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組是萌娘百科專題維護的重要力量。在相關政策文件的指導下,各專題的編輯組成員們通力合作,共同維護著自己專題的內容。但是,目前許多編輯組都面臨著缺乏新人、老成員(甚至主要負責人)不再活躍等問題,進而導致部分專題內容陳舊,以至編輯組本身都進入沉默狀態或面臨喪失地位的危機。基於此,本論述旨在探討編輯組維持自身活躍性和成員粘度的方式,並供站內各編輯組交流相關經驗。
閱讀本論述,我們即假定讀者已通讀並完全理解萌娘百科:編輯組指引以及其他相關政策文件的內容,對編輯組的運行模式有基本的瞭解。
許多新人編輯者可能出於顧慮或是由於不知曉編輯組的存在等原因不會第一時間加入編輯組,但會正常進行相關編輯行為。而關注最近更改頁面就可以有效地發現這些編輯者,並吸收他們加入編輯組。新鮮血液的加入可以極大地提高編輯組的活躍度。
有時編輯組主要負責人可能因各種原因而降低在萌娘百科的活躍度。而主要負責人活躍度低的編輯組,其內部成員傾向於不活躍的機率會更高。因此在編輯組主要負責人較長時間不再活躍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是儘快進行負責人更換。
根據萌娘百科:編輯組指引,編輯組可以設立對組內用戶進行約束的規定,有些編輯組會據此對組內用戶的行為進行規範,這有利於同一專題內條目格式的統一性和行文方式的一致性,但同時也可能會勸退新人編輯者。而另外一些編輯組則會選擇更為鬆散的方式,即不設立此類規定,其優勢則在於靈活性。
雖然萌娘百科:編輯組指引規定,編輯組有權利將用戶排除在編輯組之外,並拒絕其加入編輯組,但除非出現絕對必要的情況,否則都應當慎重進行人員的清理。不必要的人員清理可能對編輯組成員造成疑慮,進而影響編輯組的活躍度。不對用戶加入編輯組進行額外的限制也是目前站內大多數編輯組的通用做法。
由於MediaWiki系統的溝通極為低效,幾乎所有的編輯組都會選擇建立站外群組以進行溝通。然而,編輯組的站外群組並非只能用於相關編輯工作的討論,尤其是當專題建設趨於完善後,與編輯行為直接關聯的討論幾乎必然會減少。因此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站外群組的討論內容並不一定要限定在本專題範圍內。站外群組的活躍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使編輯組保持活躍。
在海外,wiki社群的編輯者們常以「編輯松」的方式舉行活動。所謂編輯松,實際上是「編輯馬拉松」的簡寫,屬於一個合成詞,其含義是指在給定的時間範圍內,就某一主題展開的條目集中撰寫和編輯活動,根據發起方明確的規則,參與活動的編輯者或優勝者將有機會獲得榮譽性質(有時還有明信片、徽章等實物形式)的獎勵。編輯松能夠有效促進相關條目的完善,同時也可以促使該範圍內的編輯者保持活躍。
因此在萌娘百科,由於條目建設主要以專題形式進行,故而由編輯組發起相關的編輯活動,在推動專題內容完善的同時,也可以極大地刺激編輯組的活躍度。對此,萌娘百科站內已有相關的嘗試(如「集結!林愛流的夏日邀約」),讀者可自行參考。然而,我們強烈不建議組織涉及金錢的編輯活動,這一方式存在收費編輯的風險,可能對萌娘百科的根基造成動搖並可能導致1029事件重演。
萌娘百科的許多編輯者都不會只專注在某一個專題的範圍內。事實上,很多人都同時是多個編輯組的成員,或是參與多個專題的維護,此類情況在相近的專題內(例如某一品類的多個遊戲,或同一廠商發行的多部動漫)會更為常見。因此,編輯範圍接近的編輯組同樣可以聯合舉辦上文所述的活動,這有助於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並吸收更多的新鮮血液。
編輯組的許多成員在編輯範圍以外,仍然可能有多個方面的愛好重合。因此從純粹娛樂的角度出發,編輯組內部甚至可以舉辦不侷限於該專題的各種活動。對此萌娘百科的部分編輯組亦有嘗試,例如無畏契約編輯組內的日麻娛樂賽等。此類活動對提高編輯組的凝聚力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