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MOON旗下的《Fate系列》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Fate/EXTRA》的最終Boss。西曆2030年的月之聖杯戰爭結束後,與特維斯·H·皮斯曼一起,在熾天之玉座等待主人公岸波白野到來的人物。
救世主(Saver)職階的特殊從者。《Fate/Grand Order material Ⅳ》正式承認了他的真實身份為佛教的創立者,開悟後成為佛陀的釋迦如來。
覺者,佛陀。救世主職階的從者。所謂覺者,即是抵達了覺悟的人類。
能夠獲得這位從者的御主,無論善惡,必然是已經領悟「救濟人類」這一理念的人。
最著名的覺者就是釋尊,他通過自行開悟成為了覺者。
他雖然還活著,卻從一切煩惱中解脫了。這個「使人成為覺者的教義」就是佛教。
然而,佛教卻一句也沒有提到過「學佛就能得到救贖」。佛教只是釋尊抵達覺者之境的理念。釋尊也不曾說過「這就是成佛之道」那樣的話。
成為覺者的方法是因人而異的。佛教認為,每個人類都蘊藏著成佛的可能性,一切人類最終皆會成為覺者。無論是善是惡,有情無情,統統都只是其中的過程。
救世主之所以會以從者的身份回應召喚,緣由在於御主的苦惱讓人難以棄之不顧,兼且罪業過於深重。
「這個靈魂完全沒有救贖。既然如此,至少,直到他所祈願的人類終末,共同繼續下去吧。」
救世主並沒有借給御主拯救人類的力量。他僅僅是向「戰爭之王」宣示了慈悲。
——那個從誕生伊始,直到死去,都在持續地與戰爭對峙的人物。
守望著那個儘管憎恨戰爭,卻又無法否定戰爭,在苦行中前進之人的終末,就像沙羅雙樹之花那樣。
注意:本條目有關覺者的一切描述,均出自TYPE-MOON的設定集、動畫、動畫原案、遊戲、廣播劇等官方資料,與現實毫無關聯,切勿擅自與三次元存在的宗教對號入座
Wada:如果是其他宗教就會那啥了。但如果是覺者就沒關係,如果是覺者就OK!在磋商時我就想,佛教真是心胸寬廣啊!
能力參數
真名 | 御主 | 職階 | 筋力 | 耐久 | 敏捷 | 魔力 | 幸運 | 寶具 |
---|---|---|---|---|---|---|---|---|
覺者 | 特維斯·H·皮斯曼 | 救世主(Saver) | A | A | C | B | B | A++ |
職階技能
領袖氣質:A+
指揮軍團作戰的天性的才能。領袖氣質是稀有的才能,即使是一國之王,持有B等級的領袖氣質也已經足夠。
對英雄:B
以英雄為對手之際,使對方能力參數下降的能力。
等級B的場合,對方的所有能力參數將會被降低2個等級。對持有「反英雄」屬性的英靈效果薄弱,變成下降1個等級。
保有技能
菩提樹之悟:EX
只有抵達世間真理,人理的解答者才會持有的守護。也是被稱為「對肅清防禦」的「守護世界」的證明。
無條件地削弱受到的物理攻擊、概念攻擊、次元間攻擊的傷害,使受到的傷害值減少相當於自身HP的數值。此外,對於精神干涉的話則是100%屏蔽。
持有EX級別的此技能的Saver,甚至連人類的七情六慾都能風平浪靜地承受下來。
奈須蘑菇:關於「對肅清防禦」,總有一天會說清楚的,請期待那一天吧。不過簡而言之,就是連World End級別的攻擊都能對應的最上級防禦。
卡拉里帕亞特:EX
古代印度的武術。不只是依靠力量或才智,而是基於合理性思想的武術始祖。比起攻擊,更特化了防禦。
奈須蘑菇:這個人,別看那樣可是格鬥技最強哦。想辦法弄出來的就是柏拉圖(冰室的天地版)[1]那樣。
Wada:這老爺爺不是犯規嗎!
