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娘百科艦隊Collection板塊仍在建設中,歡迎您參與編輯條目!為了您更好地參與到編輯中來,請閱讀Help:艦隊Collection專題編輯指南。
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正在建設中,歡迎有愛的你加入:討論群 468804768 編輯群 538916753(入群請註明萌百ID並務必嚴格遵守群公告)。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博:@萌娘百科艦娘編輯組
航空戰將按以下的流程進行。
0.噴式強襲
1.制空狀態判斷
2.航空接觸判定
3.防空火砲迎擊與對空特殊攻擊(對空CI)(Stage 2,簡稱S2)
4.攻擊機、轟炸機的雷擊、轟炸
在常規海域6-4和活動海域的空襲點進行的空襲戰,雖然也會經歷上述的流程1~4,但是與通常戰鬥的航空戰仍然有以下不同:
艦載機熟練度會影響制空值,這裡提供簡單的速查表,詳見艦隊Collection/艦載機熟練度
等級 | 圖示 | 熟練度加成 | ||
---|---|---|---|---|
戰鬥機 | 水爆 | 艦攻/爆 | ||
+0 | ![]() |
0 | 0 | 0 |
+1 | ![]() |
1 | 1 | 1 |
+2 | ![]() |
3 | 2 | 1 |
+3 | ![]() |
7 | 3 | 2 |
+4 | ![]() |
11 | 3 | 2 |
+5 | ![]() |
16 | 5 | 2 |
+6 | ![]() |
16~17 | 5~6 | 2~3 |
+7 | ![]() |
25 | 9 | 3 |
制空狀態 | 我軍制空值/敵軍制空值 | 艦載機損失比例 | 接觸 | 彈著觀測射擊 | 夜間接觸 | |||
---|---|---|---|---|---|---|---|---|
我軍 | 敵軍 | 我軍 | 敵軍 | 我軍 | 敵軍 | |||
制空權喪失 | 小於等於1/3 | 敵:0%~10% 我:65/256~150/256 | 不可 | 可以 | 不可 | 可以 | 不可 | 可以 |
航空劣勢 (無文字提示) |
大於1/3,小於等於2/3 | 敵:0%~40% 我:45/256~105/256 | 可以 | 可以 | ||||
航空均衡 (無文字提示) |
大於2/3,小於3/2 或雙方均未進行航空戰 |
敵:0%~60% 我:30/256~75/256 | 不可 | 不可[注1] 可(開幕夜戰,演習)[注2] | ||||
航空優勢 | 大於等於3/2,小於3/1 | 敵:0%~80% 我:20/256~45/256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不可 | 可以 | 可以 |
制空權確保 | 大於等於3/1 或敵制空值為0 |
敵:0%~100% 我:7/256~15/256 | 不可 | 不可 |
|
|
|
裝備命中值 | 攻擊力補正 | 種類 | 裝備名()內為空確時觸發機率 |
---|---|---|---|
+0 | 112% | 艦上攻擊機 | 其他的所有艦上攻擊機 |
艦上偵察機 | 無 | ||
水上偵察機 | 無 | ||
大型飛行艇 | 無 | ||
+1 | 112% | 艦上攻擊機 | 天山(六〇一空)(14%)、流星(六〇一空)(21%) |
艦上偵察機 | 無 | ||
水上偵察機 | 零式水上偵察機(35%)、九八式水上偵察機(夜偵)(21%)、紫雲(56%) | ||
大型飛行艇 | 二式大艇(84%) | ||
+2 | 117% | 艦上攻擊機 | 九七式艦攻(熟練)、九七式艦攻(村田隊)、天山一二型(村田隊)(28%) |
艦上偵察機 | 彩雲(63%)、試製景雲(艦偵型)(77%) | ||
水上偵察機 | 零式水上觀測機(42%)、Ar196改(35%)、Ro.43水偵(28%)、零式水上偵察機11型乙(42%) | ||
大型飛行艇 | PBY-5A Catalina(63%) | ||
+3以上 | 120% | 艦上攻擊機 | 九七式艦攻(友永隊)(28%)、天山一二型(友永隊)(35%)、Swordfish_Mk.II(熟練)(14%)、Swordfish_Mk.III(熟練)(35%) |
艦上偵察機 | 二式艦上偵察機(49%) | ||
