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夜慈母香,賊聲頻喧噪,俯視夜泣石,幼龍夢鬧醒,粗忽成齏粉。 | ” |
——夜泣岩石 巖龍 |
![]() MHRise 巖龍立繪 | |
書士隊資料卡 | |
學名 | バサルモス Basarios |
---|---|
常用名 | 巖龍 |
別號 | 獵人界稱號:夜泣岩石 |
公會分類 | 飛龍種 |
圖標 | ![]() |
目 | 龍盤目 |
亞目 | 龍腳亞目 |
下目 | 重殼龍下目 |
上科 | 鎧龍上科 |
科 | 鎧龍科 |
體長範圍 | 1154.9-1754.6cm |
分佈範圍 | 火山、沙漠、溫帶森林、沼澤 |
萌點 | 龍族、獨角、翅膀、尾巴、寶寶、火能力、毒能力、催眠能力 |
登場作品 | MH/MHP、MH2/MHP2/MHP2G、MH4/MH4G、MHXX、MHRise/MHRS |
番外登場 | MHF、MHST、MHST2、MHOL |
![]() MHWilds 鎧龍立繪 | |
書士隊資料卡 | |
學名 | グラビモス Gravios |
---|---|
常用名 | 鎧龍 |
別號 | 獵人界稱號:鎧之霸者、火山重鎮 中國玩家誤讀:凱龍 |
公會分類 | 飛龍種 |
圖標 | ![]() |
目 | 龍盤目 |
亞目 | 龍腳亞目 |
下目 | 重殼龍下目 |
上科 | 鎧龍上科 |
科 | 鎧龍科 |
體長範圍 | 1049.35-3065.9cm |
分佈範圍 | 火山、沙漠、溫帶森林、沼澤 |
萌點 | 龍族、雙角、翅膀、尾巴、火能力、毒能力、催眠能力 |
登場作品 | MH/MHP、MH2/MHP2/MHP2G、MH4/MH4G、MHXX、MHWilds |
番外登場 | MHF、MHST、MHST2、MHOL |
鎧龍/グラビモス及其幼體形態巖龍/バサルモス,一種飛龍種魔物,登場於Capcom出品之遊戲系列《魔物獵人系列》。
鎧龍及其幼年形態巖龍都是早在MH1就已被確認存在的大型飛龍種,是一類吃石頭的大型魔物。
巖龍和鎧龍學名中通用的後綴モス意為「苔蘚」;巖龍學名的前綴バサル取自バサルト(意為「玄武岩」),鎧龍學名的前綴グラビ取自グラビティ(意為「重力」)。
在MHRise中,巖龍的和風化象徵可能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夜泣石」。
龍如其名,巖龍就像一塊灰不溜秋的岩石,如果它杵在地上保持不動,就能完全融入環境而不會被察覺。除非遭到攻擊或者餓了,否則它們是不會挪窩的。巖龍身上覆蓋著一層石質的甲殼,非常結實,也正因此質量巨大,行動起來會比較笨拙。巖龍在頭頂有一雙非常短小的龍角,軀幹粗短,尾巴也很短小,是如同烏龜尾巴一樣的圓錐狀。
和同屬重殼龍下目的角龍一樣,巖龍和鎧龍都是翅膀不發達的走地龍。巖龍即使拼盡全力扇動翅膀也只能短暫離地幾米,只有當它們不小心把自己陷在地裡時才會這麼做。至於鎧龍——目前幾乎沒有關於鎧龍飛行、哪怕撲騰起來幾米高的任何記錄,因此基本認定鎧龍已完全喪失飛行能力,只能依靠翅膀在跳躍時短暫滯空。
