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名 | Battlefield 2042 | ||||||||
| 官方譯名 | 戰地風雲 2042 | ||||||||
| 常用譯名 | 戰地2042、BF2042、2042 | ||||||||
| 類型 | 第一人稱射擊 |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PlayStation 4 PlayStation 5 Xbox One Xbox Series X/S | ||||||||
| 分級 |
| ||||||||
| 開發 | DICE Ripple Effect Studios Criterion Games EA哥德堡 | ||||||||
| 發行 | 藝電 | ||||||||
| 引擎 | 寒霜引擎 | ||||||||
| 模式 | 多人 | ||||||||
| 系列 | 戰地風雲系列 | ||||||||
| 發行時間 | 2021年11月19日 | ||||||||
| 相關作品 | 戰地風雲4 戰地風雲3 戰地風雲 叛逆連隊2 戰地風雲 1942 戰地風雲 2142 | ||||||||
《戰地風雲 2042》(英語:Battlefield 2042)是由DICE開發,EA發行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發行於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Xbox One和Xbox Series X/S平台。本作是戰地風雲系列的正統續作,遊戲背景設定在2042年,晚於《戰地風雲 4》的時間點(2020年),是《戰地風雲 1942》的100年後,也是《戰地風雲 2142》的100年前。
本作於2021年6月9日正式公佈,於2021年11月19日發售,支持簡繁中文與中文配音。在2022年11月22日第三賽季更新的同時,EA宣佈該作加入EA Play訂閱遊戲庫陣容中。
被張將軍的EMP上市後的主題曲(確信)
本作擁有系列以來最多的同時在線人數,且不包含單人戰役,僅為純多人遊戲。Microsoft Windows、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S版本同局人數高達128人,但PlayStation 4與Xbox One版本僅支持64人。使用PlayStation 5與Xbox Series X/S遊玩可選擇是否跨平台聯機,但使用PlayStation 4與Xbox One遊玩僅支持與同世代主機跨平台遊玩。此外,遊戲也支持不同平台之間的存檔同步。
|
歷史 |
|---|
EA投資者電話會議中,EA執行長Andrew Wilson確實下一款《戰地風雲》的存在,將於2021年或2022年發售[1]。
EA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確認,下一款《戰地風雲》由DICE、DICE LA、Criterion Games、EA Gothenburg四個工作室共同開發。執行長Andrew Wilson表示該作將在6月正式公開。
EA在各大社交平台宣佈,《戰地風雲》新作將於6月9日與其首支預告片一起公開。
EA在直播活動中正式公佈了系列新作——《戰地風雲 2042》,並在發售平台上開啟預售。此外,EA還宣佈將於2021年6月13日帶來遊戲的實機演示。
EA在2021年E3電子娛樂展上發布了遊戲實機演示,展示了多種玩法和地圖。
在EA Play Live中公佈了本作的更多細節,宣佈將推出《戰地風雲》門戶,並發布其首支模式宣傳片。
EA官方宣佈《戰地風雲 2042》Beta測試將於2021年10月6日正式開啟[2]。
《戰地風雲 2042》Beta測試開啟。
「戰地風雲危險地帶」(Battlefield Hazard Zone)宣傳片正式發布,帶來了新的實機演示與玩法概念[3]。
