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站id:12005155,2010年軍艦擬人化風潮時的作品。日後《艦隊Collection》的赤城與其高度相似。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艦娘 |
---|---|
其他表述 | |
用語出處 | 艦隊Collection |
相關條目 | 娘化、萌擬人化、萌、萌屬性、機娘 |
「艦娘」是ACGN作品中對軍艦進行娘化所產生的角色的統稱,屬於軍武娘一類的萌屬性。作為娘化對象的軍艦不一定要真實存在,幻想的——不論科幻小說裡的還是圖紙艦等都可以。
艦娘這個概念也可以拓展到太空戰艦,但考慮到太空戰艦屬於現實中尚屬萌芽階段的太空飛行器與天軍範疇,與歷史悠久的海船和海軍區別較大,加之太空戰艦娘化乃至於太空戰艦本身都並未形成體系,此處不做詳細討論。
在很早以前,西方世界就有將艦船視作女性來擬人化的傾向,包括使用「she」等女性第三人稱代詞代指艦船[1],將艦船愛稱為「母親」等。
到2010年前後,網絡上逐漸興起軍艦擬人化的風潮,但當時並沒有統一的稱呼。而「艦娘」一詞最初源自2013年4月由DMM開始運營的網頁遊戲《艦隊Collection》對其登場角色的稱呼。隨著作品成為熱門遊戲並逐漸發展成一種ACGN文化現象,該詞也傳入了華語圈。由於日語並沒有使用「XX娘」表述擬人化的習慣,因此當時還不存在作為通稱的意義。
由於在華語圈「XX娘」同時也是萌化角色的通稱方式,因此在華語圈,該詞衍生出了艦船擬人化通稱的概念。而華語圈艦船擬人化遊戲的仿作風潮,使得其作為通稱的主導地位得到了鞏固。
在日本,「艦娘」是屬於DMM的註冊商標[2],他人未經許可不能用作商業目的,但華語圈並沒有這一規定。
艦娘可以看做是機孃的一種。舉例來說:
但也有例外,如:
這些都把《戰艦少女》中的艦娘導向了超級士兵或者假面騎士一類的設定,而根據部分台詞的暗示,這些艦娘或多或少都持有對應的原型艦船的「記憶」。同時,《戰艦少女》並不硬性規定艦娘必須是人類,也可以是別的類人種族比如吸血鬼(如戰艦少女:吸血鬼)、神明(如戰艦少女:北卡羅來納)等。
從理論上講,艦娘是軍艦的擬人化,是更接近機器的仿生女性(Gynoid),不會有人的豐富的情感,甚至由於有人形無人性而與恐怖谷理論息息相關。但事實上,艦娘往往被賦予了豐富的情感及個性,很多就是不同的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的肖像。
這種設定其實早在艦娘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比如在西方世界中,當人們提到一艘艦船時,往往會用「她」作為對那條艦船的稱謂,儘管在很多有「性別」的語言中,「船」多是陽性詞,但是在這些語言中,只要有「她」這個代詞,同樣會用「她」作為對船的代稱。其原因有很多,有人列舉瞭如下五條:[3]
「她」是我的摯愛(好孩子千萬不要點開!!) |
---|
而在這五條理由之外,水手們在給自己的船命名時會使用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的名字,所以在提到自己的船時就會很容易地把對方稱作「她」。比如英國大帆船「凱薩琳與梅」(Kathleen And May)在出售之前叫「莉茲與梅」(Lizzie And May),這個舊名是老船長的兩個女兒的名字。在她1908年出售以後,買主將她的名字改為了買主自己的兩個女兒的名字。[3]而在電影《阿甘正傳》中,阿甘便用了自己的青梅竹馬的名字給自己的漁船命名。儘管西方世界有一種迷信認為女人出海,厄運不斷。但是把船隻描述為女性的做法卻非常普遍。[5]尤其是在翻譯某些軍艦的艦種時都是從女不從男,比如有「航母」而沒有「航父/航公」一說。
