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ga Drive | |
日版Mega Drive。 | |
原名 | メガドライブ Sega Genesis |
其他名稱 | Mega Drive(MD) 世嘉五代 |
研發商 | 世嘉 |
製造商 | 世嘉 |
類型 | 家用遊戲機 |
世代 | 第四世代 |
發售日期 | 日本:1988年10月29日 北美:1989年 8月14日 歐洲:1990年 9月 |
停產日期 | 1997年 |
銷量 | 硬體: 全球:約3,500萬 日本:約350萬 北美:約2,000萬 歐洲:估計900萬 軟體: 全球:約5.5億 |
最暢銷遊戲 | 《刺蝟索尼克》(1,500萬,含捆綁) 《刺蝟索尼克2》(600萬) 《迪斯尼阿拉丁》(400萬) |
媒體 | 卡帶 |
輸入 | 手柄 |
輸出 | 320×224、256×224(NTSC制式) 320×240、256×240(PAL制式) |
向下兼容 | Sega Mark III |
前代機種 | Sega Mark III |
後繼機種 | Sega Saturn |
Mega Drive(日語:メガドライブ,美版名稱:Sega Genesis)是世嘉公司開發的16位家用遊戲機。Mega Drive屬於第四世代遊戲機,1988年在日本發行,隨後兩年先後於北美和歐洲上市。因繫世嘉第五款遊戲機,在華語圈又得世嘉五代之稱。
作為Sega Mark III的後繼機種,Mega Drive繼續主打硬派動作遊戲和街機移植遊戲。許多新IP,包括世嘉吉祥物刺蝟索尼克,都誕生於該主機。儘管日本市場上,Mega Drive的銷量僅有對手任天堂主機Super Famicom的五分之一:但北美主機大戰中,兩者銷量旗鼓相當,以至Genesis成為老美的情懷主機。由於Mega Drive遊戲卡較易破解,其90年代在中國大陸的普及率也勝過Super Famicom。
硬體
主機配備兩顆處理器。主處理器Motorola 68000 @ 7.6 MHz是該公司當時的軍工用產品;輔處理器Zilog Z80 @ 3.5 MHz,沿用前代主機Mark III的處理器,該處理器平時輔助處理音頻,連接外設遊玩Mark III遊戲時變身主CPU。
Mega Drive和Mark III均使用Texas Instruments TMS9918視頻顯示處理器,但新主機的顯示處理器經過改進,最大髮色數從64色躍升至512色,並可61色同屏髮色。遊戲音效主晶片為Yamaha YM2612,支持六通道立體聲FM音源;音效晶片Texas Instruments SN76489集成於顯示處理器TMS9918中,可模擬人聲噪聲等音效。
外設
MegaDrive軟盤驅動器:使用2英寸磁碟作為存儲介質。該驅動器與索尼共同開發,並於1990年被放棄,被Mega CD取而代之。- Mega CD:1991年12月在日本發售,以光碟為存儲介質。需要獨立電源線。初版需要加裝在Genesis主機下方,第二版主機加裝在Genesis主機右側。
- Sega 32X:機能增強外設,於1994年發布,旨在增強Genesis主機的圖形和處理能力。32X可以插到Sega Genesis的頂部的卡帶接口,玩家在玩遊戲時再將遊戲卡帶插在32X頂部的卡帶接口。32X搭載了兩顆32MHz日立SH-2處理器,理論上能夠顯示更多的顏色,運行更複雜的三維圖形,並提供更加流暢的遊戲體驗。32X擁有自己的專有遊戲庫,甚至還有用於32X的MD CD遊戲。但32X的設計非常不合理,拆在Genesis頂部後,還需要一根視頻線將32X和Genesis主機本體連接,再由另一根視頻線連接32X和電視。如果第二根視頻線沒有接到32X上而是接到Genesis主機上,則只能看到遊戲的背景圖像。更要命的是,32X還需要一根獨立的電源線。因為使用體驗極其糟糕,所以很快壽終正寢了。
一體機
SEGA Neptune:代號為「海王星」,系包含Genesis主機和32X、儲存介質為光碟的一體機。因為32X本身失敗了,所以該一體機未能發布。
軟體
在ACG作品中的登場
|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世嘉硬體大百科 (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