《戰地風雲》門戶首支實機宣傳片發布[4]。
本作搶先體驗開啟。
本作正式發售。
第一賽季開啟,更新了一張新地圖,一位新專家,新的步戰武器及隱形直升機。
第二賽季開啟,更新了一張新地圖,一位新專家,新的步戰武器及全新類坦克載具「EBLC-RAM」。
第二賽季季中活動「清算者」。
第三賽季開啟,更新了一張新地圖,一位新專家,新的步戰武器及EMKV90-TOR 坦克。
《戰地風雲 2042》於Xbox平台開啟免費試玩活動。
《戰地風雲 2042》於Steam平台開啟免費試玩活動。
《戰地風雲 2042》於PlayStation平台開啟免費試玩活動。
第三賽季季中活動「諾德維克之役」。
更新3.2版本,更新了兵種系統。
第四賽季開啟,更新一張新地圖,一位新專家(也是最後一位),五個新武器和兩個門戶武器
第四賽季季中活動「利維坦崛起」。
第五賽季開啟,更新一張新地圖,三個新武器和三個新投擲武器
第五賽季季中活動「方舟天使指令」。
賽季間活動「歸來」。
第六賽季開啟,更新一張新地圖,三個新武器和兩個新配件以及YUV-2蜻蜓載具
第六賽季季中活動「黑暗協議」。
第七賽季開啟,更新兩張新地圖,三個新武器和「捕食者」短程突擊武器
DICE和EA發布公告,迎接MOTIVE STUDIO加入戰地風雲新作開發團隊後,並且宣佈第七賽季「轉折點」結束後不會繼續更新賽季,轉而投入新作開發。 2024年10月29日 賽季間活動「層層地獄」,更新了一個寶庫武器。 2025年3月18日 賽季間活動「戰爭機器」,更新了一個寶庫武器。 2025年8月18日 活動「《戰地風雲 6》之路」,更新了一張新地圖,兩個新武器和兩個新載具和一把彩蛋武器。 |
世界受到自然災害的嚴重打擊,造成了食物和燃料的短缺並產生了大量難民。
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美俄之間開始了秘密戰爭,雙方均派遣了未歸化者特遣隊在不斷升級的資源衝突中為各自爭取利益。
在2042年,美俄全面戰爭一觸即發,玩家將作為未歸化者(NO-PATS)的一員作戰[5]。
| 世界觀 |
|---|
短短十年,世界被推向了崩潰的邊緣。海平面上升不斷、經濟崩潰、聯盟破裂,新聞頭條接連不斷。
「齊塔(Zeta)颶風。世界首場6級風暴。」
「全球食物、燃料短缺引發第二次大蕭條。」
「德國崩潰後,歐盟正式解體。」
遭受遺棄的流離失所者們組成了渙散艦隊尋找避風港。他們中有的出生普通家庭、有的是農民、醫生、工程師,還有士兵......有的人曾經身享特權,有的人曾經貧苦掙扎,出身背景天壤地別的他們如今被迫走到一起,決心為生存奮戰。 媒體稱他們為「無屬邦者」。而他們自稱為......「未歸化者」。
人類適應了世界的新常態。能源、沙漠灌溉、水力堤壩和海堤等方面的革新拯救了沿海城市,開墾了農田並重建了補給鏈。抱著能夠走向穩定的希望,一些國家重新打開了邊界。 然而,由於無法將 12 億人全部遣返,未歸化者們成為了所有的經濟、軍隊和社會政策制定中永久的一部分。許多未歸化者仍然不信任流放自己的政府並拒絕重新回國。未歸化者的領導者們初露頭角並啟發了一種不受前國籍束縛的新身份,在舊世界和新常態之間劃清了界線。我們是未歸化者成為了集結的吶喊。 在世界重建的同時,為了在這個正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爭奪控制權,最後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燃起了摩擦的火花。
一場突如其來的太空殘骸風暴產生了「凱斯勒效應」,導致超過 70% 的軌道衛星發生故障並墜落地球。原因不明。 後續的斷電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飛機紛紛墜毀。通訊網接連崩潰。本已堵塞的全球補給鏈陷入停滯。石油、糧食、煤炭的價格直線飆升。據未經證實的說法有 10 萬人喪生。 世界瀕臨崩潰。沒有網際網路。沒有導航。沒有監控。沒有風暴預警。 一夜之間,各地政權之間的信任灰飛煙滅。沒人能互相監視,所以也沒人能夠互相相信。俄美兩國都認為對方導致了大斷電,還有一些人則懷疑未歸化者是這一切的幕後黑手,指責他們試圖散佈無政府主義。 未歸化者中的前軍人們和訓練有素的戰鬥專家們挺身而出並組建了武裝特遣隊,以在不斷緊張的局勢中保護自己。