雖然日本並沒有用「她」來描述船舶的傳統 ,但是艦孃的概念卻與之非常契合,並在其上增加了各式各樣的女性的特質。以《艦隊Collection》為例,在性格方面:大部分在結婚式上接受提督戒指的艦娘都滿懷真誠地感謝提督,儘管提督未必能給予她們戒指以外的東西,但她們同樣無怨無悔。而在日常生活方面:她們也像普通女性一樣情感豐富而又細膩,比如蒼龍在換艦載機時會像一個青年女性換上新衣並讓男友看看如何一樣讓提督看看新的艦裝是否適合她;而類似俾斯麥、龍驤、睦月這幾位從外表年齡到性格都相差巨大的艦娘都最喜歡在獲得MVP時同時收穫提督的讚美;而在某些季節,很多艦娘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態度,比如在金秋時節,兩個戴眼鏡的艦娘香取與伊8都會在這個季節提到讀書,一個問提督有沒有讀書,一個讓提督買書給她讀。但與之對應的是,喜歡酷夏的摩耶卻是一個勁兒地打噴嚏。這些個性鮮明的設定都讓人印象深刻。
某些艦娘在一設時就已經
未完工/圖紙艦娘經常會存在這類放飛自我的人設方案,以《戰艦少女》舉例:興登堡(H41號戰列艦,未完工)有著明顯的暴力傾向,而且經常性地強調自己渴望和密蘇裡一決高下——現實中這兩艘船不能說是一見如故,只能說是毫不相干。而24型(蘇聯圖紙船,從未動工)乾脆榮獲「來自蘇聯喀山號空間站上的AI姬」人設,且艦裝形如太空戰艦、說話帶點AI腔、戰損CG乾脆泡起了培養槽、甚至以「數字生命」自稱,頗有致敬《流浪地球》的韻味。
而二次創作就更不用說了,比如P站上的關鍵字之一的「正宮航母」(日語:正妻空母),則將遊戲中所有登場的正規航母娘都納入其中。[6]儘管她們性格不盡相同,對提督/指揮官的態度亦有親疏之別。但是這並不重要,因為對於為她們「留影」的提督/指揮官而言,她們就是心中的唯一。與之對應的是,艦娘們的一生也像其印象曲《與提督的情誼》一樣:只與提督/指揮官這一位男性女提督鴨梨山大相識,所以她們也對提督倍加珍惜,要同她們唯一的提督一同創造美好的明天。當然,也有些艦娘一開始就被賦予了和提督/指揮官之間的特別關係,她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與誰相伴,並且一開始就確立了和對方的某種關係。比如一個順拐的翠卡密創作的呂貝克,在她這裡,提督/指揮官成了她的老師,而她服役的港區對她來說就是她就讀的學校;又比如青冥童子創作的夕張,她一開始就獲得了「港區御用科學家」之地位,劇情中作為提督/指揮官坐鎮港區之科技擔當,包攬了全部的開發和維護工作,甚至為此還專門給她創作了一個失去艦裝、完全以科學工作者呈現的形象。
軍艦的名字是可以繼承的,有些名字比如北卡羅來納、威爾斯親王等,已經繼承了四五代。大部分創作者在遇到一套作品裡有這種名字繼承的情況時會分別創作不同的艦娘形象,艦名則更像是「頭銜」或者「封號」一類的東西,而同名艦船在人設上也往往有互動,以《戰艦少女》為例:德意志(裝甲艦)為年幼形象,而德意志(訓練巡洋艦)則設計成教師觀感的成熟形象;拉菲(DD-459)和拉菲(DD-724)也分別採用了「年幼且堅毅」和「初中生風格的娘化大力水手」兩種風格,且後者被設定為前者的迷妹;列剋星敦(CV-2)和列剋星敦(CV-16)宛如克隆姐妹一般的形象方案十分少見,但後者仍然表示對自己「被迫改頭換面改名換姓」的經歷十分不快[7]——當然架不住某些同人創作者偷懶直接沿用上一代的人設就是了。而《碧藍航線》則採用了類似於「裝甲進化」的設定,同名船其實都是同一名角色,只不過是攜帶了不同的裝備。至於同人創作,那就架不住有些創作者直接沿用前一代艦孃的形象了。
