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時代仍在呼喚,則英雄必將現身!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假面騎士系列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假面騎士Diend()是特攝劇《假面騎士Decade》中登場的二號騎士,變身者是海東大樹。
使用「Diend驅動器()」配合「騎士卡片()」變身。可使用騎士卡片來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可以將驅動器作為普通槍鬥術的槍使用。
名稱由來:「Diend」發音類似於英文「The End」的變體,同時在發音與簡寫的「DED」上與Decade(DCD)相對。
變身者
| 變身者 |
皮套演員 |
聲優 |
初登場作品
|
| 海東大樹 |
永德 高巖成二(超電王三部曲) 橫田遼(超級英雄大戰) 中田裕士、繩田雄哉、淺井宏輔(時王) |
戶谷公人 遊佐浩二(浦塔羅斯附身) |
本作TV版第10話
|
騎士形態
基礎形態
ディエンド 終騎 Diend
|
 |
初登場作品
|
| 本作TV版第10話
|
| 其他登場作品
|
| 無
|
| SPEC
|
| 身高
|
194cm
|
| 體重
|
88kg
|
| 拳擊力
|
6t
|
| 踢擊力
|
8t
|
| 單次跳躍力
|
30m
|
| 行動速度
|
100m / 5s
|
簡介
使用「Diend驅動器()」插入「Diend 騎士卡片()」變身而成的基礎形態。 驅動器信息
- 「Diend驅動器()」:海東大樹使用的變身道具兼武器,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
武器信息
「Diend驅動器()」:海東大樹使用的變身道具兼武器,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
「音擊棒·山背風()」:原屬於假面騎士威吹鬼的音擊武器。
「浦塔長杆()」:原屬於異魔神浦塔羅斯的杆型武器。 音效
變身音效:「假面駕馭()......終騎()!」
- 必殺技音效:「最終攻擊駕馭()......終()-終()-終()-終騎()!」
必殺技
「Diend Blast()」: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爆破()」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Blast!」的音效發動。除了高速連射以外,還可以製造出子彈制導射擊或跳彈射擊、降下光彈之雨等槍鬥術才能製造出的效果。
「Diend Invisible()」: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隱形()」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Invisible!」的音效發動。可以隱去自己的身姿迴避敵人的攻擊以外,也可以從容不迫地撤退。
「AttackRide CrossAttack()」: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夾擊()」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CrossAttack!」的音效發動。令所召喚的假面騎士發動必殺技攻擊敵人。
「Diend Illusion()」: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幻影()」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Illusion!」的音效發動。生成複數自身分身體一起攻擊敵人。
「Diend Barrier()」: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障壁()」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Barrier!」的音效發動。展開能量障壁阻擋敵人攻擊。
「Dimension Shoot()」:將騎士卡片「最終攻擊駕馭 Diend()」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Final AttackRide!Di-Di-Di-Diend!」的音效發動。將繪有由假面騎士空我至假面騎士Kiva為止的前輩的九位平成騎士與自身的半透明卡片照準並捕捉敵人,並將卡片的能量匯成巨大的光束髮射而出。此時被召喚的騎士會作為射擊能量的一部分被還原。
「Dimension Kick()」:右腳纏繞能量對敵人施以踢擊。
|
ディエンド(ネオディエンドライバーVer.) 終騎(新Diend驅動器版) Diend (NeoDienDriver Ver.)