水上偵查機 | 零式水上偵察機11型乙(熟練)(56%) | ||
大型飛行艇 | 無 |
裝備倍率 | |
---|---|
裝備種類 | 倍率 |
高角砲、高射裝置 | 4 |
對空機槍 | 6 |
電探 | 3 |
主砲(紅)、三式彈、艦戰、水偵 | 0 |
改修係數 | |
---|---|
裝備種類 | 係數 |
高角砲(面板對空8以上) | 3 |
高角砲(面板對空7以下)、高射裝置 | 2 |
對空機槍 | 4 |
電探、黃副砲 | 0 |
裝備倍率(艦隊防空) | |
---|---|
裝備種類 | 倍率 |
主砲(紅)、副砲(黃)、對空機槍、艦戰、艦爆、水偵 | 0.2 |
46cm三連裝砲 | 0.25 |
高角砲、高射裝置 | 0.35 |
電探 | 0.4 |
三式彈 | 0.6 |
改修係數 | |
---|---|
裝備種類 | 係數 |
高角砲(面板對空8以上) | 3 |
高角砲(面板對空7以下)、高射裝置 | 2 |
電探 | 1.5 |
對空機槍、黃副砲 | 0 |
陣型補正(艦娘側) | |
---|---|
陣型 | 倍率 |
單縱陣、梯形陣、單橫陣 | 1.0 |
警戒陣 | 1.1 |
復縱陣 | 1.2 |
輪型陣 | 1.6 |
各裝備加權對空值、艦隊對空值 | ||||
---|---|---|---|---|
裝備類別 | 裝備名 | 裝備對空值 | 加權對空值 | 艦隊對空值 |
小口徑主砲 | 12cm單裝砲 | +1 | 0 | +0.2 |
12.7cm連裝砲 | +2 | 0 | +0.4 | |
12.7cm連裝砲B型改二 | +2 | 0 | +0.4 | |
120mm連裝砲 | +2 | 0 | +0.4 | |
12.7cm連裝砲C型改二 | +2 | 0 | +0.4 | |
12.7cm連裝砲D型改二 | +3 | 0 | +0.6 | |
12.7cm單裝高角砲 | +3 | +12 | +1.05 | |
12.7cm單裝高角砲(後期型) | +4 | +16 | +1.4 | |
12.7cm連裝高角砲(後期型) | +5 | +20 | +1.75 | |
12.7cm連裝高角砲(後期型)★max | +5 | +26.32 | +8.07 | |
5inch單裝砲 Mk.30 | +6 | +24 | +2.1 | |
10cm連裝高角砲 | +7 | +28 | +2.45 | |
12.7cm連裝砲A型改三(戰時改修)+高射裝置 | +8 | +32 | +2.8 | |
12.7cm連裝砲B型改四(戰時改修)+高射裝置 | +9 | +35 | +3.15 | |
10cm連裝高角砲+94式高射裝置 | +10 | +40 | +3.5 | |
10cm連裝高角砲+94式高射裝置★max | +10 | +49.48 | +12.98 | |
中口徑主砲 | 203mm/53連裝砲 | +1 | 0 | +0.2 |
SKC34 20.3cm連裝砲 | +2 | 0 | +0.4 | |
15.2cm連裝砲 | +3 | 0 | +0.6 | |
15.2cm連裝砲改 | +3 | 0 | +0.6 | |
20.3cm連裝砲 | +3 | 0 | +0.6 | |
20.3cm(2號)連裝砲 | +3 | 0 | +0.6 | |
15.5cm三連裝砲 | +4 | 0 | +0.8 | |
20.3cm(3號)連裝砲 | +4 | 0 | +0.8 | |
15.5cm三連裝砲改 | +5 | 0 | +1.0 | |
大口徑主砲 | 38cm連裝砲 | +1 | 0 | +0.2 |
38.1cm Mk.I連裝砲 | +1 | 0 | +0.2 | |
38cm四連裝砲 | +1 | 0 | +0.2 | |
381mm/50三連裝砲 | +2 | 0 | +0.4 | |
38cm四連裝砲改 | +2 | 0 | +0.4 | |
38.1cm_Mk.I/N連裝砲改 | +3 | 0 | +0.6 | |
16inch三連裝砲 Mk.7 | +3 | 0 | +0.6 | |
16inch三連裝砲 MK.7+GFCS | +3 | 0 | +0.6 | |
30.5cm三連裝砲改 | +3 | 0 | +0.6 | |
35.6cm連裝砲 | +4 | 0 | +0.8 | |
41cm連裝砲 | +4 | 0 | +0.8 | |
試製46cm連裝砲 | +4 | 0 | +0.8 | |
381mm/50 三連裝砲改 | +4 | 0 | +0.8 | |