在現實中,軍艦是一個政治實體的流動領土,同時多少也包含了對其背後文化和民族體系的映射;艦娘也一樣。其中最常用的就是艦名典故。比如15K為《戰艦少女》設計的納爾遜,一頭紅髮+永遠閉著/用眼罩蒙著右眼的形象正是源自其命名之源霍雷肖·納爾遜子爵;而同作品中由麻醬設計的聯合力量,言行舉止簡直就是這個詞的來源——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魂穿。艦名可以取自地名,那麼放眼政治實體內部,可能有若干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甚至於來自海外領土的存在。這些名字可以通過和相關的民俗、宗教等掛鉤來給艦娘塑造人設,以《戰艦少女》舉例:英系三位部族級驅逐艦的娘化哥薩克人、旁遮普人和愛斯基摩人,命名來自殖民地上的民族,所以服裝便跟隨了這些民族;又如由哈路卡創作的美系艦娘南達科他(BB-57),因南達科塔州的州花定為白頭翁花,所以把一副白頭翁花髮飾戴在頭上作為她不變的標誌物(她自稱「迎風花」),同時給她裙子上繪製了太陽石的圖樣作為美國原住民文化符號;至於純粹的政治和宗教信仰符號就更好理解了,比如無糖白蓮設計的華盛頓改前戰損CG中,她舉起了美國建國時伊始的十三星國旗,改後戰損CG變為在頭頂浮現一枚由十三顆五角星組成的大光環;蘇系艦孃的錘子與鐮刀、德系艦孃的黑十字、法系艦孃的洛林十字架更不必多言。
最後就是一則慣例:同系列的艦娘立繪是互補的,放在一起可以湊一張協調的合影。不過如果參與一個系列的艦娘創作的創作者各有一套畫風的話,這條慣例通常就失效了。除此之外也存在「用力過猛」的情況,比如同為Saru設計的大青花魚和射水魚因為風格過於一致,以至於有初心者誤以為她們倆是同型船——前者是小鯊魚級潛艇,後者是白魚級潛艇——當然,考慮到後者實質上是前者的小改版,風格高度一致倒也情有可原。
和其他擬人化不同,艦娘作為一種長期為人所研究的軍武娘,不太能容許「畫個妹子就算是娘化」[8]的創作理念。一般認為,合格的艦娘能夠從身上找到能夠和本體互相構成映射的組合元素——包括但不限於船體、船電系統、動力系統、艦載武器等的集合。我們把這些統稱為「艦裝」。
艦裝的大體輪廓沒有定式,可緊湊、可鬆散、可小巧、可龐大、甚至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舉個例子:風力懶人和MKiiiiii為《戰艦少女》創作的馬漢的艦裝是個能變成摩托艇的機器人搭檔,喚名「阿爾弗雷德」,取義於馬漢號驅逐艦的命名來源:美國軍事家阿爾弗雷德·馬漢。具體做成啥樣,視創作者的風格而定。通常「大艦裝方案」更有利於映射現實軍艦的各個子系統,比如又是這兩位大神為《戰艦少女》創作的德梅因,連砲塔下方的供彈機構這種普遍被忽視的結構都能做出來,並順便擬物化成加特林機槍;同時其較大的繪製容量可以給出進一步發揮藝術主題的空間,比如前文提及的以空間站為主題的24型,又如土味基蛋以機戰為主題設計的馬爾他。
