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或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不論您是否隸屬於ETO,屬於降臨派還是拯救派,ETO都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閱讀與編輯時光。
失去一切,失去包括我們在內的人類現在的一切。
![]() | |
基本資料 | |
組織名稱 | 太陽系艦隊 |
---|---|
組織別名 | 聯合艦隊、艦隊國際 |
組織種類 | 軍隊 |
組織人數 | 不明 |
登場作品 | 三體系列 |
中國太空軍是劉慈欣創作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中登場的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太空軍事力量。
後來在危機紀元末期傳統國家衰落及太空艦隊成為獨立國家實體的背景下,各國太空軍組成了地球文明的太空軍事力量太陽系艦隊(Solar-system Space Force),分為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及北美艦隊,其中中國太空軍即是亞洲艦隊的主要前身。
中國太空軍建立於危機紀元3年,主體來自危機紀元之前的中國空軍與海軍。在國際尚未就三百年後對三體文明的防禦計畫達成一致時,太空軍負責研究在這一方面對未來的科學發展方向及戰略計畫。而太空軍初期一些信心堅定的幹部,在經歷了長久的冬眠之後成為太陽系艦隊重要的領導力量。
在危機紀元的大低谷時期過去之後,人類的科技水平在經典物理的範圍內再次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終於獲得了在內太陽系大規模航行的能力。太空艦隊逐漸不再依賴於地球而存在,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和北美艦隊隨之誕生,組合成威懾紀元前代表了人類最高級軍事力量的太陽系艦隊,中國太空軍即併入了亞洲艦隊。PDC演變為了太陽系艦隊聯席會議,成為太陽系艦隊名義上的最高指揮機構。三大艦隊實質上為這個時代的超級大國,但艦隊的「領土」及勢力範圍位於太空中,很少插手地球內部事務。三大艦隊的司令部及主基地均位於木星軌道,大規模的建設開發甚至消耗了所有木星衛星,此外艦隊在火星也設有基地。
聯合艦隊在出徵攔截三體艦隊的先頭部隊探測器「水滴」時,在由強互作用力材料製成的後者面前毫無還手之力,2015艘恆星級戰艦幾乎全軍覆沒(即末日戰役),只有在之前由已經預測到這場慘敗的章北海領導逃亡的「自然選擇」號及追擊它的艦隊,以及在聯合艦隊覆滅時倖存的「量子」號和「青銅時代」號總共7艘太空戰艦倖免於難。隨後這些戰艦向著太陽系之外逃亡,脫離了太陽系艦隊,艦隊實際上失去了所有恆星級戰艦。
因威懾紀元時期被認為三體危機已經解除,太陽系艦隊在末日戰役後再也沒有到恢復戰前的龐大規模,僅重新建造了包括萬有引力號在內的數十艘恆星級戰艦。而在三體世界遭到黑暗森林打擊,新的太空威脅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現,為抵禦三體威脅而生的太陽系艦隊再無存在的必要並衰落解體,艦隊所留下的恆星級戰艦由太陽系聯邦政府接收或轉為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