劇《三國演義》第69集中諸葛亮的名台詞,也是整部劇最經典、最常被鬼畜惡搞的名場面之一。
一開始它只是一句普通的影視劇台詞,而真正讓這句台詞在各大視頻網站火起來的,則是因為中國興起的以諸葛亮與王朗的一段約6分鐘左右的電視劇節選視頻為鬼畜素材的一系列惡搞。
在此類型的鬼畜視頻中,該句常常與游泳教練陳茂蓬的「最後祝你,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攻到天水,魏明帝曹叡派王朗、曹真和郭淮去應對。蜀漢與曹魏兩軍在祁山之前對壘時,魏軍將領曹真統帥大軍至長安,過渭河之西安營紮寨,並與副將郭淮、軍師王朗二人商議退敵之策。而司徒王朗告訴曹真,明日決戰之時,自己可憑一席話語叫諸葛亮拱手來降,讓蜀軍不戰自退。
王朗原為會稽太守。被孫策打敗後,和豫章太守華歆一同出使曹操,被留下,後擔任司徒。
在第二天戰場之上與諸葛亮舌戰辯論時,王朗先是質疑諸葛亮出師無名,被諸葛亮回嗆「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時,王朗提出天數有變,曹魏才是繼承衰頹漢室天命的正統,諸葛亮此舉是違抗天意,建議諸葛亮倒戈卸甲、以禮來降。諸葛亮聽後大笑,重提漢末歷史,指出東漢的傾頹正是由董卓、李傕、郭汜之類兇徒和王朗這樣的朽木、禽獸一樣尸位素餐的臣子所造成的,又轉向王朗的出身指責他世食漢祿,理應匡扶漢室卻助曹為虐,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無顏面對漢朝二十四代先帝,最後以一句「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補刀。王朗被諸葛亮的一席正義之言氣得跌落馬下身亡。
因此每當諸葛亮說出該句時,常常被大量的評論彈幕刷屏。用法常常是在此類鬼畜惡搞視頻的結尾,伴隨著諸葛丞相說出此話的時間,表示對王朗使出最後一擊的意思。也可以用作對某人厚臉皮做某事的吐槽,亦或者表示某人和王朗一樣自食其果的行為的嘲諷。然而史實上的王朗才是人生大贏家[1]。
值得一提的是,《三國演義》原著的相關情節中並沒有這句台詞或與之意思相近的台詞,本句完全是央視版電視劇的唐國強老師臨時加上的神來之筆。而歷史上的王朗在第二次北伐時已經去世,且王朗並非軍師而是文臣。
(以下劃線標出的內容為央視版《三國演義》原創,不見於羅貫中的原著。)
孔明自得三城之後,威聲大震,遠近州郡,望風歸降。孔明整頓軍馬,盡提漢中之兵,前出祁山,兵臨渭水之西。魏主曹睿,聞之大驚,乃問群臣曰:「誰可為朕退蜀兵耶?」司徒王朗出班奏曰:「臣觀先帝每用大將軍曹真,所到必克,今陛下何不拜為大都督,以退蜀兵?」睿准奏,乃宣曹真曰:「先帝託孤與卿,今蜀兵入寇中原,卿安忍坐視乎?」
之後,曹真即領曹魏大軍至長安,過渭河之西下寨。曹真與軍師王朗、副將郭淮二人共議退兵之策。
曹真:「諸葛亮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如何對敵?」
王朗(
郭淮(明白人):「諸葛亮何等樣人?靠陣前
王朗(大笑):「
次日戰場,兩軍陣前。配合BGM(王司徒專用處刑曲)食用效果極佳
王朗:「(騎馬移步陣前)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諸葛亮:「(車上拱手還禮)正是!」
王朗:「(馬上欠身答禮)久聞公之大名,今日有幸相會。」
(諸葛亮使用了技能【無視】)
王朗:「呃……
諸葛亮:「(冷笑)我奉詔討賊,何謂之無名?」
王朗:「(大笑)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
諸葛亮:「曹賊篡漢,霸佔中原,何稱有德之人?」
王朗:「(點頭你點個P頭啊!)嗯……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
諸葛亮:「(嘲諷長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
王朗:「(瞬間破防)你……諸葛
諸葛亮:「(強行打斷)住口!!諸葛亮使用了技能【沉默】/【看破】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
王朗:「
諸葛亮:「(憤怒指向王朗)貳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句是唐國強老師臨時加上去的,現在看來效果確實神奇)」
王朗:「你……你……汙~哇啊啊啊啊啊~~」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跌落馬下。想爬起來時還被自己的馬
此時,諸葛亮正襟危坐於車上,手搖羽扇,氣定神閒,面帶沉穩、自信之微笑然而這也是丞相最後的高光場面了……再往後要多虐有多虐。至此,魏軍慌忙撤軍,奪路而逃。此段對話也成為該劇經典中的經典。
後人有詩讚孔明曰:「兵馬出西秦,雄才敵萬人。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
在小說作品中諸葛亮唇槍舌劍,義正辭嚴,抓住要害,對司徒王朗一通羞辱竟使其命歸九泉。
可是僅僅辱罵就真的能致人於死地嗎?
