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作品原名 | 夠級、中式橋牌、中國橋牌、勾機、勾擊 |
---|---|
作品譯名 | Gouji、Qingdao Gouji |
原作載體 | 牌類遊戲 |
原作作者 | 青島李滄區人民群眾 |
改編載體 | 各種電腦版和手遊版夠級 |
相關作品 | 保皇 |
夠級是起源於山東青島並廣泛流行於數個省份和地區的一種牌類遊戲。
又被稱為「中式橋牌」、「中國橋牌」,因方言發音又稱「勾機」、「勾擊」等;英語中稱為「Gou Ji」或「Qingdao Gouji」。
夠級起源於山東青島,流行於中國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等省份以及周邊的日韓等國家。
夠級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青島市李滄區,「夠級」的本義正如字面意思,就是「夠級別」。夠級是多人發明,最初是文革期間青島的鞠建秋、王增光等人在閒暇之時以「爭上游」等規則為原型、增加各種規則衍生出的一種牌類遊戲,後來幾經完善,形成了今天的夠級規則。
夠級最初只是流行於膠東半島地區,後來擴展到周邊多個省份,並隨著山東人的軌跡而傳遍全國,甚至周邊日韓等國。傳播過程中,也誕生了多種不同的地方規則。目前,夠級已是世界休閒體育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夠級是一種多人合作的大型牌類遊戲,講究團隊合作和策略,具有極強的對抗性。
夠級已經成為青島市及山東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各種級別的夠級比賽。而且,無論是現實中還是網絡上,打夠級都是山東人業餘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另外,另一種大型牌類遊戲保皇也是在夠級的基礎上衍生而來。
標準夠級的遊戲人數通常固定為6人,分為兩個陣營。夠級的陣營稱為「聯邦」。
遊戲時,兩方聯邦的6名玩家是交錯而坐,即每個玩家的上家、下家和對家都是敵方。
在夠級中,對家稱為「對頭」,上、下家又稱「上手」「下手」等。
與夠級衍生的保皇不同,保皇的陣營是隨機的,每一把都可能不同,而夠級的陣營(聯邦)是固定的,除非玩家特意調換坐位,重新安排陣營,或者實行輪換制,每隔一定週期(或串三戶後)重新劃分聯邦,。
夠級遊戲的道具為4副中國標準撲克牌,共54×4=216張牌。
其中的10、J、Q、K、A、2、大小王被稱為「夠級牌」。夠級牌在遊戲中有著特殊的用途,詳見下文介紹。
王牌又稱為「虎」或「畫(花)」,大小王分別為「大虎」「小虎」或「大畫(花)」「小畫(花)」。
10、J、Q、K、A、2分別以一定張數構成的牌型稱為「夠級牌」,夠級牌是遊戲過程中的「開點」所必須的。
夠級牌的具體規定為:
形成其中任意一組的牌型稱為「一組夠級牌」、「一套夠級牌」或「一副夠級牌」。
相關說明:
一般夠級規則中,除了王可以貼,2也可以貼,2又俗稱「錢」,貼2也稱「貼錢」。
即用2牌作為替代牌,將N張牌貼上M張2,作為(N+M)張牌打出,如6666+2、888+22、JJJJJJ+222等。
與掛王不同,貼2時,貼上的2牌視為與被貼的普通牌相同,而並不具有原本2牌的壓倒性,如QQQQ可以壓倒JJ22,壓倒判定時兩張2計作J。
出牌過程中,如果某一個玩家打出了一組夠級牌(見上文),或者打出2、打出大小王、或掛貼大小王,均視為「夠級」行為,但貼2不是夠級行為。面臨夠級行為時,出牌順序不能按照普通出牌順序應對,而是隻能由對家接牌,但燒牌的情況除外。
