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西羅馬帝國倒台蠻族入侵的浪潮中殘存下來,蠻族入侵將您的半島撕裂了,扮演混亂中誕生的義大利城邦之一——熱那亞,威尼斯,比薩,拉古薩,阿馬爾菲甚至教皇國一——並恢復您土地曾經的輝煌。領導光榮義大利傭兵和熱那亞弩手部隊,重建絲綢之路,您的功績將會永遠地記載於歷史之中。 | ” |
——遊戲內說明書 |
義大利人是《世紀帝國Ⅱ:失落帝國》中引入的南歐文明,專注於弓箭手和海軍。
義大利人以現代義大利的中世紀國家為基礎,例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斯和教皇國。義大利人獨特的部隊,熱那亞弩手是反騎兵弓箭手,他們的第二個獨特單位義大利傭兵則是反火藥步兵。位於歐洲南部的義大利,由於其重要的戰略港口位置,使他們成為歐洲主要的貿易中心,在遊戲中他們的漁船更便宜。中世紀的義大利城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之一,為了反映他們的經濟生產力,義大利人擁有更便宜的貿易單位以及更便宜的碼頭升級。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人以文化和知識中心佛羅倫斯而聞名,文藝復興徹底改變了歐洲人的思維方式。通過與更先進的伊斯蘭和遠東王國進行貿易,這使他們在當時領先於其他歐洲王國,因此義大利人可以用低成本升級各個時代。為了反映出絲綢之路的優勢,義大利人的火藥單位成本更低
義大利人是羅馬的文化後裔之一,和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一樣,他們都擁有羅馬血統,因為這些文明都講羅曼語。
熱那亞弩手
義大利北部多山,輕巧的弩具就是因應地形而生的武器。熱那亞的弩手多會背負大盾,用以掩蔽自己的身軀或是防止騎兵的衝鋒。
弩手和義大利傭兵遠程護甲和近程護甲+1
在現實世界,大盾是中世紀歐洲弓箭手的移動掩蔽,平常都背在身後、射擊時則立在前方。用以探身射擊,並在後方重新裝填
貿易單位便宜50%
輸入西方的貿易路線又被稱為「絲路」,因為絲綢在古代一向是東方的貴品。絲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歷史意義上的絲路起於洛陽、終於威尼斯。
聖羅倫佐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San Lorenzo)
興建於5-6世紀間,建造於熱那亞。目的在於紀念殉道者聖羅倫佐(St.Lorenzo)。由熱那亞十字軍所主持建造。這座教堂使得鄰近區域城市化。細部建築一直到17世紀才算真正的大功告成。
在遊戲中的義大利部隊講中世紀拉丁語,拜占庭人也講這種語言。 但是歷史上他們說的是拉丁語衍生出的不同語言,現代義大利語幾乎完全基於其中的一種語言,一種叫佛羅倫斯語的托斯卡納語
村民:
軍事單位:
僧侶
國王
義大利人從大約公元 572 年開始就已經居住在亞平寧半島 (即義大利半島) 上了。雖然義大利半島曾是羅馬帝國所在,但公元 476 年羅馬帝國被奧多亞賽所瓦解,分離成多個日耳曼部落,它們受自立為義大利王的奧多亞賽所統治。公元 493 年,拜占庭 (東羅馬) 人誘使東哥特王國的國王狄奧多利克入侵奧多亞賽的義大利王國。到公元 526 年狄奧多利克逝世的時候,半島又重回無序的動亂,貝利沙魯斯將軍在公元 535 年帶領拜占庭軍隊乘機攻佔了半島。然而拜占庭人的統治到公元 572 年就被推翻了,因為當時另一批叫倫巴第人的。日耳曼部落入侵了義大利半島。因此義大利人被認為是拉丁人種和日耳曼部落的後代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多個獨立的城邦,每個城邦的勢力範圍都只有一個主城和一些附屬小鎮而已。在義大利北部,查理曼大帝的法蘭克王國取代了倫巴第人的統治,而法蘭克王國瓦解後,動亂中又湧現了數個城邦,包括米蘭,熱那亞,佛羅倫斯和威尼斯。與此同時的義大利中部地區在羅馬教皇的控制下穩定發展,但是當羅馬教皇在公元 962 年為日耳曼的奧託一世加冕,讓他當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后,義大利北部和中部地區就都捲入了日耳曼城邦之間的紛爭了。另一方面,義大利南部一直都被倫巴底人和拜占庭人統治著,直到 11 世紀諾曼第人入侵這一地區並建立了西西里王國
在整個中世紀中,義大利的軍隊主要是由僱傭軍組成的,在僱傭兵隊長的帶領下,他們效忠於出資最多的僱主。城邦之間的衝突常常是為了瓜分義大利土地,而且這些紛爭在 16 世紀的義大利戰爭 (即文藝復興戰爭) 中達到了頂峰。最終,過多的城邦之戰讓義大利城邦都陷入困境
海戰方面,義大利有當時歐洲最好的海軍,那裡的地理位置也讓他們能主宰地中海上的商業和文化交流。威尼斯和熱那亞利用他們的海軍優勢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海上霸權,與其他歐洲國家和奧斯曼帝國一爭高下
