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組織名稱 | 星際戰士 |
---|---|
組織別名 | 太空陸戰隊、星際馬潤、SM(Space Marines)、阿斯塔特修會(Adeptus Astartes)、帝皇的死亡天使 |
組織種類 | 軍事組織 |
組織領導人 | 人類帝皇、基因原體 |
組織人數 | 至少百萬 |
登場作品 | 《戰錘40000》 |
星際戰士(Space Marines)或阿斯塔特修士(Astartes)是英國遊戲公司Games Workshop製作的系列桌面戰棋遊戲《戰錘40000》中的一種虛構軍隊。
星際戰士是人類帝皇通過基因原體製造出來的超級戰士,其目的是在大遠徵作為主力軍再次為人類征服銀河、收復失地。最初的星際戰士由20個軍團組成, 無論是軍力還是規模都不是現在的戰團所能匹敵的,只不過隨著荷魯斯之亂的爆發以及二次建軍,大大小小的戰團構成了如今的星際戰士。
軍團編號 | 原體 | 軍團名稱 | 所屬立場 | 現狀 |
---|---|---|---|---|
I | 萊恩·艾爾·莊森 | 黑暗天使 | 忠誠派 | 回歸,此前在卡利班之戰中受盧瑟所傷陷入昏迷,此後一直秘密的沉睡在黑暗天使軍團的移動式堡壘巨石中,之後在厄兆方舟戰役中因不明原因甦醒,並將安格隆驅逐回亞空間,目前活躍於帝國暗面,已覺醒亞空間本質。 |
Ⅱ | 未知,一切資料均被銷毀,目前只知道他擅長基因方面的東西。 | |||
Ⅲ | 福格瑞姆 | 帝皇之子 | 叛變派 | 升魔,在大遠徵後期一場對剌人文明的滅絕戰役中尋獲到一把寄宿著色孽惡魔的劍,此後的時間裡精神逐步被色孽侵蝕,並在被色孽惡魔控制一劍砍掉費魯斯·馬努斯的腦袋後一度被惡魔佔據身體,之後奪回身體,晉升為色孽惡魔王子,目前因為被帝子忠誠派瑞拉諾的自殺式襲擊打回亞空間而自閉中。 |
Ⅳ | 佩圖拉博 | 鋼鐵勇士 | 叛變派 | 升魔,荷魯斯之亂後逃入恐懼之眼,在鋼鐵囚籠戰役後獻祭了超過400個帝國之拳戰團的基因種子晉升混沌不分惡魔王子,並佔領了惡魔世界梅頓加德作為根據地,目前在與莫塔裡安打了一架後正和瓦什託爾合作開發新技術中。 |
V | 察合台可汗 | 白色疤痕 | 忠誠派 | 失蹤,在科魯希爾五號之戰中為追擊突襲了巧高利斯的黑暗靈族襲擊者而消失於網道中。 |
VI | 黎曼·魯斯 | 太空野狼 | 忠誠派 | 失蹤,在某次宴會上突然發呆,然後帶著狼衛前往恐懼之眼後失蹤。 |
VII | 羅格·多恩 | 帝國之拳 | 忠誠派 | 未知,在第一次黑色遠徵中失蹤只留下一隻手,遺手目前被琥珀封存於帝國之拳旗艦山陣號的教堂中。 |
VIII | 康納德·科茲 | 午夜領主 | 叛變派 | 死亡,被刺客庭的帝國刺客穆申暗殺。 |
IX | 聖吉列斯 | 聖血天使 | 忠誠派 | 死亡,在荷魯斯之亂中被荷魯斯殺死(被打飛半邊臉,幾乎被錘成無骨雞柳,還被不知道哪來的東西給釘在牆上),一部分靈魂被帝皇回收變成宇宙男鬼,其餘的被四神分食。 |
X | 費魯斯·馬努斯 | 鋼鐵之手 | 忠誠派 | 未知,在伊斯塔萬五的登陸場大屠殺中被福格瑞姆斬首,後疑似被帝皇以咒縛軍團形式復活,並成為軍團領袖。 |
XI | 未知,一切資料均被銷毀,目前只知道他與冉丹戰爭有關。 | |||
XII | 安格隆 | 吞世者 | 叛變派 | 升魔,在荷魯斯之亂中被洛迦·奧瑞利安晉升為恐虐惡魔王子,目前在厄兆方舟戰役中大殺四方後被萊恩·艾爾·莊森驅逐回亞空間 |
XIII | 羅伯特·基裡曼 | 極限戰士 | 忠誠派 | 回歸,在色薩拉戰役中被福格瑞姆重創,此後的一萬年一直被安置在馬庫拉格的正身聖堂的靜滯場中,直到在第41個千年的奧特拉瑪之戰中被機械神教大賢者貝利撒留·考爾和靈族女先知伊芙蕾妮老婆復活,目前擔任帝國總司令和帝國攝政王。 |
