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美麗的奧地利!這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現實地點相關條目。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本條目。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奧地利共和國國旗(1919-1938,1945-) 奧地利帝國國旗(1804-1867) 內萊塔尼亞 [1]國旗(1867-1918)
|
基本資料
|
全稱
|
Republik Österreich()
|
類型
|
國家
|
所屬
|
歐洲
|
所轄
|
9個聯邦州
|
首都
|
維也納
|
位置
|
中歐
|
總理[2]
|
卡爾·內哈默()
|
語言
|
德語
|
族群
|
奧地利人、少數民族[3]、外來移民[4]等
|
信仰
|
天主教(55.3%)、東正教(4.9%)、福音派(3.8%)、伊斯蘭教(8.3%)、無宗教信仰(22.4%)等[5]
|
軍隊
|
奧地利聯邦軍[6]
|
形成
|
976年[7]
|
領土面積
|
83,883.34平方千米[8]
|
人口
|
9,158,750[9]
|
貨幣
|
歐元
|
曆法
|
公曆
|
登場作品
|
詳見#與奧地利相關的ACGN作品
|
“ |
Land der Berge, Land am Strome.() |
” |
——奧地利國歌
|
奧地利(德語:Österreich,英語:Austria,日語:墺太利()/Ōsutoria),全稱奧地利共和國(德語:Republik Österreich),是位於中歐的一個內陸國家,與匈牙利、斯洛維尼亞、義大利、瑞士、列支敦斯登、德國、捷克和斯洛伐克陸上接壤,陸上邊境線約2562公里。
歷史
公元前8世紀,今天的奧地利一帶出現了哈爾施塔特文化。凱爾特人於公元前4世紀遷到了這裡,並於公元前15年接受羅馬帝國的統治。
5~10世紀,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瓦爾人、馬扎爾人等民族在此碰撞、交融並留下自己的烙印。最終,這一地區成為法蘭克王國以及隨後的東法蘭克和德意志的東部邊區(奧地利在德語中意思就是「東方之國」)。
976年,巴奔堡家族受封於奧地利,1192年聯統施泰爾馬克[10],1246年絕嗣。1251年,波西米亞國王奧託卡二世佔領了奧地利。1278年,德意志國王魯道夫一世擊敗奧託卡二世,開啟了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
哈布斯堡家族相繼聯統了克恩滕[11]、蒂羅爾和克雷恩[12]。1438年起,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事實上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哈布斯堡家族還通過聯姻和戰爭統治了包括波西米亞和匈牙利在內的大片領土和眾多的民族,甚至一度統治西班牙。三十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拿破崙戰爭等歐洲重大歷史事件都有奧地利的積極參與。
1848年革命期間,奧地利帝國治下的各民族紛紛掀起民族獨立運動,奧地利在俄國的幫助下才得以鎮壓。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中戰敗,被迫與匈牙利貴族達成妥協,於次年改組為奧匈二元帝國。然而,奧匈帝國內部的民族矛盾仍然日益尖銳。
1914年,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刺殺,奧匈對塞宣戰,一戰爆發。1918年11月,奧匈帝國戰敗,卡爾一世退位,各民族紛紛宣佈獨立,奧匈帝國解體。帝國境內的德意志族成立了德意志奧地利共和國,1919年9月簽訂《聖日耳曼條約》並改名為奧地利共和國。