食物和燃料的短缺引發了一場美俄之間的秘密戰爭。雙方為了規避責任均派遣了未歸化者特遣隊在不斷升級的資源衝突中為各自爭取利益——並許諾把殘羹剩飯分給這些難民。
全面戰爭一觸即發。未歸化者們除了選邊站隊別無選擇,他們不為旗幟而戰,而是為自己的未來而戰。 他們的戰爭就是你的故事。 |
| 兵種 | 專家 | 背景 |
|---|---|---|
| 突擊兵 Assault |
韋伯斯特·麥凱 Webster MacKay |
未歸化者突擊兵。加拿大出生的前軍人,擅長獨自求生。為彌補軍旅生涯的悔恨而加入 技能為抓鉤。 |
| 「推土機」聖地牙哥.埃斯皮諾薩 "Bulldozer" Santiago Espinosa |
生於墨西哥的未歸化者突擊兵,其專長是SOB-8防彈護盾,特徵是爆破抗性。 | |
| “日舞”艾瑪洛希爾 "Day Dance" Emma Rossier |
法國人,未歸化者突擊兵,其專長是智能炸藥。特徵是翼裝。 | |
| 拉希德·扎因 Rasheed Zain |
出生於埃及。其專長是XM370A空爆火砲,特徵為堅韌不拔。 | |
| 工程兵 Engineer |
彼得·「波利斯」·古斯科夫斯基 Pyotr "Boris" Guskovsky |
未歸化者工程兵。俄羅斯出生的武器專家。技能為哨戒系統。 |
| “雄鷹”艾弗莉娜.里斯 "Jastrzębie" Ewelina Lis |
出生于格丹斯克,其專長是G-84 電視制導飛彈。特徵是裝甲獵手。 | |
| 查理·克勞福德 Charlie Crawford |
出生於英國,其專長是固定式火神砲。特徵是貯藏點。 | |
| 支援兵 Support |
瑪莉亞·佛克 Maria Falck |
支援兵。出生於德國,為尋找兒子而加入。技能為S21注射手槍。 |
| 「天使」康斯坦丁.安格爾 "Angel" Constantine Angel |
東歐羅馬尼亞人,未歸化者支援兵。其專長是裝備箱,特徵是創傷治療專家。 | |
| 金柏·「愛爾蘭佬」·葛瑞夫 Kimble "Irish" Graves |
前海軍陸戰隊「墓碑」小隊成員,大出走( Exodus,為一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指揮官。以領導和戰鬥技能保護大出走號上的未歸化者,有一名同在大出走號上的兒子奧馬爾(Omar)。其兒子曾被他的前「墓碑」隊友克萊頓·帕克夫斯基(Clayton Pakowski)捨命相救。技能為防禦工事系統。 | |
| 偵察兵 Recon |
維克斯·「卡斯帕」·梵戴爾 Wikus "Casper" van Daele |
未歸化者偵察兵。內向且不容易與人親近,有著為世界而戰的決心。技能為OV-P無人偵察機。 |
| 納溫·拉奧 Nawen Rao |
出生在印度的未歸化者偵察兵。其專長是電子戰套件,特徵是木馬網絡 | |
| 白智秀 Paik Ji-Soo |
出生於韓國的未歸化者偵察兵。其專長是EMG-X掃描儀。特徵是威脅感知。 | |
| 卡蜜拉.布拉斯科 Camila Blasco |
出生於巴拿馬。擅長伏擊,憑藉偵察技能和戰術裝備能在不同地形悄無聲息地移動。 其專長X6-滲透裝置可以防止敵方設備鎖定,並透過主動定位技術幹擾和定位敵方設備。特徵是埋伏專家,可以使自己無法被運動監測設備識別。 |
與歷代戰地風雲不同,本作在首發時沒有使用兵種系統,取而代之的是飽受吐槽的專家系統國外玩家社群在首發時把專家系統吐槽為APEX2042。在聽取玩家意見後開發組在3.2版本將兵種系統帶回了本作,但由於「系統的複雜性武器太少」無法為每個兵種限制武器,所以開發組引入了「武器熟練度」來鼓勵玩家在不同兵種使用特定類型的武器。已於2023年1月31日正式實裝。