XIV | 莫塔裡安 | 死亡守衛 | 叛變派 | 升魔,在子嗣泰弗斯的安排下被迫投向納垢,晉升為納垢惡魔王子,並得到了瘟疫之星作為新家鄉和根據地,之後在瘟疫戰爭中大舉進攻奧特拉瑪五百世界,後被帝皇附身狀態下的羅伯特·基裡曼放逐回亞空間,順帶導致納垢花園被帝皇焚燒,目前在與佩圖拉博打了一架後情況不明。 |
XV | 馬格努斯 | 千子 | 叛變派 | 升魔,在普羅斯佩羅之焚中投向奸奇,後在泰拉之圍中晉升為奸奇惡魔王子,目前正打算在物質世界中為奸奇創造一個立足點,在計畫被帝國挫敗後情況不明。 |
XVI | 荷魯斯·盧佩卡爾 | 影月蒼狼/荷魯斯之子 | 叛變派 | 死亡,在荷魯斯之亂的末期被帝皇親手殺死,靈魂狀態不明。 |
XVII | 洛迦·奧瑞利安 | 懷言者 | 叛變派 | 升魔,因為帝皇否定了洛迦對其的個人崇拜而信仰崩塌從而投向混沌,現為混沌不分惡魔王子,被暗鴉守衛基因原體科沃斯·科拉克斯在惡魔世界希卡魯斯上擊敗指單方面被暴打而逃入傳送門。最新情況在8E懷言者軍書裡提到已經開始活動。 |
XVIII | 伏爾甘 | 火蜥蜴 | 忠誠派 | 失蹤,在野獸之戰中與獸人WarBoss「野獸」一同捲入一台古巨圾的爆炸後下落不明。 |
XIX | 科沃斯·科拉克斯 | 暗鴉守衛 | 忠誠派 | 存活並覺醒亞空間本質,在「超級鴉衛」計畫失敗後前往亞空間,在惡魔世界希卡魯斯攻擊洛迦導致對方逃跑,目前正遊蕩於亞空間獵殺叛徒。 |
XX | 阿爾法瑞斯&歐米伽 | 阿爾法軍團 | 忠誠派or叛變派? | 不明,阿爾法瑞斯被推測在冥王星之戰中死於羅格·多恩之手,而歐米伽被推測死於羅伯特·基裡曼之手,但由於阿爾法軍團的特性(誰都可以是阿爾法瑞斯/歐米伽),因此沒人知道死於二人之手的是不是真正的阿爾法瑞斯/歐米伽。 |
阿馬爾·阿斯塔特(Amar Astarte)是古泰拉的生物學家,在統一戰爭的最後歲月她參與了星際戰士的製造計畫,起初該計畫便以「阿斯塔特」為代號並沿用至今。阿斯塔特出生於紛爭時代的泰拉,曾為各技術蠻族領袖工作,用知識換取生存,並且試圖為他們製造基因戰士但都以失敗告終。在統一戰爭後期她遇到了帝皇,正式進入皇宮地下參與生物科技研發,並成為第一任帝國生物技術司部長,據說她的基因技術連月球賽琳娜基因教團都無法與之匹敵,甚至可能是除帝皇以外最傑出的遺傳學者。在「阿斯塔特」計畫開始後,她第一幅傑作便是著名的黑色甲殼,此時黑色甲殼原型還有嚴重的設計缺陷,直到另一位傳奇科學家以西結·賽達因(Ezekiel Sedayne)予以改良。
在統一戰爭結束後,她的逐漸被衰老所困擾但拒絕了回春療法或義體移植,並且攜帶著一個黑暗科技時代的珍貴遺物:個人虛空盾。後來,她逐漸對「阿斯塔特」計畫失去信心,因為缺乏基因原體的存在,新的星際戰士必定會像雷霆戰士(Legiones Cataegis)那樣因基因不穩定而淪為失敗品,甚至會給銀河系帶來災難。因此她開始與烏沃瑪·坎達維爾(Uwoma Kandawire)密謀進行政變。但政變最後被新下線的死亡天使化解,烏沃瑪被禁軍統領瓦爾多赦免,在一處遠離皇宮的地方平靜生活,而阿斯塔特趁亂潛入皇宮下帝皇聖所的基因實驗室自爆,帶著所有研究資料與實驗室同歸於盡,但是她顯然不知道帝皇早就備份轉移了所有研究成果。在第二任部長以西結繼任後,阿斯塔特便不再為帝國所尊敬,而以西結本人尤為敵視這位曾經的上司。如今這位以中東地區的戰爭與生育女神命名的基因學者早已成為星際戰士的代名詞,基因與戰爭是這些死亡天使的不可磨滅標誌。
重點介紹對星際戰士影響深遠的事件
統一戰爭後期:在統一戰爭的末尾,最初的二十支星際戰士陸續登場,開始慢慢接替雷霆戰士作為帝皇接下來的目標大遠徵的主力其中一些軍團在跟禁軍的相互合作下清洗了雷霆戰士這標誌著星際戰士正式走上了戰錘這個舞台,而二十支軍團們也在統一戰爭中打出了自己的名號。
