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井
| |
---|---|
福井(ふくい)
Fukui | |
《GLASSLIP》中的福井坂井市白山神社
| |
基本信息
| |
別稱 | 若狹、越前 |
國家 | ![]() |
所在地區 | 中部地區 |
時區 | 東九區 |
相關作品
| |
周邊地方
| |
“ | (月下玉江蘆 株株出穗未刈除 及早賞此景) |
” |
——松尾芭蕉 |
福井(日語:福井,ふくい;英文:Fukui)是日本中部地方的一個地理區域,泛指福井縣,狹義指縣廳所在地福井市。
位於日本中部的北陸地區,臨若狹灣,全縣以山中峠、木之芽峠、栃之木峠山脊為界,分為北側的越前地區和南側的嶺南地區(若狹地區)兩部分。
越前綠意盎然的群山和若狹清澈的水流是該地景色的代表,有「越山若水」的美稱,城市多集中於縣的東北部,是北陸地區人口最少的縣。
全縣氣候溫暖濕潤,但由於屬於日本海側氣候,全縣都被指定為豪雪地帶,一年的降水天數有170餘天,[1]當地人也有「忘了帶便當也別忘了帶傘」的說法。
大約從1萬5000年前開始就有人居住的痕跡,古墳時期該地分為若狹、高志、三國、角鹿四股實力,出生于越前的繼體天皇繼承大和王位後,該地逐漸納入大和朝廷的勢力範圍內。
律令制施行後被分為若狹國與越前國兩部分,應仁之亂時朝倉氏興起成為該地的大戶,朝倉氏被織田信長消滅後,該地先後由丹羽長秀、柴田勝家等人統治。
關原之戰後,結城秀康被授予越前一國以及下野國結城郡共75萬石(北之莊藩),是為越前松平家。若狹國則被賜予京極高次(小浜藩),酒井家後來取代京極家成為新的藩主。
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將該地七藩改為七縣,後整合為福井縣和敦賀縣,明治十四年(1881年)兩縣合併為福井縣。明治九年(1876年)部分地區曾被劃入滋賀縣和石川縣,後又回歸福井縣。
原為傳統的農業地區,早在江戶時期福井便是上方與北國年貢米的中繼地,商路通暢,縣內的三國和敦賀是北前船的停靠港,可至大阪和蝦夷。
近現代成長為工業地區,構成北陸工業地區的南部。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工業非常興盛。另外,社長的數量也是連續數年在全國排名第一。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福井,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福井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