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誠邀您參與完善PlayStation相關條目☆Play Has No Limits!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 或
條目編輯規範 ,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
I'm gonna find...and I'm gonna kill...every last one of them. 我要找到他們…再把他們每個人…都殺光。
”
——Ellie Williams,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veal Trailer
《最後生還者 第二幕 》(英語:The Last of Us Part II )是索尼互動娛樂 旗下頑皮狗工作室 開發的第三人稱生存恐怖動作冒險類遊戲,於2020年6月19日發售。
2023年11月18日,頑皮狗宣佈本作即將推出高清復刻版(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mastered),發售於PlayStation 5 平台,購買了PlayStation 4 原版遊戲的玩家可支付10美元90港幣 優惠價升級到高清復刻版。
2024年1月19日,本作高清復刻版正式發售。相較於PS4版,高清復刻版添加了 Roguelike 單人生存模式「浴血無歸」、吉他隨意彈奏模式、在原版遊戲中被刪除的關卡「Lost Levels」及對應的評論音軌、新服裝與武器皮膚,並原生支持 PS5 增強,全面支持 DualSense™無線控制器特性。
簡介
橫跨疫病蔓延後的美國,結束危險之旅的5年後,艾莉和喬爾定居在懷俄明州的傑克遜市。雖然仍需面臨被感染的威脅和更多絕望的生還者,但是在繁榮的生還者社群裡,他們過著和平、安穩的生活。某天,一場暴力衝突擾亂了和平。為了維護她所堅持的正義並尋求終結,艾莉踏上了一場殘酷的旅程。逐一追捕肇事者的同時,她也要面對身體承受的極大傷害,以及內心的波瀾起伏。
錯綜複雜又扣人心絃的故事
接連展開報復後,日益突出的道德衝突也接踵而至。由此引發的一個又一個暴力事件將挑戰你對是與非、善與惡以及正派與反派的定義。
美麗又危險的世界
踏上艾莉的旅程,帶她穿越傑克遜寧靜的山脈與森林,來到大西雅圖綠意盎然、雜草叢生的廢墟。途中,你將遇到新的生還者團體,置身於未曾經歷的危險環境,面對令人聞風喪膽的各種突變感染者。Naughty Dog最新的遊戲引擎讓一切栩栩如生,一眾關鍵角色和遊戲世界都會在你眼前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逼真細節。
令人神經緊繃、絕望的動作生存遊戲
全新的遊戲系統讓你親歷艾莉在充滿敵意的世界中遇到的種種攸關生死的賭注。藉由高強度近身戰鬥、一氣呵成的動作和動態潛行等強化後的性能,感受她為了求生所做的絕望掙扎。琳琅滿目的武器、可製作的多種道具,搭配上多樣技能和升級系統,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遊玩風格,自定義艾莉的各項能力。[ 1]
開發歷史
遊戲首發海報
本作是《最後生還者 》的正統續作,在PSX 2016展前發布會作為壓軸遊戲宣佈,頑皮狗在這場發布會上還同時將《神秘海域:失落的遺產 》作為開場遊戲宣佈。
可以看出首發預告中彈著吉他的Ellie所在的場景與前作《最後生還者》標題界面的場景非常相似,而這段Ellie彈吉他唱歌的場景自2014年就開始製作。
這部續作並非在初代製作時就已決定,頑皮狗團隊花了數年的時間探討這部廣受好評的遊戲的備受期待的續作應該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數個不同的設想都被推翻重來,甚至幾乎決定放棄製作,但最終團隊還是找到了一個對Joel和Ellie來說值得講述的故事。
遊戲設定在前作的5年後的2018年,與初代《最後生還者》圍繞著Ellie和Joel之間的「愛」展開的故事相反,《最後生還者 第二幕》的主題則是「恨」(從預告可以看出Ellie的「恨」並非是對初代結局Joel的欺騙,似乎與火螢組織有關係),與初代相比將有很多不一樣體驗的瞬間,而「第二幕」的標題則預示著這兩款遊戲將會有著緊密的聯繫,編織出一個規模宏大的故事。
玩家在遊戲中的主控角色是19歲的Ellie,而不是初代主控角色Joel,因此遊戲的操作和初代並不相同,有的是革命性的進化,有的又和之前相似。遊戲在PGW 2017 索尼展前發布會發布了第二段實機預告,展示了數位新角色,而兩位主角則並未登場,她們與Ellie和Joel的關係尚不明確。
