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ka | |||
![]() 遊戲封面 | |||
原名 | Magicka | ||
常用譯名 | 魔能 魔法對抗 | ||
類型 | 動作冒險遊戲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 ||
分級 |
| ||
開發 | Arrowhead Game Studios | ||
發行 | Paradox Interactive | ||
製作人 | Johan Pilestedt Emil Englund | ||
引擎 | Microsoft XNA | ||
模式 | 單人、多人 | ||
系列 | 魔能系列 | ||
發行時間 | 2011年1月25日 |
《魔能》(Magicka)是由Arrowhead Game Studios開發,Paradox Interactive出版的動作冒險遊戲。
本作以一個諷刺式的基於北歐神話的幻想世界為背景,玩家們在遊戲中扮演一位來自神聖教團的法師,最終目標是阻止一個通過指使它的邪惡造物圍攻善良勢力從而使世界陷入混亂的邪惡法師。
在總共13關[1]的故事戰役和挑戰模式中,最多四名玩家將能夠通過一個完全動態的咒語系統中組合元素來進行施法,對黑暗的爪牙們造成浩劫和破壞。又或者摧毀自己的「朋友」,向他們證明誰是對戰模式中的終極法師。
玩家在關卡準備界面可以選擇自己的法袍和顏色,法袍會影響玩家的角色性能和初始裝備。
進行主線故事遊戲,本模式共有12個關卡,同一存檔可以繼承法術解鎖進度,但裝備必須由玩家攜帶才能繼承。
本模式下關卡流程相對固定。
與冒險模式一樣,進行DLC劇本的遊玩。
可用劇本(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排列):
群星偏位(The Stars are Left)
The Stars are Right是群星歸位,你整個Left是吧
地下城與守護者(Dungeon and Daemons)
地下城與石像鬼(Dungeon and Gargoyles)
硬幣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 of the Coin)
越南救援任務(Vietnam Rescue Mission)
玩家們需要在一個小型的競技場風格地圖內抵抗越來越強大的敵人。
會刷新本模式特有的寶箱怪,掉落裝備或法術書。
可掉落物品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自定義。
進行玩家間對抗的模式,具體對抗規則存在自定義選項。
創建新房間或加入其他玩家的房間,在線進行冒險、挑戰或對戰模式的遊戲。
QWERASDF:輸入元素(詳見#元素)
滑鼠左鍵:移動/拾取裝備/與NPC交談/與場景物品互動
滑鼠右鍵:擊退該方向的敵人(未輸入元素時,可蓄力)/對該朝向施放咒語(輸入元素後)
滑鼠中鍵:對自己施放咒語
左Shift+滑鼠左鍵:物理攻擊(未輸入元素且未附魔時)/附魔(輸入元素後)/附魔攻擊(附魔後且未輸入元素時)
左Shift+滑鼠右鍵:擊退周圍的敵人(未輸入元素時,可蓄力)/以自己為中心施放咒語(輸入元素後)
滑鼠滾輪:切換法術提示
空格鍵:強化護盾(未輸入元素時)/施放法術(輸入正確元素序列,且法術已解鎖時)/掙脫(被部分束縛效果影響時)
左Ctrl:格擋/趴下(限越南任務使用M60時)
遊戲中共有8種基礎元素和2種基於水元素變化而來的合成元素,玩家可以自由組合元素組成自己的咒語,在咒語中如果新輸入的元素和當前已有元素衝突,那麼這兩個元素會抵消(從咒語中移除),但若被抵消的元素為合成元素,則被抵消時不會消失,而是轉化為水元素。
一個咒語最多可以包含五個元素,在滿五個之後玩家可以繼續輸入,但新輸入的元素若無法與已有元素產生反應,則不會有任何效果。
已經輸入完畢的元素不會互相反應,可以利用這種特性讓原本和水元素產生反應的其他元素和水元素共存。
元素之間存在優先度關係,咒語的表現形式取決於整個咒語中優先度最高的元素,下文表格元素排列均以優先度(僅為參考值,與遊戲內表現匹配,但不代表遊戲程序內實際設定)由高至低排列。
已輸入的元素會降低玩家移動速度。
如上文所述,咒語的表現形式取決於咒語中優先度最高的元素和施法方式。
