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谿是由上海燭龍開發的網路遊戲《古劍奇譚網絡版》中的登場角色。
現為神一道天分壇·宗聖宮長老,出身成員門派之一的瀟湘榭,主修女媧一系的仙術,療傷與封印結界之術尤為出眾。外貌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斯文、清秀,身材略顯纖細。性格溫柔隱忍,行事思路縝密,偶爾會給人內藏機鋒之感。
俗家姓葉,是一個官宦大族,然因族中勾心鬥角、互相傾軋嚴重,幼時生活頗多艱辛。有一幼弟名「秉風」,其時尚在襁褓之中。但後來他和弟弟失散於一場家族慘變,逃難途中他身受重傷,卻意外被瀟湘榭所救,並拜在瀟湘榭館主碧蘅夫人座下。
由於能力出眾,長安之變後,公主李令雙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他,遂請求瀟湘榭館主出面,推薦辰谿調任宗聖宮長老一職,助她全力處理長安之變的後續事宜。此後,他也曾利用閒暇打聽弟弟的下落,但卻依然沒有音訊。
曾一度與天機令主崔遠之同遊修行,關係十分密切,但後來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而在得知對方參與長安之變後,他更是深惡痛絕,一直想親手結束這場滔天劇變給世間帶來的創傷。對於公主李令雙,他看似彬彬有禮,卻總有種疏離之感,旁人議論他對公主表面敬重實則厭惡,他也不置可否。而公主既看重其才能,亦很體諒他從前的艱辛遭遇,因此對他始終禮敬照護有加。
因事態緊急,追隨已經成為神一道天代盟主的李令雙前來忘憂谷,追擊寄身相,但因所修的參商鎖之法反噬嚴重,自己的身心狀況都已到了最艱險的時刻。是仙是魔,只在一念之間。
辰谿實為西方某位以有情成道的大能鎖骨菩薩在下界的化身之一。從前代替碧蘅夫人與年紀大了自己約兩輪的逸虛切磋時,趁其不備用一招瀟湘榭獨有的封禁術封住了對方的所有修為、光憑一根笛子便追著打,最後是南燻真人看不下去才叫了逸虛趕緊認輸。
逸虛因過於好奇為何辰谿小小年紀便有十足天賦、偷看他洗澡的時候,還很大度地讓對方摸自己的骨頭。
曾拜託天機九宸次席葉扶香[3]從地府打聽弟弟葉秉風的下落。在葉扶香的幫助下,得知弟弟正是如今天機九宸的第七席段鳳樓。
曾與天機令主崔遠之結下參商鎖,同遊修行,關係十分密切,是崔遠之的第二片「葉子」。但後來崔遠之慾斬緣,辰谿卻心生猶豫,兩人理念不合,就此分道揚鑣。崔遠之強行單方面解開與辰谿的參商鎖,辰谿則當斬未斬,兩人都深受反噬之苦。從葉扶香處得知崔遠之因強解參商鎖而性命垂危,卻不肯與段鳳樓結緣續命後,幫助壓制崔遠之,令其結成與段鳳樓的血蠱之鎖。
天雨花之患後,便一直在長安主持諸多事宜,一方面緩和江南、江北間的局勢,阻止戰爭爆發;一方面遏止長安鏡殿中的邪劍和邪物。秦陵之盟發現疑似有秦陵弟子身染寄身相,向神一、天玄求助,辰谿對此十分重視,因李令雙已結束拔劍試煉,回到長安親自坐鎮,他便趕往步雲洲幫助核查。
現已作為女主角正式加入逸虛與清都的同人合志《三葉一李之吹葉記》。
《風葉寄遠》列傳主題曲。笛與簫的合奏,悠揚婉轉,如相對而話,言笑晏然。曲至後段,則多了幾分惆悵,似是對眼前美好終將逝去的悲傷預感。
《風葉寄遠》變調。辰谿經歷種種磋磨之後,終於徹悟斬緣,曾經的結緣之曲再次聽來,也有了全新的意味。
素材筆記一
某某年六月初八,記於渭川塬
說是百多年前,此地有一戶大族人家,坐擁千畝良田,萬頭牛羊,卻只有一個獨生子,因此從小便極為溺愛。此子長成後性情頑劣兇狠,天天帶著一群遊手好閒之徒招搖過市,無惡不作,尤其喜歡霸佔美貌女子,上至四五十歲的老婦,下至還未及笄的少女,只要略微生得平頭正臉一些,也不管人家有無婚配,是尼是道,就都強要娶回家做妻做妾。又因為他族中有老大人在長安為官,鄉民們求告無門,只好日日求神拜佛,盼望有大神通者出手收了他去,他聽了非但不害怕,甚至還誇下海口,說哪怕是仙女下凡,也要越過牆來與他私會。