| 兵種 | 武器熟練 | 裝備工具 | 可用配件 |
|---|---|---|---|
| 突擊兵 |
|
醫療針 | C5 炸藥 |
| 攔截者護甲板 | |||
| M18 闊劍 | |||
| 煙霧彈發射器 | |||
| SPH 爆炸物發射器 | |||
| 工程兵 |
|
修理工具 | 反坦克地雷 |
| C5 炸藥 | |||
| 拆彈機器人 | |||
| 防空飛彈 | |||
| 標槍 | |||
| 無後坐力 M5 | |||
| RPG-7V2 | |||
| 支援兵 |
|
除顫器 | 彈藥箱 |
| 醫療箱 | |||
| M18 闊劍 | |||
| 煙霧彈發射器 | |||
| 彈藥包 | |||
| 醫療包 | |||
| 偵察兵 |
|
植入信標 | C5 炸藥 |
| M18 闊劍 | |||
| 接近傳感器 | |||
| 雷射指示器 | |||
| 追蹤飛鏢槍 | |||
| 戰術無線地面傳感器 |
| 副武器 | 衝鋒鎗 | 突擊步槍 | 輕機槍 | 射手步槍 | 狙擊步槍 | 戰術 |
|---|---|---|---|---|---|---|
| G57 | PBX-45 | M5A3 | LCMG | DM7 | SWS-10 | MSC-880 |
| MP28 | PP-29 | AM40 | 阿凡希斯 | SVK | DXR-1 | GVT 45-70 |
| M44 | MP9 | AK-24 | PKP-BP | VCAR | NTW-50 | 12M 自動 |
| PF51 | K30 | SFAR-M GL | PRT-31 | BSV-M | XCE 手動槍機步槍 | 鬼魂製造者 R10 |
| NVK-P125 | AC9 | AC-42 | DFR紛爭 | G428 | 猞猁 | RORSCH MK-4 |
| 超級 500 | SCZ-3 | RM68 | M60E4 | M39 EMR | GOL 狙擊手馬格南步槍 | NVK-S22 |
| L9CZ | P90 | GEW-46 | XM8 輕機槍 | SVD | 原型 | |
| BFP.50 | AKS-74U | VHX-D3 | M240B | M1加蘭德 | ||
| M1911 | PP-2000 | AK 5C | 88式輕機槍 | |||
| MP412 REX | M16A3 | RPK-74M | ||||
| M93R | ACW-R | |||||
| MP443 | A-91 | |||||
| M416 | ||||||
| MTAR-21 | ||||||
| AEK-971 | ||||||
| AN-94 |
突破模式一般人數為32對32。
突破是一個重點清晰的模式,戰線將會持續的移動。進攻方必須一次性佔領所有目標,迫使防守方撤退到下一個據點。
征服模式一般人數為32對32。
征服模式是《戰地風雲》系列核心中的全面戰爭體驗。在以大規模戰鬥為特點的征服模式中爭奪全球戰略要地。玩家需要正面交鋒或守住戰略要地,不斷消耗敵人兵力直到他們的增援耗盡。
終結模式一般人數為8對8。
在終結模式中,進攻方使用長槍摧毀敵方數據緩存,而防守方則要保護數據緩存。每場比賽都有兩個回合,讓雙方各有一次救贖或者報復的機會。
團隊死鬥一般人數為16對16。
此模式帶給玩家經典團隊死鬥體驗。玩家需要消滅敵方團隊,率先達到擊殺上限的團隊獲勝。
《戰地風雲》門戶的所有遊戲模式均由玩家自定義,官方也會不時推出自定義模式。
如「2042 vs 1942」、「殭屍模式」等。
《戰地風雲 2042》的遊戲模式最多可容納128人,因此本作地圖大更為巨大以容納更多戰鬥區域,並讓載具成為遊戲更重要的一部分。而在PS4和Xbox One版本上則會改用為64人最佳化的地圖。每個地圖皆有其背景故事,並在「未歸化者之旅」中透過記者Kayvan Bechir敍述。
本作地圖亦有著動態天氣系統,讓玩家可利用龍捲風、沙塵暴等劇烈天氣現象影響戰鬥[6]。本作的地圖遍佈全球,包括:
| 地圖名稱 | 所在地 | 背景 |
|---|---|---|
