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SNK | |
![]() | |
名稱 | 株式會社SNK SNK CORPORATION |
別名 | SNK 新大地 |
類型 | 電子遊戲製作公司 |
前身 | 新日本企畫 |
成立時間 | 1978年7月22日 |
總部地址 | 大阪府吹田市江坂町一丁目16番17號 |
子公司 | 美國:SNK PLAYMORE USA CORPORATION 中國香港:SNK ASIA CO., LIMITED 中國大陸:樂玩新大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韓國:SNK INTERACTIVE CO., LTD. 日本:株式會社SNK ENTERTAINMENT |
主要作品 | 《餓狼傳說》系列 《龍虎之拳》系列 《拳皇》系列 《侍魂》系列 《月華劍士》系列 《合金彈頭》系列 |
創辦人 | 川崎英吉 |
相關人物 | 葛志輝(代表取締役會長) 外山公一(代表取締役社長) |
網址 | https://www.snk-corp.co.jp/ |
“ |
The Future Is Now |
” |
SNK(株式會社SNK)是一家日本的遊戲製作公司。SNK之名來自於其公司前身「新日本企畫」(Shin Nihon Kikaku)的縮寫。
1973年,川崎英吉創建了新日本企畫,1978年公司組織改編後,新日本企畫正式進入街機遊戲行業,並於同年4月發行了首款遊戲《Micon Kit》。次年發行了射擊類遊戲《Ozma Wars》和賽車遊戲《Safari Rally》。隨著時間的推進,新日本企畫的遊戲質量也有了顯著提高,在80年代初開始廣泛進入玩家視野。1986年,新日本企畫更名為SNK。1979至1986這一時期,新日本企畫推出了23款街機遊戲,其中不乏《雅典娜》、《怒》這樣在遊戲歷史上都具有突破意義的作品。
80年代的SNK處於上升期,此期間在北美先後建立了兩家分社,1983年美國遊戲業大蕭條後任天堂崛起,SNK也在1985年簽約成為Family Computer(紅白機)的第三方授權方。但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SNK卻沒有捲入家用機系統間的紛爭,而是把重心再度放回了街機,推出了自家的街機系統MVS。
1990年,SNK推出了NEO-GEO系統的家用機,在「把街機帶回家」的口號下,SNK進入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內SNK製作了大量的格鬥遊戲,其中大部分都成為了影響至今的著名IP,包括首次引入「超必殺」概念的《龍虎之拳》,有著獨特雙線戰鬥系統的《餓狼傳說》,首款刀劍器械格鬥遊戲《侍魂》,以及膾炙人口的《拳皇》系列,時尚的人物和華麗的招式直到現在都是SNK的特色。另外從虛擬樂隊「The Band of Fighters」等周邊運營也能看出SNK超前的眼光。但是,儘管NEO-GEO確實能讓玩家享受到「把街機帶回家」的爽快感,遊戲過於單調,性能遠不如1994年出現的CD-ROM,以及價格高昂等原因,NEO-GEO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90年代中後期,隨著街機遊戲的式微,SNK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1995年,隨著《VR戰士》等3D格鬥遊戲的出現,不滿現狀的SNK也決心進軍3D領域,並在1997年推出了Hyper Neogeo 64系統街機,同時也推出了3D版的《侍魂》(俗稱「3D侍魂64」)。然而,SNK的3D嘗試遭到了全面的失敗,3D版的《侍魂》在玩家中除了精美的人物CG外完全沒有好評,一年後的續作《阿修羅斬魔傳》也沒有獲得更好的評價。同時,由於開發重心放在這方面導致掌機「NEO GEO Pocket」缺乏遊戲而銷量停滯。賠了夫人又折兵的SNK在2000年最終還是陷入了財務危機,虧損達到了380億日元。其實在此之前,SNK也進行了不少「眼高手低」的操作,陷入窘境可謂必然。
川崎英吉在這時找上了日本最大的柏青哥製造商ARUZE,並成功說服對方收購51%的股權,將債務轉移至ARUZE。SNK在ARUZE的資助之下開發了《IRE-GUI》、《CRAZY RACER》、《爆釣》三款柏青哥遊戲,獲得了不錯的反響。然而SNK與ARUZE的理念有所衝突,川崎似乎並不想照ARUZE的想法把SNK轉型成專門的柏青哥遊戲公司,於是2001年的三月,SNK向大阪法院提出了特定調停但未收到結果,四月份再次提出民事再生方案,但經法院審理未通過該方案,10月,SNK宣告破產,舊SNK時代拉下帷幕。天國的狼印和月華啊!