1938年3月,德奧合併。二戰結束後,奧地利被分區佔領。1955年,奧地利恢復主權,並宣佈自願成為永久中立國。
奧地利於1995年加入歐盟,是已開發國家之一,汽車工業、人造水晶產業、旅遊業是其經濟支柱。奧地利號稱「音樂之鄉」,奧地利文化對於ACG的影響主要也體現在音樂方面。在以古典音樂為主題的ACG作品裡,常會出現改編自海頓、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勞斯父子等奧地利音樂名家作品的BGM。
與奧地利相關的ACGN作品
- 關於神聖羅馬帝國
- 主條目:神聖羅馬帝國
- 《崔普一家物語》:世界名作劇場系列第17部的動畫作品,和電影《音樂之聲》同樣改編自奧地利歌唱家瑪利亞·馮·特拉普的回憶錄《崔普家庭演唱團》。
- 《終末的伊澤塔》:故事的舞台埃爾施塔特大公國,為現實中奧地利的蒂羅爾、福拉爾貝格地區和列支敦斯登的集合體。
- 《天國拯救》:故事發生在公元1403年的神聖羅馬帝國,描繪了中世紀波西米亞的風土人情。
- 《席德·梅爾的文明》系列
- 《文明2》:文明德國的領袖為神羅皇帝腓特烈二世和瑪麗亞·特蕾莎。
- 《文明3》:奧地利作為獨立隱藏文明出場,領袖為神羅皇帝查理五世。
- 《文明4》:神聖羅馬作為獨立文明出場,領袖為查理曼。
- 《文明5》:奧地利作為獨立文明出場,領袖為瑪麗亞·特蕾莎。
- 《文明6》:文明德國的領袖為紅鬍子腓特烈,其領袖能力為神聖羅馬皇帝。
- 《世紀帝國》系列
- P社相關遊戲:
- 《歐陸風雲4》:奧地利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被稱為「奧皇」,外交與下半身形勢良好。
- 《維多利亞2》:奧地利為遊戲中的主要國家之一。
- 《維多利亞3》:奧地利為遊戲中的主要國家之一。
- 《鋼鐵雄心4》:大多數情況下難以擺脫被德國合併的命運
- 《Kaiserreich》:在世界大戰後倖存的奧地利(匈牙利)帝國,繼續保持著世界列強、中歐秩序維護者的地位。不過一系列麻煩即將困擾著哈布斯堡之鷹...
- E社相關遊戲:
- 小虎隊系列:奧地利當代作家託馬斯·布熱齊納創作的暢銷童書
- 《智趣羊學堂之羊羊遊世界》:第9集(總87集)為《奧地利音樂之城》,以國家為線索科普人文地理。其插曲為《奧地利音樂之城》。
- 《戰地風雲 1》:一戰中的奧匈帝國,與義大利和俄羅斯在義大利戰線與東線展開戰鬥。
- 《明日方舟》:萊塔尼亞(原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匈帝國,且注重音樂等文化教育,對應了「音樂之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以奧地利為原型的虛構人物
與奧地利相關的虛擬角色
與奧地利相關的現實人物
與奧地利相關的網絡迷因
- 寧波二中:其校歌採用了奧地利帝國國歌《帝皇頌》的曲調,同時也是德國國歌《德意志之歌》的曲調,因而在網絡上常被玩梗。
- 薛丁格的xx:源自奧地利物理學家埃爾溫·薛丁格提出的薛丁格貓思想實驗,現在網絡用語中泛指一切「既是又不是」的矛盾狀態。
ACG作品中所登場的各個世界、星球、村鎮等 |
---|
| | | 通用世界篇 | | | 異世界篇 (世界/異世界大陸) | | | 宇宙篇 (星體/星系等) | | | 地球篇 | |
|
注釋與外部連結
- ↑ 奧匈帝國的奧地利部分,全稱「帝國議會所代表的王國和皇室領地」
- ↑ 奧地利總統是虛位國家元首,總理作為政府首腦掌握實際行政權力
- ↑ 受承認的少數民族包括匈牙利人、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羅姆人等
- ↑ 約佔總人口四分之一
- ↑ 2021年,數據來源(德文)
- ↑ 聯邦軍的官網(德文)
- ↑ 利奧波德一世受封為奧地利藩侯
- ↑ 數據來源(德文)
- ↑ 2024年1月1日估計,數據來源(德文)
- ↑ 或按英語譯為「施蒂裡亞」
- ↑ 或按英語譯為「卡林西亞
- ↑ 或按英語譯為「卡尼奧拉」,又按斯洛維尼亞語譯為「克拉尼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