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野由悠季 | |
![]() | |
本名 | (Tomino Yoshiyuki) |
別名 | とみの 喜幸 井荻 麟 斧谷 稔 斧谷 喜幸 井荻 翼 井草 明夫 阿佐 みなみ 等等 |
暱稱 | 富野大光頭,剪刀手富野、黑/白富野,高達之父 |
性別 | 男 |
國籍 | 日本 |
出生 | 1941年11月5日 |
年齡 | 83歲 |
職業 | 動畫導演、演出家、腳本家、作詞家、小說家、機械設計師、動畫師、聲優、演員 |
活躍年代 | 1964年至今 |
星座 | 天蠍座 |
代表作品 | |
《機動戰士高達》《傳說巨神伊迪安》《聖戰士丹拜因》 |
“ | ” | |
——富野由悠季,《傳說巨神伊迪安》特典 |
“ | 雖然我們是在討論動畫的未來,不過動畫才沒有什麼未來呢! | ” |
——富野由悠季,東京動畫獎頒獎儀式2014 對談 |
富野由悠季(日語:
富野由悠季是一位個性鮮明且對日本動畫界有著深遠影響的人物,從參與日本最早的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的製作開始至今,是日本動畫界資歷最長的人物之一。
由於他的很多作品如《機動戰士V高達》中,經常有角色死亡,甚至會將剛塑造好的角色直接殺掉,這些作品裡的富野被戲稱為「黑富野」。與之相對他在《∀高達》等不經常死人的作品則被稱作「白富野」甚至本人也在G復國最終話上映會上表示想從「總是殺人的富野」中畢業
他的作品經常具有劃時代性的設定和劇情,因此有一梗「富野領先業界二十年」。如他創作的《無敵超人贊波特3》打破了「動畫是給孩子們看的東西」這一當時的常識。《傳說巨神伊迪安》首次出現了「裸飄」,震撼人心的劇場版更是讓庵野秀明走上了不歸路,《聖戰士丹拜因》是日本動畫史上首個異世界穿越題材作品,《機動戰士高達》則開啟了「真實系」機器人動畫的大門……雖然以現在的標準高達經常被逐出真實系範疇
儘管已經年過古稀,富野卻還堅持在自己監督的作品裡呆在第一線工作效率甚至不輸年輕人,此外他也很喜歡在新作品裡加入新嘗試,導致經常會出現某部富野作品的粉絲不喜歡下一部的情況。
他創作的動畫情節往往比較跳躍,畫面分鏡和台詞隱藏了很多信息,人物對話精闢,行為乍看突兀卻又有跡可循。諸如此類被稱為「富野節」的獨特表達方式也是其導演作品的特徵之一。
或許是受到手塚治蟲的影響,富野十分看重孩子,認為孩子才是未來,孩子能洞察到大人注意不到的東西,而一旦成為「大人」,也就被定型了。
他也是著名的反戰人士,許多作品都充斥著對戰爭的思考以及諷刺。
此外,富野還會寫小說(主要是自己作品的小說化和自己作品的衍生作品)。只是,他自認有一個在「小說中發洩積憤的壞習慣」(小説でうっぷんを吐き出してしまうという悪い癖がある),並在後記等方面進行反省。
1941年出生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小學時期追過手塚治蟲的《原子大使》(相當於《鐵臂阿童木》的前身)的連載,相洋高等學校畢業後,進入日本大學藝術學部映畫學科就讀。
原本立志要在電影節闖蕩一番事業,最後由於當時電影公司很少招募應屆生而找不到工作,後來打聽到蟲Production在招募應屆生,便於1964年2月進入手塚治蟲所創立的蟲製作公司。之後富野在自傳中自陳,當年的蟲製作正好相當缺人,未經由考核而單純以面試來錄取新人的狀況,就只有自己入社的那唯一一次。
在蟲製作時期擔任製作進行和演出助手,當時教富野的是後來成立SHAFT的若尾博司。在人手不足時富野主動提出是否需要幫忙,由此也開始參與演出和腳本等工作。在此期間受到比自己年紀小的員工畫畫畫得好的衝擊,煩惱著如何才能不輸給他們,最後得出的答案是「畫分鏡比誰都要快」。
之後在《鐵臂阿童木》中擔任製作進行、導演助手、腳本、導演。在1964年11月播出的第96話《機器人未來》中,作為本集的腳本、分鏡、導演(以新田修介的名義)出道[1]。包含該故事在內,在這一部《阿童木》共擔任25集的導演和分鏡。
富野當時希望能將電影的製作方法帶入動畫的想法引起了前輩的不滿,富野認為蟲Pro工作的人是沒有電影感,前輩們認為富野的分鏡十分糟糕。之後由於觀念不合於1967年辭去了蟲Pro的工作。
辭去工作後的富野,在東京設計師學院擔任講師的同時,還參與了廣告製作。在次期間他也摸索回歸動畫界,十來年內接了大量的外注分鏡,以快速而便利的名聲著名於業界,
1971年,結婚。據他後來回憶說,即使在婚禮當天,他也不能放下畫分鏡紙。
1972年,在《海王子》(海のトリトン)中首次擔任了實質上的導演、分鏡。並背著上面魔改了結局,使原作者手塚治蟲很是不滿
