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蒂爾達II娘是瑪蒂爾達II型步兵坦克的擬人化萌娘。
瑪蒂爾達II娘是牛牛軍在第二次世界萌戰前期裝備的主力坦克娘,設計目的是配合步兵娘進行衝鋒。考慮到步兵娘們的腳程,瑪蒂爾達II娘機裝的最高速度只有24KM/H,比同期的其他坦克娘慢了不少。
瑪蒂爾達II娘與姐姐瑪蒂爾達娘在正式入役之前的代號是在A12和A11。軍方為當時還沒有名字瑪蒂爾達姐妹起了個秘密代號──瑪蒂爾達(Matilda)。 在二戰的北非戰場上,英軍的瑪蒂爾達II娘坦克打出了威風,英軍坦克兵親切地稱它為「戰場上的女皇」。而在歐洲國家中,戰爭女神──希爾德加德(Hildegard)的名字是很響亮的。在英語圈國家中,Hildegard的簡略型Hilda,成為英文中常用女性名Madilda的語源。因而,瑪蒂爾達(Madilda)既是一般英國女性的名字,又含有「戰爭女神」的寓意,寄託了牛牛對姐妹二人的期望。
瑪蒂爾達I孃的戰鬥全重為11噸,乘員2人,車長4.85米,車寬2.29米,車高1.87米。無論從尺寸和戰鬥全重來看,還是從乘員人數來看,都只能算是輕型坦克一列。
由於設計思想的限制,其主要武器僅為1挺7.7毫米機槍,火力太弱。後來雖然換裝了12.7毫米機槍,但由於原來的砲塔太小,乘員操縱射擊還挺費勁。動力裝置為福特8缸汽油機,最大功率僅為70馬力(51.5千瓦),最大速度僅為12.8千米/小時,比牛車快不了多少。行動裝置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主動輪在後。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它的裝甲厚度較大,車體正面裝甲厚度達60毫米,砲塔的四周均為65毫米厚的鋼裝甲,這對於二戰前的輕型坦克來說是相當出眾的了。
瑪蒂爾達I娘共生產139隻,這個數字在蘇美德面前微不足道。瑪蒂爾達I娘服役於法國的牛牛軍,在1940年損失慘重。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漢斯的反坦克砲輕易不能擊穿它的正面裝甲,一部分瑪蒂爾達I娘從敦刻爾克撤回英國本土,作為訓練新人的教官繼續工作。
作為姐姐大人的改進型,瑪蒂爾達II娘針對姐姐的缺點進行的大量改進。將原先使用的8缸汽油發動機換為2台裡蘭直列6缸柴油發動機,在提升了機動能力他同時降低了發動機被點燃的風險。輕機槍顯然不足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戰爭,牛牛軍額外添加了一門QF2PDR MK IX/X 火砲這極大的提升了瑪蒂爾達II孃的作戰能力。
牛牛軍中的瑪蒂爾達II娘參與了從北非到法國的一系列戰鬥,戰功赫赫,不愧於她源於「女武神」的名字。
儘管瑪蒂爾達II娘是如此的可靠,她還是在1943年的攻勢前離開了最前線,將位置讓給她的繼承人們(十字軍娘、克倫威爾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