下表描述了當一個元素成為咒語中最高優先度元素時的表現形式
元素 | 右鍵 | 中鍵 | Shift+左鍵 | Shift+右鍵 |
---|---|---|---|---|
盾 | 單獨使用:橫向創建一個會隨時間而衰減的屏障,可反射光束,可被空格修復 與地/冰結合時:橫向展開巖山/冰山(同時存在地冰則同時出現),會隨時間損毀,能被治療 巖山/冰山的基礎上添加生命/奧術:巖山/冰山破碎時會發出對應屬性的爆破,若還添加了其他元素爆破會附加該元素效果 巖山/冰山的基礎上添加其他元素:使該元素持續影響周邊 與生命/奧術結合時:橫向布設地雷,地雷也會有其他元素的效果 與其他元素結合時:橫向展開一層持續性的元素場,接觸者會持續受到該元素影響 |
單獨使用:創建一個護身屏障,性質類似設置性的屏障 與地/冰結合時:獲得不會隨時間減損的巖甲/冰甲,但會降低速度 身上有巖甲時可以撞倒一些敵人 冰甲生成時會對附近目標造成少量傷害 與其他元素結合:獲得對該元素的針對性防護,持續時間有限 同一個咒語的多種防護效應可以共存,但使用新的咒語會把之前的防護效應清除 非針對性保護效果也會阻止治療 |
同右鍵,但展開方向變為縱向 攻擊動作是縱向斬擊 |
同右鍵,但會沿自己展開一週 |
地 | 發射單個投射物,按住右鍵蓄力可提高初速度 傷害和速度有關 和冰以外的其他元素結合時在擊中任意物體時會產生該元素的爆炸 |
在自己頭上召喚投射物,其餘同右鍵 | 產生衝擊波的縱向斬擊 擊倒敵人,無傷害(包括大多數其他元素的) 可以附加其他元素的異常狀態 和冰元素一起使用時會發出冰屬性斬擊,有傷害 |
範圍擊倒,本身不造成傷害 |
冰 | 發射大量投射物,按住右鍵蓄力可提高集中程度 和其他元素結合時會使投射物附加其他元素屬性 |
延長距離的縱向斬擊 傷害只隨冰元素數量上升 其他元素只有異常狀態會生效 |
範圍傷害 | |
生命/奧術 | 發射轉向速度很慢的持續光束 和其他元素結合時會附加其他元素屬性 |
直接治療/傷害自己 | 使斬擊添加對應屬性/使斬擊變為橫斬 | 範圍傷害/治療 額外添加生命/奧術只提升範圍 |
蒸汽 | 射程有限的持續噴射 和其他元素結合時會附加其他元素屬性 |
造成傷害並滅火/淋濕自己 | 使斬擊添加對應屬性/使斬擊變為突刺,進行短時間噴射 | 範圍傷害+淋濕 |
電 | 射程有限的電擊,會自動跳到其他目標身上 和其他元素結合時會附加其他元素屬性 |
直接傷害自己 | 使斬擊添加對應屬性/使斬擊變為突刺,進行短時間放電 | 範圍傷害 |
火 | 射程有限的持續噴射 和其他元素結合時會附加其他元素屬性 |
造成傷害並烘乾/解凍/點燃自己 | 使斬擊添加對應屬性/使斬擊變為突刺,進行短時間噴射 | 範圍傷害+點燃 |
寒冷 | 造成傷害並使自己減速 若已經淋濕則會凍結 |
範圍傷害+凍結 | ||
水 | 滅火/淋濕自己 | 範圍擊退+淋濕 |
除去可以自由組合的咒語外,元素還有一種被稱為法術的應用方法。
要使用一個法術,必須先在遊戲中通過魔法書或其他手段進行解鎖,法術解鎖後需要把指定元素按指定順序輸入,然後按空格鍵發動。
滾動滑鼠滾輪或在ESC菜單中可以查看法術。
只要已經解鎖法術並輸入正確法術就能啟動,不需要通過滾輪把法術提示顯示出來。
各種天氣操作類法術無法在室內使用,這是常識。
全法術列表 | |||
---|---|---|---|
法術 | 咒語 | 效果 | 解鎖方式 |
復活 |
|
復活已死亡的玩家角色,生命值恢復至上限的10% 單人遊戲下沒有半點用處 |
冒險模式教程結束後獲取 |
油膩術 |
|
召喚一片易燃的的黏膩油脂,持續一分鐘 會被點燃,燃燒持續時間為原剩餘時間的三分之一 |
冒險模式第一關以及第七關,湖對面的塔下 |
急速 |
|
使施法者加速移動,持續10秒 | 冒險模式教程中拾取,通過或跳過教程後也會獲得 |
隱形 |
|
使施法者隱形,施法攻擊或受到傷害都會破除隱形 | 十一關雪山區域東南角懸崖 |
傳送 |
|
傳送一小段距離 某些情況下可以用來自救 |
第七關起點左側 第一關可以嘗試用地雷把玩家炸上去 |
恐嚇 |
|
嚇跑施法者附近的敵人,持續6秒 | 第九關城堡內左側 |
魅惑 |
|
魅惑一個敵對生物,使其不會主動攻擊玩家並和其他敵人交戰,持續15秒 弗拉德剋星 |
第九關城堡內右側 |
落雷 |
|
雷擊一個目標,造成巨大電屬性傷害,會優先瞄準位於高處的 | 第三關和德魯伊交戰的地方拾取 |
祈雨 |