前作聯合總監Bruce Straley在完成《神秘海域4:盜賊末路 》後進入長期休假,隨後自頑皮狗離職,不再擔任本作總監,最後生還者第一部編劇、聯合總監Neil Druckmann仍為本作總監。編劇除Neil Druckmann外,還新加入了《西部世界》編劇之一的Halley Gross。遊戲的音樂仍由Gustavo Santaolalla負責,Neil Druckmann表示如果沒有Gustavo負責的這些曲子也就沒有《最後生還者》,這些音樂是系列的核心所在,講述著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本作運行在頑皮狗全新升級的引擎之上,也採用了頑皮狗全新的面部捕捉系統,光影、肌肉、天氣效果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神秘海域:失落的遺產 》發售後,全體頑皮狗工作人員都已投入本作開發。
2020年4月2日,索尼互動娛樂宣佈遊戲製作基本完成,但因COVID-19疫情造成物流困難的原因推遲發售。[ 2] 4月27日,索尼互動娛樂在其博客上確定遊戲發行日期為6月19日。[ 3]
2020年6月26日,索尼互動娛樂宣佈遊戲在發行3天內銷量為400萬份。[ 4] 在2022年6月的夏日遊戲節上,本作總監Neil Druckmann宣佈《最後生還者 第二幕》總銷量已經突破一千萬。[ 5]
CAST
角色
英語配音
日語配音
艾莉·威廉士 Ellie Williams
Ashley Johnson
潘惠美
喬爾·米勒 Joel Miller
Troy Baker
山寺宏一
艾比 Abby
Laura Bailey
森奈奈子
湯米 Tommy
Jeffrey Pierce
高橋廣樹
傑瑞 Jerry
Derek Phillips
森田順平
狄娜 Dina
Shannon Woodward
島村侑
傑西 Jesse
Stephen Chang
杉田智和
列夫 Lev
Ian Alexander
富樫美鈴
葉拉 Yara
Victoria Grace
宇山玲加
瑪麗亞 Maria
Ashley Scott
淺野真澄
梅兒 Mel
Ashly Burch
澀谷遙
諾拉 Nora
Chelsea Tavares
渡邊明乃
歐文 Owen
Patrick Fugit
阪口周平
艾薩克·迪克森 Isaac Dixon
Jeffrey Wright
巖崎博
喬丹 Jordan
Chase Austin
興津和幸
麥克 Mike
Reuben Langdon
最上嗣生
相關音樂
原唱:Shawn James
所屬專輯:Shadows
演唱:Ellie Williams(Ashley Johnson)
評價和爭議
媒體評價 匯總得分 匯總媒體 得分 Metacritic 93/100[ 6] 評論得分 媒體 得分 Game Informer 10/10[ 7] GameSpot 8/10[ 8] IGN 10/10[ 9] IGN日本 7/10[ 10]
遊戲正式發售後,遊戲評分出現了兩極分化,在媒體間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但在玩家間褒貶不一。IGN的媒體評分為10分滿分,編輯Jonathon Dornbush高度讚揚了遊戲的系統和敘事[ 9] ,多數媒體肯定遊戲的畫面、演出、音效設計的質量。Metacritic的評分顯示,剛發售時媒體評分均分為95/100,玩家評分均分僅有3.4/10[ 11] ;一段時間後媒體評分均分變為93/100,玩家評分變為5.7/10[ 6] 。
獎項
11月25日,本作獲得了金搖杆獎2020年度遊戲、最佳敘事、最佳視覺設計、最佳音效、年度PlayStation遊戲獎。頑皮狗被評為年度最佳工作室。
12月11日,本作獲得了The Game Awards 2020年年度最佳遊戲、最佳動作冒險遊戲、無障礙功能創新遊戲、最佳遊戲指導、最佳敘事、最佳聲效、最佳演出(Laura Bailey飾演埃比)7項獎項,此外獲玩家之聲、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最佳演出(Ashley Johnson飾演艾莉)提名[ 12] 。
爭議
遊戲發售後,媒體和玩家對其中部分情節和主題引發巨大分歧,後因總監Neil Druckmann慶祝父親節傷口上撒鹽 [ 13] 和在推特上發表完全無法理解反對方玩家的言論[ 14] [ 15] ,又引發爭議。
本條目「最後生還者 第二幕」所提到的內容或許會引發謠言。
請謹慎辨別,不信謠傳謠。 編輯此類條目請保持中立、客觀。不應當在條目中擅自添加未經確認過的信息。感謝您的理解與合作。