大遠徵:隨著統一戰爭的結束,重新統一了整個太陽系的帝皇發起了大遠徵,二十支星際戰士分散在銀河各處,或是對異形種族發起滅族戰爭,或是重新聯合/武力征服失散的人類殖民地,再次期間,帝皇陸續找到了分散在銀河各處的二十位基因原體,原體們在從帝皇口中瞭解詳情後,大多數人也接受了星際戰士作為他們的子嗣,在原體的指揮下,大遠徵進展順利,在最後,除了消失的第二和第十一軍團外,剩下的戰團被無數人用詩歌、雕像、傳記等方式記敘、歌頌著,大遠徵一般是被公認為星際戰士最輝煌的時候。
荷魯斯之亂:在大遠徵接近尾聲時,隨著混沌諸神開始了自己的邪惡計畫,在一系列陰謀詭計之下,混沌諸神腐化了帝皇最寵愛的大兒子,當時的人類帝國戰帥荷魯斯,隨後荷魯斯通過修改命令讓本就有衝突的太空野狼和千子死鬥,在之後,在伊斯特凡三號清洗了內部的忠誠派的荷魯斯在旁邊的伊斯特凡五號跟其他叛變的軍團配合,重創了原本前來平叛的暗鴉守衛、火蜥蜴、鋼鐵之手,這也標誌著荷魯斯之亂的正式開始。在戰爭的最後,忠誠派通過一系列可歌可泣的戰鬥跟犧牲以及越來越絕望的措施後,以慘痛的代價戰勝了叛亂派,荷魯斯之亂標誌著人類帝國從大遠徵的輝煌走向衰弱,戰敗逃往恐懼之眼的叛亂派到現在都一直困擾著帝國,無論是人類、原體、星際戰士,對於忠誠派而言,荷魯斯之亂成了他們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影響到現在都存在。
二次建軍:由忠誠派基因原體羅伯特·基裡曼所推動,該建軍把帝國殘存的忠誠派軍團拆分成了母團和子團,除了母團仍然保留帝皇忠誠派初創軍團的旗幟和榮譽外,其他人員都拆分成了子團,無論是母團還是子團都最多保留1000人,目的是防止再次出現像荷魯斯之亂那樣的大規模星際戰士叛亂。雖然在建軍過程中遭到了各種阻礙,但最後,除了太空野狼沒有拆分之外,剩下的忠誠派就贊同或是被迫接受了。隨後基裡曼編撰了著名的《阿斯塔特聖典》,該聖典明確了星際戰士的後勤補給、作戰方針、軍隊部署等規定,二次建軍標誌著星際戰士作為大規模軍團行動的結束才怪,大大小小的子團成為了荷魯斯之亂後星際戰士的主體。
詛咒建軍:發生在「叛教時代」結束後不久,當時的機械教進行了一項名為「新智人計畫(Project Homo Sapiens Novus)」的科學計畫,皆在完善或消除阿斯塔特們現有的基因種子缺陷,並製造出更為優良的新基因種子,但不知是機械教自身科研水平的問題,還是亞空間邪神的影響,總之他們搞出來的新基因種子都有著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缺陷,這使得應用了這批新基因種子的新戰團都走向了十分黑暗的結局,戰錘粉絲圈子中非常著名的一個倒黴蛋子團「慟哭者(Lamenters)」就誕生於詛咒建軍時期。
極限建軍:在第十三次黑色遠徵後由羅伯特·基裡曼發起,這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一次星際戰士建軍,這次建軍為各個子團補充了被稱為「原鑄星際戰士(Primaris Space Marines,簡稱「PSM」)」的新型超人類戰士。
原鑄星際戰士是羅伯特·基裡曼和貝利撒留·考爾在荷魯斯之亂後秘密研究並生產的一種強化版星際戰士,在荷魯斯之亂後,基裡曼在做出了帝國在未來必然還會遭到混沌勢力大規模入侵的戰略判斷後找到了考爾,二人構思出了一個計畫:秘密研究並生產一種強化版星際戰士,並由他們組成帝國的有生力量。
為了幫助考爾完成他的研究,基裡曼給了他一件名為「原血之棧(Sangprimus Portum)」的聖物裝置,這個裝置中存有所有基因原體(包括叛變派與失蹤的兩位原體)最純淨的遺傳物質,這使得原鑄星際戰士比一般的星際戰士更大更快更強,同時因為新的更好的基因種子的加持,使得他們的身體能承載更厲害的基因種子器官,這也使得他們的改造手術從十九道變成了二十二道。
