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opyright":"
鳥取
| |
---|---|
鳥取(とっとり)
Tottori | |
《Free》中的鳥取巖美町
| |
基本信息
| |
別稱 | 伯耆、因幡、漫畫王國 |
國家 | ![]() |
所在地區 | 中國地區 |
時區 | 東九區 |
相關作品
| |
周邊地方
| |
“ | (送君別千里 今立因幡稻羽山 如其峰上松 若知吾人苦待君 還冀今早歸國兮) |
” |
——在原行平,《古今和歌集·卷第八·離別歌》 |
鳥取(日語:鳥取,とっとり;英文:Tottori)是日本中國地區的一個地理概念,泛指鳥取縣,狹義指其縣廳鳥取市。
位於中國地區的東北部,北臨日本海,東側和兵庫縣相鄰,南側和岡山縣、廣島縣接壤,西側是島根縣。
鳥取縣東西狹長,地形多山,山地面積佔縣總面積的八成以上。總人口位居日本所有都道府縣末位,人口密度也非常低,是一個很小的縣份。
氣候屬於日本海側氣候,是西日本首屈一指的豪雪地帶之一。全縣春季至秋季多晴朗天氣,但在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多雨雪天氣和陰天。
傳說中是因幡白兔所在的地方,律令制實施之後,該地被分為因幡與伯耆兩國。9世紀中期之後,律令制開始解體,地方豪族成為各地新的支配者,之後進入莊園經濟世代。
室町時代時期,山名氏被任命為因幡、伯耆兩國的守護,成為鳥取地區的統治者。進入戰國時代之後,尼子氏和毛利氏先後控制因幡、伯耆兩國,中國征伐中,豐臣秀吉攻佔鳥取。
江戶時代之後,因幡、伯耆兩國的大名被大幅調整,元和三年(1617年),池田光政入封鳥取藩,管轄因幡、伯耆兩國,表石高32萬石,以鳥取城為中心的地域格局開始形成。
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設置鳥取縣,明治九年(1876年),鳥取縣被併入島根縣,引發了當地士族不滿,這使得鳥取縣在明治十四年(1881年)得以重新設立。
戰後鳥取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市町村大幅合併等改革,經濟高速成長,但縣內嚴重的人口外流一直影響至今,自平成十六年(2004年)以來財政力指數常與高知縣徘徊在倒數第二或倒數第三位之間。
鳥取縣是日本重要的梨產地,其中又以二十世紀梨最為著名,產量高居日本第一。鳥取縣的其他主要農產品還有西瓜、青花菜、蔥、山藥等,其中西瓜產量位居日本第四位。
全縣漫畫家輩出,有「漫畫王國」之稱,如水木茂、谷口治郎、及青山剛昌,縣政府也想藉此將漫畫文化作為鳥取縣重要的觀光資源之一加以宣傳,推進旅遊業發展。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鳥取,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鳥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