其他能力
超越時間與空間:
佛祖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從未來向過去派遣使者也是可能的。
與「單獨顯現」近似的能力:
覺者不需要經過嚴謹的召喚程序就能以從者的靈基現世。御主消滅後,覺者自身也不會陷入魔力被切斷的狀態,不會消失,能夠自由進入或脫離靈子世界。
穿越不同的宇宙:
能夠隨意脫離自身所在的平行世界,往來於不同宇宙的能力。
奧義·性慾完全OFF:
覺者沒有慾望,他能夠以此降服成為「隨喜自在第三外法快樂天」的殺生院祈荒。
釋迦如來掌:
將極小一部分力量借給前世的弟子,筋力參數為E的玄奘,使她能夠使用等級為B的對軍·對城寶具「五行山·釋迦如來掌」。同時,覺者之掌也是孫悟空曾經到達的「世界的盡頭」。
等級:不詳 種類:不詳 距離:不詳 最大捕捉:不詳 |
---|
「Chakra·vartin」。覺者的小寶具。覺者早已從這個宇宙離去了,但他留下的寶具「天輪聖王」卻依然在特維斯的「死相」的指示下運作著。目前關於這個寶具的信息尚不完整,僅能確認到它的部分效果。這個寶具分為大輪和小輪兩個部分,功能各異。 |
天輪聖王(大輪) |
---|
「天輪聖王」的大輪部分。被稱為「事象選擇樹剪定機構」。直徑長達70000米,覆蓋靈子世界的超大型金色光輪。具體設定不詳。在《Fate/EXTRA Last Encore》的世界線中,由於覺者已離去,大輪由特維斯的「死相」進行操縱。大輪能夠被確認的功能如下:
1.改寫聖杯戰爭的規則,對Mooncell進行入侵、控制、破壞。西曆2030年,覺者與尼祿進行戰鬥時,大輪開始在覺者的上空形成。尼祿被擊落至最底層的「邊獄」後,從天空傳來了弔唁般的鐘聲,那是大輪啟動時奏響的旋律。在這個瞬間,靈子世界的支配權被大輪奪取,完全脫離了Mooncell的控制。隨後,月之聖杯戰爭原有的規則被徹底破壞,各個階層都出現了嚴重異變與扭曲,靈子世界被特維斯的「死相」控制,Mooncell的運營也基本落入了他的手中。特維斯的「死相」還試圖利用大輪摧毀Mooncell的中樞。經過近千年,他的計畫已經進入尾聲。 2.催生出「死相」。「死相」是在大輪成立後,出現的極為罕見的強化現象。由於Mooncell遭到大輪入侵,靈子世界被剝離,各個階層都出現了大量死者。而此時Mooncell處理死者殘留情感的機能已被關閉,被稱為「死相」的惡性情報由此誕生。在大輪的控制下,Mooncell逐漸崩壞,靈子世界開始淪為「死相」徘徊的場所。動畫中,主人公岸浪白野、第五戰的對手尤里烏斯·貝爾奇斯科·哈維,以及守候在熾天之檻的特維斯·H·皮斯曼均為「死相」。他們的本質是聚集起來的死者怨念,具備遠超常人的戰鬥力。 3.干涉平行世界的運行,進行事象剪定。[2]在TYPE-MOON的世界觀中,地球文明、人類史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分歧,進而產生同時在這個宇宙中運行,但各方面都存在偏差的世界,即「平行世界」。由於宇宙本身的容量是有限的,它不會為了顯而易見的結局使用能源,因此平行世界被劃分為「編纂事象」與「剪定事象」。「編纂事象」是穩定且充滿可能性,今後能發展出更多分歧的平行世界群;「剪定事象」則是由於過度偏離主要路線而變成特例,喪失大多數分歧的可能性,被判定為已經就此完成並完結,失去了繼續觀測其結局的必要性,即將被「採伐」的平行世界群。[3]一旦某個平行世界被確認剪定,它的運行將會被停止,發展的可能性被斷絕,世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會被徹底消滅。大輪可以根據操縱者的指示,對平行世界執行事象剪定。在特維斯的「死相」控制下,經過近千年時間準備的大輪能夠「停止全部平行世界的運行,斷絕一切可能性」。 |