35.6cm連裝砲(炫目迷彩) | +5 | 0 | +1.0 | |
試製35.6cm三連裝砲 | +5 | 0 | +1.0 | |
試製41cm三連裝砲 | +5 | 0 | +1.0 | |
46cm三連裝砲 | +5 | 0 | +1.0 | |
試製51cm連裝砲 | +5 | 0 | +1.0 | |
51cm連裝砲 | +5 | 0 | +1.0 | |
41cm三連裝砲改 | +6 | 0 | +1.2 | |
副砲 | 15.2cm三連裝砲 | +1 | 0 | +0.2 |
15cm連裝副砲 | +2 | 0 | +0.4 | |
OTO 152mm三連裝速射砲 | +2 | 0 | +0.4 | |
15.5cm三連裝副砲 | +3 | 0 | +0.6 | |
12.7cm連裝高角砲 | +4 | +16 | +1.4 | |
15.5cm三連裝副砲改 | +5 | 0 | +1.0 | |
8cm高角砲 | +6 | +24 | +2.1 | |
10.5cm連裝砲 | +6 | +24 | +2.1 | |
10cm連裝高角砲(砲架) | +7 | +28 | +2.45 | |
8cm高角砲改+增設機槍 | +7 | +28 | +2.45 | |
8cm高角砲改+增設機槍★max | +7 | +34.32 | +8.77 | |
12.7cm高角砲+高射裝置 | +8 | +32 | +2.8 | |
90mm單裝高角砲 | +8 | +32 | +2.8 | |
90mm單裝高角砲★max | +8 | +41.48 | +12.28 | |
5inch連裝砲 Mk.28 mod.2 | +9 | +36 | +3.15 | |
10cm連裝高角砲改+增設機槍 | +9 | +36 | +3.15 | |
10cm連裝高角砲改+增設機槍★max | +9 | +45.48 | +12.64 | |
小型電探 | 13號對空電探 | +2 | +6 | +0.8 |
13號對空電探★max | +2 | +6 | +5.54 | |
13號對空電探改 | +4 | +12 | +1.6 | |
13號對空電探改★max | +4 | +12 | +6.34 | |
大型電探 | 21號對空電探 | +4 | +12 | +1.6 |
21號對空電探★max | +4 | +12 | +6.34 | |
21號對空電探改 | +5 | +15 | +2.0 | |
21號對空電探改★max | +5 | +15 | +6.74 | |
14號對空電探 | +6 | +18 | +2.4 | |
FuMO25 雷達 | +7 | +21 | +2.8 | |
15m二重測距儀+21號電探改二 | +8 | +24 | +3.2 | |
SK雷達 | +8 | +24 | +3.2 | |
SK+SG雷達 | +9 | +27 | +3.6 | |
對空機槍 | 7.7mm機槍 | +2 | +12 | +0.4 |
12.7mm單裝機槍 | +3 | +18 | +0.6 | |
25mm單裝機槍 | +4 | +24 | +0.8 | |
25mm連裝機槍 | +5 | +30 | +1.0 | |
25mm三連裝機槍 | +6 | +36 | +1.2 | |
毘式40mm連裝機槍 | +6 | +36 | +1.2 | |
2cm四連裝Flak 38 | +7 | +42 | +1.4 | |
12cm30連裝噴進砲 | +8 | +48 | +1.6 | |
3.7cm Flak M42 | +8 | +48 | +1.6 | |
12cm30連裝噴進砲改二 | +8 | +48 | +1.6 | |
25mm三連裝機槍 集中配備 | +9 | +54 | +1.8 | |
25mm三連裝機槍 集中配備★max | +9 | +66.64 | +1.8 | |
Bofors 40mm四連裝機關砲 | +10 | +60 | +2.0 | |
QF2磅 8連裝砰砰砲 | +10 | +60 | +2.0 | |
對空強化彈 | 三式彈 | +5 | 0 | +3 |
高射裝置 | 91式高射裝置 | +2 | +8 | +0.7 |
91式高射裝置★max | +2 | +8 | +7.02 | |
94式高射裝置 | +3 | +12 | +1.05 | |
94式高射裝置★max | +3 | +12 | +7.37 |
陣型補正(艦娘側聯合艦隊) | |
---|---|
陣型 | 倍率 |
第二警戒、第四警戒 | 1.0 |
