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上雄彥 | |
井上雄彥在「最後的漫畫展」上 | |
| 姓名 | (Inoue Takehiko) |
| 本名 | (Nariai Takehiko) |
| 國籍 | 日本 |
| 籍貫 | 鹿兒島縣大口市(現佐伯市) |
| 出生 | 1967年1月12日 |
| 年齡 | 58歲 |
| 職業 | 漫畫家 |
| 活躍年代 | 1988年 - |
| 相關人士 | 師父:北條司 前助手:原泰久 |
| 代表作品 | |
| 《灌籃高手》 《浪客行》 | |
井上雄彥(日語:
1967年1月12日出生於鹿兒島縣大口市(現佐伯市),8歲時因父母分居從東京回到家鄉,和兩個兄弟共同在外祖父家生活。小時候受到棒球漫畫《大飯桶》的影響,萌生了對創作漫畫的興趣。從小學習劍道,後在高中加入校籃球部擔任後衛。高三時以成為漫畫家為目標,進入美術預校學習,但最終因為學費昂貴放棄,轉而進入家附近的熊本大學文學部。在此期間,井上雄彥開始向《JUMP》投稿,以第二篇投稿獲得月最佳新人獎,受到中村泰造賞識,並在1987年退學,進入《城市獵人》期間的北條司的漫畫工作室擔任助手。在此期間,受到北條司的畫風和工作室的自由氛圍影響,畫工逐漸進步,也形成了偏向寫實的畫風。
1988年,以籃球題材的短篇漫畫《紫色之楓》入圍手塚賞,以本名成合雄彥正式出道,此後也有許多《灌籃高手》中登場角色出場的短篇漫畫作品。1989年,井上雄彥在《週刊少年JUMP》上進行了由渡邊合彥原作的第一部連載《變色龍傑爾》。作品腰斬後,又在同刊上發表短篇漫畫《喜歡紅色》,這也是他第一次以井上雄彥的名義發表作品,並以此開始連載《灌籃高手》。《灌籃高手》雖然以在日本冷門的籃球運動為題材,但憑藉高超的畫工、分鏡和劇情表現,且後改編為動畫,成為一代名作。
1998年,離開《JUMP》後,井上以連載於《MORNING》上、改編自吉川英治小說《宮本武藏》的漫畫《浪客行》轉戰青年漫畫。次年,開始在《週刊YOUNG JUMP》上連載輪椅籃球漫畫《REAL》。出於對作品的精益求精,《浪客行》多次休載。2018年至今,《浪客行》仍處於休載狀態。
2008年5月在東京舉辦以《浪客行》為主題的畫展「最後的漫畫展」,至2015年,先後於熊本、大阪、仙台多個會場進行展出。2011年3月,日本親鸞禪師年祭750週年之際,受日本東本願寺邀請創作了屏風《親鸞》。2014年,舉辦特別展「高迪×井上雄彥 -同步創造的源泉-」。
早期結合了北條司和當年流行的風格。《灌籃高手》中三井大鬧籃球部到海南VS陵南之戰時期,自己的風格逐漸形成,人物線條剛勁而角色美型。期間在洛杉磯打球手受傷[來源請求],因為針管筆容易發力、對手腕負擔小而開始用針管筆而不是G筆,轉變和穩定了更加寫實的畫風,體現在排線、眼袋、嘴唇、肌肉紋理等的處理上[1]。
對自己作品的畫工、分鏡等都很非常苛刻。在《灌籃高手》連載期間,為了達到效果,潛心研究肌肉線條和人體透視等的技巧,這一點在該作品的連載先後能明顯看出。同樣在《灌籃高手》中,不同機位的分鏡靈活性的運用、最終章40頁的無對白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浪客行》時期,井上雄彥對漫畫的追求更加提升。為了畫面的張力,他開始採用毛筆作畫,經過不斷的磨練,效果顯著。創作時,常常花上大部分時間構思分鏡和把握意境,最後再進行作畫,以至於多次休載[2]。
在劇情安排方面,從《灌籃高手》對熱血的把控,到《浪客行》中的哲理思考,往往能調動讀者的情緒和思考,也產生了不少讀者心目中的名句。
高中時期在籃球部活動的經歷,讓井上愛上了這一門運動,因此在學生時期就決定要創作籃球漫畫。《灌籃高手》連載開始後,井上建立了小型籃球隊「TAKECHANS」並擔任後衛。連載結束後,NHK多次特別邀請井上擔任NBA中轉播放的球評。
2006年,出於對籃球運動的回饋,與集英社、日本籃球協會等單位共同設立「灌籃高手獎學金」,旨在幫助日本高中生前往美國發展。
註:斜體表示僅為作畫,粗體表示連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