鎧龍在大致的輪廓和習性上相對幼年形態都沒有太多變化。除了體型明顯增大、尾巴成長為長條的狼牙棒狀、雙角演化為獨角外,鎧龍的甲殼相對減弱了一些,可能是為了照顧機動性,加上鎧龍本身已經是個很能打的硬茬兒,過重的甲殼反而有可能拖累它。為了保持甲殼的硬度與體內細菌的活性,鎧龍會頻繁地將全身浸泡在巖漿中,在此過程中使熔岩附著在身上,形成鎧甲,這一點與熔岩龍十分相似,但是與熔岩龍不同,鎧龍不能過長時間浸泡在巖漿中,因為這會威脅到鎧龍的生命安全。
巖龍和鎧龍都是高度適應火山地帶高溫環境的存在,在它們體內有一套散熱系統,可以把多餘的熱從腹部的氣孔以熱氣的形式排出。它們還可以短暫潛入巖漿而不被燒傷。
巖龍為了能快速成長,會少量地進食肉類,在進食的過程中會將獵物身旁的岩石一併吞入,以此使岩石中的礦物成分匯聚在表皮,形成堅固的岩石甲殼,而在作為食物的火山岩中,存在著一種能夠從岩石與礦物中分解並產生能量的細菌,巖龍會在吞食這些細菌後使它們在消化器官內增殖,以此攝取大量分解的能量,逐漸將礦石改變為自己的主食。
鎧龍的主食是火山特有的高能礦石,以紅蓮石為主,偶爾也會吃少量肉類,從不飲水,依靠內循環系統維持體內水分的流通。鎧龍同樣能夠通過吞食火山岩中的細菌來攝入營養,被攝入的細菌會在鎧龍的消化器官內分解紅蓮石,形成大量的熱量與爆炸性粉塵,匯聚在火炎袋中,因此鎧龍需要頻繁地通過甲殼上的孔洞來將過剩的熱量排出體外。
巖龍雖然很硬,但仍然要提防大型捕食者。通常它們會杵在地裡一動不動,這樣大部分的捕食者都會覺得它只是一塊無生氣的石頭。
一旦被揪出來,巖龍就必須和捕食者開打。笨拙的身材決定了巖龍沒法像其他飛龍那樣做出靈活動作,它們顯然更傾向於使用一些簡單粗暴的招式,比如龍車、鐵山靠、前撲、小範圍二連甩尾等,或者和後來的崩龍一樣,遁入地下把後背拱出地面,使出「地鐵龍車」。鎧龍由於更加龐大的身材而並沒有比巖龍敏捷多少,甚至還因為體型過大而無法飛行與遁地,也不再能夠使用「地鐵龍車」,不過自幼體階段便積累起的戰鬥經驗和成年後更加兇暴的性情使得鎧龍比巖龍更具危險性,在體型加持下,各種簡單粗暴的近戰招式都會變得極具破壞力。
巖龍和鎧龍都不是「純物理系」的選手。它們都能在體內存儲大量來自於巖漿的熱能,在自衛時能作為吐息噴出。類型有兩種:一種是會爆炸的拋射火球,一種是直射且富有貫穿力的熱射線。觀察認為,巖龍並不能穩定地使用後一種吐息——根據迄今為止的眾多狩獵報告看,大部分巖龍都會在試圖吐出熱射線時啞砲。相比之下,鎧龍對熱射線吐息的運用就要熟練得多,可以更快地噴射熱射線吐息,還能通過擺動頭部進行橫掃吐息。鎧龍的吐息擁有著其他飛龍吐息難以比擬的威力,就連霸龍也會被鎧龍噴射的熱射線短暫壓制。
如果被對手近身,它們也能直接從氣孔噴出大量熱氣包裹自己,把對手轟飛並造成火屬性傷害。另外,它們還能從氣孔排放毒氣:其中,巖龍的毒氣就是很正常的紫色毒氣,能給對手套上中毒debuff;而鎧龍的毒氣是白霧狀的,成分發生了改變,吸入者會迅速昏睡。
在MHRise時期出現的巖龍相比以往的巖龍個體有很大的不同,體內已經進化出了鎧龍才會擁有的睡眠袋,因此可以如鎧龍一般噴發催眠性毒氣,同時,此種巖龍在憤怒時,頭部或胸部會因積攢高溫而赤熱化。此種現象似乎證明,這個時期的巖龍全部都是發育高度成熟、並高度接近於成年的個體。
作為一個吃石頭的主兒,巖龍和鎧龍都只能佔據底層的生態位。不過在吃石頭這個狹窄的生態位上,它無疑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同時,巖龍本身不錯的戰鬥力就已經可以抗拒多種中小型捕食者,而鎧龍已經達到了可以和火龍亞種、轟龍亞種、碎龍和炎戈龍互相角力的水平。火山地帶常駐者當中,唯一稱得上是鎧龍天敵的只有霸龍。
