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小鬼 |
---|---|
其他表述 | ガキ、尬梗小鬼、害兒 |
用語出處 | 日語中對亂玩梗的人的蔑稱 |
相關條目 | KY、DSSQ、小學生、 |
小鬼(日語:ガキ),又稱「梗小鬼」、梗鬼、「玩梗小鬼」、「尬梗小鬼」,在網絡上一般用於稱呼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梗或提及其他事物的人士。
本條目主要介紹該詞在網絡文化中的含義,即在網絡上一般用於稱呼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梗或提及其他事物的人士。
「小鬼」(餓鬼/がき)一詞在日語中原是對年少者(尤其是青少年)的蔑稱。漢語中也有「小鬼」這一詞彙,指鬼神的差役或對孩子的暱稱,典例如「紅小鬼」[1]。
網絡意義則起源於日本淫夢亞文化,日文為「ホモガキ」(HOMO小鬼/淫小鬼)。此處「小鬼」意思就是「難對付的麻煩人」。早期的「廚」的本意也接近小鬼。淫夢文化中「小鬼」一詞多用於形容近年對各種事物進行無端聯想以及在無關場合亂用淫夢語錄等迷惑行為的KY人士,小鬼喜歡做出迷惑行為的具體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低齡化、愉快犯、精神障害者、認知力低下等。
淫夢小鬼一般符合一項或多項以下特徵:
該詞在B站流行後,隨著B站的規模以及受眾範圍的不斷擴大和各類亞文化的大流行,「小鬼」一詞也不再專門指代淫夢小鬼,而亦被用來指代所有以令人反感的方式來玩梗的人士,甚至還被用於泛指一些行為令人厭惡的愛好者群體。
究其根本,小鬼的出現是心理幼稚網民盲目跟風的一大體現,某些東西可能就觸動了他們內心中簡單的滿足欲,並同時讓自己產生了認識了全新事物以後的優越感,他們需要這麼維護自己的「神秘感」,於是他們也不允許別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或者比他們更懂,或者僅僅是通過在無關討論區中瘋狂提起自己熟知的東西來博得認同感。這是一種畸形的網絡觀念。
近來由於中文網絡抽象文化熱潮,樂子人的大量出現令中文小鬼群體
在2ch還有「害兒(日語:ガイジ)」這一變體,本意是弱智兒童,後來成為實況民的自嘲稱謂。
對於並非「梗」小鬼的各圈子中的小鬼而言,其典型特徵還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