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好~!歡迎來到萌娘百科!如果您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點這裡加入萌娘百科!
- 歡迎具有翻譯能力的同學~有意者請點→Category:需要翻譯的條目←
- 如果您在萌娘百科上發現某些內容錯誤/空缺,請勇於修正/添加!編輯萌娘百科其實很容易!
- 歡迎關注 萌娘百科各大平台官方帳號 ~
- 覺得萌娘百科有趣的話,請推薦給朋友哦~
- 萌娘百科新人/遊客群119170500歡迎加入,加入時請寫明【萌百用戶名或擬反饋內容】~
超級企業
![]() | |
基本資料 | |
用語名稱 | |
---|---|
其他表述 | 超企 超級公司 巨型企業 商業帝國 偽裝成公司的國家 |
用語出處 | 科幻 |
相關條目 | 賽博朋克、反烏託邦 |
“ | 當終於到了從超級企業過渡到星球政府、從企業家過渡到皇帝的時候,我們戰略的真正高明之處就會顯現出來,因為能源是這個社會的命脈,當關鍵時刻到了,控制能源供應的人就控制了這顆星球。從前,能源壟斷被稱為「能源公司」;現在,我們打算給這個名字一個全新的含義。[1] | ” |
——CEO Nwabudike Morgan - "The Centauri Monopoly" 出自《半人馬座阿爾發星(註) 》中「Industrial Base」的描述說明 |
“ | 企業(名詞):一種無需承擔個人責任而獲取個人利益的巧妙手段。 | ” |
——出自《魔鬼詞典(註) 》 安布魯斯·畢爾斯(Ambrose Bierce)著 |
超級企業/巨型企業(英語:Mega Corporation)或簡稱超企/巨企(英語:Megacorp)是登場於賽博朋克和反烏託邦世設的組織,它與普通企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其規模極其巨大,在市場中具有壟斷、雙頭壟斷或寡頭壟斷權利,掌控著軍隊般的安保部隊或直接掌握兵權,甚至能在產權範圍內製定法律並享有逮捕和司法權,掌控整個政權,而某些超企本身就是一個私有社會,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可以說已經超出了「壟斷」的定義。
概述
相對於一般企業,超級企業不但富可敵國(甚至有的本身就是國家),而且將觸手探入國家、社會的方方面面,從而把政府架空,成為一個國家地區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核心。富可敵國的資產和極高的政治地位,使得超級企業可以在自己的框架下擁有各種頂級權利,如鑄幣權和兵權。由此超級企業還往往擁有軍閥的屬性,使得政府無法用武力解決其存在——甚至於反過來,政府需要依託他們維持武力存在。
超級企業不一定都是或總是負面/反面形象。有時,他們也會扮演一個相對正面的角色。比如《機器人總動員》中帶領全人類奔向太空、部署機器人滿世界清理垃圾的BNL公司——但不可忽視的是這種局面也正是BNL宣揚的消費主義所導致的;機器人清理垃圾的計畫失敗後,還密令飛船主控電腦「別回來了」,這才導致電影中AUTO和船長麥克雷的人機大戰,而且移民太空BNL獲利最大。這樣看去,這類「正派」的超級企業形象,不如說是「良心發現,然後選擇贖罪」來得合適。也有些時候,比如《無主之地系列》中的企業戰爭,在其劇情中玩家的隊伍不可避免地需要介入戰爭,從而必須在一眾企業之間進行站隊。這樣的劇情下,玩家側的那家企業通常能給人留下更多正派/正面的印象,比如《無主之地3》裡的阿特拉斯公司和雅各布斯公司,他們在劇情後期都派遣了部隊和主角一起進攻卡呂普索姐弟;然而,只要對整體劇情有所瞭解,玩家便會得知這些企業個個都是雙手沾滿鮮血的兇險角色,並沒有表面上那麼正義。
辨析
「超級企業」這種企業架空政府的設想,是賽博朋克兼反烏託邦創作者對資本主義極致發展的幻想,在現實中很少出現。
歷史上出現的更多是類似不列顛東印度公司、聯合果品公司這樣的超級企業,它們本質上是大國的中央政府為了控制殖民地或商業領土,通過組建、授權或引導相關企業,擴展勢力範圍並主導被控制國家一個或多個產業部門而產生的,和這種幻想的超級企業有明顯差異。
社會主義陣營在冷戰時代組織的一些企業行政化而擁有城市規模的國企,也只是為了將生產力最大化,而把企業規模放大成一座城市。他們仍然對中央政府負責,並不會像資本主義幻想下的超級企業那樣去架空政權,因此他們和這種幻想的超級企業仍然有明顯差異。
