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橋效應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前往: 導覽搜尋
大萌字.svg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Kira~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 補充並核對典型例子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基本資料
用語名稱 吊橋效應
其他表述 喚醒的錯誤歸因
生理激發的錯誤歸因
用語出處 心理學
愛的錯覺

吊橋效應(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指人誤認自身生理反應的心理現象。比如在危險情境下,人會以為自己的一些應激反應是對身邊的人產生好感而導致的。

簡介

在研究「情緒」的心理學領域,心理學家理察·拉薩如(Richard Lazarus)堅持認為,情緒體驗需要考慮和評估前者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不能簡單理解為「大腦裡發生的事」。拉薩如強調「評價」通常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發生的,當你擁有和產生情緒的情境相關的過去經歷時,你就無須再刻意對你的喚醒進行環境上的解釋。「吊橋效應」檢驗了這個理論。

其有一通俗表述為:比起在平地上,在吊橋上向他人搭訕並索取聯繫方式的成功率更高,這是因為他人在吊橋上時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而這會被機體誤認為是對對方有好感的表現。

出現吊橋效應的作品及場景

Nuvola apps important blue.svg
如有需要添加的內容,請自行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勿問為什麼沒有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