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用戶對2024年3月該站的行動表示遺憾,宣佈終止在該站點的一切活動(除編寫維基娘等與維基媒體基金會相關條目)。本人已轉至維基百科之User:Kurgenera。
此用戶已在曾開放編輯的該站點做出1000筆以上編輯,並創建41個條目。
此用戶對萌娘百科手機站點大量佔用系統資源的各種奇怪效果表示( ! )抗議 。
此用戶一切於萌娘百科站內編輯,若無以下情況,則遵循以知識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未本地化版本(CC BY-SA 4.0)許可協議發布。若萌娘百科未來伺服器變更,或版權協議變更,則遵循萌娘百科用戶協議。
簡而言之:該用戶於萌娘百科發表之內容,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除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國界法》規定之合法領土,以及獨立國家國協各主權國家轄區內禁止商業使用。故此,將該用戶於萌娘百科編寫之內容與百度百科、抖音百科、搜狗百科、360百科內容相互替換(Copy)屬著作權侵犯。將該用戶於萌娘百科編寫之內容轉移至維基百科符合著作權。遵循知識共享 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國(CC BY-SA 3.0 CN)許可協議。
五年前不懂方針,現在讓我寫一下對你萌百方針的評價吧:
( ! )強烈抗議你萌百的管理員和維護姬低門檻,這些門檻放隔壁維基都是撒泡尿就能造出來的,所以你萌百腐爛的一部分原因歸咎於這低得半死的門檻。
你萌百管理員高高在上,全是官架子,風氣極差。(5年前是這樣,現在我不知道)
比如,維護姬最低門檻「已成為自動確認使用者超過30日」「在萌娘百科的主(namespace=0)、模板(template:)、分類(category:)命名空間下編輯合計超過200次」,維百下這個次數是1000次(回退員最低門檻)和90天(實際上可能更高,通常情況下8000編以上的用戶才能上巡查員(本人經驗確實如此),回退員可能還要更高)。
還有那個「有1個由自己主力編寫的條目,證明自己已經會用wiki代碼,能寫出條目」,這是不是在搞笑?我覺得可以加黑幕了。
個人認為應該改成這樣:
簡單,貢獻沒超過User:星海子的用戶都不能當管理員。
「優質編輯者」(真好聽!),隔壁維百叫「巡查豁免權」的那個,在你萌百變主觀臆斷無條件,在維百是最低門檻創建或重寫50個有效條目/25個有效條目+10 DYK(namespace=0)(高的半死,以前75個現在新方針下來還是好高)。
也許在某些情況,可能是發現錯誤做一些小編輯,可能是萌百重新變回那個開放的萌百,我將重新加入,再度投身這個可親可愛的萌百。
現用郵件是OP-114514@outlook.com(原先萌百掛鉤的郵箱地址為備用,目前暫不用)。若想要製作各種千奇百怪的用戶框可以聯繫我。如果有關於維基代碼的問題(畢竟是Wiki-4),或關於編寫條目的問題,都可以電郵聯繫。
此用戶編寫之以下模板均可由所有萌娘百科用戶無限制使用和修改,無需經過本人同意,惟需禁止MGP:破壞。
/工具箱(直接從維基百科搬來,可能無法使用)
/gift(升級版維基友愛模板)
維基百科的假面騎士相關條目嚴重缺失,相關領域可能已經完全沒有編者維護,坑一大堆,令和騎士幾乎都沒有條目,需要填……
祝編安。
| 這個用戶是碧藍航線的指揮官。 |
|
2020年一個普通的春日,我偶然在網絡上發現了萌娘百科——您目前使用的,一部以ACGN相關文化為主題的在線百科全書。萌娘百科的頁面內容豐富、條目詳盡,尤其是那些對角色、作品和梗的深入解析(尤其是蘇聯娘)。於是,2020年4月9日,本人註冊了萌娘百科帳號,正式成為了一名「萌百人」。
我至今已於萌百做出了1000筆以上的編輯,創建了41個條目(第一個條目是「亡」,最後一個條目是「法國娘」)。大部分貢獻集中於假面騎士系列,少部分貢獻於國家擬人化。畢竟當時涉世未深,個人也相對社恐,故當時從來沒有參與任何社群管理。然而,五年後的今天,我對萌娘百科的感情已從熱愛轉為深深的失望,最終選擇了離開,投身到維基百科的懷抱。
第一次編輯時,我的心情既興奮又忐忑。接觸維基的編輯界面,密密麻麻的代碼和格式讓我有點手足無措。過了一會兒,我刷新頁面,看到自己的編輯被保留下來。那一刻,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的小小貢獻,竟然能讓這個維基變得更好!從那天起,我開始沉迷於編輯的樂趣。
