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頁面「萌娘百科:激進愛好者」是萌娘百科論述而不是方針或指引
- 本頁面是幫助您理解的論述性文件,不是萌娘百科的方針或指引;
- 當實際情況隨著方針的確立或修改而發生改變,請您協助。
- 本頁簡言之:在撰寫條目時,請不要將愛好者團體的觀點強加於萌娘百科,更不可以使用站外手段向萌娘百科施壓。請尊重其他編輯者的合理意見,冷靜的陳述事實永遠都是萌娘百科編輯者應該做的事情。
大量愛好者團體對自己喜歡的IP,對相關作品、人物和製作人的某些設定、行為等往往喜歡直接下結論,並在圈內將這種結論或共識政治正確化,這十分常見且無可厚非;但這種情況下這些團體內可能會出現少數人試圖將這些政治正確擴張到圈外、干涉萌娘百科的編寫工作。這些激進愛好者以爭議熱烈或語調激昂的文句在條目中(特別是涉及風評不佳乃至被千夫所指的作品、人物、製作人的條目)來表明這些愛好者的立場。這種行為與讀者「希望萌娘百科保持中立」的願景背道而馳,故除非是版權侵犯等情況,這些行徑在萌娘百科會被認定為違規乃至破壞行為。於是,萌娘百科與其編輯會被這些愛好者指控不專業、搞理中客,甚至站在愛好者團體乃至整個網絡社區的對立面。除開指控,萌娘百科還可能會被這些激進愛好者直接發難,比如:
- 2018年,部分葉修的激進愛好者在相關頁面上挑起編輯戰,甚至誣陷一位巡查姬濫用分身帳號;
- 同年,因抄襲糾紛,迷你世界相關條目被我的世界愛好者過度破壞,相關條目被頁面黑名單(僅限管理員以上權限建立,現已將保護力度放寬至自動確認使用者及以上可創建),相關當事人被列入長期破壞者名單。
- 2020年,因絆愛中之人事件,有初代愛的激進愛好者要求將中國絆愛移除出相關模板,雖然萌娘百科調整了相關模板,但該愛好者對中國絆愛的惡意甚至嘗試站外施壓也引起了部分編輯的不滿。
- 同年,部分編輯者討論了是否儘快建立赤井心桐生可可事件條目進行了討論,最初討論結果為暫不收錄。雖然該條目最終於次年十二月收錄進萌百,但是,2023年,該條目仍因3名編輯者相互之間意見不合(且未於條目討論頁討論相關修改衝突)爆發了針對該條目的編輯戰。最終造成兩個觀點對立的編輯者一個被封禁100年一個被永久封禁,「帳號一換一」告終。
那麼,這種激進愛好者的表現是什麼呢?
這些人通常以爭議熱烈或語調激昂的文句來描述相關內容,也就是「進行一系列的行為以達到某目標,尤其是為支持或反對某項內容而作出抗爭,或吸引人注意相關內容」,行為包括:
- 重複聲明相關愛好者的觀點或立場(例如某個作品就是一個屑作),不論是否在同一頁面還是在多個場合(例如相關條目頁面、討論版、評論區)。
- 為該觀點或者立場進行過度論述,例如某用戶在沒有有效來源的情況下,開始解釋說明「某位製作人的惡行」,或是某用戶引經據典試圖證明「某個視頻網站已經變質」。
- 做出發揮觀點或立場的行為,例如在條目中添加無意義內容,並用黑幕等手段嘗試繞過其他編輯的對相關內容添加的指責、回退和警告。由於相關頁面很多情況下並非高流量頁面,這種行為有時無法被其他人所察覺。
- 大量引用包含該觀點或立場的視頻、圖文等,不管來源是否可靠、是否得到作者授權、版權是否和萌娘百科相兼容。
此外,這些人也可通過以下方式讓萌娘百科就範,雖然其中任何一種發生且成功的可能性極小:
- 說服STAFF修改內容。事實上,目前萌娘百科的STAFF僅提供伺服器與技術等方面的支持以及對外宣傳,因此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得到任何答覆。
- 說服萌娘百科的部分編輯進行討論,通過修改萌娘百科的方針讓相關內容被「合規」修改。欲使用此方式,提案人須有充足經驗,對萌娘百科的方針有所瞭解。此外,他需要有大量的空閒時間與其他參與者討論,因為此類討論可能會拖延數周乃至數月,即使在那之後,該項要求也很有可能無法通過,令提案人失望。而更有可能的情況是——這樣的請求將在話題創建後直接被管理員們駁回。
- 對萌娘百科編輯展開非法行動,包括威脅、恐嚇、「開盒」等非法手段來迫使編者按照他們的意圖進行編輯。
- 嘗試訴諸法律和公權力,以威脅萌娘百科運營,迫使萌娘百科就範。
- 利用相關內容在愛好者團體的政治正確,在萌娘百科以外的網站、論壇向萌娘百科進行施壓以引起站外人士的注意。例如,在社交網站上公開煽動衝突相關愛好者攻擊萌娘百科,在萌娘百科的對外宣傳平台帳號上大量提及相關衝突而不管帳號上發表的內容是否與衝突涉及的內容有關,等等。
另外,如果相關的激進愛好者的觀點被認為在社群有足夠大的市場,即使這些人並未在萌娘百科有所行動,也會讓萌娘百科的編輯存在疑慮並採取以下的行為:
- 要求萌娘百科對相關激進愛好者可能採取行動的條目進行預防性的措施,如永久半保護/全保護、關閉條目評論區和評分系統、甚至直接要求進行收錄存廢討論等,即使相關條目自建立開始從未遭受破壞或發生編輯戰。
- 有時,若激進愛好者的行動令人憤怒但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編輯者很有可能冒著因降低討論質量受到警告甚至封禁的風險,對相關愛好者進行攻擊以吸引其他活躍編輯者注意。
為什麼我們不支持這些激進的愛好者呢,萌娘百科的編輯不都是從愛好者轉化過來的嗎?
誠然,大多數萌娘百科的編輯者首先是ACG的愛好者,是愛好使他們轉變為萌娘百科相關主題的編輯者。不過,「眾口難調」,任何的作品、人物、文化都總會有某些地方讓某個人覺得喜歡或者討厭。編輯者可以保有個人的喜好或厭惡,但不應因此擾亂萌娘百科的秩序。作為萌娘百科的編輯者,應該保證自己的編輯是為所有讀者獲得信息而非取悅小部分團體。激進愛好者會為自己在萌娘百科的種種行為作辯護,這些辯護的論點表現形式繁多,但內涵都一樣——就是這些愛好者非常喜歡或者厭惡相關主題,希望條目裡能夠表明他自己或者他觀點相似的人的立場,並將之強加至所有讀者頭上、強迫所有讀者接受他所在的小團體的政治正確。但是人的喜好是極為主觀的,有人喜歡,就會有人討厭。基於人際溝通的基本準則,將一個觀點強加與另一個人的頭上是侵犯他人的思想自由,這無論在何種溝通環境下,都是無用且不可取的。
最重要的是,萌娘百科不是社交網站。在社交網站上用戶可以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萌娘百科也有討論版和評論區來允許編輯者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在萌娘百科的條目頁面,由於所有編輯者所提供的內容不會被直觀地逐句署名再提供給讀者,因此對於讀者來說很難區分「萌娘百科的意志」和「某一個編輯者的意志」。基於此,編輯者之間在內容表述上應當尋求平衡,而非單方面描述你或者你支持的那一部分人「喜歡」或「不喜歡」什麼。
如果我作為一個萌娘百科的編輯,如何面對激進愛好者?
