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收錄一些日本麻將的地方規則(ローカルルール)和其它規則變體,有關於地方役種(ローカル役)的內容收錄於各個古役的相關主要役種的段落中。
以下規則體系均僅詳述與一般的日本麻將不同之處,相同處省略。
規則組合可以拆開使用某一條/某一些而不使用其它的,但不推薦這樣做。
阿波羅規則(アポロルール),又稱「宇宙麻將」、「麼蛾子麻將」、「圓環麻將」。主要有以下規則:
狹義的「阿波羅規則」僅包括第一條。
《いただきじゃんがりあんR》中與「阿波羅規則」類似的可選規則[1]還包括以下規則:
準備3副麻將牌,以「筒子之海」為例,取出其中一副的萬子和索子,放入「筒子和筒子(當然是來自另外2副)」,即數牌不是每種4張而是每種12張,槓甚至超槓將頻繁出現嶺上牌告急。
如果是索子之海麻將,役滿(綠一色)將會滿天飛。
當然,這個規則不承認清一色和混一色兩個役不然就人人都有役了。
🀝🀝🀝🀝🀝🀝🀝🀝🀝🀝🀝🀝🀝 🀝 瞭解一下? |
以上三條規則均增加了牌局的隨機性,如同寶箱中的內容一般,故得名。
白槓:一個白板的槓子,役滿。
白流:若某人的牌河中同時有四張白板,該局流局,其賠給其他人每人1倍役滿。
以上兩條一般同時使用將導致不少人輸得像白板一樣白。
雀魂麻將的特色規則包括龍之目玉、修羅之戰、寶牌狂熱、赤羽之戰、明鏡之戰、暗夜之戰、幻境傳說和占星之戰,詳見雀魂麻將/特色規則。
將牌是雀姬的特色規則,主要有以下規則:
配牌後,每名參與的玩家(一般是所有玩家,有時是規則規定或主動選擇參與的部分玩家,下同)從配牌中選擇三張牌蓋下或亮出,然後進行交換。
部分規則會對參與換牌的三張牌有限制,例如:
常見的換牌形式有以下幾種:
配牌後,所有參與的玩家將配牌全部亮出,但之後摸到的牌不必再亮出。
銅槓是超槓的一種,又稱「
分為以下五種:
類似的規則還有銀槓(6張)、金槓(7張)、鑽槓(8張),不一一詳述。
同一數字但不同花色的數牌被認為是面子,稱作「連子」,如🀋🀝🀔就是一個連子可以把3赤一次性拍桌上了。
連子既不是刻子也不是順子,但按刻子計符。
對應的鳴牌方式為「連(レン)」。
白板 🀆 可以被當做刻成任意牌,也就是百搭。
但計算寶牌時,白板仍然視作白板,而不是所代替的牌。
四順組成槓子,暗槓時露出中間兩張,例如: 🀫🀚🀛🀫
常見的有青1萬、青1筒、青1索、青5萬、青5筒、青5索、青9萬、青9筒、青9索、青髮、青6萬等。
( 🀇🀙🀐🀋🀝🀔🀏🀡🀘🀅🀌 )
這麼多麼九牌,斷麼人不喜了
如果採用的是減少1翻的規則,則可以採取允許「0翻有役」甚至「負翻有役」和牌的規則。ロン、マイナス2飜30符、200點です[3]
與「赤三色」類似的,在使用3枚青寶牌的麻雀中,使用所有的3枚青寶牌即是青三色。
與「門泥公」類似的,在使用4枚青寶牌的麻雀中,使用所有的4枚青寶牌即是青門泥公。
沒有青寶牌的綠一色聽牌型,和到一張青寶牌(一般是真·青髮),即是青一點。
牌例如:🀑🀑🀒🀒🀓🀓🀕🀕🀕🀗🀗🀗🀅 🀅
顧名思義,和牌時14張牌都是青寶牌,即是青一色。
牌例如: 🀇🀇🀇🀔🀔🀔🀝🀝🀝🀡🀡🀡🀅 🀅
這副牌裡到底摻了多少dora?
真不是清一色如果真的引進到正式規則並且翻譯到中文的話,為避免歧義可能會叫成藍寶牌/藍一色?
部分規則也有塗成其它顏色的牌,但這些規則都很罕見。
黑寶牌是被塗成黑色的牌,常見於日麻的中國變體,每張-1翻弄點翻數多不容易為什麼老是要減,常和赤寶牌一同用「N紅N黑」表示,如:「4紅3黑」表示4赤+三張黑寶牌。
新增的數牌花色,龍子(ロンズ)的圖案是1~9條龍,星子(シンズ)的圖案是1~9顆星,杏子(アンズ)的圖案是1~9顆杏。
一些規則中規定,若手牌中含有這些牌,即使是中張牌,斷麼九也不成立就是要制裁斷麼怪。
「
部分規則把發、白、中、黑稱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大/小三元替換為大/小四元,與大/小四喜等價(2倍/1倍役滿)。
可以使用帶框的國麻白板(如果你能找到配套的牌的話)作為黑/玄武 通常寶牌指示順序改為白→黑→發→中→白,即青龍(東)→朱雀(南)→白虎(西)→玄武(北)→青龍,和風牌保持「一致」
朱二索與朱三索()的外觀是其中一個索子被塗成紅色的二索與三索,代替全部(或部分)的普通二索與三索加入遊戲。
朱二索與朱三索並不是赤寶牌,但它屬於紅色牌而不是綠色牌(廢話),會破壞綠一色與古役斷紅和。
相關役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