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萌屬性名稱 | 圖靈測試 |
---|---|
萌屬性別稱 | 高智能型AI姬 |
萌屬性類別 | 其它類 |
相關萌屬性 | AI姬、人造人 |
![]() |
圖靈測試是艾倫·圖靈於1950年提出的一個關於判斷機器是否能夠思考的著名試驗,測試某機器是否能表現出與人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能。也是ACGN作品中大部分AI姬所具有的隱含萌屬性。
本條目可以視為對同名思想實驗的萌化重演繹版,也可以視為同名萌屬性的介紹。
圖靈測試是圖靈提出的一個關於機器人的著名判斷原則。
如果說現在有一隻姬器人,其運算速度非常快、記憶容量和邏輯單元的數目也超過了人腦,而且還為這台電腦編寫了許多智能化的程序,並提供了合適種類的大量數據,使這台電腦能夠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如簡單地聽或說。回答某些問題等。那麼,我們是否就能說這台姬器人(所具有的AI)具有思維能力了呢?
為了檢驗一台機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說成存在思想[1],人工智慧的始祖艾倫·圖靈提出了一種稱作「圖靈試驗」的方法。
此方法和操作的大概內容如下:被測試的有一個人,另一個是聲稱自己有人類智力的AI姬。測試時,測試人與被測試人是分開的,測試人只有通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人問一些問題[2],這些問題隨便是什麼問題都可以。問過一些問題後,如果測試人能夠正確地分出誰是人誰是機器,那機器就沒有通過圖靈測試。如果測試人沒有分出誰是機器誰是人,那這個機器就是有人類智能的。
看完上方的測試方法,你或許會說:「這很簡單嘛!」
沒錯,對於精神正常的人類,以及其在測試中擔任的角色,這是很簡單的行為,但對於AI姬們卻不是這樣。
首先,她們得有如同人腦一樣的足夠大的數據量。但是我們所不知道的(暫為未知的)/暫時不知道(有小部分人已經瞭解但是未普及)的知識的提問的回答,需要作出合理處理,否則,很容易出現大量相同的、對於不知道問題的預設定的「不知道」類回答,而被判定為AI姬。
其次,對於尤其是數學運算相關的問題,作為AI姬的強項,她們不能有很快(幾乎瞬間)的應答速度,但是在簡單問題時,也不能有太慢太刻意的延遲。另一個複雜問題是,如何解決轉換式表述的問題,例如:
再有,對於重複問題——包括完全相同和「文字形式不完全相同,但意思相同」的重複問題,一向是AI姬面對的難題。
總而言之,挑戰圖靈測試成功,在很長時間內,將是眾位AI姬的難關。
附上一些示範性問答記錄:
示範性問答記錄 |
---|
歡迎補充類似問答記錄。
很明顯,回答者已經有很大機率被排除是AI姬,當然,不排除是比較高智能的AI姬的可能。
很明顯,一隻笨笨的AI姬。因為如果對面是個人的話,大概應該是這樣:
圖靈測試的主要對象是AI姬,而非人類。[3] 其實AI姬還有更苦手的問題,比如唱歌和深入討論話題。
同類型的問題多問幾次,AI姬就不行了。 |
目前,在現實世界中,還沒有任何計算姬/姬器人/AI姬通過此項測試。 2014年6月7日,在英國皇家學會舉行的「2014圖靈測試」大會上,聊天程序「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首次「通過」了圖靈測試。[4]
但偶爾,也會出現機器人與普通人之間無法識別的狀況,比如下面這種。
這是為了測試某機器人是否能表現出與 經過若干詢問以後,萌娘百科讀者不能得出實質的區別來分辨機器人與萌娘百科用戶的不同,則此機器人通過圖靈測試。 |
又稱完全圖靈測試,
普通的圖靈測試一般避免審問者與被測試計算機發生物理上的互動,這也是上文註解中說到的測試的談話僅限於使用唯一的文本管道,便是為了避免結果受到計算姬把單詞轉換為音頻的能力的影響。
因為物理上模擬人(比如像模擬人的外表)並不是人工智慧的研究範疇。然而一些人工智慧可能涉及一些人機在物理上的交互,所以人們又拓展出了「完全圖靈測試」。
在完全圖靈測試中,可以包含必要的人機在物理層面上的交互。包括糟糕意義上的。但是為了通過完全圖靈測試,還需要在普通圖靈測試之外另外兩項額外技術課題。詢問者還可以測試的AI姬的感知能力,和她們的操縱物體的能力。
聽上去很高端洋氣,但是我們其實天天都在做一種反圖靈測試——驗證碼。
驗證碼,是一種反向圖靈測試。
在網站上執行一些動作之前,用戶被呈現在一個扭曲的圖形圖像的字母數字字符,並要求用戶輸入它們,本站才沒有那麼奇怪的驗證碼呢。
這是為了防止網站被自動化系統(最主要的便是廣告姬)濫用。理由是軟體不夠精細閱讀和準確地重現扭曲的形象不存在,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任何系統可能是一個人類。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圖靈測試,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圖靈測試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圖靈測試,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