某日渭川塬上出現了一位婦人,生平籍貫,姓甚名誰一概不詳,只因為她膚白如玉,容色秀美,常人就都叫她玉姑娘。這樣一個人物自然被此子一眼相中,而那玉姑娘竟也不反抗,當天晚上就與此子成婚,做了他的小妾。
洞房之夜正當此子情迷意亂時,突然發現懷中美人不知何故竟變成了一具森然白骨,他嚇得嚎叫一聲滾落床下,但抬頭再看,卻見美人依然玉體橫陳,媚眼如絲。如是再三,只要此子欲心一起,紅粉便頃刻化為骷髏。
第二天早上,僕人進屋伺候洗漱,發現此子撲倒在地,昏迷不醒,胯下淋漓如注,而玉姑娘則不知所終。
素材筆記二
某某年四月十七,記於步雲洲,與青燈芯酒後閒談
某次法會上,眾同修爭論有情道與無情道究竟孰優孰劣,適逢青燈芯道友經過,她便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不知多少年前,曾有兩位大神通者也有這麼一番辯論,一個為尊者諱,特意隱去姓名,此處就稱他為高石君,另一個是位出身西域的存在,於世間有無數化身,此處稱其瀟湘女史。
高石君列舉了無情道的三千種好處,而瀟湘女史則認為有情道才更得天地造化真意,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便打了一個賭,他們一齊下凡歷劫,不得動用任何仙術法器,先得道者為優勝。
瀟湘女史便化身為一名帶髮修行的美貌女尼,誓要渡盡世間貪妄淫濫之徒。每到一處,她便著意招引當地的風流閒漢,登徒浪子,先使其領受無邊極樂,再顯出骷髏本身相,引對方從欲入道,頓悟紅顏白骨,一身兩面的道理。
因為這樣的行事態度,女史行走世間時經常遭受嫉恨覬覦,她又堅決不肯用任何法寶仙術,所以數次遇險,好不容易才死裡逃生。後來女史行至荒狼原上,在姑墨瀚海遇到一位奄奄一息的旅人,那人自稱是一位惡名昭彰的江洋大盜,為躲避官府的追捕逃出勒馬關,在烈日下跋涉十餘日,如今已是筋疲力盡,他向女史求一碗水,女史便讓他發下誓言,從今往後再不傷一人性命。為報救命之恩,大盜想追隨女史身側為其護衛,女史思量再三,最終答允,還親手削了一把木刀送給他作為武器。
女史一路南下,從荒狼原到江都,輾轉數千里,在大盜的盡心保護下竟毫髮無傷,甚至在她渡化他人時,也是大盜隔牆守衛。久而久之,大盜竟對女史暗生愛慕,女史對此心知肚明,在一償大盜心願後,再次露出骷髏本身相。但大盜卻無半點驚懼之色,說自己平生梟首無數,看過的殘肢白骨數不勝數,卻從沒見過這樣勾連如鎖,光潔美麗的骨頭。女史知道他情根太深,不能再長留身邊,心下便存了分道揚鑣之意。
女史與大盜行至江平原附近,路遇一群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饑民,要將他們二人充作吃食,大盜寡不敵眾,又因恪守承諾,不造殺孽,最後被饑民生擒。此時女史挺身而出,願效法佛陀割肉餵鷹,甘心己身飼人,以求一夕果腹。大盜目睹女史被眾饑民分食,怒極痛極,當場便將萬般誓言都拋到九霄雲外,他把木刀一折兩段,大開殺戒,一時間日月無光,血流成河,男女老少一齊殞命。女史萬沒有想到,她的善舉竟親手造就了一代魔頭。眼看大盜無人可擋,臨近的九鍾寺、紀家村都即將滅於其屠刀之下,女史也不得不破誓毀約,動用法力召來漫天雷霆,重創大盜,而她多年積累的修為也毀於一旦,只能轉世重來。
彌留之際,女史向大盜約定,他的一身罪孽都因自己而起,來世定要度脫他出苦海紅塵。大盜卻說投胎轉世會改換形容,只怕兩人對面不識,女史便用指尖蘸了自身上的一抹鮮血,在大盜右邊眼角輕輕點下一顆小痣,作為來世相認的標記。
故事到此完結,咱們還來不及唏噓,青燈芯又說,其實那大盜也非俗流,他投胎前曾在忘川蒿里徘徊,被高石君挑中用於這場賭約,自此命魂中便附有高石君一念神通。
我問,高石君如此大費周章,他最後贏了賭局嗎?
青燈芯搖頭不語。
嗚呼,女史對眾生有情,卻對大盜無情,大盜視眾生為糞土,唯獨對女史情之所鍾。此二子高低優劣,實在難以分辨,我自知修為淺薄,只有將這個故事記下來,以待後來人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