1975年,在《勇者萊汀》擔任監督一職。可是由於贊助商和電視台對此片的諸多幹預,使得富野在兩季後被解任;富野雖然感到十分不甘,但仍舊待在續任的長濱忠夫監督手下做事,並繼續與創映社合作。
1977年,創映社作為日本Sunrise改組獨立。富野擔任SUNRISE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無敵超人贊波特3》的總監督、原作(共同原作/鈴木良武)、分鏡、演出、作畫監督。有了之前的經驗,富野一開始就要求電視台和贊助商把所有的條件都說出來。並表示在接受了所有條件的基礎上嘗試了一下能把劇演到什麼程度。本作打破了「動畫是給孩子們看的東西,給孩子們帶來夢想的東西」這一當時的常識。反派經典名言:「你為何而戰?這個星球上有人拜託你麼?」
1978年,擔任《無敵鋼人泰坦3》的原作、總導演、劇本、分鏡、作畫導演(以井草明夫的名義)。可能是之前《贊波特3》過於嚴肅,本作一部整體上很搞笑其實是黑色幽默的作品,但最終話以嚴肅的故事來結束。
1979年,擔任個人代表作《機動戰士高達》的總導演、原作、腳本、演出、分鏡、作詞。與至今為止的巨大機器人作品劃清界限,確立了被稱為「真實系機器人」的類型。
高達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雖然是機器人作品,但以電視劇形式的故事在第一集播出時獲得了一部分狂熱的支持者,另一方面,由由於贊助商的要求以及拯救收視率的需求,在放映到第2階段時加入了G-裝甲以宣傳玩具(之後富野在劇場版中移除,被核心戰機代替)。之後由於玩具銷售不佳,被要求從預定的52集縮短到39集,結果又延長了1個月的4集,一共43集達成了妥協。
在放送結束後人氣開始暴漲,之後再放送、映畫化。
1980年7月,不是贊助商的萬代發售了300日元的塑料模型(即鋼普拉),產生了一大熱潮。1982年開始發售了很多原創機體(MSV),得到了用戶的支持。萬代的成功與之後高達的製作緊密相連。
1980年,擔任《傳說巨神伊迪安》的原作、總導演、腳本、演出、分鏡、作詞。在《高達》結束僅僅3個半月後開始放送。與上一部作品《高達》一樣,砍掉4集就草草結束了,但在當時的動畫熱潮中,在粉絲們「想看到真正的結局」的支持下,之後TV版總集篇和完結篇將同時在影院上映。富野:我連贊助商都蒙不過去還做什麼動畫
1981年~1982年,擔任電影《機動戰士高達》三部曲的總導演、作詞。
1982年,擔任《傳說巨神伊迪安 接觸篇/發動篇》的總導演、原作、分鏡、作詞。《接觸篇》是到TV版故事到中盤為止的總集篇。《發動篇》從後期的總集篇開始,到原創的新劇情完結為止,都用高質量的完全新作影像來描寫,其壯烈的展開給動畫粉絲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但是該作再放送的狀況不太好,結果還是沒能掀起像高達一樣的熱潮。但是,伊迪安對庵野秀明和福井晴敏等後進的創造者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同年,接替吉川惣司擔任《戰鬥機甲薩芬格爾》的總監督。富野在本作中充分發揮了他的黑色幽默才能,並把這種風格貫徹始終,穩步鋪墊的劇情展開和有趣的風格讓本作獲得了不錯評價,次年富野又執導了TV改編的劇場版《戰鬥機甲薩芬格爾 塗鴉》。劇中的巨蛋居住區和精神失常的強化人等要素或多或少能看到日後《Z高達》和《王者蓋納》的影子。
1983年,《聖戰士丹拜因》上映時期正是日本家用電腦販售時期。而本作的中世紀奇幻風格沒有得到大部分觀眾的認可。富野在在放送結束前發表了失敗作品宣言。但是後來富野又以本作的舞台異世界「拜斯頓·威爾」撰寫了諸多小說。
1984年,富野監督的《重戰機L-GAIM》首次起用永野護擔任角色設計和機械設計。本作是富野執導的TV動畫中總集數最多的,共54集。但後來富野明確了這是永野自己的企劃。永野原本就構想了使用過去製作的機器人等的世界觀,在裡面加入了富野的角色原案和基本的故事線,形成了兩者的共同作品。由於版權原因,永野後來的《五星物語》與本作沒有關聯。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劇中的一些細節暗示了本作和《聖戰士丹拜因》似乎為同一世界觀
1985年,首次擔任個人作品的續作《機動戰士Z高達》的總監督、原作、腳本、故事板、OP和ED的分鏡、插曲的作詞。受上一年的《超時空要塞》的影響,贊助商在機設上要求加入可變形的設計。上一部作品的人物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再次登場,隨著時代的變化他們的立場和想法也發生了變化。這是一部在當時非常新穎的作品。2005年,富野再次執導三部由新畫面和舊畫面混合的新劇場版。但是由於劇情改動諸多而被視為平行世界