第一警戒 | 1.1 |
第三警戒 | 1.5 |
對空特殊攻擊,觸發時表現為在開幕空襲中出現艦孃的立繪Cut-in,通稱對空CI。
在艦孃的裝備配置滿足一定條件時即可發動,一般認為可能是大量擊墜敵方攻擊機和爆擊機,從而降低我方在開幕空襲中所受到的來自敵方空母的傷害(有報告稱在開幕空襲中CI掉了對方全部攻/爆擊機導致對方空母在砲擊戰中進入罰站無法攻擊狀態)。
目前最新的假說是對空CI觸發後根據CI類型擊落固定數目的飛機(對方空母每格裝備欄固定損失一個飛機數目,這個數目基本不超過個位數),而與對空值無關。此外,對空CI發動後也能增加上文「防空火砲迎擊」中的變動補正。 有11區的dalao在演習中用裝滿攻擊型飛機的六空母對陣單秋月改,最終六空母共計497架飛機被擊落357架,6個格子被打空,11個格子被打的只剩個位數。看上去十分驚人,但是這並不全是對空ci的功勞,詳見Stage2擊墜數推定
請注意對空特殊攻擊不會影響制空權的爭奪,且一場戰鬥不能同時發動兩次及以上對空CI。(除非是航空戰 (不是空襲戰),可以在制空權的爭奪和空襲時各發動一次,共兩次,例如 1-6 的 D,F,L 點)
種類 | 對應艦/艦種 | 裝備1 | 裝備2 | 裝備3 | 裝備4 | 固定擊墜獎勵 | 變動獎勵補正倍率 | 備註 |
---|---|---|---|---|---|---|---|---|
1 | 秋月型/改 | 高角砲 | 高角砲 | 電探(水上電探亦可) | 7 | 1.7 | ||
2 | 秋月型/改 | 高角砲 | 電探 | 6 | 1.7 | |||
3 | 秋月型/改 | 高角砲 | 高角砲 | 4 | 1.6 | |||
4 | 戰艦 | 大口徑主砲 | 三式彈 | 高射裝置 | 對空電探 | 6 | 1.5 | |
5 | 全部水上艦 | 特殊高角砲 | 特殊高角砲 | 對空電探 | 4 | 1.5 | ||
6 | 戰艦 | 大口徑主砲 | 三式彈 | 高射裝置 | 4 | 1.45 | ||
7 | 全部水上艦 | 高角砲 | 高射裝置 | 對空電探 | 3 | 1.35 | ||
8 | 全部水上艦 | 特殊高角砲 | 對空電探 | 4 | 1.4 | |||
9 | 全部水上艦 | 高角砲 | 高射裝置 | 2 | 1.3 | |||
10 | 摩耶改二 | 高角砲 | 特殊機銃 | 對空電探 | 8 | 1.65 | ||
11 | 摩耶改二 | 高角砲 | 特殊機銃 | 6 | 1.5 | |||
12 | 全部水上艦 | 特殊機銃 | 面板3~8對空的對空機銃 | 對空電探 | 3 | 1.25 | ||
13 | 當前不存在 | |||||||
14 | 五十鈴改二 | 高角砲 | 機銃 | 對空電探 | 4 | 1.45 | ||
15 | 五十鈴改二 | 高角砲 | 機銃 | 3 | 1.3 | |||
16 | 霞改二乙/夕張改二 | 高角砲 | 機銃 | 對空電探 | 4 | 1.4 | ||
17 | 霞改二乙 | 高角砲 | 機銃 | 2 | 1.25 | |||
18 | 皋月改二 | 特殊機銃 | 2 | 1.2 | ||||
19 | 鬼怒改二 | 非特殊高角砲 | 特殊機銃 | 5 | 1.45 | |||
20 | 鬼怒改二 | 特殊機銃 | 3 | 1.25 | ||||
21 | 由良改二 | 高角砲 | 對空電探 | 5 | 1.45 | |||
22 | 文月改二 | 特殊機銃 | 2 | 1.2 | ||||
23 | UIT-25 / 伊504 | 面板3~8對空的對空機銃 | 1 | 1.05 | ||||
24 | 龍田改二 | 高角砲 | 面板3~8對空的對空機銃 | 3 | 1.25 | |||
25 | 伊勢改(二)/日向改(二) | 12cm30連裝噴進砲改二 | 對空電探 | 三式彈 | 7 | 1.55 | ||
26 | 武藏改二 | 10cm連裝高角砲改+增設機銃 | 對空電探 | 6 | 1.4 | 可能觸發Kind8對空CI | ||
27 | 當前不存在 | |||||||
28 | 伊勢改/日向改/武藏改 | 12cm30連裝噴進砲改二 | 對空電探 | 4 | 1.4 | |||
29 | 濱風乙改/磯風乙改 | 高角砲 | 對空電探 | 5 | 1.55 | 用特殊高角砲時候可能觸發Kind8對空CI | ||
30 | 天龍改二/哥特蘭 | 高角砲 | 高角砲 | 高角砲 | 3 | 1.3 | ||
31 | 天龍改二 | 高角砲 | 高角砲 | 2 | 1.25 | |||