(打出夠級牌的行為在不同地方的稱呼有差異,多數情況下此時把「夠級」作為動詞,可以表述為「夠級了」,提醒對家接牌,類似於其他牌類遊戲中的「調主了」。)
開點是夠級中的一種特殊規則,也是遊戲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若某一個玩家打出任意一組夠級牌而沒被對家壓過,則稱為「開點」,只有在對頭仍未走科且仍有≥5名玩家的時候,才有開點的機會,一旦對頭走科或者玩家數量小於5(也就是走科了任意兩名玩家),剩下的玩家就失去開點機會了。(夠死級例外,仍有一次開點機會,見下文)
「明點」也就是在抓完牌,在進入發牌階段之前,玩家「明確宣佈對頭不開點」。
如果在明點者走科之前,對頭(被明點者)未能開點,則明點成功;如果在宣佈者走科之前,對頭開點了,則明點失敗。
明點的貢牌翻倍或加兩張(即共三張),詳見下文「進貢與還貢」。
部分地方規則中還有「特點」(可以理解為「特級明點」、「加強版明點」),也就是在抓完牌,在進入發牌階段之前,玩家「明確宣佈對頭沒有發牌權」。
「沒有發牌權」指的是,只有順牌的權力,而沒有發牌的權力。特點者必須將對頭(被特點者)即將獲得發牌權的所有牌全部壓下,不允許對頭有發牌的機會,而只能順上家的牌。
如果在特點者走科之前,對頭(被特點者)未能獲得任何一次發牌權,則特點成功;如果在宣佈者走科之前,對頭獲得了任意一次發牌權,則特點失敗。
特點的貢牌翻四倍,詳見下文「進貢與還貢」。
燒牌也是夠級中的一種特殊規則。
當某個玩家打出夠級或貼王時,如果非對頭的玩家可以壓過,並且一步一貼王(最後一手牌除外),直接走人,那麼可以宣佈燒牌。
燒牌的優先級規則:
若6名玩家中有一人已經走科,則該玩家就沒有了對頭,稱為「無頭」,無頭的玩家可以不再遵循夠級、燒牌等規則,可以任意接打其他玩家的牌,其他玩家也可任意接打無頭玩家的牌。
當6名玩家有兩人已經走科之後,剩下的4人不再遵循夠級、燒牌等規則,此時進入「四家亂鬥」狀態,不同地方稱呼不同,也有「四戶亂殘」「四人亂纏」等稱呼。
當頭科或二科在走科之前發的最後一手牌稱為「底牌」。與爭上游或保皇的接風規則有所不同,夠級中,此時其對頭對於走科者的底牌仍有一次夠級機會,稱為「夠死級」。夠死級的優先權高於其他玩家的順牌權。夠死級之後獲得發牌權。但如果有人燒牌則例外。
如果夠死級之前玩家仍未開點,則夠死級依然可以正常開點,除非被燒。
(註:夠死級只適用於不憋三規則,詳見下文;革命也會形成夠死級,詳見下文)
有的地方規則中沒有夠死級規則。
玩家手中的剩餘牌的張數少於一定數量(比如≤10張)的時候,應告知並展示給其他玩家(但不可被看到牌正面)。
有的地方規則中沒有「報牌」規則。
在進入四家亂鬥狀態之後,不再適用夠死級規則,玩家可以像爭上游一樣正常「接風」(或稱「靠風」「接樁」「順樁」等),也就是有人走科之後,其底牌如果無人能打或者無人願意打,則下家可以獲得發牌權。
「憋三規則」與「不憋三規則」是兩種常見的規則區分。
悶牌: 在憋三規則中,如果一名玩家在打出除了3之外的最後一手牌(也就是倒數第二手牌)的時候,有人將其壓倒,這個行為稱為「悶牌」(俗稱「被悶了」「被憋三」)。
被悶牌者一般情況是大落,但如果在其下家有其他人也被悶,那麼前一個被悶者也有一絲機會靠接風成為二落,以此類推。
有的地區又稱悶牌為「被清」。
遊戲出牌過程中,每個玩家的目標就是保證開點,並先出完手中的牌,走人,並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自己人走。
同陣營的順位判定問題:
根據走科情況,確定雙方的勝負。頭科+2分,二科+1分,二落-1分,大落-2分。
以下以甲、乙分別表示兩個聯邦的玩家,正代表甲贏分,負代表甲輸分。