|
生成一場持續17.5秒的大雨,打濕所有目標並滅火 | 第二關洞穴內 |
旋風 |
|
召喚一個會甩飛接觸到的目標的龍捲風,無傷害,持續15秒 | 第四關開場接近飛船殘骸拾取 |
暴雪 |
|
生成一場持續10秒的暴雪,減速所有目標並使被打濕的目標凍結 | 第六關起點不遠處的池塘中拾取 |
流星雨 |
|
召喚一場持續17.5秒的流星雨,被流星砸中的幸運兒會受到極大傷害 | 教程結束後解鎖 需要巫師帽DLC |
焚化 |
|
召喚一道直線移動的火浪,造成傷害並點燃 | 位於第四章室內,必經之路上 |
雷暴術 |
|
生成一場持續17.5秒的雷暴雨,除了會打濕所有目標並滅火外還會不停落雷 | 第八關山路旁的一個小洞穴內 |
時間扭曲 |
|
使時間流速減半,持續15秒 | 第五關離開營地後西方拾取 |
旋渦 |
|
召喚一個持續10秒的漩渦,能秒殺與其接觸的任意目標 | 擊敗最終boss後自動解鎖 |
召喚死者 |
|
召喚五個殭屍為施法者而戰 | 第九關廢棄教堂內 |
召喚元素 |
|
召喚一個未激活的元素生物,使用任何非物理攻擊可以激活並為它賦予屬性 元素生物的攻擊屬性與其本身屬性一樣,也能吸收同屬性傷害來自我修復 |
十一關進入室內的第二個場景西北的橋後拾取 |
召喚死神 |
|
召喚死神擊殺當前生命值比例最低的非亡靈目標 可能會殺死施法者或其他玩家 |
第十關擊敗死神後自動解鎖 |
召喚鳳凰 |
|
召喚鳳凰進行範圍火屬性攻擊並完全復活所有已死亡玩家 | 第八關過橋後右邊的鳥窩內 |
驅散 |
|
驅散絕大部分法術效應 | 第二關和哥布林薩滿交戰的地方拾取 |
實體化 |
|
用於在第十二關讓最終boss實體化 對其他會虛化的生物也有效果 |
十一關擊敗法夫納後自動解鎖 |
閃退術[2] |
|
立即使隨機一個目標消失,不留掉落物,如果該目標是玩家會導致該玩家離開遊戲並彈出假藍屏界面 對生命值超過一定量的目標無效別想著拿這個法術逃課啦 |
教程後自動解鎖 |
凝固汽油彈 |
|
召喚一架F-4鬼怪投下會持續燃燒的凝固汽油彈 | 越南救援任務,空中支援倒計時完畢後自動解鎖 |
傳送門 |
|
召喚一個傳送門,接觸後可以傳送至另一個召喚的傳送門 最多隻能同時存在兩個門,且離開門過遠時門會消失 |
群星偏位第三關,拉萊耶大廳右上方被懸崖阻隔的門裡 |
吸引術 |
|
將其他目標拉近施法者 | 群星偏位第一關,起點左側的側門內,需要對樹發射投射物使魔法書落下 |
Propp的派對電漿彈 |
|
對施法者前方不遠處造成巨大的火焰-奧術混合傷害 | 群星偏位第二關,在村子和Edgar對話至他答應給玩家法術書後到東邊破船處獲取 在Edgar答應給法術書後繼續對話會導致無法獲取本法術 |
懸浮術 |
|
使施法者可以懸浮一段時間 可以靠這個法術把達貢引到湖裡淹死 |
群星偏位第二關村莊旁湖上的一艘船上 |
閃電鏈 |
|
進行會在多個目標間彈跳的閃電攻擊 | 群星偏位第二關,被鎖住的門後,需要穿 |
混亂 |
|
使附近的非玩家目標隨機攻擊所有目標 對玩家使用時,會使其移動和瞄準反向,元素輸入兩兩調換 元素調換的規則為:
|
教程後解鎖 |
巖波 |
|
發射一道帶擊飛效果的地震波,會造成掉落傷害 | 僅挑戰模式 |
能力提升 |
|
為玩家提供護盾以及速度和攻擊力加成,速度及攻擊加成會先失效,然後會進入減速狀態直至護盾失效 | 僅挑戰模式 |
審判之霧 |
|
從施法者側面發射追蹤性的霧狀投射物 | 僅挑戰模式 |
在遊戲中,有一部分敵人會使用咒語甚至是法術。
該類型的敵人手上都持有法杖,一般會掉落成可拾取物品。
這些敵人只會使用類型有限的咒語和法術,比如矮人祭司會使用五地屬性的強力遠程攻擊。沒有護甲保護必死無疑,有也會倒地。
其中部分敵人會使用毒元素,該元素無法被玩家所使用,設定上該元素的互斥元素為生命元素。
魔能(2D版):2008年瑞典遊戲獎(SGA)年度遊戲獲獎作品,由呂勒奧理工大學計算機遊戲工程部門的一群學生組成的Team Arrowhead開發,未公開發售。在頒獎典禮結束一段時間後,原開發團隊中的四名成員和一名新成員決定結束學業,組建Arrowhead Game Studios進行全職遊戲開發。
魔能2(Magicka2):本作的續作,由Pieces Interactive開發,Paradox Interactive發行。於2015年5月26日登陸PlayStation 4和Microsoft Windows(Steam),同年11月10日登陸Linux平台和OS X平台。
