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順應天命,利用中國肥沃的流域來養育大量人口,並命令你們的人民建立一個延伸到地球四個角落的帝國!引導您的學者和工匠取得傑出的技術發現,並將其應用於您的龐大軍隊。使用可以快速射出箭矢的機械十字弩——諸葛弩,它是否足以帶領您的軍隊戰勝您邊境的狡猾敵人? | ” |
| ——遊戲內說明書 | ||
中國人是《世紀帝國Ⅱ》的原版和《世紀帝國Ⅲ:亞洲王朝》登場的東亞文明。《世紀帝國Ⅱ》中的中華文明基於中世紀中國的唐、宋和明朝。專注於弓箭手。《世紀帝國Ⅲ》中的中華文明基於清朝。
二代提到的王朝以其精巧的經濟,史無前例的技術創新以及可容納數百萬人的人口稠密的城市而聞名。 到1200年代,宋朝已經擁有近1億人口,擁有完善的中世紀經濟體系,使用紙幣,為海上運輸大國,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船隊在南中國海巡邏, 以及擁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和鋼鐵製造能力。 為了反映這些成就,遊戲裡使其成為黑暗時代受影響最少的文明之一,中國人擁有額外的村民,並且城鎮中心支持額外的人口。 儘管起始的資源較少,但農場可以生產額外的糧食(這反映了中國水稻農業的重要性)。 中國人獨特的部隊是諸葛弩,使用可以自動裝填箭矢的半自動機械手弩的步弓手。諸葛弩可以短時間內發射大量箭矢,如果被大規模使用,它們可以對步兵甚至騎兵造成嚴重破壞。
由於遊戲平衡的原因,中國人無法獲得他們發明的許多技術,例如「手推砲」和「火槍兵」(最早的火藥配方公式記錄出現在11世紀的宋朝文字《武經總要》中,黑龍江手砲(即1970年在半拉城子發現的元代銅火銃)被廣泛認為是最久遠的尚存槍枝)。他們獨特的技術火箭反映了其先進的火藥技術,並增強了諸葛弩和弩砲(分別通過增加+2和+4攻擊力)來提供有限的補償。中國人在海戰中使用爆破船的歷史由來已久,因此爆破船的生命值提高了50%,這使他們更容易接近目標。最後,由於在世紀帝國II時間段裡是最先進的文明之一,因此中國人可以比任何其他文明國家更便宜地研究技術,而且是少有的擁有鐵匠鋪全升級的文明之一。
諸葛弩
諸葛弩相傳是由三國時代的軍事家及科學家諸葛孔明所發明,在中文裡常常被簡稱為「連弩」。意思是:具有連發功能的弩。然而連弩其實更早就出現在中國歷史上,最遠可以追溯到秦代,當時大多是裝載在城牆上以及船艦上作為定點防禦的重型武器。所以更合理的說法是由諸葛孔明加以改良、輕量化成為單兵武器。
連弩到明朝以後由於火器部隊普及化,逐漸地退出戰場,成為民間武器用以防盜或狩獵。
牆、防禦塔的生命值提高30%
萬裡長城是中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著名的軍事防衛建築。在戰國時期本來由各割據勢力建造,用以防衛北方匈奴的入侵,而秦國結束戰國亂世後將這些防衛建築連在一起,成為令人讚嘆的長城。
隨著時代遞嬗,今天我們所見的長城已大多是明代重新修整後的樣貌。
諸葛弩的攻擊力+2,弩砲的攻擊力+4(141935版本更新後被移除)
弩砲、火箭推車和中式樓船的攻擊力+25%,中式樓船可以發射火箭。(141935版本更新後改為此效果)
中國人發明瞭火藥。他們將其用於動力推進用途,無論是娛樂或軍事上。雖然他們從來沒有開發出任何一種精確的火藥武器,大多是搭配箭矢而使用。但這種前所未見的震撼武器對不曾見識過的敵人有很大的影響。它能造成巨響、發出刺鼻的硫磺氣味、而且快速難以閃避,還具有火焰傷害。
中國最早紀載的軍事應用是在唐末,五代以後則是廣泛運用。

天壇祈年殿(Temple of Heaven)
天壇,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是明清兩朝帝王祭天、祈谷和祈雨的場所。是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建築群。
在遊戲裡不合時宜地使用了現代漢語普通話(即清末至今的普通話),而不是12-14世紀的時期的中古漢語畢竟錄音的時候還得考慮別人聽不聽得懂,而且當時製作組並不清楚漢語普通話的演變史。在世紀帝國1的商朝中也不是使用漢語普通話配音。