32 | 英國艦/金剛級改二 | 20連裝7inch UP火箭發射器 | QF2磅 8連裝砰砰砲/20連裝7inch UP Rocket Launchers | 3 | 1.2 | 優先度比通用CI低 | ||
32 | 厭戰/納爾遜/金剛級改二 | 16inch MK.I三連裝砲改+FCR Type284 | QF2磅 8連裝砰砰砲 | 3 | 1.2 | 優先度比通用CI低 | ||
32 | 厭戰/納爾遜/金剛級改二 | 16inch MK.I三連裝砲改+FCR Type284 | 20連裝7inch UP Rocket Launchers | 20連裝7inch UP Rocket Launchers | 3 | 1.2 | 優先度比通用CI低 | |
33 | 哥特蘭 | 高角砲 | 對空機銃 | 3 | 1.35 | |||
34 | 佛萊契爾級/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GFCS Mk.37 | 5inch單裝砲 Mk.30改+GFCS Mk.37 | 7 | 1.6 | |||
35 | 佛萊契爾級/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GFCS Mk.37 | 5inch單裝砲 Mk.30改 | 6 | 1.55 | |||
36 | 佛萊契爾級/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 | GFCS Mk.37 | 6 | 1.55 | ||
37 | 佛萊契爾級/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 | 5inch單裝砲 Mk.30改 | 4 | 1.45 | |||
38 | 亞特蘭大 | GFCS Mk.37+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GFCS Mk.37+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10 | 1.85 | |||
39 | 亞特蘭大 | GFCS Mk.37+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10 | 1.7 | |||
40 | 亞特蘭大 | 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GFCS Mk.37 | 10 | 1.7 | ||
41 | 亞特蘭大 | 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5inch連裝兩用砲(集中配備) | 9 | 1.65 |
註:
如果實在是記不住這麼多,你只要知道任何對空值大於8的高角砲都是特殊高角砲就行。
任何對空值大於9的高射機槍都是特殊機槍。
關於對空CI的擊墜數獎勵:
關於對空CI的觸發優先級:
關於對空CI艦孃的使用建議:
(更多待補充)
根據PSV版反編譯內容,對空CI的觸發率只和CI種類有關,與對空值無關。
各種類對空CI的觸發率參考
同時,反編譯內容中還給出了單艦隊內有兩個不同對空CI時整體對空CI的觸發率計算:[7]
在2019年3月22日更新中,正式實裝了「對空射擊迴避能力」相關的系統,一些指定的隊長機或者特殊的艦載機/水上機/陸上機將會具備有擊墜抗性。
2019年3月22日的官方推特內容 |
---|
09▼新「瑞雲」実裝前のシステム更新 10▼対艦/対地攻撃突入時の敵対空射撃迴避に関して 1/2 11▼対艦/対地攻撃突入時の敵対空射撃迴避に関して 2/2 |
上述官推內容僅列舉了當時實裝了「對空射擊迴避能力」的飛機,後續的更新中也陸續有其他的擊墜抗性的新飛機實裝,下方的表格會展示所有具有擊墜抗性的飛機。
在航空戰中遭遇具有較高防空能力的深海棲艦(比如輕巡ツ級)時,擁有擊墜抗性的飛機能夠更容易從敵方的防空火砲迎擊下存活,不僅能夠儘量降低敵方對我方空襲傷害的影響,還能夠降低鋁材消耗。
無論是在常規海域的Extra Operation海域還是活動海域,具備擊墜抗性的飛機都比一般的飛機具有更優秀的運用性,在突破海域/節省鋁材損耗方面或多或少會有一定的幫助。
注1:有關「對空射擊迴避能力」相關的能力與「艦載機熟練度」系統類似,都是僅限我方艦隊的飛機所實裝的系統,深海方的飛機是沒有這個能力的。幻想一下要是泡芙們也有了擊墜抗性會怎麼樣呢?
