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原名 | Battlefield 3 | ||||||||
類型 | 第一人稱射擊 | ||||||||
平台 | Microsoft Windows Xbox 360 PlayStation 3 | ||||||||
分級 |
| ||||||||
開發 | DICE | ||||||||
發行 | EA | ||||||||
引擎 | Frostbite 2 | ||||||||
模式 | 單人、多人 | ||||||||
系列 | 戰地風雲系列 | ||||||||
發行時間 | 2011年10月29日 | ||||||||
相關作品 | 戰地風雲 4 戰地風雲:硬仗 戰地風雲 2042 |
《戰地風雲 3》(英語:Battlefield 3)是由DICE開發、藝電發行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戰地風雲系列的一作,於2011年10月25日在Windows、PS3、Xbox 360平台發售。
《戰地風雲3》故事發生在公元2014年(也是戰地風雲 4的6年前,戰地風雲 2042的28年前,戰地風雲 2142的131年前),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偵察營「米斯菲1-3」(Misfit 1-3)五人戰術小隊的亨利·布萊克本中士,在伊拉克庫德斯坦的蘇萊曼尼亞維和行動中搜尋負責搜查IED製造地點時失去聯繫的友軍部隊時,遭到來自伊朗的名為人民解放抵抗組織(People's Liberation and Resistance,簡稱PLR)的武裝分子襲擊。在激烈交火中,當地發生大地震,PLR乘亂發動政變控制了整個伊朗。爬出廢墟的布萊克本在目睹了一位名為所羅門(Solomon)的神秘人物出現後殺出重圍與戰友會合,殘餘美軍全部撤離。
美國為首的盟軍隨後對伊朗發動戰爭,布萊克本的小隊在海軍航空兵的支援下發起「斷頭台行動」進入德黑蘭抓捕PLR領袖法魯克·巴夏爾(Farukh Al-Bashir),但是在一家銀行的金庫內卻發現了可裝三顆俄製微型核彈的箱子以及紐約和巴黎的地圖和火車時間表,其中有兩顆核彈不翼而飛。
由於銀行隨時都可能倒塌,布萊克本的小隊向上級求援,在喬納生·米勒中士(Sgt. Jonathan "Jono" Miller)所駕駛的M1A2坦克的支援下成功帶著核彈撤出,但米勒及其坦克乘員在等待支援的過程中被敵軍包圍並俘獲。隨後米勒被巴夏爾和所羅門處死,處死的短片被放到了網路上。布萊克本的小隊在不久後重返德黑蘭,於拍攝處決短片的大樓附近捉到了巴夏爾,但是在追捕過程中不慎使巴夏爾受到重傷。在撤退的飛機上,巴夏爾在臨死前透露了所羅門意圖核攻擊紐約和巴黎的計劃。
隨後,布萊克本的小隊根據從巴夏爾的手機中所獲知的情報,前往伊朗北部抓捕巴夏爾的軍火供應商阿米爾·卡法洛夫(Amir Kaffarov),在行動中遭遇了為了同一目的而來的俄羅斯空降兵的攻擊。布萊克本在進入卡法洛夫的別墅後遇到了先行攻入的俄羅斯總參情報總局(GRU)特工迪米特里·「帝瑪」·馬雅柯夫斯基(Dimitri "Dima" Mayakovsky),帝瑪向布萊克本解釋了卡法洛夫從俄羅斯走私了三枚微型核彈並將核彈賣給了所羅門,以及所羅門要對巴黎和紐約發動核爆攻擊的真相,同時說服了布萊克本與他合作阻止核爆和美俄戰爭的爆發。而此時布萊克本的上司柯爾上尉(Cpt. Cole)趕到並試圖逮捕帝瑪,迫使布萊克本不得不將其射殺以讓帝瑪脫身。此舉導致布萊克本被軍事法庭逮捕並交給中情局審問。
與此同時,帝瑪與GRU的戰友趕到巴黎試圖阻止所羅門將微型核彈引爆,但是卻沒能成功,核爆造成了超過八萬人死亡,帝瑪與其戰友雖然倖免於難,但是由於直接暴露在強大核輻射中而遭到嚴重輻射汙染。