一代中,失去女兒的單親爸爸喬爾和孤兒艾莉在末世中如父女一般一起扶持的感人至深的劇情使得本作成為了最優秀的敘事遊戲之一,玩家也都對喬爾和艾莉有著很深的感情。
2020年4月26日,4chan上流出本作的實機測試、過場動畫,其中包含了劇透,喬爾和艾莉疑似先後被新角色艾比殺害。流言稱頑皮狗員工對高強度加班、獎金無限期延遲等待遇方面的問題不滿而可以外洩,頑皮狗對此否定並認為是駭客所為。
流言稱:風波中Neil引用涅槃樂隊主唱科特·柯本的話「你們當中要是有人討厭同性戀、有色人種或是女性請不要來」,被人認為是諷刺玩家不爽不要買,更指控所有批評者都是種族歧視或是性別歧視者。Neil最成功的策略就是把SJW爭取到了自己的陣營
6月12日媒體評分解禁,無論是歐美、日本還是中國的媒體都給予了本作幾乎全滿分的評價,但評價卻全都在強調本作遊戲性,對劇情卻絕口不提。當時也有流言稱媒體所拿到的試玩版中能接觸到的劇情都被嚴格限制過。唯有IGN日本給予本作7/10的評價(IGN日本不歸本部管,而是由日本產經新聞集團運營)。反對本作的網民認為索尼或頑皮狗有花錢買評價的嫌疑。
6月19日遊戲正式發售。
洩露的內容部分為真。艾比在遊戲教程結束後不久於營地中聽到湯米抖出自己和喬爾的大名,於是先是用槍攻擊喬爾腿部使其喪失行動能力,之後更是用高爾夫球桿將其虐殺至死。另一角色曼尼更是對著已死的喬爾吐口水。流言稱:該角色是根據Neil建模的,Neil本人予以否定。
直到後面才揭露艾比的父親被喬爾在一代中殺害,艾比父親所處的組織瓦解也使得艾比失去棲身之地,成了她殺害喬爾的動機。
新角色艾比在遊戲發售前第一部預告片中已有提及,遊戲中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用她進行遊戲。
艾比身材異常健壯,在遊戲背景下是完全有可能攝取如此多的營養或是進行運動員式的訓練練出這樣的身材。艾比建模來源於美國職業舉重運動員Collen Fotsch,但其本人表示這種身材可以維持,並非只有在舉重比賽時會通過幾天嚴格的控制食量、水分攝取量和運動量才能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這種身型。
本作敘事中大量採用倒敘手法,使得玩家在艾比殺死喬爾之後根本可以認同艾比的行為。之後艾莉視角中傑西被她殺害、喬爾的哥哥湯米危在旦夕時卻又帶著對艾比的不滿情緒切換到艾比視角進行遊戲,還要用她去打艾莉,厭惡感進一步上升。儘管故事後期一直在試圖塑造她的良好形象,但已經積重難返,對艾莉要殺死她的行為抱有異議。
部分雲玩家因接受不了喬爾之死,編造了大量關於遊戲劇情的謠言和臆測。
首先就是編造喬爾的性格崩壞。在第一部中,喬爾曾多次自報家門對第一次見面的角色提到自己的名字。在艾比的營地中毫無顧忌地抖出自己的名字的是湯米,也完全符合湯米一代中幾年不見喬爾一見面就把自己營地所有情況完全暴露的性格。
艾比殺死喬爾的原因完全符合邏輯,在多番調查下早已確定喬爾所在地,在不知道喬爾長什麼樣的情況下聽到他報上名字就拿槍轟他,之後才質問他是不是自己找的那個喬爾。
艾莉只從傑西口中得知喬爾沒有如期抵達,但完全沒有提示喬爾的所在地,這樣的艾莉卻能直奔著艾比的營地而去。在後續找琴絃回憶關卡中,玩家得知開頭艾比的營地就是傑克遜的巡邏登記點。艾莉沿著傑克遜巡邏路線尋找喬爾合情合理。
喬爾哥哥湯米在艾莉第一次想要復仇的時候阻止她,想要自己下手,但後面艾莉放棄復仇時卻又強求她堅持下去。在失去神槍手之眼
在故事最後,艾莉救起了深陷險境中的艾比和列夫後,先是回想起喬爾之死,為了報仇要求對方和自己決鬥,但將要殺死她時卻又想起喬爾,沒能下死手。看似艾莉放過了艾比,實際上艾莉明白了喬爾的苦心,放過了自己。
此外還有玩家發現長徵一號火箭模型、霸王別姬海報均不可被射擊。
正如前作天主教教堂無法使用武器,這一作 中猶太教堂也無法使用武器。
遊戲發售之後Neil在推特上屢屢發文嗆因為不喜歡角色而攻擊艾比聲優的雲玩家。
上傳了一段喬爾撒鹽的動作的視頻,諷刺玩家是酸民。
父親節當天轉發喬爾和艾莉彈吉他的圖慶祝,在雲玩家的傷口上撒鹽。IGN也在推特上用本作視頻慶祝父親節,被玩家抨擊。
在推特上表示尊重粉絲,但這不等於迎合粉絲。
之後Neil接受了訪談,談論對本作劇情的看法。
Neil認為讓角色做出和玩家意志相違背的劇情是很有趣的事情 。
Neil不喜歡前作留白、讓玩家自行想像的結局,本作特意強調艾莉在否定喬爾在前作的決定。但另一方面又希望玩家自己詮釋結局艾莉留下喬爾的吉他的意思精分。
流言稱:原本預定喬爾死前呼喊的是親女兒莎拉的名字,暗示艾莉從來就沒有比莎拉更重要,但聲優Troy Baker反對,最終沒有加入遊戲中。
流言稱:結局原定是艾莉殺死艾比後被亂入第三者殺死的全滅結局。