村民:
軍事單位:
僧侶:
國王:
經過長久的內戰,中國在隋代的開國君主領導下,於公元 581 年再次統一。爾後一千多年,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與先進的民族。由於它的地理位置與西方不相通,因此能夠發展出一個獨特的文化,並傳播至亞洲各地。
皇帝逐漸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並稱為天子。天然的災害和其他災難則證明上天不再眷顧這個皇帝,經常是人民起義的正當理由。官吏都是保守的公僕,他們從地方、省,到中央各階層,管理著大部份的政府體制。士人可以通過以儒家經典為範圍的科舉,來考取他們的官職。
公元 618 年到 907 年,中國由唐朝統治。中國在唐朝的統治之下,成為一個版圖遼廣,富裕且強大的國家。上層階級擁有龐大的對外貿易,喜好附庸風雅。印刷術和火藥此時已經發明。唐朝在最後一百年的統治裡,雖然目睹了激烈的農民暴動和地方將領互相徵戰的局面,但是皇室仍未衰亡。公元 907 年到 960 年之間,是五代時期。中國的北方被蠻族所控制,而南方卻分裂為十國。後來北方有一位名叫趙匡胤的將領奪取權力,並統一南方諸國,建立宋朝。二十年後,他的繼承者再度統一中國。
到了 1279 年,宋朝雖然只統治了中國的一小部份,卻成為另一個文化頂盛的時代,也就是中國山水畫的高峰時期。它在經濟活動上 (包括大型的海上貿易) 也有引人注目的發展︰人口和城市都在擴展,糧食的生產速度可超越人口的增長,貨幣經濟得到發展,工業的出口並且增加。在當時,沒有一個歐洲城市的人口,可以與長安,北京,和廣州相比,因為這些城市都有超過二百萬以上的居民。
然而,中國令人垂涎的財富終於引致大禍,蒙古人自 1206 年起就開始不斷地入侵。到了 1279 年,他們全面征服中國並遷都北京。由於蒙古征服了宋朝,並導致三千萬人的死亡,宋代那些讓人讚嘆的經濟發展也自此告終。蒙古的元朝在統一中國後恢復它在軍事上的強大局面,一躍成為世界強權。中國的影響力傳遍亞洲,曾經三次佔有河內,並從緬甸榨取貢品,與印度,阿拉伯和波斯灣的貿易也開始發展。馬可·波羅就是在這段時期探訪中國。
十四世紀時,自然災害和重稅引發了農民的暴動。一個佛教僧侶乘機冒起,成為秘密組織紅巾軍的領袖,反抗在北京的蒙古皇帝。在 1356 年,這個起義軍佔領了南京,並在十二年之後把蒙古人從北京趕走,然後建立明朝。明代主導了另一次文化的燦爛期,並確立了一個政治上的整體,一直維持到二十世紀。明代強行一個嚴緊的保守主義和孤立政策,不僅不鼓勵變更與革新,更禁止對外旅行並且關閉絲綢之路。
今天人們對中國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很久以前這裡曾經發明出來的技術 (年代上通常早於西方發明或傳入類似的技術)。中國重要的發明包括羅盤、手推車、算盤、馬匹的挽具、馬鐙、定時器、鑄鐵技術、鋼、印刷術、紙幣、火藥和穩定的方向舵等。
商朝滅亡後,周王朝建立(史稱西周)。周代推行的封建、禮樂、宗法制度維持了數百年的穩定。一直到外族犬戎入侵才又回到動盪。周王朝東遷後(東周),影響力大不如前,不受控制的諸侯彼此兼併戰爭,禮樂制度崩頹,平民崛起開啟「布衣卿相」的局面。學術上的百家爭鳴也開啟了東方的文化光輝,影響長達數千年的孔孟儒家思想也是從這時代迸發的產物。可以說,春秋戰國在思想史上是一個從神秘主義走向人文主義的過度期,這比西方早了千年。
將戰國時代終結的是秦朝,其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皇帝」的稱呼從此成為歷代英雄草莽所角逐的目標。大規模的公共建築如長城、馳道;各項制度的統一如文字、度量衡、幣制、稅制都是在這個朝代完成的。
秦代的高度集權導致了叛亂,其末代爆發農民起義、舊貴族復興等運動。收拾這個亂局的是漢朝(西漢)。採取封建和郡縣並立的折衷政治方式。這也是第一個被後代所普遍認可的王朝。「漢人」之稱呼被中華民族所沿用至今。在這段時間,儒家取得了關鍵的學術地位。