相關劇情:
在《Fate/EXTRA Last Encore》中,故事開始前近千年,覺者擊敗岸波白野與尼祿後,將寶具「天輪聖王」(包括大輪和小輪)的控制權授予特維斯·H·皮斯曼,離開了這個宇宙。對人類的未來徹底絕望的特維斯選擇進入Mooncell中樞自滅,化為了憎恨人類的惡性情報「死相」。 覺者離去後,大輪依然按照特維斯的「死相」的指示運作著。直到岸浪白野踏入熾天之檻的近千年間,特維斯的「死相」利用大輪對Mooncell進行入侵,控制了靈子世界,並進行極大規模的事象剪定以達到徹底滅絕人類的目的。依照特維斯的「死相」的指示,大輪徹底摧毀了地球文明,人類的生活圈也已經不復存在。如果特維斯的「死相」的最終計畫得以實現,全部平行世界的運行都會被停止,一切可能性均被斷絕,人類將從宇宙中完全消失。在動畫最終話中,距離這一災難性的結局僅餘1200秒。 在動畫中,大輪未表現出能夠進行直接攻擊的能力,但尼祿與高文也無法觸及覆蓋靈子世界的大輪。最終岸浪白野一行在付出極大犧牲後,成功進入Mooncell中樞並使其復原。機能恢復後,特維斯的「死相」在Mooncell的系統更新中被刪除,失去操縱者的大輪從靈子世界上空消散。 |
天輪聖王(小輪) |
---|
「天輪聖王」的小輪部分。在大輪的下方運作,直徑7000米,覆蓋熾天之檻的金色光輪。具體設定不詳。在《Fate/EXTRA Last Encore》的世界線中,由於覺者已離去,小輪由特維斯的「死相」進行操縱。小輪能夠被確認的功能如下:
1.小輪是用於迎擊敵人的寶具,搭載著大量砲門,如同全天候包圍型的自動移動砲台那樣,在覆蓋範圍內,發射能隨意變形並且有追蹤性能的密集光線牽制對手。小輪的砲門可以進行威力巨大的集中射擊,這個破壞力需要高文真名解放並得到御主雷歐的膨大魔力及強化術式支援後,全力解放的寶具「轉輪勝利之劍」才能與之抗衡。即使覺者已離去,留在熾天之檻上空的小輪仍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律射擊,但在這種模式下,射擊精準度會大幅下降。 2.小輪的外部,裝載著模仿「武之王·轉輪聖王」所持的「七武具」而製成的巨大兵器。所謂轉輪聖王,是指古印度吠陀時代傳說的理想之王。由於覺者本人就是轉輪聖王這個概念的源頭,他擁有成為轉輪聖王的可能性。這七件仿造品並非由魔力構成的光彈,而是純粹的大質量兵器,如同「撕裂地表的飛彈」、「印度式火箭」。一旦命中,還具有切斷魔力以及將對手封印的特殊效果。在西曆2030年,覺者與尼祿的戰鬥中,小輪外部的兵器將尼祿打落至距離熾天之檻三十八萬千米的靈子世最底層。兵器落地時,巨大的爆炸將大地的表面以及地上的構造體一併吹飛,底層的地形被改變為墓穴形狀的「邊獄」。這一擊使尼祿陷入了長達近千年、如同死亡般的封印。 3.小輪由耐久度極高的不明物質構成,能夠生成黑色的屏障阻隔訪問Mooncell中樞的路徑,並賦予「死相」近乎刀槍不入、連從者的寶具也能無視的不死性。