| 軌道發射場 Orbital |
法屬圭亞那庫魯 | 火箭發射場。地圖會出現風暴。因2040年克賽勒效應事件,美俄皆想把軍用設備重新發射上太空,而因海平面上升失去卡納維爾角的美國被猜測打算利用此舊歐盟火箭發射場。 |
| 沙漏 Hourglass |
卡達杜哈 | 遺城。地圖會出現沙塵暴。因石油挖盡、政府不作為而無法抵抗沙漠化,成為埋在沙中的遺城。 |
| 萬花筒 Kaleidoscope |
韓國松島國際都市 | 摩天大廈城市。在2040年大停電後,位於松島的「大成電子」利用其「K-Net」解決了全球通訊,並使全球60%的資訊流入此處的量子資料中心,成為美、俄及未歸化者間情報戰的重要目標。 |
| 革命浪潮 Manifest |
新加坡布拉尼島 | 美軍補給碼頭。地圖會出現熱帶風暴。2030年代中,新加坡為抵抗海平面上升而建造了巨型海堤,保護此處的AI貨櫃配送系統,亦令此處成為全球貿易中心。 |
| 遭棄之地 Discarded |
印度阿朗 | 船隻擱淺地。地圖會出現風暴。因經濟大蕭條導致航運衰退而成為拆船地,其中有原定拆除的船艦在此轉售未歸化者,此行為被稱為「魔術」。 |
| 脫離 Breakaway |
南極洲毛德皇后地 | 石油開採區。地圖中破壞石油開採設施會引發大火。俄羅斯違反國際條約設立的石油開採區,處理量達每日4000桶,被稱為「世界盡頭加油站」。「脫離」亦為《戰地風雲》系列有史以來最大的地圖。 |
| 復興 Renewal |
埃及東部沙漠 | 「辛塞科農業技術公司」透過基因改造作物及沙漠灌溉技術,以及利用埃及廉價未歸化者勞工在此成立了被巨牆保護的農業技術中心,當地人稱其為「阿爾哈逸」,意指(巨牆)。 |
| 曝光 Exposure |
加拿大洛磯山脈 | 前往加拿大洛磯山脈,走過極端垂直地形。地對空戰鬥和緊張刺激的步兵戰鬥都在等你來體驗。 |
| 擱淺 Stranded |
巴拿馬加通湖 | 前往巴拿馬地區的一處乾涸的湖泊。圍繞著一艘擱淺的貨運船作戰,這裡已然成為了非法武器交易的窩點。 |
| 裝甲先鋒 Spearhead |
瑞典拉普蘭 | 在這張以 CQC 為重點的地圖中潛入瑞典荒野,其中包括兩座全自動大型工廠和一片等待攻佔的大地。 |
| 閃燃點 Flashpoint |
南非理察斯維德 | 戰鬥地點為南非,這是一張側重近距離作戰的地圖。 |
| 復甦 Reclaimed |
捷克茲林 | 準備部署至捷克,踏入一間慢慢重新融入大自然的廢棄工業設施。 |
| 絕殺禁區 Redacted |
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 | 探索蘇格蘭的一處秘密地下設施,充斥著緊張的氣氛和近距離大混戰。 狹窄封閉的走廊讓人心生幽閉恐懼,只有步兵才能在此交火。 「極地監獄」和「地鐵行動」等《戰地風雲》經典作品的粉絲在生物艙和實驗室中克服恐懼之感時,都會感到賓至如歸。 |
| 避難所 Haven |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 面對阿塔卡馬沙漠的酷熱,在聯合兵種郊區戰鬥中展開近身激戰。義無反顧地投身採礦城鎮阿利坎託,在此,進一步的破壞可能成為你的盟友,也可能成為你最可怕的敵人。 |
| 體育場 Stadium |
卡達多哈 | 在緊張刺激的步兵專屬體驗中,全力以赴,毫無保留。應玩家廣泛要求,體育場以飽受戰火摧殘的嶄新面貌回歸,並根據現有模式佈局進行了優化。 |
| 硫磺島
Iwo Jima |
日本 | 硫磺島首次登陸《戰地風雲 2042》,它曾在《戰地風雲 1942》、《戰地風雲 1943》以及《戰地風雲 5》中登場,是玩家的最愛。在《戰地風雲 2042》中,這張地圖將加入一座活火山,當你探索硫磺島時,不妨留意那些震撼的景象。為了讓玩家更身臨其境,這張重新設計的 700x200 地圖還具備登陸點、地堡和戰壕,為玩家提供豐富的戰術發揮空間。 |
除上述16張的本作地圖外,《戰地風雲 2042》亦透過新的戰地風雲入口模式加入了共6張分別來自《戰地風雲 1942》、《戰地風雲 叛逆連隊2》和《戰地風雲 3》的地圖,並以新的寒霜引擎重新製作成與《戰地風雲 2042》同等的視覺效果。