注2:具備擊墜抗性≠完全不會被擊墜,不同的飛機所擁有的「對空射擊迴避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將飛機配置在搭載量過低的裝備格中,即便飛機擁有擊墜抗性依然會有被輕巡ツ級等高對空敵艦打空的可能。
注3:一些擁有「對空CI能力」的深海棲艦具有固定擊墜的效果。包括但不限於:砲台小鬼A型(4inch連裝兩用砲+CIC裝備)、防空棲姬、防空埋護姬、防空巡棲姬(其他深海棲艦是否具有對空CI能力還需更多測試)
在面對上述深海棲艦時,即便在配置了擊墜抗性飛機後能夠降低被罰站的概率,但是依然要做好空襲傷害被嚴重壓制以及大量噴鋁的心理準備。
為了方便理解,在此將對空射擊迴避能力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較弱」、「中」、「較強」、「強」,擊墜抗性等級越高的飛機就越不容易在航空戰中被損耗。
擊墜抗性強度 | 受敵方加權對空補正 | 受敵方艦隊防空補正 |
---|---|---|
較弱 | 0.6 | 1 |
中 | 0.6 | 0.7 |
較強 | 0.5 | 0.7 |
強 | 0.5 | 0.5 |
具有對空射擊迴避能力的飛機 | ||||
---|---|---|---|---|
擊墜抗性強度 | 較弱 | 中 | 較強 | 強 |
受敵方加權對空補正 | 0.6 | 0.6 | 0.5 | 0.5 |
受敵方艦隊對空補正 | 1 | 0.7 | 0.7 | 0.5 |
艦上攻擊機 | 九七式艦攻(友永隊) 九七式艦攻(村田隊)(註)推測,測試數據不足 天山一二型(友永隊) 天山一二型(村田隊) 天山一二型甲改(熟練/空六號電探改裝備機) 流星改(一航戰/熟練)(註)推測,測試數據不足[8] |
- | - | - |
艦上爆擊機 | 九九式艦爆(江草隊) 彗星一二型(六三四空/三號爆彈搭載機) 彗星一二型(三一號光電管爆彈搭載機) |
彗星(江草隊) 零式艦戰62型(爆戰/巖井隊) |
- | - |
水上爆擊機 | 瑞雲(六三四空) 瑞雲12型 |
瑞雲12型(六三四空) 瑞雲(六三四空/熟練) |
瑞雲改二(六三四空) | 瑞雲改二(六三四空/熟練) |
噴氣式爆擊機 | - | - | 噴氣式景雲改 | 橘花改 |
陸上攻擊機 | 一式陸攻(野中隊) 銀河(江草隊)(註)推測,測試數據不足 爆裝一式戰 隼III型改(65戰隊)(註)推測,測試數據不足[9] 四式重爆 飛龍(熟練)(註)推測,測試數據不足 |
- | - | - |
此表格中未列出的飛機均為無擊墜抗性的飛機 |
剩下來的攻擊機、轟炸機可以對敵方的水上艦進行攻擊(無法攻擊潛艇)。
航空攻擊的攻擊力按下式計算:
基本攻擊力 = 機體倍率 × 航空接觸倍率 × (機體雷裝 or 爆裝 × √剩餘搭載數 + 25)
機體倍率:艦攻為80%或150%二者隨機,艦爆、水爆與噴氣機強襲階段為固定100%,噴氣機航空戰階段為固定70.71%(1/√2)。
航空接觸倍率:見上文航空接觸部分。
2016春活實裝了同時擁有雷裝與爆裝屬性的陸地攻擊機,其在航空戰中的傷害公式參考此處;秋活實裝了同時擁有雷裝與爆裝屬性的水上爆擊機,在航空戰中水爆的雷裝僅提升面板,在空襲中是不會計算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