只有施加強大的物理攻擊,使小輪受到破壞,才能解除以上效果。動畫中,特維斯的「死相」操縱小輪與抵達熾天之檻的岸浪白野一行對峙。在眾人的全力支援下,高文與尼祿先後發動的自毀式攻擊使小輪表面裝甲破裂,並暫時停止了運行,但這一連串的強力攻擊依然不足以將小輪摧毀。 4.小輪的數量將隨著戰鬥時間推進而不斷增加,最終增加至七個。那個姿態會使人聯想到彩虹,戰鬥時達到最高速,進而真名解放,發動最終攻擊「歸一轉生」。光輪伴隨「咔轟」的聲音合為一體,高速迴轉,變化為「大日如來所背負的光暈」那樣,以360度向敵人集結光柱,然後產生被認為是黑洞的從收束到大爆發的過程。在西曆2030年,月之聖杯戰爭的最終戰中,第一個小輪出現時尼祿就已戰敗,隨後覺者把這個小輪留在了熾天之檻上空。由於覺者的離去,小輪的數量沒有再增加,已經消耗的兵器也無法得到重置,「歸一轉生」也不可能發動。動畫中,特維斯的「死相」所操縱的僅是完整程度非常低的「天輪聖王」。 |
相關劇情:
在《Fate/EXTRA Last Encore》中,經歷了近千年的時間後,白衣賢者特維斯·H·皮斯曼已經燃燒殆盡,覺者也早已離去。小輪被特維斯的「死相」啟動,作為迎擊前往熾天之檻的挑戰者們的武器。由於覺者不在場,小輪的數量僅有一個,千年前消耗的武具未重置,且大量砲門無法啟動,只能進行單純用於自我防衛的零散射擊。 戰鬥中,高文經令咒和術式強化後,以自滅為代價,全力解放寶具「轉輪勝利之劍」與小輪對轟。聖劍的光芒一時超越了小輪的砲擊,破壞了小輪的部分裝甲。但小輪並未被摧毀,依然能夠正常運作,殘存的砲門仍在斷斷續續地射擊並將雷歐擊殺。高文與雷歐犧牲後,尼祿燒儘自身靈基使出的威力堪比「誓約勝利之劍」的捨身攻擊,使小輪表面破裂,運作暫時停止,為岸浪白野抵達Mooncell中樞爭取了寶貴的時間。Mooncell的機能恢復後,特維斯的「死相」在系統更新中被刪除,失去操縱者的小輪隨即瓦解。 |
等級:EX 種類:對人寶具 距離:零 最大捕捉:1人 |
---|
「Amita·Amitabha」。覺者的大寶具。
隨著戰鬥時間的推進,「天輪聖王(小輪)」的數量增加至七個後,才能發動的寶具。這個寶具只在《Fate/EXTRA》及Drama CD中使用過。 究極的「對個人寶具」。將匹敵全人類創生之理的巨大能量集中到一個敵人的身上,使之從痛苦中解放的最終解脫說法。 人類史越是延續,人類的版圖越是擴大,威力還會繼續提升。若是有生之物就絕對無法違抗這個巨大的傷害。理論上,地球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承受這個寶具的攻擊。 若是根據印度的梵天思想,一切人類都是梵天的轉世。也就是說,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實質上都是同一個人——在這樣子的思想能夠成立的場合,全人類成佛也是必然的。因為一切「人類的究極」都將會轉生成為「覺者(佛陀)」。這就是將全部眾生從苦惱中解救,「讓一切人類皆回歸於我」的輪迴轉生。 (印度的轉生一向都是無視時間軸的,所以不必細細探究) 在《Fate/EXTRA》中,「歸一轉生」的發動需要14回合的準備時間(在Drama CD中約10分鐘)。由於這個寶具本質上是「讓一切人類轉生成為覺者,回歸於一」的概念干涉,因此成為這個寶具的對象時,所有防禦、生存類能力都將被無效化。