萌娘百科的社區氛圍非常獨特(至少是2020年左右),沒有古板的學術氣息,但有二次元特有的輕鬆與幽默。我開始嘗試創建新條目,目前已創建一些假面騎士和龍珠相關的角色。創建條目比修改更具挑戰性,因為需要從零開始整理資料、設計結構,還要確保內容符合社區的「萌屬性」標準。
有一次,我為假面騎士EX-AID修訂了條目,結果因為侵犯著作權被其他編輯者回退。我有些沮喪,覺得自己花了幾個小時的心血被「否定」。這次經歷讓我明白,萌娘百科的社區並不是一個無政府國度,而是一部不正經的百科全書。
2020年秋,萌娘百科KM編輯組承辦(儘管後因未註冊被強制撤銷),我的用戶名赫然出現在編輯組成員中,這使我非常欣喜。我們在QQ群裡討論和分享資料——這是萌娘百科假面騎士編輯者們的最榮光的一刻。
每當我看到自己創建的條目被廣泛修補,或收到其他用戶的感謝和評論,我都會覺得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從最初的「菜鳥」到如今仰視這些萌百年齡比我年輕4年的新興編者,我也見證了萌娘百科的壯大。五年間,平台的條目數量不斷增加,內容涵蓋了從經典老番到最新手遊的方方面面。
整個萌百卻在不斷腐爛。
Template:Quote box 也許,自萌百站長User:Baskice辭職之後,萌百就已經開始變質、腐爛了吧。
當我回歸時,萌百的各種新制度已經讓我感到窒息。萌娘百科本應是一個「萬物皆可萌」的平台,但新機制卻讓編輯開始失色。我開始懷疑,自己在萌百的一切心血是否真的有意義。最終發布的制度磨滅了我的熱情,也讓我對社區的歸屬感完全消失。
其它讓我失望的是,萌娘百科的內容始終侷限於中國大陸的自由內容,無法成為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平台。知識共享 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 中國大陸(CC BY-NC-SA 3.0 CN)使萌娘百科被人為地框定,無法真正服務於全球的二次元愛好者。
此外,萌娘百科始終無法擺脫「小眾」標籤。儘管它在二次元圈子內有一定影響力,但其內容和編輯門檻使得它難以吸引更廣泛的受眾。相比之下,維基百科的開放性和包容性讓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一個真正為大眾服務的知識平台。萌娘百科的條目雖然充滿趣味,但萌百社區的一切讓我逐漸感到它與我的期望背道而馳。
2025年,我開始嘗試在維基百科上編輯。起初,我只是為了測試條目「法國共和曆」的清空緩存功能,但很快被它的開放性和全球視野所吸引。在維基百科上,我可以自由引用來自世界各地的可靠來源。編輯規範雖然更加嚴格,但整個社區氛圍更加開放,管理員和編輯者之間的溝通也更平等。
在維基百科,我編輯的範圍也從二次元擴展到了更廣泛的領域,比如歷史、傳記和文化。維基百科的條目不僅服務於小眾愛好者,還能讓普羅大眾輕鬆獲取知識。這種為大眾服務的使命感讓我重新找回了編輯的樂趣。至今,我在維基百科的編輯次數已經達到了萌娘百科的5倍,每一次編輯都讓我感到自己的貢獻在更廣闊的舞台上被看見。
回首在萌娘百科的一切,我依然感激它帶給我的最初熱情。那些深夜整理資料與編寫條目的日子,曾經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嚴格的制度、地域內容的侷限以及無法服務大眾的現實,讓我對它的熱愛逐漸被失望取代。如今,我偶爾會回訪萌娘百科的頁面,看到自己當年的編輯痕跡,心中五味雜陳。它曾是我二次元旅程的起點,但也讓我意識到,我想要的,是一個更開放、更包容的知識社區。
在維基百科的編輯讓我找到了新的歸屬感。我希望繼續在這裡貢獻力量,無論是為ACG專題貢獻幾乎沒有,還擾亂過,還是為大眾知識
也許,在未來訪問萌百條目時,可能會抽空完善一個條目、修復一個錯別字。畢竟,萌娘百科不僅是一個知識庫,更是無數二次元愛好者的心血結晶。
我為自己能成為其中的萌百人感到驕傲,但我為自己能成為維基人中的一員更感到驕傲。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該用戶,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中文)User:Kurgene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