紐約,中情局並不相信布萊克本的敘述,將搗起戰爭的責任全部推向俄國,並透露所羅門是為中情局服務的海外特工。意識到形勢緊迫,布萊克本在戰友大衛·蒙地斯(David Montes)的協助下逃出並且追趕所羅門,一番追逐後,大衛被所羅門開槍射殺,但同時所羅門的手槍也沒有子彈了。一輪肉搏戰後,布萊克本最終在眾目睽睽的時代廣場之下,用磚塊將所羅門格斃,並找到了失蹤的第三枚核彈。
結局最後一段,是在巴黎遭受嚴重核輻射汙染的帝瑪一段充滿哲學性的談話,故事隨著一聲槍枝上膛聲和敲門聲結束。
以下是各任務在時間線上的排序、任務開始地點及關卡編號:
電腦硬體 | 最低配置 | 推薦配置 |
---|---|---|
作業系統 | Vista/7 | Vista/7 |
CPU | Core 2 Duo 2.4GHz Althon 2.7GHz | 四核CPU |
顯卡 | NVIDIA GeForce 8800GT | NVIDIA GeForceGTX560或ATI的Radeon6950或更高 |
內存 | 2GB | 4GB |
硬碟容量 | 20GB或更高 | 20GB或更高 |
布萊克——Sgt Henry Blackburn(亨利·布萊克本中士):
哈金斯——Lt. Jennifer Colby Hawkins(珍妮弗·霍金斯中尉):
: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鯊魚(Shark)4-6戰鬥攻擊機小隊的一名FA-18F武器控制指揮員併兼機長,與布萊克是舊交。後期參與了攻擊卡法羅夫的計畫。(和續作中的直升機駕駛員不是同一個人)
帝瑪——Dimitri "Dima" Mayakovsky(「迪馬」迪米特里·馬雅可夫斯基):
米勒——SSgt. Jonathan 「Jono」 Miller(「離子」強納森·米勒上士):
科爾——Cpt.Cole(科爾上尉)
:米斯菲小隊的長官,根據米斯菲小隊成員的描述是一名極為貪戀官位的上尉,在夜襲一關中親自帶隊要求逮捕阿爾·巴夏爾但巴夏爾最後還是死了,後在卡法洛夫一關中被布萊克擊殺。
所羅門——Soloman
:戰地風雲3最終Boss,先後成為過GRU的隊員和美國CIA特工,但均因不明原因背叛,利用PLR來奪取儲存於當地某銀行的三枚核彈實際上只拿走了兩枚,一枚在巴黎引爆,另一枚準備在時代廣場引爆,但被布萊克用磚塊殺死功夫再高,一磚撂倒
技能不疊加,不要重複帶!!
可以減小首發射擊子彈分佈50%,但是隨後的每一發子彈,分佈擴大50%,後座增加20%。言外之意,首發射擊會更精確,但是隨後的就會相反。在對槍過程中,對於那些後座小,子彈分佈卻很大的槍會比較適合用重槍管。
會使你的盲射第一槍分佈增加34%;瞄準射擊時,第一發子彈分佈減小50%,並且使後坐力偏移整體減小10%
使最大盲射分佈擴大50%,在連續開槍時,子彈分佈會一直變大,使得精確度下降。
使base hip spread (靜止時盲射的子彈分佈)縮小33%. 但完全不會影響瞄準是的進度 -> 對於狙擊的盲射有特效
反坦克裝甲車
某些EA高層管理和員工的營銷並沒有受到一些批評,但一些高級EA員工開始攻擊主要競爭對手動視,特別是使命召喚系列,多次表示戰地風雲3將徹底擊敗使命召喚系列,或者類似如此猖狂之話。
然而,動視發行老闆埃裡克·赫什伯格(Eric Hirshberg)在內的很多動視暴雪員工對這些聲明做出了負面回應,稱EA和DICE的態度對整個行業不利。
至此,戰地風雲系列和使命召喚系列的愛恨情仇就此開始......
(包括但不限於DICE和IW,EA和動視的互相嘲諷,兩大遊戲玩家粉絲群體在油管,推特,臉書等網站上互撕等一系列很多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