若無法在規定時間內結束戰鬥,這個寶具一旦發動就會無視玩家從者的所有增益與強化效果,直接判定玩家戰敗並結束遊戲,強制彈回標題界面,是必然會導致GAME OVER的攻擊。 不過,這個寶具是為了救濟人類而設定的「使人類得到最終解脫的說法」,因此對性質遠離人類者效果薄弱,也無法完全拯救存在規模超越人類版圖之物。 由於《Fate/EXTRA》的主人公既非生者亦非人類,而是Mooncell根據地球上被冷凍的岸波白野本人創造出來的電腦數據(NPC),沒有經歷過四苦(生、老、病、死),不具備生存的實感,因此在受到「歸一轉生」的攻擊時,有極微小的可能性能夠忍耐過去。 「歸一轉生」的傷害值為五十六億七千萬。 |
語音列表 | ||
---|---|---|
場景 | 台詞 | 播放 |
初登場 | 若是,此為人類開悟而抵達真如之道,我為救濟眾生,手執 |
|
寶具解放,「歸一轉生」 | 天輪宣告之時。一切眾生,一切苦惱皆回歸於我。大悟之下,人類將在此成為一體。 | |
對話1 | 有生者必滅,眾生苦輪迴。 | |
對御主的評價 | 以強大生存意志開闢覺悟之道的他,心中已宿有神靈。 | |
對話2 | 道路並非唯一。正如人的善惡本無價值,人的認知也不會改變世界應有的 |
|
對御主的救贖 | 染滿鮮血的戰爭之王啊,在此涅槃,與我共同見證世界的終末吧。這就是,你最後的救贖。 | |
Drama CD新增語音1。受到尼祿挑釁後的反應 | 無需向我耀武揚威。不論你持有何等的力量,我亦不會懼怕。我只是持續禪定,等待時機到來而已。 | |
Drama CD新增語音2。在尼祿數次吵鬧搗亂後,伸手將她敲暈 | 華麗、勇猛、熱情的皇帝,你的火焰,就在此刻解脫吧。 |
大日如來:三千大千世界的菩薩(佛)之一。他可能就是覺者的本體,也就是使用菩薩靈基的覺者。
彌勒:菩薩之一。哪吒(Fate)認為彌勒的能力與阿比蓋爾·威廉士連接到的「外神」十分相似,雖然兩者看起來完全不像。
文殊:菩薩之一。他擁有Mooncell以上的演算能力。
北辰妙見菩薩:菩薩之一。葛飾應為供奉的菩薩。被稱為「看穿萬象的玄帝、尊星之王」。這尊菩薩的來源極其複雜詭秘。如果按照原典,在佛教密宗裡,他被視為北斗星的神格化;在中國道教裡,他被視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在克蘇魯系列作品裡,他與舊日支配者哈斯太被視為同一人。
覺者的御主。月之聖杯戰爭的幕後黑手,自稱「人類惡」的救世主之碎片。
活躍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的科學家、醫學家。他受到恐怖襲擊的波及而死去,一生的經歷、思想、人格等均被Mooncell記錄下來並製作成高級NPC。這位NPC因出現BUG而覺醒了自我意識。
面對因文明無法發展而緩慢步入滅亡的人類,他試圖引發一場「全人類規模的大戰爭」來讓所有人的精神得到成長。他認為一場正確的戰爭會促使人類進化,從停滯的世界格局中走出來並將歷史推向正軌,改變註定破滅的未來。他對於「救濟人類」的罪業深重的執念,引起了覺者的憐憫。
不過,覺者並不打算借給他拯救人類的力量。覺者之所以會以從者的身份回應他的召喚,僅僅是為了見證這位「戰爭之王」心靈的末路。
覺者的敵人之一。在《魔卡少女櫻》世界線中,尼祿是覺者的親女兒。岸波白野、岸浪白野的從者。
