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G等流行文化的愛好者團體的內部討論中,經常會出現將多款作品或人物從不同角度進行行對比的行為。也因此在ACG文化中也有「拐」這樣的黑話來描述這種現象。也時候有人會把「拐」放在更廣義的ACGN、文娛文化範疇去討論,或者討論「拐」背後涉及到的ACGN以外的主題。這種情況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討論時候,很多人會喜歡用《獸娘動物園2》動畫版這一個臭名昭著的作品來為自己的觀點舉例,雖然《獸娘動物園2》動畫版的相關事件對於大部分ACG愛好者而言眾所周知,但是討論時,提及《獸娘動物園2》並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本篇論述將解釋為什麼不要在討論時候胡亂提及《獸娘動物園2》及其相關製作人。
下面是「連一刻都沒有為oo的死亡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這個《咒術迴戰》的知名梗條目曾經出現的一段內容:
“ | 連一刻都沒有為《獸娘動物園2》的炎上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藝畫三體》! 連一刻都沒有為《解神者》的炎上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少女前線2:追放》! |
” |
這段內容不久被另一位編輯以「要對應的話,獸娘2和藝畫三體好像沒啥硬性關聯」為理由刪除,但接下來這段內容卻被改為:
“ | 連一刻都沒有為《獸娘動物園2》的炎上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少女前線2:追放》! | ” |
寫這段內容的編輯,很明顯是一位少女前線的愛好者,他知道少女前線2出現了什麼問題,並且知道獸娘動物園2的動畫版被炎上,也因此這個編輯用咒術迴戰這個名梗,把《獸娘動物園2》作為「拐」來向讀者說明兩個作品共同的問題。也因此這位編輯在摘要例也指出「少前2的各種行為在惡劣程度上更接近獸娘2」作為自己編輯行為的解釋。但是假若讀者對兩個作品出現的問題有詳細的瞭解,特別是對9.25獸娘動物園監督被撤事件相關有足夠的瞭解的話,就會發現這種比較毫無關聯,因為《少女前線2》的相關衝突並非像《獸娘動物園2》那樣功勳製作人被趕走的情況,如果強行把獸娘2和少前2去對比,那麼誰又是少前的駝鹿呢?更何況也有從未接觸過《少女前線》和《獸娘動物園》的讀者,看到這段話內容恐怕也會一頭霧水。
也因此,隨後另一位編輯以「續作故意噁心前作受眾的例子不止這兩個,如果把跨平台、跨載體的都算上那《美末2》也算,近期也有現成的例子,續作魔咒本質上不稀奇」為理由再次對這段內容進行了刪除。隨後那位編輯也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向另一位編輯表示了感謝。
不過如果那位編輯確實想在這個條目上來向讀者闡述少前2和獸娘2的相似之處,他完全也可以這樣寫:
“ | 連一刻都沒有為《獸娘動物園2》的炎上哀悼,立刻趕到戰場的是——《少女前線2:追放》![注 1]。
|
” |
如果這麼寫,讀者至少知道了這個編輯為什麼想用《獸娘動物園2》的情況與《少女前線2:追放》進行對比,也獲得了進一步瞭解相關信息的渠道(包括站內其他條目和站外連結),而不是覺得這個編輯是在條目裡用《獸娘動物園2》來發洩情緒。
當然,這個例子不一定能反應在萌娘百科中出現的亂用《獸娘動物園2》的情況,但筆者相信這案例已經能體現何謂不要亂用《獸娘動物園2》,以及我們為什麼不應該這樣做。
從善意推定的角度來看,用《獸娘動物園2》來表達觀點的,是想用來讓參與參與的所有人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觀點,因為《獸娘動物園2》足夠臭名昭著,而且相關的925事件在ACGN愛好者眼裡也是足夠知名。既然絕大多數愛好者都認為細谷伸之等人對待駝鹿是不可取的,舉《獸娘動物園2》比舉《豌豆笑傳》更通俗易懂,因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後者。同樣的如果別的「臭名昭著」但不知名的作品或者人物的例子,可能會導致有人滿頭問號或者為這些內容辯護,把討論引向歧途。但是,從符號學來看,正是因為《獸娘動物園2》過於知名而且負面意義過強,與其他情況作比其實已經失去了意義。更何況,當討論漸長,不耐煩的人也會漸多,降低討論質量的發生機率倍漲,如果這個時候用《獸娘動物園2》就有可能討論引向主觀式的對錯判斷或者激怒對手,進而導致討論質量降低。