實際上,「聯邦的勝負」與「個人的勝負」哪個更重要,取決於落貢的進貢規則,詳見下文。
根據上一局遊戲的情況,敗者需要向勝者付出一定代價,比如賭博的情況下,敗者付出金錢;比如對敗者進行懲罰遊戲等。
在純打牌的情況下,一般以進貢代替。進貢是在抓完牌之後,根據上一局的走科,對應玩家之間執行進貢。
夠級遊戲中的貢牌有四種,分別為:悶貢、燒貢、點貢、
四種貢的優先級順序,在不同地區有所不同,常用的優先級順序為「悶燒點落」。
也有部分地區規則中的優先級是:「點燒悶落」(多樂夠級)或「點悶燒落」。
「優先權」指的是貢牌大小的優先權,以悶燒點落為例,最大的貢牌優先進悶貢,次大的貢牌進燒貢,以此類推。
在上一局遊戲中,被悶牌的玩家需要向悶牌者進一張悶貢,悶牌者還一張貢。
有的地區又稱悶貢為「清貢」。
在上一局遊戲中,被燒牌的玩家需要向燒牌者進一張燒貢,燒牌者還一張貢。
如果被燒牌的玩家曾多次被燒牌,也就是反燒之後再次被反燒,則被燒幾次,就進幾張燒貢。
另外,有的地區規則中,如果反燒的話,被反燒者的燒貢翻倍,第三次燒就再翻倍,以此類推。
在上一局遊戲中,沒有開點的玩家需要向對頭進一張點貢,對頭還一張貢。
如果互為對頭的兩個玩家都沒有開點,則互相進一張點貢,並互相還一張貢。
一般規則中,雙方點貢不可以抵消;也有的地方規則中雙方點貢可以抵消,也就是都不用進點貢。
根據上一局遊戲的走科順序,決定進貢情況。
進貢規則不同地區有差異,常見的進貢規則有。
這種進貢方式,並不是大落對應頭科、二落對應二科的一一對方方式進貢,而是失敗一方所有玩家將落貢牌拿出,由勝利一方的頭科拿走最大的兩張落貢(或者優先選擇自己喜歡的貢牌),勝利方的第二個走科者拿走第三大的那張落貢(或者第二優先選擇自己喜歡的貢牌)。若是串三戶,同樣適用,除非觸發免貢。
在「按走科進貢」方式中,個人勝負(走科順序)的因素高於聯邦勝負。在「按貢牌進貢」方式中,聯邦勝負的因素高於個人勝負(走科順序)。
在抓完牌,並完成進貢、還貢過程之後,如果一個玩家手中既無王,也無2,則可以宣佈「革命」(當然也可以不選擇革命)。
所謂「革命」也就是不參與本局遊戲。革命者在走科排序上一般視為四科(所以有人革命的情況下,仍可能串三戶)。
革命者在革命之後,也就與悶貢、燒貢無關了。而點貢取決於革命者是否能開點。
一般規則中,革命者在革命時,將手牌中自認為最大的一組夠級牌打出,如果被對頭壓倒,則革命者不開點;如果沒被對頭壓倒,則革命者開點。
革命者的對頭,有三次夠死級的機會。三次夠死級之後,進入無頭狀態。其他玩家可以正常接打無頭者的牌,無頭者也可正常接打其他玩家的牌。
如果三次夠死級均是用的可開點的三組夠級牌(而不是單2、王、貼王等情況),則無頭者開點;若無頭者沒有能力打出三組夠級牌,則無頭者不開點。
如果革命者所在聯邦兩人分別走科頭科、二科,則革命者自動視為三科,這種情況下是將敵方串三戶。
如果革命者所在聯邦兩人分別為大落、二落,則是革命者所在聯邦被串三戶。
一般規則中,是不允許兩個(或兩個以上)玩家革命的,否則本局作廢。否則會導致提早進入四家亂打狀態,影響開點。
但個別地區規則允許兩個玩家革命,這種情況下,會有兩人(即兩位革命者的對頭)分別在三次夠死級之後,進入無頭狀態。但不適用於通常四家亂打的規則,不然剩餘四名玩家就無法開點了。由於兩人革命本來就不是一般規則,所以規定也就比較靈活。通常是,在兩人革命後,四人之中凡是有頭的玩家仍可正常開點,直到有一人走科,進入「三家亂打」狀態。
夠級在不同地區有各種變體玩法,但大部分基本規則都是共通的。
六副夠級主要流行於山東省臨沂市、棗莊市等地,其他地區也有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