與之相對地,也經常存在整了個賊大的艦裝但卻沒什麼子系統映射,甚至和原艦船的武備存在出入的情況,《碧藍航線》堪稱這一狀況的典型反面教材——某些玩家對此頗有微詞,理由是「背離了軍艦擬人化的藝術主旨,盲目追求視覺效果」;但也有不少只想看妹子的玩家覺得這種想法不可理喻,認為艦裝只是表明身份的點綴,主要還是看人物本身畫的是否
當然也可能因為底層設定,使得明面上完全清空艦船要素的艦娘方案合理化。典例如《蒼藍鋼鐵的琶音》中的心智模型們,她們本質上是控制艦船的人工智慧,所以二者是分離的;又比如《戰艦少女》中,艾拉、勝利號、紫貂等之類的不受玩家管控的教官/戰術副官艦娘——如果把艦裝看做戰鬥人員的作訓裝備,那麼教官這類非戰鬥人員確實無需常備艦裝。這些我們不作討論。再有就是極少數在設計之初就拍板決定了不怎麼映射艦船本體的方案,比如戰艦少女:獨角獸就是項目經理鈴蘭喵從一開始就要求以魔幻的角度設計,因此給出了只保留了一小部分船體和兩架艦載機分別擬物化成豎琴和鳥的方案。
為了體現她們身為船舶的本質,最直白的方式就是螺旋槳。
比較單薄的艦娘可以只有螺旋槳,而更厚重的則可以再增加一套背負式或嵌入式的動力包,通常帶有明顯的、復原本體的煙囪結構。螺旋槳可以和動力包互相獨立,也可以互相連結。排布時,獨立的螺旋槳通常會穿在腳上;有時也會通過傳動機構和動力包連結。在高航速的艦娘身上一般會得到強調並給出特寫。
「大艦裝方案」下,動力系統可以直接擬物化成有具體構型的載具,比如摩托艇、潛航器之類。
體現為各式各樣的傳感器如天線、測距儀等。對於飛彈時代以前的艦娘來說,船電系統還很簡單,所以一般只作為頭飾等飾品存在——也能突出「船電系統是艦船的頭腦」這種理念。測距儀一類的裝備,因為具有光學儀器的基本屬性,所以還經常擬物化為望遠鏡、照相機一類的隨身設備。飛彈時代來臨後,船電系統發生了大爆發,從而也成為了會被強調的內容。特別地,神盾艦孃的創作中,將作為主要傳感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擬物化為大盾的方案較為流行。
一個055型驅逐艦的艦娘方案,可見雷達和上層建築一併變形成了一面大盾。作者:ericsakura。
艦載武器通常都是被高度強調的內容,可以是緊湊結合的背負式或可騎乘的武器包,也可以是分散在周身的小組件。佈置方式一般有兩種:
而副砲一般創作為手槍(艦隊Collection:磯風、戰艦少女:Z17);少部分則創作為僚機、浮游砲等形式。魚雷擬物化方案較少,一般是類似榴彈發射器那樣的外掛武器。飛彈的擬物化則一般參照肩扛式防空/反坦克飛彈的設計風格。
仍然是納爾遜,這個是コニシ創作的艦隊Collection:納爾遜。雖然艦裝組織方式略有不同,但也把主砲模塊全部放在艦娘右手邊。
艦載武器對稱典例:皇宇ZECO創作的艦隊Collection:弗萊徹。現實中的弗萊徹級驅逐艦,主砲佈置為前2中1後2,在這裡簡化為左1右1。不只是武器模塊,動力模塊也都進行了對稱排布。
航空母艦的艦載武器系統則更加放飛自我:通常除了前面提及的槍械,還更多地包括了弓、弩這類以「
注意:這些設計規律並無太多講究,具體看創作者的意願。舉個例子:戰艦少女:馬伊·佈雷澤的武器包就做成了弩的外觀,但她是驅逐艦。
前文已經說明艦娘和她們背後的政治實體及文化、民族體系存在或多或少的聯繫,這樣一來便可把她們的服裝設定分為三類:
當然你可以把風格進行堆疊。比如戰艦少女:鷹潭,內層是現代風格的連體泳衣,外層則以變形了的水手服體現軍事風格。
