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活動收錄範圍的修正案正在討論中,歡迎參與討論!

UTAU

萌娘百科,萬物皆可萌的百科全書!轉載請標註來源頁面的網頁連結,並聲明引自萌娘百科。內容不可商用。
前往: 導覽搜尋
Utau-screen.png
基本資料
軟體名 歌聲合成工具UTAU
其他名字 UTAU,UTAU-Synth
開發者 飴屋/菖蒲
作業系統 Windows, macOS
語言 日文及第三方翻譯
軟體類型 歌聲合成
許可協議 共享軟體
首次發布 2008年3月6日
穩定版本 v0.4.19(2024年5月23日)

歌聲合成工具UTAU(歌聲合成ツールUTAU,簡稱UTAU),是一款由飴屋/菖蒲(又稱飴屋P)開發製作的免費閉源歌聲合成軟體,最初為了輔助人力VOCALOID製作而誕生。

2008年03月06日發布時名為爐利音聲音編輯軟體(Loliedit),後於3月15日改為現名,名稱來源於日語「歌う」的羅馬字。

UTAU-Synth是UTAU自2011年5月起開始發行的macOS版本名稱。

使用方法

[1]

安裝

因為編碼或各種各樣的原因,您下載的UTAU可能會出現亂碼等狀況,如果您熟悉日語的話,可以嘗試使用轉區軟體或者將系統語言更改為日語來解決這方面問題,或者安裝第三方語言包。

軟體佈局

軟體佈局分別為:頂部菜單欄;頂部工具欄;以及鋼琴捲簾窗和底部信息欄。

在工具欄左邊,你能夠看到一個頭像和下方與頭像對應的音源名稱,你可以點擊頭像查看當前音源的信息,你也可以點擊頭像下方的音源名稱來定義工程名稱或更換音源等操作。

在工具欄中,有很多按鈕或是數據框,這裡就挑一些著重來講:

  • 曲速數據框:工程的曲速BPM。
  • 歌詞數據框:用於於插入歌詞,數據框旁由三個按鈕,從左到右分別是輸入鋼琴(歌詞)塊、添加鋼琴(歌詞)塊,以及添加空白塊等。
  • 節拍下拉菜單:用於調整工程的節拍,與FL Studio中的節拍選項類似,選項會影響鋼琴(歌詞)塊。
  • 類似滑鼠的按鈕:用於調整歌詞塊在鋼琴捲簾窗中的對應音高。
  • 類似🖊的按鈕:用於插入或增加鋼琴(歌詞)塊。
  • 工具欄右下類似包絡線的按鈕:自動調整歌詞塊的包絡線。

常用快捷鍵

  • Ctrl+C / V / X 複製/粘貼/剪切
  • Ctrl+A 全選
  • Ctrl+T 添加滑音顫音
  • Ctrl+E 節向參數
  • Ctrl+G / Ctrl+回車 調整原音設定

聲庫製作

UTAU是首個允許用戶自製聲庫的歌聲合成軟體。雖然UTAU是一款日語軟體,但世界各地用戶群體自發對其進行了本地化,並開發了中文、英語、韓語等各種語言的錄音方案。常見的聲庫合成方式有單獨音(CV)、連續音(VCV)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連單音(CVVC)。presamp等第三方工具方便了連續音和連單音使用過程。

UTAU聲庫的結構極其簡單,直接由原始錄音和若干配置文件組成,除分發時的壓縮外,無需任何加密、訓練和打包的動作。藉助於配套的第三方音源製作工具鏈OREMO、setParam和frqEditor,製作聲庫的成本大大降低,也使得各種在唱腔、音色和錄音方案上的構思得以快速落地。例如,由正弦波合成的足立零、以耳語聲見長的雪歌Yufu、追加大量情感聲線的波音律Kire和重音Teto叫び、對人聲進行大量後期加工的鉛音Pine、採用FM音源的鳴波調、使用DEATH VOICE的破壞音Maiko、採用真實貓叫聲的んにゃん等。

隨著社區的蓬勃發展,製作工具鏈也有所疊代。更加現代化的OREMO替代品RecStar、setParam替代品vLabeler也相繼出現。它們在完成OREMO和setParam的基本功能的前提上,採用了更加現代化和友好的用戶界面、更加簡單便捷的操作,以及對其他軟體(如NNSVS等)語音庫的標註和製作支持,在傳統工具鏈的基礎上進一步節約了製作時間。Moresampler等工具也提供了日語和英語Arpasing聲庫的自動標註器,通過機器學習,能夠達到手動標註一樣的準確率。