1986年,《Z高達》的續篇《機動戰士高達ZZ》放送。在《Z高達》放送期間贊助商就要求製作續作,故事的時間線接續《Z高達》。與前作「黑暗向的高達」正相反,由於觀眾反饋,本作起初以「明朗快活的高達」為目標來推進劇情。但是中盤以後因為收視率和玩具銷量低迷,又變成了和《Z高達》一樣嚴肅的故事。
1988年,擔任當時作為高達系列的最終作而製作的《機動戰士高達 逆襲的夏亞》的原作、監督、腳本、分鏡。作為第一部原創的劇場版動畫。富野意圖在此「解決夏亞和阿姆羅的故事」。原設定中阿姆羅和貝托蒂嘉的關係一直持續著,且貝托蒂嘉育有阿姆羅的孩子。但是該設定受到了上層的指責,認為「英雄怎麼能有孩子?」。於是電影版和小說採用了不同的設定。
1987-1991年撰寫了《Newtype傳說 Gaia Gear》和《機動戰士高達 閃光的哈薩維》兩部小說。
1991年,擔任新的高達系列《機動戰士高達F91》的原作、監督、腳本(與伊東恆久合作)、分鏡、插曲的作詞。本作獲得日本動畫大賞·最優秀作品獎。背景時代一下子到了U.C.0123年,直到《逆襲的夏亞》為止的角色都沒有再出場。角色和機械設計起用了《機動戰士高達》當時的工作人員。原計畫是製作一個新系列的TV動畫,但最終作為劇場版動畫上映。本作公開時,製作組原打算以TV動畫的形式製作續篇,最終因本片票房一般而擱淺。
1993年,擔任《機動戰士V高達》的原作、總監督、分鏡、構成。
1994年,參與《機動戰士高達F91》的續篇漫畫《機動戰士海盜高達》的原作(作畫是長谷川裕一)。只有原作頭銜的富野第一次參與漫畫製作,本作一直連載到1997年。
1996年,在自己的首部OVA作品《拜斯頓·威爾物語 加什之翼》(バイストン・ウェル物語 ガーゼィの翼)中擔任原作、監督、腳本、分鏡。這是富野在抑鬱狀態下製作的作品。之後對本作進行了重新審視的富野留下了「給人一種線被拉斷的印象」(糸が伸び切っているという印象)的感想。
1997年,在蟲Pro時代同期的高橋良輔想拜託富野擔任《勇者王GAOGAIGAR》的劇本,但富野表示「因為考慮故事很麻煩所以不想寫。如果是分鏡的話,不管多少我都會剪」。
1998年,擔任WOWOW首部原創收費動畫《靈魂力量》的原作、總監督、腳本、演出、分鏡、作詞。因為是擾頻放送,所以觀眾人數有限。這是自1993年的《V高達》以來,時隔5年再次執導TV動畫。從抑鬱中走出來的富野將其定位為從憂鬱症狀態回到動畫製作現場的康復訓練。。一改之前陰暗的作品風格,傳達出明亮積極的精神。本人在此前發表了誓用新作與圍繞《EVA》的不良社會風氣抗衡的宣言本作也被認為是富野的「復活三部曲」之一。
1998年,擔任《機動戰士高達》誕生20週年紀唸作品《∀高達》的原作、總監督、分鏡、作詞。本作作為對以往高達的「終結之作「,也象徵了富野與高達的和解和告別據富野所說,G復國雖然仍冠有「高達」之名,內核已經是新的東西了(被他稱為「經濟動畫」)。
2002年,擔任WOWOW的擾頻放送動畫《返鄉戰士》的原作、總監督、腳本、演出、分鏡、作詞。富野表示「本作品的對手是《蠟筆小新》」。
2003年:就任金澤工業大學客座教授。負責「高達創出學」的授課。
2004年:搬到上井草(井荻旁邊的車站)。名副其實的「井荻麟」。
2005年:製作了劇場版《機動戰士Z高達》三部作品,依次公映。從12月開始擔任自己的首部WEB動畫《麟光之翼》的導演。
2006年:出演電影《日本沉沒》(京都高僧)。
2009年:在洛加諾國際電影節上榮獲名譽豹獎。同年,ANIMAX的《機動戰士高達30週年紀念 大家的高達 完全版》節目由以富野為首的工作人員出演。特別是對富野的高達相關採訪很多。
2014年:擔任TV動畫《高達G之復國運動》的原作·總監督,並在最後一集以「井荻翼」身份聲優出道。原本按照富野的設想,本作並不添加「高達」前綴,但在萬代的強烈要求下最終成片依然加上了「高達」二字,但在2019年推出的劇場版中,「高達二字」已經從標題中去除。而關於本作品時間線,富野與日升有著不同的說法:在公佈本作信息時日升官方稱設定為U.C.紀元結束千年之後,《∀高達》劇情開始前。但在後來的訪談裡富野卻表示設定為《∀高達》劇情結束(C.C.2345年)500年後。(後來富野的訪談裡也稱RIG是UC之後的故事,此前的發言很可能是口誤)
2016年:就任一般社團法人「動漫旅遊協會」理事長。
近年來在大學授課,受文化廳的委託在海外進行演講等,至今仍在積極開展活動。
(搞笑向的作品只含有部分特徵)
|
|
富野作詞的OP有個很明顯的特徵,歌詞一定會出現主角機的名字
OP:『行け!ザンボット3/去吧!贊波特3』(有爭議)
作詞:日本Sunrise工作室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堀光一路
