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project》角色洩矢諏訪子與因幡帝 表現了從傳統擬人化到萌擬人化的變化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萌擬人化 |
---|---|
其他表述 | 擬人、擬人化 |
用語出處 | ACGN次文化、萌文化 |
相關條目 | 娘化、擬獸 |
擬人化是指將常接觸的喜愛的事物賦予一定的人格化智慧,是一種文學創作中廣泛運用的修辭手法。
而「萌擬人化」 (日語:萌え擬人化,英語:Moe anthropomorphism) 則是隨著ACGN次文化的發展而出現的一種同人二次創作表現形式,並形成了一種亞文化。
在ACGN領域提及擬人化時便指的是萌擬人化,也簡稱擬人。
萌擬人化指對非人類的事物(包括但不限於動物、植物、架空生物、軍事武器、國家及地區、交通工具、土木基建、作業系統、電腦軟體、網站等)依據其外觀和性質,將其轉化為可直接地或間接地表達若干原受仿物的特點與屬性的人類形象,屬於一種ACGN萌文化下誕生的二次創作手法。
同一種事物可以有無數種萌擬人化。創作萌擬人化的方式主要是繪圖,因為以文字形式表達的話,更像是空造了一個原創角色,而非事物本身。
除了上述提及的對事物及抽象事物的萌擬人化,對ACGN作品中人外角色進行萌擬人化的二次創作同人亦不在少數。
也有很多基於對事物和抽象事物的萌擬人化,在此基礎上營造與原型事物本身關聯性並不太大的特殊世界觀,來表達作者內心想法與創意的作品,例如《寶石之國》。
擬人化與娘化是兩個相互關聯而又有明顯區別的概念。
擬人化是將非人類的事物賦予人類的人格及外形。由於萌擬人化本身追求「萌」,故許多擬人化畫師多將擬人形象描繪為美少女,但擬人化的形象並不限於美少女,可以是男女老幼的外形。
而娘化則是將非女性的事物、人物轉化為女性形象,其範圍包括了擬人化中擬人為女性的情形,也包括進行二次創作將原本為男性的角色性轉為女性的情況(但娘化也有別於一般的性轉)。
很多官方宣佈虛擬代言人或吉祥物啟用時,會稱為「官方擬人形象」,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這些形象往往並不依照萌擬人化的定義——還原受訪物的特點——來進行設計和設定,其形象上最多有品牌的logo等原本就很具象化的特徵。例如22娘和33娘是bilibili的虛擬代言人,小電視是bilibili的吉祥物,但都不是bilibili的擬人化形象。
虛擬代言人也常被稱為oo娘,其實只是個稱呼,而不代表其本身是個娘化形象(雖然很多被稱作oo孃的虛擬代言人在設計時確實有聲明是娘化形象,而其設定也源於其代言的事物,這種情況另算)。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萌擬人化,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萌擬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