已原鑄化的著名人物 |
---|
母團:指的是在荷魯斯之亂爆發時仍然對帝國保持忠誠的九大軍團,分別是:暗黑天使、極限戰士、帝國之拳、鋼鐵之手、暗鴉守衛、火蜥蜴、白色傷疤、太空野狼、聖血天使,該九大戰團被認為是現今子團的起源,並且備受尊重。
子團:指的是二次建軍跟之後建軍拆分出去的子團,也是如今的星際戰士主力,由不同規則、文化、戰術特點構成了如今複雜多變的星際戰士戰團,目前公認的子團最多的是極限戰士,混沌星際戰士也有類似的組織,叫「戰幫」。
基因種子:製造星際戰士必需用到的東西,一名星際戰士可以採摘兩顆基因種子,如果一個戰團的基因種子遺失或者失效的話,那麼這個戰團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基因種子也會受到環境、遺傳物質的影響產生各種變異,這些變異有好有壞,一般認為帝國戰團裡基因種子變異最輕微,最穩定、純潔性最高的分別是極限戰士、暗黑天使、帝國之拳。
十九道手術:成為一名星際戰士需要經歷的手術,每一個都十分複雜,並且也會受到手術過程跟基因種子變異的影響,像帝國之拳的第十二道手術因為丟失的原因導致他們無法陷入假死狀態,這也是導致帝國之拳特別高的戰損的原因,除此之外,在星際戰士拆分成戰團後,各個戰團母星、自身文化、儀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有些手術過程十分複雜。
聖物:指的是星際戰士戰團傳承、遺留下來的寶物,以武器、盔甲、旗幟等各種物品存在的,一名星際戰士能夠使用這些聖物被認為是巨大的榮譽。如果在戰鬥中丟失了這些聖物,那麼戰團會不擇餘力的搶奪回來。
母星:戰團所屬的星球,擁有母星對於戰團來說是巨大的榮耀,只不過這也代表著戰團需要抽出人手來保護母星跟周圍的星球跟星系,同時,戰團母星對於某些敵人來說也是一種誘惑,像獸人發動waaagh!!!的時候碰到戰團母星會特別興奮,因為這代表著有一場大仗可以打,靈族處於報復或是其他目的,有時也會襲擊戰團母星,混沌星際戰士為了搶奪裡面的物資跟基因種子也會策劃對戰團的襲擊,有時候母星會成為蟲巢艦隊吞噬的目標,也有些悲催的母星因為太空死靈的甦醒而被毀滅。
艦基戰團:區別於擁有母星的戰團,這些戰團往往居住在戰艦上,四處遊蕩(例如水雷社遊戲宇宙中的主角戰團血鴉),有些母星被毀滅的戰團會成為艦基戰團,也有一些艦基戰團因為功績而被賞賜一顆星球,並結束漂泊,只不過也有一些像太空鯊魚這樣的戰團,因為一些特殊的命令而一直在四處遊蕩。(大漩渦之戰結束後泰拉議會曾給予太空鯊魚螳螂勇士的母星作為獎勵,只不過因為過去科沃斯·科拉克斯的命令的原因太空鯊魚只是搬空了星球上的資源和人口後就匆匆離開了。)
修士:正如其全稱阿斯塔特修士一樣,有區別於過去大遠徵類似現在職業軍隊時期的軍團,現在的星際戰士更類似於西歐中世紀的宗教騎士或日本戰國時期的僧兵,大多數戰團的生活猶如苦行僧一般,只不過也有列外,像太空野狼或白色傷疤就特別喜歡在一場勝仗之後舉行盛宴來慶祝。
原鑄化(P化):指一個星際戰士經歷原鑄化手術變為原鑄星際戰士的詞彙,手術的過程非常痛苦,而且根據考爾的說法,在他獲得足夠的數據來完善改造過程之前轉化手術的死亡率達到了61.6%,手術中會為星際戰士植入三個新的基因種子器官:肌腱鋼纜、頌歌垂體,以及貝利撒留爐。
泰拉裔:是指出生在泰拉(地球)並在統一戰爭時期就跟隨帝皇四處徵戰的星際戰士,泰拉裔對於星際戰士戰團來說是珍寶一樣的存在。
「阿斯塔特(Astarte)」一詞為希臘語,其詞源是古代西北閃米特語地區的腓尼基人等所崇拜的豐饒和愛的女神。(這位神祇還有更為人熟知的名字:伊南娜/伊什塔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