OP:『カムヒア!ダイターン3』
作詞:日本Sunrise工作室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藤原誠
ED:『トッポでタンゴ』
作詞:日本Sunrise工作室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こおろぎ'73
OP:『翔べ! ガンダム/飛翔吧!高達』我也愛搞嘞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池田鴻
ED:『永遠にアムロ/永遠的阿姆羅』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池田鴻
『シャアが來る/夏亞來了』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堀光一路
印象曲:『きらめきのララァ/閃耀的光芒』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戶田惠子
『いまはおやすみ』
作詞:井荻麟 作曲:渡邊嶽夫 編曲:松山佑士 歌:戶田惠子
OP:『復活のイデオン/復活的伊迪安』說到做到的歌詞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椙山浩一 歌:平伊佐夫
ED:『コスモスに君と』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椙山浩一 歌:戶田惠子
印象曲:『スターチルドレン』
作詞:井荻麟 作曲:やしきたかじん 編曲:飛澤宏元 歌:やしきたかじん
主題曲:『哀・戦士』註:「哀·戰士」是富野的自造詞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歌:井上大輔
副主題曲:『風にひとりで/獨自在風中』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歌:井上大輔
OP:『疾風ザブングル/疾風薩芬格爾』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馬飼野康二 歌:串田アキラ
ED:『乾いた大地/乾旱的大地』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馬飼野康二 歌:串田アキラ
『HEY YOU』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馬飼野康二 歌:MIO(現:MIQ)
『わすれ草(そう)/忘憂草』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馬飼野康二 歌:MIO
副主題曲:『ビギニング』
作詞:井萩麟 作曲·編曲·歌:井上大輔
主題曲:『めぐりあい/相逢』
作詞:井荻麟、賣野雅勇 作曲:井上大輔 編曲:鷺巢詩郎 歌:井上大輔
主題曲:『セーリングフライ』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すぎやまこういち歌:水原明子
主題曲:『海に陽に/海和太陽』
作詞:井荻麟作曲·編曲:すぎやまこういち歌:水原明子
OP:『ダンバインとぶ/丹拜因飛翔』
作詞:井荻麟 作曲:綱倉一也 編曲:矢野立美 歌:MIO
ED:『みえるだろうバイストンウェル/應該能看見吧』裸飄ED
作詞:井荻麟 作曲:網倉一也 編曲:矢野立美 歌:MIO
印象曲:『COMING HEY YOU』
作詞:井荻麟 作曲:馬飼野康二 編曲:馬飼野康二 歌:MIO
ED:『スターライト・シャワー』
作詞:井荻麟 作曲:筒美京平 編曲:松下誠 歌:MIO
『傷ついたジエラシー』
作詞:井荻麟 作曲:筒美京平 編曲:戶塚修 歌:鯰川麻彌
OP1:『Ζ・刻をこえて/Ζ·穿越時空』
作詞:井荻麟 編曲:渡邊博也 歌:鯰川麻彌
『銀色のドレス』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馬飼野康二歌:森口博子
ED2:『一千萬年銀河』
作詞:井荻麟 作曲:芹澤廣明 編曲:若草惠 歌:ひろえ純
『我等が願い/我們的願望』(劇中新吉翁國歌)
作詞:井荻麟 作曲:三枝成彰
印象曲:『君を見つめて -The time I'm seeing you-/凝視著你-The time I'm seeing you-』
作詞:井荻麟、茂村泰彥 作曲:茂村泰彥 編曲:門倉聰 歌:森口博子
