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軍棋 | ||
![]() | ||
中文名 | 軍棋、陸戰棋 | |
英文名 | a stand of colors(美式) a stand of colours(英式) | |
遊戲類型 | 棋牌遊戲 | |
遊戲人數 | (軍棋)2人;(四國軍棋)4或3人 |
軍棋(英語:Luzhanqi / Land chess / Military chess / Army chess;日語:
最早的軍棋其實是一種軍用輔助工具,通常是作戰鬥推演使用的,與現在頗為不同,比較類似E社遊戲。由於這種軍用工具時至今日還在使用,為避免混淆,這種純粹軍用的軍棋通常被叫做「兵棋」,而「軍棋」則指代由它衍生出來的一種棋類遊戲。
法國陸軍棋stratego是1908年法國人根據Kriegspiel改進的,去掉了原棋裡的骰子,變成了一次一步的棋。至於什麼時候出現的間諜之類的元素,這個詳細情況資料不詳無從查證。現行版本的中國陸戰棋在法國陸軍棋基礎上,軍隊建制設置修改為解放軍制,增設了鐵道、行營、大本營等元素,發明於1927年到1954年之間,發明人不詳。
軍棋(陸戰棋)常見的玩法為二人玩法,2名玩家(暗棋玩法則增加1名裁判)。
在不特別說明的情況下,「軍棋」一般指的是二人軍棋。(本條目後述中凡不帶前綴的「軍棋」均指二人軍棋/二人陸戰棋)
另外,亦有四國軍棋,由中國棋院最先發布,需要4名玩家(暗棋玩法則增加1名裁判)。人數不足的情況下,3人也可以玩。
四國軍棋有劃分陣營玩法和不劃分陣營玩法。劃分陣營玩法中,相對的兩家為同盟;2vs2對抗;不劃分陣營玩法中,為四國混戰。
軍棋遊戲所需遊戲道具包括:
軍棋棋盤是專用棋盤,共有60個可以行子的點。
每個點上註明該點的特徵,如:大本營、行營、兵站等。其中,每一方有2個大本營、5個行營、23個兵站。(翻棋玩法中,大本營相當於兵站,則為25個兵站)
四國軍棋的棋盤則類似於將兩副軍棋棋盤呈十字交叉而成,外加9條鐵路交叉點,共129個可以行子的點。
軍棋的棋子每方各有25枚,分別為:軍旗、司令、軍長各1枚;師長、旅長、團長、營長、炸彈各2枚;連長、排長、工兵、地雷各3枚。
常用的棋子形式為長方形,棋子上直接以漢字寫明棋子名稱。不同玩家的棋子以顏色區分。
四國軍棋中,每方棋子數量和形式亦然。
軍棋主要有三種玩法:明棋、暗棋、翻牌。
不同地方規則,不同平台上的規則也有一定的差異。
布子階段,也就是開局前雙方排兵布陣的過程。
明棋玩法和暗棋玩法中,在將棋子排布完成之後,進入行子階段。雙方輪流行子(四國軍棋則逆時針輪流行子)。
翻牌玩法中,由於所有棋子都是朝下倒扣著的。所以在行子之前,必須先翻子。先手玩家翻出的顏色決定雙方陣容的顏色。
在無法行子時,玩家只能選擇翻子;在既可以翻子、也可以行子的情況下,玩家可以根據需要,選擇翻子或選擇行子。
雙方輪流翻子、行子(四國軍棋則逆時針輪流翻子、行子),每次翻子或行子均為一次操作,不可連續進行兩次操作。
大本營內的棋子可以自由移動。(地雷和軍旗除外)
為了防止翻出軍旗直接被吃的尷尬情況,翻牌規則中,玩家需要先吃掉對方的三顆地雷後才能吃掉軍旗,如果工兵和炸彈全部陣亡且還有殘餘地雷在沒有特殊規則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讓對方無法行動來取勝。
翻牌玩法中,由於棋子是打亂了的,所以一方的棋子也可能分佈在其他方的範圍內,翻子也有陷入重圍的危險或者重要棋子被吃的危險,所以在翻子和行子時需要一定的運氣和策略。
其中一方玩家將其他玩家的所有能移動的棋子吃光,或者將對方的軍旗棋子除掉,則前者獲勝。
在四國軍棋中,如果是2v2陣營對抗玩法,一個陣營將另一陣營兩家的能移動的棋子殺光,或將兩家軍旗除掉,則前者獲勝。如果是四家混戰,則一家一家的淘汰,直到出現最終的勝者。
固定4名玩家。遊戲開始時每人隨機分配到19個棋子(固定1軍旗),然後按照逆時針輪流叫莊。與鬥地主類似有叫三分和叫地主玩法,叫三分玩法是根據叫的分數決定滅幾家,可以叫1分、2分、3分,而叫地主玩法則固定滅三家;如果覺得自己的實力不允許,也可以不叫。
叫地主完成後,每個農民拿到5個排長,共25顆棋子,佈局限制與普通軍棋一樣;地主可以從剩的23顆拿到19顆棋子,有一定幾率能拿到元帥、堡壘、飛彈;
對局中農民的軍旗全程亮開;地主全程不用亮旗。
一種海戰棋和軍棋類似,只不過把棋子換成了船;另外一種(聯眾等平台上的)則是battleship在中國網絡上的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