巖龍因為本質上是發育不全的鎧龍,沒有生育能力。目前關於鎧龍繁衍的資料不多,可知的是它們的生育率很低,而且父母都懶得撫育後代,後代一出生就棄之不管了。
巖龍性情十分膽小,因此一天之內會長時間地躲藏與休息。
鎧龍則是孤僻的獨居魔物,領地意識極強,會對任何入侵地盤的生物趕盡殺絕,只有在繁殖期才會短暫地與異性相聚,完成繁殖後就會立刻分開。
啊嘞 這裡還少一張圖片? | |
書士隊資料卡副卡 | |
命名 | 桃巖龍 Ruby Basarios |
體長範圍 | 1269.59-1783.13cm |
分佈範圍 | 熱帶雨林、洞穴 |
圖標 | ![]() |
登場作品 | MH4/MH4G |
番外登場 | MHST、MHST2 |
在樹海一帶確認到了巖龍亞種桃巖龍的存在,特徵是背部長有桃紅色的結晶,疑似為巖龍攝取大量珍貴礦石並適應了樹海環境後產生的個體。在戰鬥的過程中,桃巖龍會將身上的桃色結晶灑落到周圍砸擊敵人。目前尚不能確定桃巖龍的成年個體會呈現何種形態。
啊嘞 這裡還少一張圖片? | |
書士隊資料卡副卡 | |
命名 | 黑鎧龍 Black Gravios |
體長範圍 | 1946.3-3065.9cm |
分佈範圍 | 熱帶雨林、火山 |
圖標 | ![]() |
登場作品 | MHG/MHP、MH2/MHP2/MHP2G、MH4/MH4G |
番外登場 | MHF、MHST、MHST2、MHOL |
鎧龍的亞種叫黑鎧龍,是一部分排熱能力優秀的鎧龍所變異而成的強壯個體。
巖龍的經濟價值主要體現在它們石頭一樣的甲殼上,這些甲殼本身成分和冶金行業所使用的礦石十分相似,一樣可以提煉出各種需求量大的金屬,因此在市場上銷路很好。其中最珍貴的是巖龍眼角分泌物凝結的一種粉紅色眼淚狀稀有礦石「巖龍淚」,是一種罕見的貴石。
桃巖龍身上的桃色結晶之中同樣蘊藏著大量的稀有礦物,因此部分獵人甚至會故意引誘桃巖龍抖落身上的結晶進行自衛,並將其中比較大塊的結晶挖走,大賺一筆。
這些高價值素材導致巖龍不幸成為偷獵者們的主要目標之一。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除此之外,巖龍也還是能產一些肉的。把尾巴上的甲殼剝掉就能得到肉。
鎧龍因為甲殼裡富集了大量的礦物質,其甲殼同樣有冶金的價值。同時鎧龍也是能大量產肉的魔物。鎧龍的頸部和翅膀都可以分割出大量的肉,後者在市場上經常以「鎧龍雞翅」稱呼。不過由於鎧龍肉不算好吃,儘管鎧龍非常難抓,這些肉也仍舊賣得很便宜。一條鎧龍脖子可以滿足一個人一整年的肉食需求,一整副「鎧龍雞翅」也能吃個幾十甚至一百頓。除此之外,鎧龍肉的烹飪技法一直很小眾,從來沒有大範圍流行過。
總的來說,巖龍和鎧龍食材即使在MH世界觀下也是比較離譜的存在。
巖龍和鎧龍的武器系列在外觀上全都充斥著厚重感和疙瘩感,區別僅僅在於一個是石頭疙瘩一個是鐵疙瘩。根據武器種類的不同,部分武器會帶有火屬性或毒屬性。
巖龍和鎧龍的防具系列同樣是充滿厚重感的重甲,如同外表一般,大多都能夠提升防禦力與防禦性能。
隨從艾路穿上巖龍的隨從防具後,能夠在蹲下時偽裝成一塊有貓耳的石頭。
(待補充)
鎧龍的主題BGM為《地裂》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