OP1:『STAND UP TO THE VICTORY~トゥ·ザ·ヴィクトリー/STAND UP TO THE VICTORY~爭取勝利』子供向陽光OP
作詞:井荻鄰·みかみ麗緒 作曲:川添智久 編曲:川添智久·神長弘一·月光惠亮 歌:川添智久
『いつかまた生まれた時のために/為了某一天再次出生的時候』
作詞:小峰公子、井荻麟 作曲:保刈久明 編曲:karak 歌:karak
『ひなげしの旅のむこうに/在秘密旅行的另一邊』
作詞:井荻麟作·編曲:千住明歌:小峰公子、黑田由美
『いくつもの愛をかさねて/無盡的愛重疊在一起』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歌:巖崎元是
『生まれてくるものへ/給新生的東西』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千住明 歌:ACEILUX
ED:『愛の輪郭(フィールド)/愛的輪廓』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洋子 歌:KOKIA
『天神さんの子守唄/天神先生的搖籃曲』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洋子 歌:勝沼恭子
OP1:『ターンAターン/TURN A TURN』
作詞:井荻麟 作曲:小林亞星 編曲:矢田部正 歌:西城秀樹
OP2:『CENTURY COLOR/世紀的顏色』
作詞:井荻麟·浜口佑夢 作曲:浜口佑夢 編曲·歌:RAY-GUNS
ED2:『月の繭/月之繭』
作詞:井荻麟 作曲·編曲:菅野洋子 歌:奧井亞紀
『宵越しの祭り/隔夜的祭祀』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洋子
『月下美人』/『お爣さん、內緒話です』(異名同曲,前者CD收錄的Full Size,後者Soundtrack收錄的TV Size)
作詞:井荻麟 作曲:小林亞星 編曲:菅野洋子 歌:西城秀樹
『月の魂/月之魂』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洋子
OP:『キングゲイナー・オーバー!』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田中公平 歌:福山芳樹
『本當かい!』
作詞:井荻麟 作曲:田中公平 編曲:岸村正實 歌:宮城小百合&本當隊
『ミイヤの祭り』
作詞:井荻麟 作曲:田中公平 編曲:岸村正實 歌:宮城小百合
『デビルズ·アイシング』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田中公平 歌:西野薰
『氷の上のおやすみなさい』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田中公平 歌:國分友裡惠
『はじめてのおっぱい』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樋口康雄 歌:永島花音
ED:『Gの閃光/G之閃光』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佑悟 歌:ハセガワダイスケ
『ハイフン・スタッカート』
作詞:井荻麟 作·編曲:菅野佑悟 歌:ハセガワダイ
(這些只是可以確定的,實際上遠遠不止) (此外很多機設雖然不是富野親自動筆,但是提出了一些構想和建議,這裡就不算了)
2015年
2018年
2006年
年份 | 獎項 |
---|---|
2019 | 令和年度文化廳長官大獎 |
2021 | 「文化功勞者」獎 |
年份 | 獎項 | 獲獎名義 |
---|---|---|
2003 | 第2回東京動畫獎-優秀電視動畫獎 | 帝皇戰紀 |
2005 | 第11回日本數字媒體協會大獎-功勞獎 | |
2006 | 第42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動畫功勞獎 | |
2006 | 第5回東京動畫獎-導演獎 | |
2006 | 第10回神戶動畫獎-最佳動畫電影獎 | 機動戰士Z高達 A New Translation I 星之繼承者 |
2009 | 第62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榮譽金豹獎 | |
2021 | 第21屆東京動畫獎-動畫功勞部門獎 | 機動戰士高達 |
註:有關於創作過程和企劃的言論不寫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