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面所使用遊戲數據,僅以介紹為目的引用,其著作權屬於C2機關。
[ 顯示全部 ]
萌娘百科艦隊Collection板塊仍在建設中,歡迎您參與編輯條目!為了您更好地參與到編輯中來,請閱讀Help:艦隊Collection專題編輯指南。
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正在建設中,歡迎有愛的你加入:討論群 468804768 編輯群 538916753(入群請註明萌百ID並務必嚴格遵守群公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
2023年1月20日更新:
2023節分活動開始。【節分任務群】實裝,可以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福豆,累計一定數量的福豆即可兌換「改修資材」「九七式艦攻(熟練)」「改裝設計図」「四式重爆 飛龍(熟練)」等獎勵。
新海域【7-5】(爪哇島海域 【蘇拉巴亞海戰/巴達維亞海戰】)實裝,目前期間限定掉落為Houston, De Ruyter, Perth, 神州丸;稀有掉落一定時間後會變化。
跨年新年任務結束,聖誕禮盒消失。艦娘年末/新春/盛裝mode期間限定實裝結束。立繪進入圖鑑。部分艦娘實裝節分mode(立繪)、實裝節分語音。
【二式爆雷改二】正式實裝,是節分限定任務(遠徵任務)的選擇報酬之一。二號艦為某改二驅逐艦時可以改修,根據改修程度,特定日本驅逐艦會有藍字獎勵。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本條目☆poi~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編輯前請閱讀Wiki入門及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
祝您在萌娘百科度過愉快的時光。
|
基本資料
|
本名
|
38cm連裝砲
|
所屬團體
|
德國海軍
|
親屬或相關人
|
俾斯麥
|
38cm連裝砲是角川遊戲所開發的卡牌類網頁遊戲《艦隊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及其衍生作品中出現的武器裝備。
簡介
2014年3月14日的更新中實裝的,俾斯麥(改、zwei也是)初期裝備的戰列艦主砲,為Bismarck的適重砲。
- 火力低下,只比四一式多出1點火力,2015年2月23日更新改修後相對於35.6砲擁有了火力優勢。
- 改修時需要35.6cm連裝砲,更新時需要41cm連裝砲,改修更新後為38cm連裝砲改★+3
數據
No.076
|
☆ コモン
|
38cm連裝砲
|
大口徑主砲
|
裝備數據
|
火力 |
+16 |
雷裝 |
-
|
爆裝 |
- |
對空 |
+1
|
對潛 |
- |
索敵 |
-
|
命中 |
+1 |
迴避 |
-
|
射程/航程 |
長 |
裝甲 |
-
|
可裝備艦種
|
驅逐艦
|
輕巡洋艦
|
重雷裝巡洋艦
|
重巡洋艦
|
練習巡洋艦
|
航空巡洋艦
|
補給艦
|
登陸艦
|
低速戰艦
|
高速戰艦
|
航空戰艦
|
工作艦
|
輕空母
|
正規空母
|
裝甲空母
|
水上機母艦
|
潛水艦
|
潛水空母
|
潛水母艦
|
基地航空隊
|
海防艦
|
改裝航空戰艦
|
備註
|
不可開發、可以改修 Bismark(改﹑zwei)初始裝備
|
改修更新
|
38cm連裝砲→38cm連裝砲改
|
圖鑑說明
|
ビスマルク級戦艦に搭載された、かの國の戦艦主砲です。
主に電動を用いた砲塔旋迴・揚弾・裝填などが可能です。
短~中距離での砲撃戦を意識した戦艦主兵裝です。
俾斯麥級戰列艦搭載的,那個國家()的戰艦主砲。主要使用電機驅動動砲塔迴旋、揚彈、裝填等。
短到中距離的砲擊戰為目的的戰艦主要武裝。
|
相關