從現代醫學科學的角度看,這完全是可能的!!!
在小說作品中王朗的死亡在醫學上屬於猝死,一般來說,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或心血管類疾病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皆可認定為猝死。而醫學上可造成猝死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溺水、電擊、窒息、腦外傷、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動脈破裂、休克等等,根據王朗的情況,可以推測為以下兩種可能:一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嚴重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休克;二是腦出血。以上兩種情況都可以概括為急性心腦血管疾病。
可為什麼在小說作品中諸葛亮的辱罵能導致王朗發病呢?
在小說作品中王朗猝死的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心肌梗塞。
首先我們來看大背景:王朗是「漢朝老臣(諸葛亮語)」,後又任曹魏司徒(王司徒),而司徒一職屬於「三公」之列,待遇相當之高。王朗一生高官厚祿,飲食自然也是膏粱厚味(當然歷史上漢末三國物質生活水平普遍不高,高官重臣有飽飯吃就不錯了)。用現代醫學術語來說,就是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這恰恰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條件。
而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造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飲食結構不發生改變,那麼動脈硬化就會越來越嚴重。而當時王朗已經76歲,因此冠狀動脈硬化和腦動脈硬化的程度決不會輕,這就為諸葛亮罵死王朗埋下了禍根。
而在嚴重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若患者受到強烈的精神刺激,體內會發生一系列變化:首先是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加,交感神經興奮亢進。繼之使冠狀動脈急劇收縮,心跳加速,心肌供血嚴重不足。同時又使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形成血栓,堵塞冠狀動脈。這樣就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室顫動,造成心源性休克而猝死。
在小說作品中王朗猝死的第二個原因可能是腦出血。
腦出血又叫腦溢血,是高血壓的嚴重併發症。高血壓病人往往伴有動脈硬化,在硬化時血管的韌性減退,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同時,長期高血壓的血管壁,由於受高血壓的影響,內膜和肌層逐漸發生退行性變或壞死,有時形成微動脈瘤。這種動脈瘤的壁很薄,如果遇到血壓突然升高的情況,便會破裂出血。從視頻中分析,王朗騎馬行軍陣前,路途顛簸,再加上當天戰場之上風大,想王朗當時已經是76歲的老頭,又患有如此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如何經得起這等折騰?於是,便在諸葛亮的一席羞辱的刺激之下,導致血壓驟然升高,腦出血而死。
簡而言之就是自己作大死,再加上諸葛亮用言辭怒補數刀。
但是... |
---|
在虛構故事中諸葛亮不止罵死了王朗,在《三國志平話》等評書作品中,諸葛亮舌戰群儒時還罵死了薛綜,氣壞了 當然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情節其實是羅貫中虛構的,歷史上並不存在此事。在小說作品中塑造諸葛亮罵死王朗的情節,原意是符合明代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清代毛綸、毛宗崗父子進一步演化為擁劉反曹的思想),是主要把王朗作為反面人物來塑造的。 但小說這樣一來也無意中把諸葛亮的文士形象給抹黑了。因為王朗是海內名士、一代大儒,勸降之語倒也文質彬彬,最後還不忘來句:國安民樂
綜上,歷史上王朗等人與諸葛亮的此段對話大概內容是書信完成的。小說中虛構為面對面對噴,結局嘴砲取敵將首級,這樣一來畫面感和氣氛就比遠程離線隔年對噴在小說情節上相對更直觀和精彩得多,劇情衝突更強烈(這就是作為著名小說家結合吸收並再次文藝創作的能力)。至於正史裡一場戰爭常常就幾句話甚至十幾字帶過(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如典韋傳和張遼傳等對戰鬥的具體刻畫並不少),小說作為文藝作品本身就帶有一定虛構色彩。 對於演義的「臉譜化」塑造的說法也要考慮到封建時代的侷限性。通俗小說是面向古代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常常在章回亂序、時間間隔極長的情況下被不識字的人民群眾從說書人的口中收聽,「臉譜化」能保證人民群眾在時間間隔極長導致遺忘、章回亂序收聽、且文化水平不高的情況下也能理解作為通俗小說複雜精彩的智鬥武鬥劇情(即政治軍事鬥爭),在歷史影響上同樣具有價值和影響力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措施等提及就相對較少,也是因為本身要區分歷史和小說的差異,一分為二甚至多元化來看待。然而即使是寫給古代人民大眾聽的《三國演義》,現代的年輕人照樣很多看不下去,而要去看人物形象更加簡化(高希希式宮鬥劇/滑稽笑)(甚至台詞個個會背唐詩)的《新三國》。 |
在看到此類惡搞或鬼畜類視頻時,諸葛亮說出此句台詞時
其實是他們臉皮太厚了,根本就感覺不到臉被打(大霧)
在ACG作品中,有很多類似場景而出現。多為字幕組調皮了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罵死王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