發現意想不到的驚喜。快來遊玩第 1 賽季:行動時刻,體驗新地圖、新專家、隱形直升機等更多內容。[7]
快來在第 2 賽季:「武裝大師」中自如應對各種危機。玩家們將在本賽季迎來一張新地圖「擱淺」,認識一下全新專家:頗有魅力的前軍火商查理·克勞福德,他帶來了固定式火神砲定點速射機槍,還有更多精彩。[8]
在第 3 賽季:全面升級中奠定勝局。直面瑞典北部荒野的敵人,用全新高科技武器、EMKV90-TOR 軌道砲坦克和傳承武器主宰地面戰爭。選擇全新專家扎因部署戰場,使用他的 XM370A 空爆火砲將敵人統統趕出。[9]
在乾旱而岩石嶙峋的南非戰場上,成為近距離混戰的頂尖戰士。選用偵察專家布拉斯科部署,用全新的 CAV-格鬥士搭載小隊進入戰場,並帶上緊湊無託的超級 500 加入戰鬥。[10]
前往捷克,前往一間重新融入大自然的廢棄工廠,參與戰鬥。用 XCE Bar 或 GEW-46 拓展軍火庫,用新型手雷對敵人發起突襲,運用回歸的小隊管理系統衝鋒陷陣。永不退縮。[11]
帶上你的小隊,在第 6 賽季:黑暗創造物幽閉恐怖的近距離戰鬥中直面恐懼。精通全新裝備,包括 VHX-D3 突擊步槍和可投擲彈藥包和醫療包,在蘇格蘭秘密工廠的黑暗空間中尋找潛伏的敵人,克服一切障礙。[12]
在第 7 賽季:轉折點中不惜一切代價,在智利沙漠爭奪地球上最寶貴的資源。部署至以郊區戰鬥為主的全新地圖,重回最受粉絲喜愛的前線:體育場。裝備 SCZ-3 衝鋒鎗或「捕食者」短程突擊武器等全新設備,以破壞為盟,投身爭奪終極力量的戰鬥。[13]
| 最低配置 | 推薦配置 | |
|---|---|---|
| 作業系統 | 64-bit Windows 10 | |
| 處理器 | AMD Ryzen 5 3600, Core i5 6600K | AMD Ryzen 7 2700X, Intel Core i7 4790 |
| 內存 | 8 GB RAM | 16 GB RAM |
| 顯卡 | AMD Radeon RX 560,Nvidia GeForce GTX 1050 Ti | AMD Radeon RX 6600 XT,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
| DirectX版本 | 12 | |
| 網絡 | 寬帶網際網路連接 | |
| 儲存空間 | 需要 100 GB 可用空間 | |
| 匯總得分 | |||
|---|---|---|---|
| 匯總媒體 | 得分 | ||
| XSX/S | PS5 | PC | |
| Metacritic | 64/100[15] | 61/100[16] | 68/100[14] |
| 評論得分 | |||
| 媒體 | 得分 | ||
| XSX/S | PS5 | PC | |
| Game Informer | 7/10[19] | ||
| GameSpot | 未評分 | 未評分 | 8/10[17] |
| IGN | 未評分 | 未評分 | 7/10[18] |
目前,本作PC版媒體評價褒貶不一,玩家評價褒貶不一。Metacritic匯總73家媒體評測,平均得分為68/100。
本作PS5版媒體評價褒貶不一。Metacritic匯總18家媒體評測,平均得分為61/100。
本作XSX版媒體評價褒貶不一。Metacritic匯總17家媒體評測,平均得分為64/100。
| |||||||||||||||||
" srcset="
800w,
1024w,
1280w,
1366w,
1400w,
1440w,
1600w,
1680w,
" style="position:fixed;top:0;width:100%;height:100%;object-fit:cover;object-position:center cen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