中世紀的義大利既有古羅馬建築和日漸壯大的神權體系,又有藝術上別具一格的各種新流派。義大利中部在天主教的羅馬教皇的統領下,成為歐洲基督界的中心,在宗教和政治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中世紀後期,義大利北部的佛羅倫斯城變得格外重要,因為它地處文藝復興的中心,這一時期湧現了大量新的藝術、音樂和科學。佛羅倫斯城的李奧納多·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創作了大量傑出的藝術品,把藝術技藝發揮到極致
然而,義大利城邦之間不斷的紛爭讓他們很容易受半島外的勢力的影響。相鄰的法蘭西,西班牙和奧地利一直干涉著義大利半島的發展。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 1861 年,在薩瓦伊王室的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和民族英雄朱塞佩·加里波第的努力下,義大利人終於結合為一個國家,直到今天
打從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便毫無阻攔的從北方進入亞平寧半島。奧多亞賽國王治下的哥德人便是其中一支。他們幾乎掌握了整個義大利。然而歷史並沒有給他們太多輝煌的時間,由在東羅馬帝國授意下的東哥德首領狄奧多西將奧多亞賽給誘殺,接管了義大利半島,定都帝國舊都拉文納。在狄奧多西治下,東哥德人享有了短暫的平靜時光,直到其駕崩
拜占庭於6世紀初迎來一位雄主,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他想恢復帝國光榮,而他也幾乎做到了這點。在滅亡北非蠻族汪達爾人之後,他派大將貝利薩琉進攻義大利,於6世紀中期佔領義大利全島
然而查士丁尼逝世後拜占庭勢力下降,倫巴底人從北方而來將拜占庭勢力幾乎逐出半島,只剩下南方部分區域,更威脅到教宗的勢力。於是教宗便迎來強大的同盟– 法蘭克人。矮子丕平將奪來的領土獻給教皇,其子查理曼更是將倫巴底人狠狠的揍了一頓。得到了教皇的加冕,成為「羅馬人的皇帝」
查理曼死後帝國三分,中法蘭克王國雖然領有義大利北部區域。但卻很快被西、東兩王國給吞併。法蘭克內部的分化意味著對於義大利的影響將逐漸降低,取而代之的是薩克森公爵,奧圖一世。這個奧圖一世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並強迫教宗比照查理曼為他加冕,從此教皇與神聖羅馬皇帝便陷入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恩怨情仇
紅鬍子腓特烈曾經對義大利諸國下了不少苦功,無論是讓他吃大虧的倫巴同盟、還是教皇拉攏的猛獅亨利都是。在義大利人的角度,巴巴羅薩是一個霸道的入侵者。有一說其「紅鬍子」稱號便是意味著沾滿了義大利人鮮血,而非很直觀的有著紅色鬍子
在神聖羅馬帝國與教皇爭雄其間,南方的義大利也不平靜。西西里島由諾曼人入主,建立了西西里王國,繁榮的獨立於兩大勢力以外。然而這樣的繁榮只持續到12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還是伸到了西西里
但在義大利半島上仍然有其他不甩教皇也不甩神聖羅馬帝國的勢力,他們挾著發達的商業基礎、海軍力量成為自治城邦。威尼斯、熱那亞等城邦即屬之
教皇英諾森三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擅長弄權的教皇,他高明的政治與法學手段成功的讓英格蘭、法蘭西、匈牙利等地區都成為教皇的擁護者。而他也擅長利用自己的神權賦予世俗君王們統治的權力,而從各君王手中換取軍政上的支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終於被開除教籍
然而為了徹底讓神聖羅馬帝國勢力離開義大利,教皇積極的幹預西西里王國內政,教皇受益法國的安茹王朝入主西西里,這也間接導致了「晚禱戰爭」的爆發。1282年的晚禱戰爭肇因於法國士兵調戲剛結束晚禱的義大利婦女,導致義大利人排外的情緒爆發,大肆屠殺法國居民。而法軍後續的報復行為開啟了戰端。西班牙人更進來淌這趟混水,混亂局使導致西西里國勢從此一落千丈,失去角逐地中海霸主的機會
義大利的亂象一直到15世紀才開始走向穩定。沒有一個統一的霸權主導亞平寧,只有五個強大的政治實體掌控。分別為:佛羅倫斯、米蘭、威尼斯、教廷、那不勒斯
其後發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帶動了整個歐洲的改變。也象徵著中世紀的結束。而諸邦並立的情況要一直到近代才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