|
 |
初登場作品
|
| 《假面騎士Zi-O》
|
| 其他登場作品
|
| 《假面騎士Outsiders》
|
| SPEC
|
| 身高
|
194cm
|
| 體重
|
88kg
|
| 拳擊力
|
24.5t
|
| 踢擊力
|
36.4t
|
| 單次跳躍力
|
48.2m
|
| 行動速度
|
100m / 3.1s
|
簡介
使用「Neo Diend驅動器()」插入「Diend 騎士卡片()」變身而成的基礎形態。
- 於《假面騎士Zi-O》中變身的姿態。在原版的基礎上,能夠使用平成新十年騎士/平成二期騎士的能力
驅動器信息
「Neo Diend驅動器()」:在海東大樹遊歷了平成最後十位騎士的世界後,由「Diend驅動器()」進化而來。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武器信息
「Neo Diend驅動器()」:在海東大樹遊歷了平成最後十位騎士的世界後,由「Diend驅動器()」進化而來。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音效
變身音效:「假面駕馭()......終騎()!」
- 必殺技音效:「最終攻擊駕馭()......終()-終()-終()-終騎()!」
必殺技
「Diend Blast()」: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爆破()」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Blast!」的音效發動。除了高速連射以外,還可以製造出子彈制導射擊或跳彈射擊、降下光彈之雨等槍鬥術才能製造出的效果。
「Diend Invisible()」: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隱形()」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AttackRide!Invisible!」的音效發動。可以隱去自己的身姿迴避敵人的攻擊以外,也可以從容不迫地撤退。
「Dimension Shoot()」:將騎士卡片「最終攻擊駕馭 Diend()」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Final AttackRide!Di-Di-Di-Diend!」的音效發動。將繪有由假面騎士空我至假面騎士Kiva為止的前輩的九位平成騎士與自身的半透明卡片照準並捕捉敵人,並將卡片的能量匯成巨大的光束髮射而出。
|
特殊形態
コンプリートフォーム 完全形態 Complete Form
|
 |
初登場作品
|
| 《THE MOVIE 超·電王三部曲 EPISODE YELLOW 寶物DE End Pirates》
|
| 其他登場作品
|
| 無
|
| SPEC
|
| 身高
|
201cm
|
| 體重
|
107kg
|
| 拳擊力
|
14t
|
| 踢擊力
|
16t
|
| 單次跳躍力
|
60m
|
| 行動速度
|
100m / 3.5s
|
簡介
使用「K觸屏(Diend)()」放入「Diend 完全騎士卡片()」後,放置於「Diend驅動器()」拆解後腰帶的空位中進行變身而成的最強形態。 驅動器信息
- 「Diend驅動器()」:海東大樹使用的變身道具兼武器,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
武器信息
「Diend驅動器()」:海東大樹使用的變身道具兼武器,可以通過「騎士卡片()」召喚其他騎士進行戰鬥。音效
變身音效:「G4!龍牙()!地帝()!巨刃()!歌舞鬼()!金斗()!惡()!顱骨()!最終假面駕馭()......終騎()!」
- 必殺技音效:「最終攻擊駕馭()......終()-終()-終()-終騎()!」
必殺技
「攻擊駕馭 劇場版()」:將騎士卡片「攻擊駕馭 劇場版()」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攻擊駕馭 劇場版()」的音效發動。召喚八位在劇場版中登場的惡役騎士協助作戰。
「強化次元射擊()」:將騎士卡片「最終攻擊駕馭 Diend()」裝填於驅動器後伴隨著「最終攻擊駕馭()......終()-終()-終()-終騎()!」的音效發動。將繪有由假面騎士空我至假面騎士Kiva為止的前輩的九位平成騎士與自身的半透明卡片照準並捕捉敵人,並將卡片的能量匯成巨大的光束髮射而出。
|
|
|---|
| 登場人物 |
|---|
| | 旅行者 | | | | 大修卡 | | | | 元祖世界 | | | | 平行世界 | | 空我的世界 | | | | Kiva的世界 | | | | 龍騎的世界 | | | | 劍的世界 | | | | 555的世界 | 尾上巧 • 友田由裡 • 百瀨 • 朱川 • 玄田 • 城金 | | | AgitΩ的世界 | | | | Kabuto的世界 | 總司 • 弟切想 • 新 | | | 響鬼的世界 | 明日夢 • 晶 • 響鬼 • 威吹鬼 • 轟鬼 • 斬鬼 | | | 底片世界 | 紅音也 • 青柳和良 • 佐藤博彥 • 坂田健兒 • 田中 • 千夏 • 光夏海 | | | Diend的世界 | | | | BLACK&RX的世界 | | | | Amazon的世界 | |
| | | 聯動 | | | | 其他 | |
|
| | 登場騎士 |
|---|
| | TV版原創 | | | | 劇場版及外傳登場 | | | | 平成騎士 | | 空我 | | | | AgitΩ | | | | 龍騎 | | | | 555 | | | | 劍 | | | | 響鬼 | | | | Kabuto | | | | 電王 | | | | Kiva | |
| | | 昭和騎士 | |
|
| | |
|
|
|---|
| | 登場人物 | | 朝九晚五堂 | | | | 時劫者 | 斯沃魯茲 • 烏爾 • 奧拉 • 提德(註)官方設定是類似時劫者的超級時劫者 • 菲尼斯 | | | 平成假面騎士 | | | | 未來假面騎士 | | | | 異類騎士 | | | | Quartzer | | | | 其他 | |
| | | 登場騎士 | | | | 世界觀相關 | | | | 相關音樂 | | | | 相關作品 | |
|
外部連結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