有些裝飾品和艦船沒太大直接關係,比如軍刀;也有些則能讓人明顯地聯想到艦船,比如用錨做成的項鍊、耳環等。再者就是歷史上養在艦船上的寵物。總的來說算是自由度高但份量不大的選配元素。裝飾元素也可以緊密鑲嵌在她們前面提及的其他元素當中,比如把艦裝做成教堂模樣的戰艦少女:聖喬治。
最後就是舷號了。舷號可以印在衣服上、繪製/雕刻在艦裝上,也可以是紋身。一般來說舷號紋身多見於具有「量產」屬性的艦娘如驅逐艦、護衛艦等。
以上方式皆是具象地呈現現實艦船元素。反過來,你要抽象呈現也不是不可以,比如這副畫作:
艦娘是可以帶上一個或幾個小夥伴的。撇開艦裝構造出來的僚機等,還可以有好幾種不同類型。
《艦隊Collection》中,妖精(英語:fairy)是最為常見的艦娘夥伴。她們在母港裡到處都是,尤其體現為各類艦載武器的操作員。但是在官方CG中,沒有一個妖精直接在艦娘身上出現。《戰艦少女》作為其效仿者,並未大量使用妖精,且並未在裝備上使用,但是有些許妖精出現在了一些艦娘立繪中——其中一些還是戰損CG才出現,如戰艦少女:企業的改前戰損CG。《碧藍航線》中,則是蠻啾網絡的吉祥物「蠻啾」充當了妖精的地位。《戰艦少女》最終並沒有大規模引進妖精及其類似物,僅僅引入了一個裝飾性的虛構生物——幻萌網絡的吉祥物Galo,作為艦孃的裝飾物或寵物。
說到寵物,就不得不提歷史上軍艦飼養過的寵物了。這些寵物順理成章也能成為艦娘夥伴,比如戰艦少女:胡德的生薑&魚餅、戰艦少女:肯特的大老虎。說到歷史,不難發現和軍艦關聯的名人或歷史大事件,也可能派生出一個艦娘夥伴形象。比如戰艦少女:埃塞克斯身邊陪伴著一隻白頭海雕「貝爾麥坎」,其映射的正是歷史上在埃塞克斯號上服役的航空兵、王牌飛行員大衛·麥坎貝爾;又比如戰艦少女:鷹潭表示自己始終開著一個投屏以養著一隻電子Galo「赤瓜」,這是為了紀念鷹潭號參與的南沙海戰,當時她在赤瓜礁一帶痛擊來犯的越南海軍。
最後就是設計者自己放飛自我的產物了。比如戰艦少女:U-81身邊有3隻小狼奧託、伯格和弗里德里希,雖然名字來自於歷史上U-81號潛艇上的軍官,但畫師設定U-81成為艦娘以前是個德魯伊,這3隻小狼是她自幼結交的朋友,都具有超能力。極少數情況下,艦娘夥伴可以是——另一個/一群艦娘。如戰艦少女:睦月,身上有11個縮小娘,她們實際上就是睦月號驅逐艦的11艘後繼艦,是一群縮小了的艦娘。
其實你已經見過一個全架空艦娘了,之前那個星艦娘就是。
我們首先要定義一下「全架空艦娘」這個概念:全架空,也就是說,這個艦娘完全不映射歷史上不論以哪種形式——實物、圖紙甚至哪怕只是概念圖——存在過的軍艦;而是完完全全由創作者幻想的這樣一種存在。如果創作者只想創作一部萌系讀本或繪本,那就只為現實軍艦創作艦娘便可;然而如果想創作一部有劇情的ACGN作品,那就可能要考慮引入這個概念,因為劇情可能牽涉到艦孃的本質、起源、發展之類的問題。而答案通常就可放在這些全架空艦娘身上——當然,這並非業界硬性規定。
在此基礎上,還可進一步創作一個完全由艦娘組成的政治實體以豐滿世界觀。這樣的政治實體中,其治下的所有公民都是艦娘,意識形態和人類社會大相逕庭,將人類社會視為勁敵並開展了漫長的軍事對抗——這是現階段各種艦娘題材作品都熱衷於採納的反方形象。當然,不強求她們都是全架空。
海霧艦隊是這方面的一個早期典範。其在《蒼藍鋼鐵的琶音》中作為全人類的對手,突然出現並通過「大海戰」肅清了人類在海洋上的力量。她們的社會有著一套相對嚴格且和人類不同的體系維繫,比如心智模型除少數例外只限重巡及以上擁有——事實上,這是因為艦船本身硬體性能的差異帶來的限制。海霧艦隊仍然是科技造物,只不過其起源難以考證,其關鍵線索在於遺失的「海軍法典」。總的來說是一個用二戰畫風裝飾門面、實際上飽含著超乎想像的科技力量的籠罩在謎團中的存在,而且觀感上還是十分正常的。