然而老謀深算的川崎早已備好了一招金蟬脫殼之計。在SNK在破產前川崎在韓國組建了一家叫做BrezzaSoft的公司,將所有的遊戲版權包括ARUZE資助的柏青哥遊戲都轉移到了BrezzaSoft,之後又轉移到了PLAYMORE。但是ARUZE並不知情,在這種情況下依然繼續運營這三款遊戲的ARUZE自然吃了大虧,2002年PLAYMORE以侵權為名狀告ARUZE,狠狠「坑」了一筆。關於SNK與ARUZE之間的恩怨,究竟是SNK蓄意坑害冤大頭ARUZE,還是ARUZE野心太大被SNK反殺,眾說紛紜沒有可信資料,但是企業間本就難評對錯。
2003年7月,PLAYMORE更名為SNK PLAYMORE(簡稱「SNKP」)。這段時期因為PLAYMORE的不穩定,《拳皇2001》、《拳皇2002》授權給了韓國的Eolith公司開發,風格突變質量下跌導致了SNKP的口碑跌到了谷底,甚至一度傳出了SNK被韓國公司收購的傳聞。SNKP在PS、PS2等家用機平台上移植遊戲並推出了一些遊戲,開始向各種風格進行探索,比如3D版《合金彈頭》和《拳皇:極限衝擊》系列,取得了一些積極評價。但是2004年開始,SNKP將重心移到了柏青哥領域。
2015年8月6日,中國企業順榮三七發布公告,其參股子公司喆元文化通過境外投資平台收購了SNKP81.25%的股權,在此之前,SNKP就已經多次向中國企業的遊戲授權IP,比如騰訊的《炫鬥之王》。吃老本真香!2016年4月25日,在正式發表《KOF XIV》的同時宣佈公司名稱重新回歸為SNK,為與曾經的SNK區分,新生的SNK在logo下加入了標語「The Future Is Now」。這一時期SNK頻繁依照授權IP盈利,在《死或生》、《閃亂神樂》和《王者榮耀》等人氣遊戲中都可以看到SNK旗下角色的身影。在IP業務交給中國方管理的情況下,SNK日本本部則專心於遊戲的研發,並逐漸開始復活自家的遊戲系列,比如時隔近十年推出了《侍魂》系列的新作《侍魂 曉》。
2020年,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以下簡稱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宣佈將收購SNK因為王儲是真愛粉。同年11月26日,SNK宣佈已與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所創辦基金會名下企業:電子遊戲開發公司(Electronic Gaming Development Company,簡稱EGDC)簽署了一項股權轉讓協議,這使得SNK的最大股東不再是中國企業。這就是真愛粉的鈔能力啊
2022年4月6日,根據SNK官網一則財報顯示,沙特電子遊戲開發公司(EGDC)收購了該公司96.18%的股權,已接近完全控股。[1]
(待補充)
「SNK影響者」或「SNK網紅」,原本是指「SNK的內部知情人士」,現在多指SNK相關的標題黨。因為《拳皇XV》久久沒有新消息導致了網絡上謠言四起,這些謠言一般會以「Info coming from an SNK Influencer」為題,久而久之成為了一種梗,比如自稱「SNK Influencer」來扯一些明顯誇張的情報。在中國的類似謠言起先多以「我叔叔/舅舅在SNK工作,他告訴我……」為題,因此也被稱做「舅舅黨」。
《拳皇XIV》公佈以前,曾經流出過一份登場角色名單,在當時看上去非常不可信,但遊戲公佈後被證實是完全正確的,這件事也是《拳皇XV》謠言興起的原因之一。本來人們還對這些謠言充滿期待,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期待落空,「SNK Influencer」也招來了越來越多的反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