西曆2030年的月之聖杯戰爭中,尼祿被岸波白野召喚,兩人結下了極為深厚的羈絆,戰勝了諸多強敵並抵達熾天之檻。但最終,尼祿在救世主匪夷所思的力量面前慘敗,就連摯愛的人也失去了。
被封印於「邊獄」近千年後,尼祿被岸浪白野喚醒,重新踏上了前往熾天之檻的旅途。但此時特維斯已經化為「死相」,覺者也早已離去。只有殘缺的「天輪聖王」留在靈子世界上空,靜待暴君的復仇。
在TYPE-MOON作品中,無論哪一條世界線,覺者都不曾將尼祿殺死,最多隻會將她打暈或封印。
覺者的弟子。協助主人公拯救人理的從者之一。
她本來註定要成為未來佛「旃檀功德佛」,但她卻因為私慾而回應了召喚,介入到人類的衰亡中。
殺生院祈荒(隨喜自在第三外法快樂天)
出身於密教旁支「真言立川流」的人類。她對於「救濟眾生」一事已經做到了覺悟的地步,但在她的認知裡,「眾生」就只有她自己一人。
經過一系列事件後成為從月球中誕生的快樂天,由私慾構成的菩薩。
作為菩薩的她擁有BeastⅢ以上的存在規模,而從性質上來說她也已經成為了接近覺者的存在。與此同時,她的性質和「真性惡魔」(外神)也很接近。
但由於這個狀態下不持有技能「反·救世主」,她依然無法與覺者抗衡。在面對覺者時,除了撤退也別無他法了。
殺生院祈荒(BeastⅢ/R)
覺者的敵對者。變生為「獸」的殺生院祈荒。
原本具備和覺者一樣成為救世主的資格,但卻只顧著拯救自己的世界,走向了救世主反面的「獸」之末路。虛假的快樂天。
她的存在規模比不上另一個平行世界中成為菩薩的自己,但以這個「獸」的形態顯現時會持有新的技能「反·救世主」,使她在與救世主(Saver)職階的從者戰鬥時獲得有利相性。
在《コハエース》中,覺者與兩儀式組隊參加「TYPE-MOON最強武鬥會」。
他們的對手為殺生院祈荒與ORT。但由於祈荒在見到覺者後受到驚嚇並表示「這樣不行啊」不戰而降,這場本應曠世矚目的大戰就此不了了之。
在漫畫中,覺者身著《聖哥傳》的便服登場。今後似乎有一絲可能性,能夠期待他與另一位救世主——「拿撒勒木匠之子耶穌」的共演,吧。
在覺者之後,第二位踏入「終點」的人類。
使用寶具「訣別之時已至,以此捨棄世界」後的所羅門抵達了「無」之境。沒有了打倒他的必要。沒有了依賴他的必要。沒有人去祈求他。沒有人需要背負他的死亡。沒有人需要他的助力或成果。
這就是從「英靈座上消滅」這一回事。解開了生命的宿題,完成了這個宇宙的全部任務。人類中存在著僅有的一位開悟的救世主,而膽小鬼則抵達了與他的方向相反的「終點」。
真實身份
在《Fate/EXTRA》登場時只有「Saver」的字樣;《Fate/EXTRA Last Encore》確認了真名為「覺者」,英文寫作「Buddha(佛陀)」;《Fate/Grand Order Material 4》正式承認了人物身份為「釋迦如來」。
佛陀
部分玩家認為覺者是「開悟成佛前的瞬間」,其實這是錯誤的。「覺者」(Buddha)這個詞即是「佛陀」的意思,也就是說,覺者的真實身份為開悟成佛後的釋迦牟尼。他之所以能夠作為從者被召喚,緣由在於召喚他的並非地球上的聖杯,而是擁有太陽系級別的演算規模的超級計算機Mooncell。
此外,覺者擁有「佛」與「從者」兩種不同的靈基。以「佛」的靈基狀態存在時,他的身份可能就是大日如來本尊,擁有宇宙級別的存在規模並能夠輕易管理太陽系的高次元存在;但當他回應召喚,出現於聖杯戰爭中時,他只能夠使用「從者」的靈基現世,存在規模會極大幅度下降,也無法使用權能,性質上可以視為大日如來的一個分靈。