面對激進愛好者的時候,有的編輯者可能會面臨以下疑問,下面針對這些疑問進行解答:
- Q:「我知道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編輯萌娘百科,但是怎麼能防止可被預料到的一些激進愛好者用無意義的內容來降低條目的質量?有時候他們的觀點在社群有相當巨大的市場甚至說『政治正確』無誤。難道萌娘百科的編輯者都是『肉食者鄙』,一點也沒有危機意識嗎?」
- A:雖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編輯萌娘百科,但所有編輯者無論資歷如何都受到萌娘百科政策的制約。實際上萌娘百科的社群在許多不同議題上已經有達成共識的先例。固執地堅持自己帶偏見觀點的人是很少的,而這些人往往被眾人抨擊。
- 目前為止,萌娘百科很少遭遇「編輯戰」、「破壞」以及在某一內容上活躍編輯者們之間觀點出現長期對立的情況。即使是那些「臭名昭著」的作品和人物條目,也沒有發生通過破壞這些條目來發洩對這些內容不滿的事情。可能有些人對這種情況感到難以置信:當愛好者們在其他網站對這些內容口誅筆伐的時候,萌娘百科的這些內容卻「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懷疑某個人或者群體「破壞」或者「將要破壞」有可能產生誤導和心理暗示,促使他們真的開始破壞;而保持冷靜、相信他人有時反而會避免麻煩的發生。
- 這樣聽起來,反破壞是一個非常麻煩的事情,但其實不是這樣。處理這些無意義內容其實很簡單:簡單地將對應的編輯撤銷、回退即可。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討論版上進行討論來幫助你進一步做決定。
- 也正因如此,希望編輯者在討論時慎用「破壞」一詞,指責其中一方實施破壞可能會激怒被指責的對象,反而激化矛盾。即使有些行為最後被判定確實屬於破壞,也請不要將過失破壞和無知破壞當做故意破壞處理。
- 同樣,請儘量遵守善意推定原則,即假定編者的編輯、評論等行為都是出於善意的。即使有些編輯者在某個問題上採取激進的立場,但他們不一定會像在社交網站一樣,主動在萌娘百科表現自己的喜惡。可能他們確實想用中立客觀的視角來描述某一內容,且自己能夠接受萌娘百科政策和文化,但因對相關政策不瞭解而無意間做出了錯誤的行為。在經過提醒和溝通後,他們可以使頁面符合萌娘百科的規範並表示歉意。比起指責對方的狂熱,求同存異才是最重要的。
- Q:「我認為應該允許激進愛好者在那些臭名昭著的作品和人物條目裡編輯不中立客觀的內容!哪怕把這些內容罵的一無是處,我想讀者們也不會說什麼的。既然整個愛好者團體乃至整個社會對這些內容的風評都一邊倒地認為惡劣,萌百條目寫成這個樣子也沒有什麼問題吧,畢竟萌百是要面向讀者的。」
- A:從善意推定的角度而言,認為這些條目情況特殊,應該「不墨守成規」的對待這些條目,這種想法本身不應該被批評,畢竟萌娘百科不干涉編輯者乃至大眾的個人喜惡。但是,正是因為公認的糟糕作品、人物們往往負面意義太大且足夠知名,如果開了這個頭,萌娘百科就會面臨「破窗效應」的風險。
- 萌娘百科可以傳達某部作品或者某個人物的風評好壞,不過某部作品或者人物在大眾中臭名昭著的原因各不相同,即使這些足夠知名,也總是會有人不瞭解相關內容。因此,這些內容需要謹慎的進行編輯,切記要注意【冷靜地陳述】相關事實,而不是作出情緒化的編輯。當然,這並不是說在某個內容風評幾乎一邊倒的情況下,為了保證中立性,還要將相關正反觀點進行一比一的描述——那反倒破壞了客觀性。
- 同樣的,也要避免「因噎廢食」,比如為了防止有些人對這些內容進行無意義編輯,提議在編輯時候限制使用某些詞彙並將其政策化、甚至直接發起收錄存廢。不應該開這樣一個頭,否則,對新編輯者而言,無論編輯什麼內容都不得不查閱、瞭解、記憶過多的限制詞彙和內容,反而限制了每個人都有的發起討論和直接修改頁面的權利。如果認為某個條目的寫法存在問題,也應該先發起相關討論,瞭解該種寫法是否得到社群普遍認同後,再進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