全稱為38cm L/52 SK C/34 Drh.LC/34(38釐米52倍徑34年型海軍速射砲34年旋迴砲塔)。此處的52倍徑是按德國的習慣算整個砲管的,按照英美日的算法則為47-48倍徑。俾斯麥級兩艦上各裝備了4座8門,此外「Z計畫」中的O級戰艦(一般認為是沙恩霍斯特級的擴大版)計畫裝備3座,蘇聯預備給自己原本裝備三座305毫米(整12寸)三連裝砲的「喀琅施塔得級大型巡洋艦」換裝三座(不要以為這個不可能,喀琅施塔得級的12寸三連裝砲比本砲還重……),40年代後甚至一度打算給沙恩霍斯特級戰艦也裝備3座本砲……光28cm C/34三連裝砲就已經是半潛船了再給砲塔加個三分之一重量這是要徹底潛水重砲艦嗎……
相對於此前實裝的一戰老砲來講,擁有十分完備的光學觀瞄裝置,再加上對胡德的那一砲人品彈,可能是該砲額外1點命中的來源。然而其火控比起同樣前期實裝沒加命中的大和砲來也沒什麼優勢,跟英美的火控系統比起來畢竟圖森破。
雖然15寸口徑的主砲在此前已經不新鮮了(@一眾大英帝國老太太和德二拜仁級),但是華盛頓條約完全不可能限制住「休戰二十年」的戰間期軍備競賽,各國實際上早就開始了或明或暗的超規格造艦計畫(比如魏瑪德意志級「裝甲艦」和法國敦克爾克級戰艦之流試探性的「袖珍戰艦」)。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哪個口徑和噸位的軍艦(無論是大型巡洋艦還是小型戰艦)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較高的性價比而又不造成周邊假想敵的軍備競賽無法控制,就成了歐洲各國的一個重要課題。由於英國坐擁13艘15寸級戰艦(其中三艘是戰列巡洋艦)而big seven的16寸級紅線一旦逾越就難以控制,因此到了30年代(具體來說是1934—1935年間),法德意三國都選擇了開造新型的15寸級戰艦(至於有沒有後續的16寸級計畫那再另說),並且也就在這兩年間各自研發了各自的15寸級新型砲。
雖然到了1936年,海軍大國又聚集起來召開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會議,但由於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根本沒怎麼放寬戰艦口徑限制(第二次倫敦條約:各國不得建造14寸以上口徑的戰艦,如果一年後日意還不同意簽署的話該條件可以放寬到16寸)過於不符合戰間期的造艦數值,除了窮得叮噹響又終日沉迷綏靖神教的英國之外,硬是沒有一個國家真的遵守了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美國還可以坐等一年後再開工16寸級的新戰艦,而無論簽約的法國、不簽約的義大利墨索里尼政府還是根本沒獲邀參加的納粹德國,都全然沒停下自己手中1934—35年開始的15寸級造艦計畫。
- 因為納粹德國「戰爭海軍」
被英國誤導走上了「輕彈主義」的彎路(主動降低了彈重),又因為德國外海殖民地一戰後被清空而不得不重點考慮火砲壽命(沒有提升裝藥),該砲的裝藥和彈重均不高,(與裝藥量正相關的)初速和(與彈重正相關的)存能都很低。在全世界真正列裝的30年代15寸砲裡是最差,也確實比不上裝備91彈的三年式41砲,但說是比四一式傳家寶只高1點火力還是過分了,其穿深在部分距離能達到「高速輕彈主義」的始作俑者納爾遜級的16寸MK.I同一等級。……不過,這也沒什麼可自豪的,因為納爾遜級MK.I砲在(長門級1931年可以使用九一式徹甲彈、科羅拉多級1942年可以使用5號重彈的)二戰中已經淪為巨七砲最弱且弱了一大截了。
那麼既然納爾遜級的主砲幾乎跟你穿深同一等級,作為「交戰距離上必須抵抗得住自己的主砲」的戰鬥艦,BSM你怎麼會被納爾遜級一砲雙響呢神の天窗?雷德爾和施呂特爾:\敵在海軍建造局/
- 但是德國同年開發的、預備裝備於「H級戰艦」的40.6cm L/52 SK C/34(砲塔為Drh.LC/34連裝砲塔),其裝藥量和彈重則並不低,威力與美製16寸MK.6、英制16寸MK.II不相上下。只能說,設計俾斯麥級戰艦時「兼顧巡洋」方面的考慮使設計師拘泥於一方,造成了本砲的悲劇,不過確實提高了砲身壽命
雖然沒啥意義。德國穿甲彈的保守至少能夠和納粹對國內民心的超強控制力一起,保證本砲不會出現像法意那樣的麼蛾子。總之雖然大節難保但還不無小補的感覺?