2020年6月25日Neil、喬爾聲優Troy Baker、艾莉聲優Ashley Johnson一起接受訪問。
Neil認為任何角色都不該享有「死得偉大」的特權。喬爾之死是因為他認為艾比一行人不是獵人而是普通人,對其他人有戒心卻對艾比沒有是因為艾比和艾莉同齡且剛救了她。
Troy和Ashley也分別發表了關於劇情的看法。Troy表示沒人比起他和Neil更熱愛喬爾這個角這個角色,連他們自己都覺得沒問題所以其他人更應尊重他們的看法。他又對於自己飾演喬爾當下某個表情可能沒有詮釋地很完美給予自己批評:有一瞬間喬爾自己內心認為「你看看你,這就是你輕易讓自己去相信別人、相信去愛、相信感覺、相信自己在這是安全的,進而導致卸下心防而付出代價,這就是你的下場,這是一個非常後悔的瞬間」。Ashley對結局艾莉最後不殺艾比表示能認同,認為若當時艾莉真的幹下去了那她就真的徹底泯滅人性。不滿Neil的玩家認為Neil是在開聲優之盾 ,借聲優的嘴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來逃避火力或者動用威脅,這誰不會 。
Neil表示預告片欺詐和未提及艾比為另一主角是為了防止劇情外洩,參考的是MGS2和旺達與巨像。部分橋段的確是刻意想讓玩家感覺不舒服,但並非遊戲整體的目的。Neil理解玩家對於喬爾之死和玩家需要操作殺死喬爾的兇手感到憤怒,他認為有玩家會因為這一點而憎恨遊戲,但他覺得很難解釋因此等遊戲上市讓玩家自行體驗。
6月30日另一個訪談中Neil更是火上澆油,對玩家為什麼因為一個虛擬角色之死如此暴怒,同時表示遊戲角色是虛構的,沒有必要如此較真自己經常說不要在電子遊戲裡物化女性,但現在卻又把所有角色一起物化 ,7月4日還在推特上嗆玩家對虛擬角色動怒,反諷玩家該去看腦科醫生原話:Don't be scared of therapy. Think of it like working out for your brain. 。之後Neil又嗆人身攻擊他的玩家都是性別歧視、恐同和反猶主義者。
MC網站在對馬島之魂發售後一天修改了玩家評分規則,發售後36小時才會開放玩家評論。大量不滿本作的玩家轉而支持對馬島之魂競爭GOTY,也導致支持本作的玩家去對馬島之魂的評論處洗負評。MC最終的評分是5.7/10,然而自從6月21日開始就有網友反應無法給本作打低分,但給其他遊戲評分卻沒有問題。許多打10分的帳戶其他的評論只有一兩部任天堂遊戲,疑似是買的刷分帳戶。
發售三週後在中國大陸全面下架,理由是退貨的人太多。
2022年6月Neil宣佈一代PS5重製版和HBO劇集。一代重製版9月2日發售。
單論遊戲性而言,本作確實是精雕細琢的佳作,然而作為一款以敘事為導向的遊戲,拙劣的劇情和敘事手法卻使得玩家的遊玩體感極差。一方面遊戲中在不停地教育玩家暴力與復仇是不好的,另一方面卻強迫玩家用暴力的方式推進故事,不給玩家選擇卻指責玩家做錯。情節上過於御都合主義 ,角色的人設幾乎不存在,只是為了劇情服務,不少配角都毫無預警地出現又毫無徵兆地便當,在沒有前置煽情環節的情況下就使得這些角色顯得極度廉價。格局上比起一代也大幅縮水,主題是復仇,對於導致本作末世背景的感染、末世導致的禮崩樂壞人性撕裂卻毫無著墨。
IGN日本對此的評價為:「這是一個關於對與錯的故事,但講故事的人以為自己永遠是對的。 」
遊戲外,Neil不僅不為引發玩家群體的炎上而道歉,反而將SJW爭取到了自己的陣營中,不斷指控所有討厭本作的人都是種族歧視或是恐同者。一方面遊戲標榜政治正確,另一方面卻又開亞洲人的玩笑,很明顯Neil只是把SJW作為自己的擋箭牌,讓他們和酸民正面衝突,以此迴避頑皮狗內部的辦公室政治、加班嚴重、管理不善等問題。
另一方面遊戲中有著艾比和歐文的動物星球般的 性行為場面,索尼對於此類內容的標準評審雙標也引發不滿。近年來索尼常常要求登陸自家主機的遊戲女角色加衣服,但自家的獨佔遊戲卻可以直球出現性行為場面。
造成玩家最為不滿的恐怕是眾多遊戲媒體和網絡名人把這款有著明顯劇情缺陷的作品盲目吹捧上天。媒體和廠商聯手粉飾太平的行為使得許多媒體都失去了玩家的信任。TGA在2020年將GOTY頒給本作之後更是完全失去了公信力。這許多事件都不由得讓玩家想起了數年前的GamerGate事件 ,而該事件的當事人Anita Sarkeesian更是本作的研發顧問,也引起SJW進一步影響遊戲界的憂慮。
網絡上有流言稱,Neil在一代寫的劇本被其他編劇更改之後,反而使得一代大獲成功。對此極度不滿的Neil於是在二代獨自掌握了編劇大權之後在二代劇情中刻意噁心一代,有如動物朋友2一般。
注釋
參考資料
↑ The Last of Us™ Part II 普通版 (泰語, 韓語,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 英語) . PlayStation Store (中文(簡體)) .