曾有些觀點認為現實中一些國家的「財閥」、「寡頭」一類的大型財團、企業及其組合是科幻作品中超級企業的原型。但實際上這些大型企業並不能真正架空政府,原因是其一這些企業不能提供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務;其二他們本質上是在政府治下依法組織的法人,政府也有一定量的政策工具去管理這些企業的運作,就像韓國前總統全鬥煥所說:「我作為總統的權力是無限的」。「財閥」「寡頭」影響政府的方式一般是通過遊說、高管或其代理人參政等方式(即影子政府),滲透入當前政治框架並影響政府框架下的政治行為。
另外還有一些國家擁有主權投資基金或以資產運營為目的的投資型國有企業,它們能控制本國相當多產業,並在海外大幅投資。但這些企業本身就由中央政府創建和管理並對中央政府負責,在國內外各地的分部或子公司也要服從屬地政府的管理。除非發生嚴重的政治鬥爭,否則幾乎不可能架空政府。
當然,在一些科幻作品中,某些國家的以上類型企業在另外一些國家的海外分部會具有極高地位,成為真正架空政府的超級企業。
各作品中的超級企業
出現「超級企業」的作品
- 神羅公司———— 《最終幻想VII》
- 阿瑪迪斯————《合金彈頭》
- BNL(Buy n Large)公司————《機器人總動員》(更準確來說,是皮克斯作品宇宙):建造了將全人類搬遷至太空的宇宙飛船真理號(Axiom),在此之前已經控制了全球的工業、銀行、媒體等。
- 星際製造公司(Interstellar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IMC)————《泰坦隕落》系列:前身為哈蒙德工程公司,壟斷了太空殖民相關行業(如泰坦、行星測繪、折躍引擎等)的超級企業
- 巨神公司(Atlas)————《使命召喚:高級戰爭》:軍事安保公司,擁有領先世界整一個世代的科技實力,各國政府都需要向其購買裝備或者委託其旗下僱傭兵執行部分高危任務。在西雅圖核電站爆炸事件5年後成為第一個加入聯合國安理會的公司。
- 阿爾特拉————《深海迷航》系列
- 星際和平公司————《崩壞:星穹鐵道》
- 典範財團聯合會(TOPS)————《絕區零》
- 《群星》:遊戲中可以建立「企業政府」國家
- 通用資源、Neucom———— 《皇牌空戰3:電子領域》:兩家公司通過併購吸收了不少國家的公司,甚至有自己的軍隊。其中Neucom甚至收購了EASA(愛爾吉亞國家航空航天局)這個國有企業。《皇牌空戰》世界觀中的企業戰爭即是這兩家公司發起的,雖然遊戲是模擬過程,但也代表這兩家公司實際上有發動戰爭的實力。
「超級企業」為其中重要設定的作品
- 《賽博朋克系列》
-
- 新美國
- 軍用科技(Militech)
- 德克薩斯共和國
- 沛卓石化(Petrochem)
- 日本
- 荒坂公司(Arasaka Corporation)
- 遠亞共榮圈(Far Asian Co-prosperity Sphere,FACS)
- 英國
- 皇家大都會農業公司(Imperial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PLE):卡特爾組織(The Cartel)成員之一
- 希拉德集團(The Hilliard Corporation):卡特爾組織(The Cartel)成員之一
- 蘇聯
- 蘇維埃世界石油化工集團(Soviet World Oil Industres,SovOil)
- 德國
- 歐洲商用機械公司(Euro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EBM)'
- 中國
- 康陶(Kang Tao)
- 《暗影狂奔》:
- 作為賽博朋克題材的TRPG,裡面的超企具有治外法權,就是允許公司在其產權範圍內,包括公司擁有的所有建築和土地,實行它們自己的法律——而其他的法律一概無效,並擁有自行創立的公司法庭。
- 其中立於金字塔頂的存在,被稱為「AAA級」「十大巨頭」,是塑造這個世界的超級力量。分別是:阿瑞斯、阿茲特科技、天演、地平線、三津濱、新網,聯絡,賽達-克虜伯(SK重工)、幸福、五行。
- 《鏡之邊緣:催化劑》:
- 故事發生地點「卡斯卡迪亞」就是一個被眾多超企聯合統治並壟斷各行各業的國家,每一類行業都被某間超企所獨佔,居民們都被稱呼為「員工」:
- 克魯格(Kruger):軍事、安保、警察、礦業,《催化劑》中卡斯卡迪亞的實際統治者
- 皮蘭德龍(Pirandello):服飾
- 皮蘭德龍-克魯格(Pirandello-Kruger):初代《鏡之邊緣》當中皮蘭德龍與克魯格聯合的軍事安保企業,操控著整個鏡之城的安保,權力之大甚至連警察也得受其指揮,直屬於統治者卡拉漢的指揮。
- 卡拉漢建築公司(Callaghan Construction Corp.):建築、城市規劃,初代《鏡之邊緣》中卡斯卡迪亞的實際統治者
- 安南熙(Anansi):傢俱、日用品
- 極樂(Elysium):醫藥
- 樂波莎(Raposa):食品
- Allcom:通訊
- 葉瓦戴(Everdyne):能源
- 希爾文(Silvine System):電子設備、電子軟體
- 布萊森(Bryson):交通工具、重工業
- 卡斯卡迪亞物流(Cascadia Logistics):交通運輸、物流
- 瑪雅傳媒集團(Maya Media Group):媒體
- WYFO金融(WYFO Finance):金融、銀行、法律
- 《無主之地系列》:
- 各個超級企業瓜分了六大銀河的方方面面,而且多數都在賣武器:
- Dahl:武器、公共設施、網際網路。
- Jakobs:建築材料、生物技術。和其他幾家不同,Jakobs出品之武器都是打獵用的,沒打算和他們競爭軍警市場。
- Torgue:武器、食品。
- Tediore:武器。
- Maliwan:武器、交通工具、計算機。
- Vladof:武器。
- Anshin:醫藥、護盾。
- Atlas:武器、交通、計算機。
- Hyperion:武器、護盾、生物技術、機器人。
- Pangolin:武器、護盾。
- 東印度公司:最著名的有荷蘭東印度公司與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均是擁有治外法權以及私人軍隊的超級企業:
- 荷蘭東印度公司於1603年建立,1799年解散,擁有鑄幣權以及治外法權,當時統治了東南亞的絕大部分國家並且長時間佔據並殖民台灣。
- 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於1600年建立,1874年解散,擁有當時英國在亞洲地區的殖民地的統治權,同樣擁有鑄幣權與治外法權。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主要發動者。
- 聯合果品公司(Fruit Dispatch Company):曾經真實存在的超級企業,掌控了中南美洲多個國家的政府和香蕉種植園,並擁有自己的軍隊,因此得名香蕉共和國。1970年由於實力衰弱而與美國機器公司合併為聯合商標公司(United Brands Company),1990年改名為「金吉達品牌國際公司」(Chiquita),2014年被巴西財團以13億美元收購,徹底喪失超級企業地位。
- 三星集團:左右整個韓國經濟的超級財團,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
- 淡馬錫控股公司:左右整個新加坡社會生活的超級企業,新加坡財政部擁有其100%的股權,掌控了包括新加坡電力、新加坡地鐵、星展銀行、海皇航運、新加坡航空等幾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營業額最大的企業,所持有的股票市價佔到整個新加坡股票市場的40%以上,幾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經濟命脈。
- 中國四大央企:招商局、中信、保利、華潤
|
注釋與外部連結
- 移至 ↑ 原文:Resources exist to be consumed. And consumed they will be, if not by this generation then by some future. By what right does this forgotten future seek to deny us our birthright? None I say! Let us take what is ours, chew and eat our f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