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引闡述為頁面分類的基本原則。如果需要對具體某一範疇的分類進行規範,請移步萌娘百科:2023年分類討論專案參與討論。
關於萌娘共享的分類體系,請參見萌娘共享:文件分類指引。
分類是一種聯繫相似與相關的頁面、幫助導航的有用工具,也是萌娘百科中頁面的組織聯繫基礎,是構成萌娘百科知識體系的「網」。一個良好的分類體系可以極大地便利讀者和編輯者。
被歸於同一分類的頁面,將會在分類命名空間(namespace=14)的對應頁面顯示。例如,如果你想將某個虛擬代言人的條目歸納到這個分類下,只需要在原始碼中輸入[[分類:虛擬代言人]]
即可。此時查看分類:虛擬代言人這一頁面就會在該頁面的列表裡找到該條目,而這個條目的最下方也會出現虛擬代言人這一連結。
[[分類:<分類名>|ABCDE]]
這樣的代碼既不會在原先位置生成內部連結(所有的分類連結都固定生成在頁面最下方),也不會使連結顯示為ABCDE(管道符後的內容會改變該頁面在分類頁的索引順序)。如果你想正常插入到該分類頁的內部連結(就像上文的「虛擬代言人」),應當使用[[:分類:虛擬代言人|虛擬代言人]]
這樣的格式,此時管道符的作用與正常的內鏈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個頁面被添加到某個分類後,分類命名空間對應的分類頁並不會被創建,雖然你可以在這個未創建的分類頁看到添加了該分類的頁面。因此,當一個分類被確認是有必要的時候,應當建立分類頁,對該分類進行描述。
一般來說,分類頁也應當添加分類對其進行歸屬。當一個分類頁被添加其他分類後,稱該分類頁對應的分類為所添加的分類的子分類,反過來稱所添加的分類為該分類的父分類。所有的分類按照這樣的邏輯進行逐級歸類,所得到的結構則被稱為分類樹[1]。
您可以使用分類:分類頁模板快速構建分類頁,在Special:需要的分類查看被添加到相關頁面但未被建立的分類頁,在Special:未使用分類查看分類頁被建立但未被添加到任何頁面的分類。
當同一性質的分類,具有不同的表述形式時,為了歸類的方便,應當使用分類重新導向。但基於MediaWiki自身限制,直接將一個分類頁重新導向到另一個分類頁並不會將兩個分類合併,此時應當額外添加{{分類重新導向}}模板。重新導向並添加該模板後,該分類下不應再有任何頁面,編輯者可手動將該分類下的頁面的對應分類修改為目標分類,同時機器人也會定期清理這類分類。
當不同性質的分類存在名稱相同的可能性時,優先考慮修改分類表述,使其能夠區分,萬不得已時可參照萌娘百科:消歧義方針#後綴消歧義的規定進行消歧義。同時,對該重名分類頁或者易混淆的分類頁使用{{分類消歧義}},此後該分類下不應再有任何頁面,編輯者應將該分類下的頁面轉移到正確的分類。
萌娘百科的分類頁大致採用拼音字母索引,對於其具體的排序機制以及如何更改請參見Help:分類索引順序。
這一規則是不言而喻的,依據未證實消息而添加的分類(如聲優以不同名義參與配音,但對應角色卻採用同一個聲優分類)顯然違背了百科的宗旨。
不是條目中所有可供查證的事實(或者兩個以上此類事實的交集)都有添加分類的必要,為一個條目的所有內容添加上對應的分類也是不現實的。對於較長的條目來說,可能會產生數以百計的分類,而其中可能有很多不必要的分類。過度分類也會給查找有用的分類造成困難。
分類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以條目的定義性特徵來分類條目,故應當儘可能以標誌性的標準進行分類。例如,顏色對過膝襪而言是一種標誌性的特徵(如白色過膝襪、黑色過膝襪),但對手套則不是(如黑色手套、白色手套)。
在判斷其是否具備可定義性或標誌性時,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如全為否,則該分類不應採用。如還是無法判斷,請採取最保守的策略,如萌屬性分類只添加{{萌屬性}}內描述的內容,作品題材只填寫已有的分類。
如同主觀、非中立性的內容不應出現於條目正文一樣,過度主觀與非中立的標準也不應被用來命名或定義分類。同時,部分調侃性質的內容可能可以出現在條目正文中,但並不適合被用作分類,如直男癌、現充等。
請不要出於強迫症而對只有少量條目的分類進行太過細緻的劃分,這樣只會加重維護工作和複雜程度。請根據現實需要,優先處理涵蓋大量條目的分類。但這不意味著小的分類就全然無用,有一些頁面較少的分類可能只是因為短期內萌娘百科未收錄(例如各作品的分類),應當綜合考慮其成長潛力後再判斷其合理性。
一般來說,一個類別中的頁面超過200個即會造成查閱困難,需要將其劈裂為數個子分類以進行細分。但部分分類的細分標準可能並不具有標誌性(例如「以淚痣的位置在左眼還是右眼」對Category:淚痣進行細分就不是一個合理的標準),因此請不要為了細分而細分。此外,當一個分類既拿不出細分的標準,又存在其他的分類理據問題(比如並不具備特徵性,或者其定義模糊、容易泛化,或者並不符合萌娘百科的性質)時,可能不建立該分類才是最佳選擇。
顯然,將絆愛同時分類為分類:人物、分類:虛擬人物、分類:虛擬UP主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虛擬UP主」作為前兩者的子分類已經具備足夠的標誌性了。但是,確實存在部分子分類無法完整體現其特徵的情況,此時應允許其同時存在於父子分類下。
刪除一個分類頁要比創建它難得多,不要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隨意建立一套分類體系。如果你不知道該分類頁是否該創建,那麼請記住分類並非唯一的索引方式。例如對於作品內的角色陣營區分,採用各類導航模板進行分類展示效果更好。
隨著百科的條目數量迅速增長,分類樹變得越來越複雜,錯誤的分類操作也愈發常見。許多用戶可能並不瞭解龐大的分類樹,誤將自己創建的條目放到了只包含子分類的分類下,或是將某個子分類放到了都是條目的分類下。因此,將分類劃為不同種類,能夠有效地防止錯誤分類,也能方便維護工作的開展。
萌娘百科主站的頂級分類為分類:分類,其為萌娘百科唯一一個未歸類分類,也是分類樹的起點。
根據某個分類節點在分類樹上的位置,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概念 | 父分類 | 子分類 | 子(內容)頁面 |
---|---|---|---|
根分類 | 分類:分類 | 有 | 無 |
支分類 | 有 | 有 | 可能 |
葉分類 | 有 | 無 | 有 |
此外,還有以下特殊情況:
依照分類下的頁面類型,又可將支分類分為以下兩大類:
為了方便維護並提醒編輯者,一些分類需要懸掛相應模板以標示其作用:
{{根分類}}
。{{容器分類}}
。模板會自動為分類添加隱藏分類Category:容器分類。當容器分類下錯誤含有內容頁面時,模板會報錯並添加Category:含有內容頁面的容器分類,以提示編輯者該分類需要整理。萌娘百科的分類指引系統仍在不斷完善中,對特定領域的分類規範可參考以下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