事實上「某個作品和獸娘2一樣爛」、「這個製作人對這個作品的態度和細谷伸之無異」這句話本身就帶有一種非形式謬誤,系宣稱某個作品或者某個製作人的情況和某部臭名昭著的作品或製作人情況類似,但是沒有詳細指出相似的地方,這種謬誤被稱為「訴諸邪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歸謬法(reductio ad Hitlerum)」。同樣的,在歐美社群中,也有「高德溫法則」來描述類似現象,這個法則是前維基媒體基金會顧問邁克·戈德溫(Mike Godwin)針對當時歐美網際網路社群中,很多網民當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或物就拿希特勒做「拐」的情況,於1990年提出的一個觀點:當在線討論不斷變長時,參與者把用戶或其言行與納粹主義或希特勒類比的機率會趨於一。因此當時在很多Usenet新聞組上有這樣一個傳統:某話題一旦出現這樣的類比即告結束,做類比者被認為自動認輸。也因此,故意用「拐」來結束話題的做法也被認為是不合適的,在很多地方不被承認。同樣的,在ACGN愛好者提起《獸娘動物園2》和細谷伸之的目的經常是把他們當作邪惡的標誌,但一個話題從討論實證性的事實變成討論主觀性的對錯評價,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另外,網際網路上很多「某位製作人參與了某個臭名昭著的作品的製作,所以這個作品肯定垃圾。」這類謬論,使得這個法則有應用價值。
在萌娘百科有時候有些編輯可能會遇到過以下情況:
“ | 「某個編輯在某個條目發動編輯戰,我自然要向站務舉報他的行為,雖然管理員把這個條目保護了,可這個編輯沒有被封禁。明明上次有個編輯戰,那個挑起編輯戰的編輯者被封禁了啊!」 | ” |
“ | 「某個條目存在無意義內容,我在討論版尋求幫助,可有人卻拿另一個條目舉例做反例認為不屬於無意義內容,但我認為那個條目的內容明明也是無意義的啊!」 | ” |
有的時候,編輯者某個案例的討論時候指出先前的案例是為了證明該案例情況類似,尤其是先前相似的案例存在站內共識,則說服力更強,如果不按照先前的案例對該案例進行處理就會存在雙重標準。不過,萌娘百科的規則和共識的制定是為瞭解決種種問題,但如果死板的堅持規則和共識有可能會造成意料之外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萌娘百科不墨守成規。
同樣的,有些案例的情況特殊,在萌娘百科並非常態情況,當你覺得某件事情站務處理的方式有問題,拿先前的案例來說明問題的確是是正確的討論態度。但是如果胡亂的使用「特例」來回應,你可能傳遞出的信息類似於「對,這件事和某個特例性質一致,不用這個特例處理該案例的站務就在惰政」。也因此,在使用反例來回應某些討論的時候,請確認這真的符合你的立場再表態。
此外,有些編輯者可能也會參與其他百科網站的編輯,他們也有可能會有這樣的疑惑:
“ | 「我編輯的條目被認為不在收錄範圍在萌百被刪除了,但我在別的百科網站能正常收錄啊。」 | ” |
“ | 「某個條目的內容在別的百科網站也遇到過類似的破壞最終被保護,萌百是不是也應該跟進?」 | ” |
在討論條目和政策時,有時會有熟悉其他網站的編輯者援引其他百科網站(如fandom、灰機wiki等)的情況來表達觀點。然而各百科網站自有其受眾,其政策也是針對各自受眾而定,因此不一定適用於萌娘百科的情況,即「萌娘百科不是某個百科網站的ACG版」。 如果實在需要引述其他百科網站的情況,請編輯者本身也要判斷,確保該網站的情況同樣適用於萌娘百科,並向其他編輯者進行詳細說明為何其他百科網站的情況可用於參考。只要您的理由能服人,社群自然會接受您的建議。
這個論述的一個最常見的批評是:環境需要讓這個內容作為《獸娘動物園2》。比如話題是評價某個製作人,甲說:「他寫了一部佳作,所以是個好製作人。」乙可以回答:「光寫好作品算什麼,吉崎觀音也寫了《青蛙軍曹》啊!」。有些人認為,這個類比是用吉崎做特例來否定對方的廣義結論(寫好作品=好製作人),而且和話題有關,所以可以接受。舉例來否定對方觀點的時候,是可以用《獸娘動物園2》相關的。
當然,這個論述並不是說不使用《獸娘動物園2》,那就允許編輯者在討論時隨意提及別的臭名昭著的作品(比如藝畫開天《三體》或者《上海堡壘》電影版)。該論述的目的是其實是防止《獸娘動物園2》或者類似的作品在討論時濫用,也就是把《獸娘動物園2》等業界臭名昭著的作品及相關製作人想像成集業界眾惡之大成,用來解釋ACGN製作人們過去做錯的、做不好的一切事情。並不是討論具體情況下提及《獸娘動物園2》是否屬於降低討論質量,因為提及《獸娘動物園2》在有些情況下是合理的。
因此請各位編輯萬萬不要將本論述為依據,當對方試圖提及《獸娘動物園2》時,指責對方用《獸娘動物園2》來降低討論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