魔能:巫師戰爭(Magicka Wizard War):基於本作咒語系統的沙盒PVP遊戲,由Paradox North開發,Paradox Interactive發行。於2014年5月27日上線Steam,已於2016年7月21日下架並關閉伺服器。
聖鎧傳說(Gauntlet):由Arrowhead Game Studios開發,WB Games發行的地牢探索遊戲。於2014年9月上線steam,次年8月登PlayStation 4。該作中的玩家可用角色巫師擁有變體的元素組合能力:根據裝備的魔法書可以輸入三種元素,每兩個元素可以組合出一種法術,雖然需要輸入的元素變少了,但是元素的順序會影響組合的結果。
絕地潛兵(Helldivers):精神續作(存疑),由Arrowhead Game Studios開發,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發行的俯視角射擊遊戲。於2015年3月上線PlayStation Vita、PlayStation 3以及PlayStation 4,同年11月登陸Microsoft Windows(Steam)平台。
在某種程度上,魔能的法術系統可以說是絕地潛兵的戰略代碼系統的前身,而且也繼承了多人模式歡樂(無誤)的友軍傷害和無限制復活機制,因此說是精神續作也並無不可。
甚至連遊戲封面也是四名玩家角色被怪物圍攻。
太多了,肯定有漏的
冒險模式前6關的關卡名致敬了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前傳三部曲+正傳三部曲的副標題
關卡序號 | 關卡標題 | 對應電影標題 |
---|---|---|
第一關 | The Fancy Menace(幻想的威脅) | The Phantom Menace(幽靈的威脅) |
第二關 | Attack of the Goblins(哥布林的進攻) | Attack of the Clones(複製人的進攻) |
第三關 | Revenge of the Tribes(部落的復仇) | Revenge of the Sith(西斯的復仇) |
第四關 | A New Hope(新希望)演都不演了 | A New Hope(新希望) |
第五關 | Havindr Strikes Back(哈文德反擊戰)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帝國反擊戰) |
第六關 | Return of the Wizard(巫師歸來) | Return of the Jedi(絕地歸來) |
冒險模式第四關過關後,會有國王舉起正在雙手施放閃電魔法的的敵方法師並將其扔入深坑的演出,這一橋段致敬的是《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中達斯·維德將帕爾帕庭皇帝扔入深淵的情節。
冒險模式第十一關,熔岩區域的的一個孤島上有一具骷髏和一把可拾取的奧術軍刀(Arcane Saber),這一武器致敬的是星球大戰系列中的光劍(Lightsaber)。奧術軍刀被設置在熔岩區域應當是致敬《星球大戰:西斯的復仇》中,安納金·天行者在穆斯法塔與歐比旺·克諾比決鬥落敗,被火山環境重創的情節。
冒險模式第十二關(最終關)的標題「瘋狂山脈(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出自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下略稱為H.P.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同名小說。
冒險模式最終boss黃衣之王阿薩圖爾(Assatur)捏他自黃衣之王哈斯塔(Hastur)。
DLC劇本群星偏位(Stars are Left)全篇有大量以克蘇魯神話為題材的內容。
冒險模式第三關BOSS戰中,若能避免村莊內的所有房屋免遭破壞,可以獲得村民贈送的M60。使用該武器擊殺任意目標可以解鎖成就「第一滴血」,出自同名電影。
越南DLC全是直球,甚至稱不上彩蛋
施放一個帶有蒸汽元素的咒語可獲得成就Let off some steam,該成就圖標參考了Steam平台的圖標。
