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光榮四君子事件 | ||
| 事件信息 | ||
| 地點 | ||
| 發生時間 | 1996年5月13日 - 1996年12月4日 | |
| 事件參與者 | 梁廣明、高原、郭海京、祁巍 高橋正則(天津光榮軟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
天津光榮四君子事件是日本電子遊戲《提督之決斷III》的製作在中國引發的抗議事件。
天津光榮軟體有限公司(現天津光榮特庫摩軟體有限公司)作為日本光榮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設立的子公司,負責為本部製作遊戲需要的資料。1996年5月13日,日本光榮公司總部將其正在開發的戰略遊戲《提督之決斷III》部分資料發送到位於天津的光榮公司中國分部要求予以加工處理。在製作過程中,電腦動畫部的中國職員梁廣明、高原、郭海京、祁巍四人以"發現這款遊戲有大量反映戰犯東條英機和日軍耀武揚威的畫面"為由,拒絕繼續製作,遭到公司管理層解僱威脅,四人遂決定主動辭職,並向政府部門舉報,引發媒體關注。
1996年6月3日,《天津青年報》發表《擊退法西斯的幽靈》首先提及四人抵制一事。收到四人舉報和當地媒體報道後,天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此事,指示天津市新聞出版管理局開展查處工作。7月5日,天津市新聞出版局對公司進行檢查,認定其違反《電子出版物管理暫行規定》,製作宣揚日本軍國主義,帶有法西斯內容的軟體作品,沒收並銷毀全部有關《提督的決斷III》遊戲軟體和資料,要求天津光榮軟體有限公司公開作出深刻檢查和反省,並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在輿論壓力下,7月9日,天津光榮代表光榮本部向中國公開道歉,10月9日,另外7名中國員工也向公司遞交了辭職申請。12月4日,天津市新聞出版局作出處罰決定,沒收天津光榮違法所得1.15萬元,罰款47.93萬元。此前,天津市新聞出版管理局對11名辭職員工給予表彰和獎勵。[1]
另有傳聞稱,此事起因實為員工與公司之間的勞務糾紛,雙方調節未果後,員工以遊戲包含軍國主義內容為由將之訴諸報端。[2]
此事直接導致光榮公司放棄《提督之決斷III》中文版製作。另有觀點認為這是《提督之決斷IV》沒有任何中國城市的原因,此事還催生了西山居製作《抗日:地雷戰》遊戲。[2]
事件發生後,前導軟件總經理邊曉春產生了與四人合作的想法。1996年秋冬之交,他邀請從天津光榮離職的年輕員工來北京面談,表示願意向他們投資。在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和前導母公司IDG幫助下,這群年輕人於1997年初創辦了天津前導軟件有限公司,並參與了《水滸傳之聚義篇》和《格薩爾王》的美術製作工作一直到1998年5月。[3]
1996年8月18日,《人民日報》在第1版發布《為了民族的尊嚴——記天津光榮軟體有限公司四青年》,稱讚這四位員工「以無畏的勇氣,表達了熱愛中華民族、熱愛世界和平的熾熱感情」,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和新華社跟進報導此事,稱讚四人舉動是「熱愛民族、熱愛和平」的正義之舉,其「保護民族尊嚴」的做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同。[4]2005年,《中國青年報》刊文指出《提督之決斷III》「宣傳的反歷史主義、非和平的是非觀和文化觀」,是「日本右翼勢力反華工具」,呼籲中國遊戲界應當在歷史題材遊戲中表現自己的觀點。[5]
《家用電腦與遊戲》表示「民族感情不容踐踏」,應當抵制《提督之決斷III》等不良作品,還指出電子遊戲也具有文化屬性,更重要的是,如何發展中國自己的遊戲文化產業。[6]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