↑ Jay Peters. The Last of Us Part II delayed indefinitely due to novel coronavirus . Polygon. 2020-04-02 [引用時間: 2022-06-10 ] (English) .
↑ Hulst, Herman. Release Date Updates For The Last of Us Part II, Ghost of Tsushima . PlayStation Blog. 2020-04-27 [引用時間: 2022-06-10 ] (English) .
↑ Lempel, Eric. The Last of Us Part II sells more than 4 million copies . PlayStation Blog.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 June 26, 2020 [引用時間: June 26, 2020] . (原始內容 存檔於June 26, 2020).
↑ Moises Taveras. The Last Of Us 2 Has Sold More Than 10 Million Copies . GameSpot. 2022-06-09 [引用時間: 2022-06-10 ] (English) .
↑ 6.0 6.1 The Last of Us Part II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 Metacritic. 2020-06-19 [引用時間: 2020-11-26 ] (English) .
↑ Andy McNamara. 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view – A Perfect Circle . Game Informer. 2020-06-12 [引用時間: 2020-11-26 ] (English) .
↑ Kallie Plagge. The Last Of Us Part 2 Spoiler-Free Review . GameSpot. 2020-06-25 [引用時間: 2020-11-26 ] (English) .
↑ 9.0 9.1 Jonathon Dornbush. The Last of Us Part 2 Review . IGN. 2020-10-23 [引用時間: 2020-11-26 ] (English) .
↑ 福山幸司. 過去との決別で殘された物語『The Last of Us Part II』レビュー . IGN Japan. 2020-06-13 [引用時間: 2020-11-26 ] (日本語) .
↑ The Last of Us Part II for PlayStation 4 Reviews . Metacritic. [引用時間: 2020-06-20 ] (English) .
↑ TGA 2020獲獎名單揭曉:《最後生還者 第二部》獲年度遊戲大獎 . A9VG. 2020-12-11 [引用時間: 2020-12-11 ] .
↑ Neil Druckmann. 「If I ever were to lost you, I’d surely lose myself...」 Happy Father’s Day! . Twitter. 2020-06-21 [引用時間: 2022-06-10 ] (English) .
↑ Neil Druckmann. We love and respect our fans immensely. But just in case it needs to be said... love + respect ≠ pander . Twitter. 2020-06-27 (English) .
↑ Neil Druckmann. Look... I get it. You love these fictional characters... but... they’re not real. You do know that, right? Guys... don’t be scared of therapy. Think of it like working out for your brain. . Twitter. 2020-07-04 [引用時間: 2022-06-10 ] (English)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