在《Fate系列》以及衍生作品中,作為救世主(Saver)被召喚的覺者屬於「從者」,即上述兩種情況中的第二種。
救世主
在日版中寫作「Saver」,但從詞語本身的意思來看,這是一處明顯的用詞錯誤,「Saver」意思為「銀行儲戶」。美版遊戲進行了更改,將單詞訂正為「Savior(救世主)」。但又由於截至當前,日版的官方網站及設定集等均未對該單詞作修改,因此本條目暫時仍按照設定集原文,寫作「Saver」。奈須蘑菇與武內崇的英語實在堪憂。
救世主,救世的英靈。極為特殊的額外職階。能成為救世主的資質是稀世罕見的。《Fate系列》最早期的文案(リジナルFate)曾經提及救世主職階,並暗示救世主與Beast的存在意義是相反的。但根據リジナルFate創作的《Fate/Prototype》中,救世主最終也並未登場。リジナルFate原本設定的救世主究系何人也已經無從追溯了。
當前在《Fate系列》中正式登場的救世主僅有覺者一人。但根據「覺者的天敵是別的救世主」這個描述以及部分作品中的對話可知,救世主這個職階,除了覺者,還有別的人物存在。其中瑪爾達曾經款待的「那個人耶穌」也是一位救世主。他將聖杖授予瑪爾達,並在十字架上被處刑後復活。真正的聖杯即是用於承載救世主之血的容器。
救世主的選定條件不明。根據畫師的訪談,能夠成為救世主的人物是三大宗教的領袖。不過出於國際問題,除了「非常寬容」的佛教外,另外兩位人物恐怕很難出現於系列中。畫師Wada曾經表示:「如果是其他宗教就會那啥了。但如果是覺者就沒關係,如果是覺者就OK!在磋商時我就想,佛教真是心胸寬廣啊」。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覺者很可能是第一位也是最後一位能夠正式登場的救世主。
武之王·轉輪聖王
古印度吠陀時代傳說的理想之王。覺者的另一種可能性。由於釋迦牟尼本人即是「轉輪聖王」這個詞的源頭,若是沒有選擇踏上覺者之道,他就將成為「轉輪聖王」。
關於「轉輪聖王」的具體設定不詳,也無從確認他是否英靈。部分作品中的對話將他描述為持有七種武具、極精於近身戰的武鬥派。他的形象可能就是放棄出家,最終繼承了王位的喬達摩·悉達多。
TYPE-MOON世界的佛教
在TYPE-MOON的世界觀中,佛教並非抵達覺悟的必由之路,想要成佛也不一定需要接觸佛教,且無論善惡皆同樣擁有成佛的可能。因此「佛」與「菩薩」只是佛教對宇宙中某種高次元存在的稱呼。同樣,「佛」與「菩薩」也可能先於佛教而存在。覺者創立的佛教,更傾向於「將佛與菩薩的概念,以及三千大千世界的世界觀帶到了地球上」。
覺者是僅有的一位開悟成佛的人類。其餘菩薩在開悟前身份各有不同,如註定成為「旃檀功德佛」的玄奘前世為神靈;變生為「隨喜自在第三外法快樂天」的殺生院祈荒則是肉身死亡,將靈魂轉移至靈子世界的網絡黑客。
由於開悟方式的差異,菩薩之間可能存在敵對關係。
木之本一家
在《Fate系列》中,尼祿的聲優為丹下櫻,吉爾伽美什的聲優為關智一,覺者的聲優為田中秀幸。由於聲優的人選與《魔卡少女櫻》微妙地重合了,因此TYPE-MOON世界的尼祿、吉爾伽美什、覺者三人也被戲稱為「木之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