而到了《艦隊Collection》這邊,畫風就大不一樣了。由於設計上參考了日本民間傳說中的鬼和付喪神的形象,因而深海棲艦各方面都充斥著亡靈、鬼怪的氣質,給人的感覺就像是「被拋棄之物日久成精,作祟報復」。特別是戰術地位相對低的艦船如驅逐艦等,簡直無法稱之為艦娘,外觀上更像是人類殘肢和機械殘骸融合之產物。一般來說,深海棲艦戰術地位越高,人形越完整。其最初被定義為「在艦娘世界中,具有敵意的不明生命體」,後來被證實為各種艦娘在沉沒後留下的黑暗面怨靈。因為早期時經常扮演盟軍的位置,而被一些粉絲誤以為是盟軍艦娘——深海棲艦雖然有少量映射自現實軍艦的設計,但仍是全架空典範。
《戰艦少女》雖然身為致敬《艦隊Collection》的產物,卻並未把深海棲艦的風格全盤照搬到本作中通稱為深海/深海艦隊的敵軍當中,深海的設計更多地參考了海洋生物,畫風相對不那麼陰間而且更乾淨、更有科技感,以至於一些日本粉絲評價其風格更像太空戰艦。深海艦隊的基層全屬架空,領袖階層則大部分取材於二戰時期的軸心國,極少數則來源於二戰時期的同盟國或者一戰、冷戰時期的各方勢力,其中也包含了一些歷史上只有圖紙或概念的純架空軍艦——當然,她們往往較玩家側的艦娘更加抽象,如無文本提示則可能難以反推其取材原型。深海艦隊有著和賽博坦人類似的核心設定,一名深海艦娘只要核心還在就不會真正被消滅,隨時可以依據核心重鑄身體。在設定上,深海艦隊則和另一個名為「深淵」的存在息息相關,一般認為深海的本質是被深淵汙染的海洋生物,或者利用深淵的黑科技製造出的戰爭兵器,基本可以視為劣化版的深淵。深海內部等級森嚴,雖然可以升格進化,但其方式也十分殘酷——同類相食,並且進化結果幾乎不可控。不過也有極少數例外,例如深海大和是由於其收養者(艦娘大和)作戰時出了意外,導致其突然發生了變異;而在深海大和自任「深海總旗艦」後,更是直接明令禁止同類相食。外傳作品《蒼青幻影》中的深海還有另外一種來源,即美軍仿照深海的外形和能力研發的軍用機器人,由於覺醒了自我意識而選擇與人類為敵。在目前的劇情中,深淵復甦之後也對深海打起了歪主意,致使部分深海選擇了相對於《蒼鋼》海霧艦隊個別成員叛逃更激進的政策——直接和人類開展有限合作,甚至有些深海艦娘直接換了身行頭進了主角的旗下,比如深海大和搖身一變成了A150。而更早以前,她們還展露過更直白的政治訴求:獲得對於這顆星球上的每一寸陸地的主權要求,並將每一寸陸地沉入海底。
人設方面,相對於《艦隊Collection》的不成人形,《戰艦少女》選擇了賽博朋克質感的「感官剝奪」,如:
當然,深海艦隊和深海棲艦有個共同點就是並不只限於艦娘,還包括軍事基地娘、軍機娘和軍隊娘。甚至還有事件娘,比如《戰艦少女》九週年的Torch,她雖然在遊戲中定性為「裝甲航母」,但對應的卻是二戰期間的「火炬行動」這一事件。
(incoming…)
以下作品按照發布時間排序
以上兩部作品均為卡牌收集類對戰遊戲,一般也叫CLIKE遊戲,主要對二戰時期一些國家的軍艦進行了擬人化形象創作。其中《艦隊Collection》的艦娘角色具備完善的設定、性格特點以及語音台詞等,並存有大量衍生的二次創作產物。《戰艦少女》取材範圍更廣(涵蓋了一戰前到冷戰後期),遊戲門檻更低,並有自創的特色小系統,但人設方面仍較為單薄,嚴重依賴玩家的二次創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