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書店中的單行本貨架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單行本 |
---|---|
用語出處 | 1878年書籍《美歐回覽實記》 |
相關條目 | 文庫本、漫畫、輕小說 |
單
「單行本」一詞作為一種出版形式隨著造紙術的完善而產生[1],而作為一個單獨的名詞最早被提及是1878年由久米邦武撰寫的《美歐回覽實記》中的「世に単行本多けれども、大抵編中の記実は、精數を詳査するべきもの少く。」一句。在中國,第一本被稱呼為「單行本」的作品則是1927年由蟫隱廬出版的《單行本孫氏契文舉例》。從當今的小說出版角度來看,一部小說在報紙或雜誌上連載完畢後,將連載的內容整合到一起出版成一本獨立的書籍,這本書籍便是單行本。如果這一單行本的內容是連載內容之外的新內容,則可以被稱為「新著單行本」。例如,劉慈欣的《三體》第一部是由《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的內容整合而成的單行本,而第二部和第三部則是新著單行本。
漫畫和輕小說界的單行本是相對於「雜誌刊載」的概念。事實上,如今在漫畫和輕小說界我們會更慣常於稱單獨出版的書籍為「單行本」。日本漫畫的單行本在20世紀30年代後便開始流行起來,在50年代惡書追放運動結束,赤本漫畫被取締之後,單行本出版的情況則更為多見,成為了日本漫畫單獨出版的主流形式。
對於輕小說而言,以單行本的形式出版自輕小說誕生起就成為了主流出版形式。不過在2010年之後,也有部分輕小說選擇跳過單行本環節,直接出版文庫本或是電子書作品。
單行本的分類一般是按照出版版型分類的,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