經歷短暫的篡位後,東漢王朝持續了百餘年才開始新的亂世。三國時代間接導致了之後的篡位風潮。從魏到晉政治普遍黑暗,也導致了消極的學術思想,於東漢傳入的佛教融合了儒家、道家成為一種新的哲學理念「玄學」。這種具有時代特色的學術影響了接下來的士人文化(顯達時盡忠、不得志時則出世遁隱)。
緊接著西晉統治之後的是南北對峙,草原民族的大舉遷入讓這段歷史被稱為「五胡亂華」,以長江為界,北方各胡人勢力相互爭雄,其間有三次短暫統一。分別是:匈奴人建立的「前秦」、鮮卑人建立的「北魏」,北魏後來分裂成東西兩魏、東西兩魏又分別為北周、北齊所竄。後來北周滅北齊,但自己也被篡位。
南方則相對安定,晉王室南渡後(東晉),也同時將中原的器物、語言、制度一併帶入(河南與洛陽一帶的官話在福建廣東地區產生影響也就是今天閩南語的雛形) 。然而軍人篡位的風潮卻在南方十分常見,接下來的宋、齊、梁、陳都是篡位王朝。後來這種南北對峙的局面是由北方的隋朝所統一。
隋朝的短暫統治中也完成了不少建設,如影響後世文官選拔制度的「科舉」、都城長安的城市規劃、具有軍事與經濟用途的運河建設都是這時代的成就。但因為過於虛耗民力導致人心思變,由一個新朝代「唐朝」取而代之。
唐朝是歷史上最為後世認同的王朝,至今外國華僑也都會以「唐人」自稱。在唐朝治下,文治武功都是空前鼎盛的。在國際上也具備極為尊貴的外交地位,確立了新的中國體系,深深地影響了今天的日、韓、中南半島等東亞地區。也和阿拉伯人有著豐富的商業互動。替中華歷史寫下了最燦爛驕傲的一頁。
唐末的動亂比之於前面說的盛世讓人不勝唏噓,民變四起導致地方軍閥崛起。最後將唐王朝取而代之。迎來新的亂世「五代十國」,各國之間彼此競爭吞併。這樣的亂局要到宋朝才得到結束。
宋朝是一個可敬的王朝,由於五代期間戰略屏障「燕雲十六州」落入外族契丹手中,此後都城開封便暴露在草原騎兵之下,快馬兩天可達。這就註定了這個朝代將永無寧日。加上宋代開國君王本身是以一介禁軍將領被拱上天子之位,其對於軍系人物十分提防,造成國防力量的缺失。最後,這個朝代亡於女真人的入侵。部分宋朝王室南渡(南宋),挾長江天險對抗。一直撐到蒙古人崛起後才滅亡在蒙古鐵蹄之下。
與敗績頻頻的軍事成就相對的是科學、文化的高度表現,宋代是最早將火藥投入軍事用途的國家。對於各種科學認識也都十分先進、還有各種科學著作的編寫也是在這段時間內完成的;在庶民娛樂中,宋朝的都市取消宵禁,工商業蓬勃發展,市民生活水準極高。而其經濟實力更是強大,強大到對外族可以頻繁的使用經濟制裁暫時遏阻其侵略斷續達百年之久。在文化上,宋代的文人氣節更是歷代最高昂,空前絕後的。文人的骨氣成為中華文化一大令人津津樂道的主題。
蒙古人滅宋後,統治中國全境是為「元朝」。但是階級制度壓迫著漢人的生存空間,終於在其末年乘著天災激化了漢蒙對立,漢人的起義部隊將蒙古勢力趕回漠北,建立明朝。
明朝在文化上的成就又遠遠超過了前代,將市民水準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而白銀存量更在當時世界上名列前茅。這也為日後打下基礎,即便在北有後金、南有倭亂、內有流寇的窘困下依然支撐了很長一段時間。明朝在科技上的優勢也是值得一提的,火器部隊的普遍編制用於抗倭、抗女真的戰爭中。但是明朝的政治黑暗卻也黑暗出名。因為皇帝的權力絕對集中,狠狠打壓了士人地位。在皇帝腳前「士不僅可殺,更可辱,還可以又殺又辱」。特務組織的成立更讓這個狀況更明顯。
外交關係上,明朝確立了在東亞的領導地位。而初期的航海行動更將明朝國威帶到非洲之遠,這樣的朝貢體系還由後來入主中原的滿清繼承,直到19世紀列強叩關後才結束。
強大的明朝在中葉後出現許多政治問題,黨爭、外患成為了國家沉重的負擔。最後由於亂世和飢餓導致的大批流亡群眾攻入了京城,明朝的崇禎皇帝自縊,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
" srcset=",
" style="position:fixed;top:0;width:100%;height:100%;object-fit:cover;object-position:cente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