開發歷程

2007年
12月1日音樂人兼說唱歌手LOLI.COM於niconico發布視頻「無料(タダ)で初音ミクを手に入れる方法」,同時分發了用於人力VOCALOID的音頻素材包(即爐利音Com)。
12月15日由於手動製作人力VOCALOID的步驟過於繁瑣,參與了爐利音投稿的飴屋p開始著手製造方便進行爐利音創作的工具。
2008年
1月11日飴屋p在niconico上發布了介紹爐利音聲音編輯軟體(Loliedit)的公開視頻。
2月5日飴屋p發布了使用來自AquesTalk的聲音素材(即默認子),在Loliedit上製作的歌曲。
3月6日飴屋p介紹瞭如何將聲音導入到Loliedit,軟體正式發布。
3月15日Loliedit正式更名為UTAU。
3月30日匿名留言版2ch上開始討論關於VOCALOID的愚人節玩笑,即重音Teto
4月6日重音Teto的首個UTAU視頻投稿,成為第一位[2]專門為了演唱而錄製UTAU語音庫的歌姬。
6月1日飴屋p在博客[3]中稱,人力VOCALOID應該是由人類花費大量時間手工創建的。由此,UTAU由「人力VOCALOID支持工具」重新定位為「歌聲合成工具」。
2009年
8月1日從VOCALOID透露的信息中獲得靈感,UTAU發布支持連續音(VCV)音源的重大更新,提升了UTAU合成的性能。曾經的錄音方式被命名為單獨音。這段時期的連續音音源,如桃音Momo等,已經可以合成自然的歌聲了。
10月31日淺色藍公開配布,是第一個由中國人[4]製作的UTAU音源。
2011年
5月27日UTAU的macOS版本UTAU-Synth發布。
2012年
05月27日波音律Kire聲庫公開,創新性地在單一聲庫中包含多種唱腔。
2013年
8月31日發布v0.4.18,此版本在接下來的11年內被廣泛使用。往後,僅有macOS版擁有公開的更新。
2014年
3月23日CVVChinese錄音方案[5]遊涯的發布而公開。它被認為是使用最多、流傳最廣的中文CVVC方案,有大量的中文CVVC方案採用與這套錄音方案一致的音標,或是在這套錄音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改造。
11月9日夏語遙公開。夏語遙採用的CVVC錄音方案,因與CVVChinese出入較大,被非官方地稱為飛天膠囊式CVVC。該方案於2015年在3JF等用戶的幫助下完善,並在後續聲庫上應用。由於夏語遙在海外的影響力較大,部分海外製作的中文聲庫會採用飛天膠囊式CVVC。
2024年
5月23日時隔11年發布v0.4.19,進行了修復安全漏洞的更新。

影響

對其他歌聲合成軟體

Synthesizer V的開發基於同一作者華侃如為UTAU開發的重採樣器Moresampler,英語語音庫的開發則被認為基於其為UTAU英語創建的Arpasing錄音方案[6]。在最早的Synthesizer V聲庫中,兩個日語聲庫暗音Renri[7]玄武[8]也是由已公開的UTAU聲庫移植而來的。

OpenUTAU是由杉田朗主導、UTAU社區共同開發,以實現在現代化用戶體驗下對UTAU兼容為目的開發的開源軟體。它在UTAU的基礎上,通過音素器功能,實現內置對不同語言的連續音(VCV)、連單音(CVVC)錄音方案的支持,省去了拆音和安裝第三方插件的步驟。同時採用UTF-8編碼,實現了多語言支持,避免了轉區亂碼的情況。此外,還有相對而言更方便的音高線、參數面板、實時渲染等功能,大大方便了用戶操作。

UTAU角色波音律東北切蒲英東北伊達子等錄製了面向科研人員的歌聲資料庫,以助力AI引擎的開發。它們也出現在了SinsyNEUTRINO等AI引擎,以及歌聲合成領域的部分論文與研究之中。

對聲庫製作

巡音流歌V4X的製作(即E.V.E.C.功能)受到了UTAU聲庫歌幡メイジ的影響。

許多商業引擎聲庫的中之人也有錄製UTAU聲庫的經驗。例如RubyDexDaina櫻乃空等。

角色引擎擴展

眾多人氣的UTAU角色成功實現了商業化,出現在了商業引擎中。例如Mac音奈奈波音律重音Teto夏語遙等。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pedia-logo-v2.svg
維基百科
提示您

注釋

  1. 移至 https://otomad.wiki/UTAU
  2. 移至 爐利音的素材針對人力VOCALOID,並在UTAU誕生之前錄製,而默認子採用的是AquesTalk的素材
  3. 移至 http://utau2008.blog47.fc2.com/blog-entry-51.html
  4. 移至 來自中國香港
  5. 移至 2017年10月更名為risku式CVVC中文錄音方案
  6. 移至 一種採用Arpabet音標的連單音(CVVC)錄音方案
  7. 移至 移植自同名UTAU聲庫
  8. 移至 移植自UTAU聲庫G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