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物種是極危保護物種。
該物種的野生種群時刻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在野外即將絕滅的幾率非常高,或許再不久我們想要在野外再見到它們會成為奢望。西表山貓 | ||
二次元形象 | ||
動物名稱 | 西表山貓 | |
動物別名 | 西表貓、Yamapikarya | |
動物種類 | 食肉目貓科動物 | |
出身地區 | 日本沖繩縣西表島 | |
相關生物 | 貓、豹 | |
代表角色 | 馬雅 | |
登場作品 | 《阿滋漫畫大王》等 | |
生物學分類 | ||
域 | 真核域 | |
界 | 動物界 | |
亞界 | 真後生動物亞界 | |
總門 | 後口動物總門 | |
門 | 脊索動物門 | |
亞門 | 脊椎動物亞門 | |
綱 | 合弓綱 哺乳綱 | |
亞綱 | 獸亞綱 | |
下綱 | 真獸下綱 | |
總目 | 勞亞獸總目 | |
目 | 食肉目 | |
亞目 | 貓型亞目 | |
總科 | 貓總科 | |
科 | 貓科 | |
亞科 | 貓亞科 | |
族 | 豹貓族 | |
屬 | 豹貓屬 | |
種 | 豹貓 | |
亞種 | 西表山貓 |
西表山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iriomotensis;日語:イリオモテヤマネコ;琉球語:ヤママヤー)是食肉目貓科的一類動物。
西表山貓,又稱西表貓,是一種僅生活於琉球群島西南部的八重山群島裡的西表島當中的動物,在當地語言中稱為ヤママヤー(Yamamaya,意為「山貓」),同時一般也認為島民在過去常說的不明生物ヤマピカリャー(Yamapikarya,意為「山裡發光的東西」)的真身就是西表山貓,故現在也常用ヤマピカリャー稱呼。其在1965年被作家、動物研究家戶川幸夫發現,並經京都大學的今泉吉典博士研究認為是新物種,在當時被認為是一種兩千萬~五百萬年前在中國大陸生活的古代貓的遺存,不過經DNA檢測,現在認為其屬於豹貓的亞種。在發現當時有約50~70隻,經過保護有所增長,不過在2008年的調查當中,整個族群仍只有約100隻左右,且有減少的傾向。
西表山貓的祖先在約24萬~2萬年前從大陸來到了琉球群島,隨後留在了西表島獨自演化,可以說是成為島嶼前的「活化石」。其個體大小比家貓微大,全身有著淺淺的斑點花紋,體長腿短,耳朵偏圓且耳背有白斑,眼部周圍為白色,尾巴較粗。生活方式偏夜行性,喜好低海拔的森林、濕地、河流。由於在西表島內產生了適應性的演化,其非常擅長游泳,時常潛入河中捕魚充飢,同時由於島內的食物稀少,其擴大了狩獵範圍,從爬行類到兩棲類的多達79種動物都在它的食譜上。
由於種群生活空間侷限於西表島內,西表山貓數量稀少,對環境變化十分敏感,特別是在人類高度活動的現代,西表山貓的生活空間被大大壓縮,常常因為交通事故以及家貓攜帶的貓免疫缺陷病毒受到威脅。為此,西表島全島限速40km/h。在1972年(昭和47年)5月15日,西表山貓被日本認定為天然紀念物,1977年(昭和52年)3月15日認定為特別天然紀念物,進而增加了知名度。作為沖繩縣最具代表性的特別天然紀念物、保護動物之一,西表山貓時常作為以沖繩縣特別是西表島為舞台的作品內的元素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