- 遊戲裡的適重性能在四一式14寸和三年式41砲之間,對於傻級來說也可以算適重砲……然而歷史上卻比三年式41砲還重。當然,這倒並不是浪費噸位,而是新型砲的火控、裝彈系統佔用了太多的重量,且需要的護甲厚度也提升了。實際上,且不論沒有更大型同連裝砲可以比較的法國M35四連裝砲、日本九四式三連裝砲和德國16寸C/34連裝砲之類,30年代所有的新型砲都比其口徑多出一寸以上的舊式砲還重[1],只不過魏瑪的一些艦砲和第三帝國的全部艦砲都存在一個藥室部分過大過重的問題(主要是由於砲耳結構不科學,不但藥室和砲閂部分過重,而且也因此造成耳軸間距——即每門砲管自身所佔的橫截面徑——過大,這也極大限制了戰爭海軍繼續發展三連裝砲的可能性),因此砲塔還要額外再重一輪而已。具體量化來講嘛……16寸C/34的砲管重量只比同為新艦砲、18寸級的九四式輕5噸,九四式不到166噸、16寸C/34已經有160噸……至於蘇聯嘛,算了你開心就好。
歷史上的38cm SK C/34連裝砲 |
|
艦隊Collection【總導航】 |
---|
| 艦娘 |
---|
| 戰列艦(BB) 航空戰列艦(BBV) | 金剛級 | | | 扶桑級 | | | 伊勢級 | | | 長門級 | | | 大和級 | | | 俾斯麥級 | | | 加富爾伯爵級 | | | 維托里奧 維內託級 | | | 愛荷華級 | | | 伊莉莎白 女王級 | | | 甘古特級 | | | 黎希留級 | | | 納爾遜級 | | | 科羅拉多級 | | | 北卡羅萊納級 | | | 南達科他級 | |
| | 正規空母(CV) 裝甲空母(CVB) | 改裝空母 | | | 蒼龍級(改) | | | 翔鶴級 | | | 雲龍級 | | | 單造裝母 | | | 齊柏林 伯爵級 | | | 天鷹級 | | | 遊騎兵級 | | | 列星頓級 | | | 約克鎮級 | | | 艾塞克斯級 | | | 皇家方舟級 | | | 光輝級 | |
| | 輕空母(CVL) | 單造輕母 | | | 祥鳳級 | | | 飛鷹級 | | | 千歲級 | | | 最上級 | | | 大鷹級 | | | 獨立級 | | | 卡薩布 蘭卡級 | |
| | 重巡洋艦(CA) 航空巡洋艦(CAV) | 古鷹級 | | | 青葉級 | | | 妙高級 | | | 高雄級 | | | 最上級 | | | 利根級 | | | 希佩爾海 軍上將級 | | | 扎拉級 | | | 北安普頓級 | |
| | 輕巡洋艦/防空巡洋艦(CL) 重雷裝巡洋艦(CLT) | 天龍級 | | | 球磨級 | | | 長良級 | | | 川內級 | | | 夕張級 | | | 阿賀野級 | | | 大澱級 | | | 哥特蘭級 | | | 阿布魯齊 公爵級 | | | 珀斯級 | | | 德·魯伊特級 | | | 布魯克林級 | | | 聖路易級 | | | 亞特蘭大級 | | | 城級 | |
| | 練習巡洋艦(CT) | | | 驅逐艦(DD) | 神風級 | | | 睦月級 | | | 吹雪級 | | | 綾波級 | | | 曉級 | | | 初春級 | | | 白露級 | | | 朝潮級 | | | 陽炎級 | | | 夕雲級 | | | 島風級 | | | 秋月級 | | | 松級 | | | 1934型 | | | 西北風級 | | | J級 | | | 塔什干級 | | | 約翰·C· 巴特勒級 | | | 佛萊契爾級 | |
| | 海防艦(DE) | | | 潛水艇(SS) 潛水空母(SSV) | | | 水上機母艦(AV) | | | 潛水母艦(AS) | | | 補給艦(AO) | | | 登陸艦 | | | 其他艦艇 | |