冒險模式第四關中,在進入敵人營地前可以撿到一把反擊小刀(Knife of Counter-Striking),裝備該武器時移動速度會上升,應當是取材自反恐精英系列中切刀提升移動速度。
群星偏位DLC任務中可以獲得名為傳送門(Portal)的法術,作用為召喚藍色和橙色的傳送門並可以在兩個門之間互相傳送,致敬Valve的傳送門系列遊戲。
殭屍法袍的頭部防護是一隻獵頭蟹,初始裝備為lambda(λ)法杖和撬棍,是對半衰期系列的捏他,其中的撬棍能也在第八關拾取。
第一關離開室內區域後,左側有一道側門,裡面的箱子中有白色巫師法杖(White Wizard Staff),物品名和外形捏他自白袍法師甘道夫的法杖。
第八關礦山內隱藏區域有一把名為Stung的劍,擁有在敵人靠近時發光的特殊能力,捏他自佛羅多·巴金斯的武器Sting,該武器在附近存在獸人時會發光。
第九關亡靈巫師會掉落魔古爾之刃(Morgul Blade),捏他自戒靈的武器魔古爾之刃(Morgul-Knife),兩者都是帶毒武器。
硬幣的另一面中,弗拉德(Vlad)向各個種族的大使分別贈送了一枚戒指,這一橋段同樣出自指環王系列。
第九關中,弗拉德城堡走廊有一具手持鞭子的屍體,捏他自惡魔城系列主角家族貝爾蒙特家族和該家族的祖傳武器吸血鬼殺手。
同樣是第九關,弗拉德會在Boss戰開始前拋出一個酒杯,捏他自惡魔城系列Boss德古拉的戰前演出。
硬幣的另一面劇本主角阿魯卡特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惡魔城系列中德古拉的兒子阿魯卡多。
冒險模式導入劇情中,旁白會說「Stay awhile and listen」,這是暗黑破壞神一二兩代中NPC迪卡德·凱恩的著名台詞。
冒險模式第一關保護女NPC時出現的哥布林會大喊「RAKANISHLOL」,這是致敬暗黑破壞神2中利刃魔(藍色沉淪魔)精英怪「Rakanishu」,此外暗黑破壞神2中的其他沉淪魔系列怪物也會不時大喊「Rakanishu」。
冒險模式第三關過關成就There are no goat level致敬了暗黑破壞神系列中的「奶牛關」。另外暗黑破壞神2/3中也出現了羊頭人一族
冒險模式第九關進入村子的環境的背景音樂致敬了暗黑破壞神2第一幕羅格營地的環境(小雨,河,橋,bgm)。
遊戲中存在太空法袍(Space Robe),其外形致敬戰錘40000中的星際戰士(Space Marine),其裝備的默認武器為Gryojet手槍,致敬的是戰錘40000中的爆矢槍。
冒險模式第二關的村落中有一間名為「Gram's Workshop」的鐵匠鋪,其鐵砧上有一把可拾取的戰錘,應當是指代戰錘系列的發行商Games Workshop。
冒險模式中尋找所有駝鹿屍體的成就King's quest,捏他自同名遊戲系列。
冒險模式第二關,凍結橋樑上方的湖面可以探索一片隱藏區域並獲得大師之劍(Sword of the Masters),該隱藏區域的佈置非常接近塞爾達傳說系列獲得大師之劍的場景。
冒險模式第四關,將深坑旁的友軍士兵擊落至坑中可獲得成就「這就是魔能!」(This is Magicka!),捏他自漫畫/改編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中的名場景「這就是斯巴達!」。
冒險模式第六關的過關成就88mph捏他自《回到未來》系列電影。
群星偏位劇本第一關的Boss大蜘蛛帕克捏他自「蜘蛛俠」彼得·帕克,該關卡過關成就No Power = No Responsibility同樣捏他自蜘蛛俠名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群星偏位劇本第二關出現的怪物末影人捏他自Minecraft中的同名怪物,雖然不怕水而且是純敵對生物,但依舊會頻繁瞬移。但是魔能裡的末影人算克蘇魯生物,擊殺末影人能解鎖擊殺克蘇魯生物的成就
硬幣的另一面劇本中,擊殺所有精靈馬的成就「友誼是魔能」(Friendship is Magicka)捏他自《彩虹小馬:友誼是魔法》(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施放一個只包含冰元素的咒語可以獲得成就「Vanilla Ice」,捏他自同名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