| | 敵艦 |
---|
| 深海棲艦 | 常規型 | 驅逐艦 | | | 輕巡洋艦 | | | 重雷裝巡洋艦 | | | 重巡洋艦 | | | 航空巡洋艦 | | | 輕空母 | | | 高速戰艦 | | | 戰艦 | | | 航空戰艦 | | | 正規空母 | | | 潛水艦 | | | 補給艦 | |
| | 鬼 • 姬型 及其伴隨艦 | 驅逐艦 | | | 輕巡洋艦 | | | 重巡洋艦 | | | 輕空母 | | | 戰艦 | | | 航空戰艦 | | | 正規空母 | | | 潛水艦 | | | 水上機母艦 | | | 陸上基地 | |
| | 其他 | 僅有設定 | 深海忌雷(註)目前僅為畫師本人所作設定,不確定是否會被運營方認可。 | | 周邊出版物限定 | |
|
|
| | 裝備 |
---|
| 攻擊裝備 | | | 艦載機 | | | 水上機 | | | 陸上機 | | | 對潛裝備 | 聲吶 | | | 深水炸彈(註)爆雷 | | | 深水炸彈發射裝置(註)爆雷投射機 | | | 反潛哨戒機 | | | 反潛直升機 | |
| | 對空裝備 | | | 索敵裝備 | | | 強化設備 | | | 其他裝備 | 補給品 | | | 運輸裝備/運輸艇 | | | 艦船要員 | | | 特殊潛航艇 | | | 對地裝備 | | | 其他 | |
| | 深海裝備 | |
| | 其他 |
---|
| 海霧艦隊 | | | NPC娘 | | | 相關作品/其他 | | | 相關現實人物 | | | 相關歌曲 | |
| | いいこと?暁の水平線に勝利を刻みなさいっ! |
|
注釋與外部連結
- ↑ 38cm C/34 Drh.LC/34(1052t)重於41cm三年式(1004t)和科羅拉多砲裡哪怕最重的16寸MK.5(920t)
381mm M34(1570t)重於納爾遜級的16寸MK.I(1480t)
14寸MK.VII的連裝砲塔(915t)重於同國的15寸傳家寶最重的MK.II砲塔(880t)或哪怕全面現代化升級的15寸MK.I/N RP12(855t)和德二拜仁級的38cm SK L/45 Drh.LC/13或Drh.LC/14(870t)
沙恩霍斯特級的28cm L/54.5 SK C/34 Drh.LC/34(750t)重於加富爾伯爵級/裘里斯·凱撒級305mm/46 M1909的三連裝砲塔(670t)
406mm Б-37 мк-1(2327t)重於N3級的18寸MK.II三連裝砲塔(1730t),愛荷華級的16寸MK.7則相等
「巡洋艦砲毛子你開心就好」305mm Б-50 мк-15(1180t)重於田納西級的14寸MK.11三連裝砲塔(958t)
作為巡洋艦砲的阿拉斯加級12寸MK.8(934t)雖然略輕於50倍徑的MK.11三連裝(同上),但重於內華達級的45倍徑14寸MK.8的三連裝砲塔(748t)
顛倒來去只有魏瑪德意志級的28cm L/52 SK C/28 Drh.LC/28(590t)巡洋艦砲輕於舊式12寸三連裝砲(見上)了。
注意,蘇制艦砲的мк並非英語的MK,即Mark.的簡稱,而是俄語的морской Канон的簡稱,相當於英語的naval canon,即艦砲,用於作為所有大型艦砲砲塔的總編號。順便一提,德語的MK則是Maschinenkanon,即machine canon機關砲,在納粹是專指30毫米航空砲。可見,不同語言的MK的區別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