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 |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
周瑜,字公瑾,是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重要將領,也是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的主要指揮者之一。本條目主要介紹其於ACGN作品中的形象。
簡介
周瑜年少時與孫策相善[源 7],並於孫策起兵時追隨[源 8],此後隨軍幫助孫策平定了江東[源 9]。孫策被刺後,周瑜與張昭共同輔佐年幼的孫權。[源 10]赤壁之戰中,周瑜採用部將黃蓋的計策,用火攻大敗曹操軍隊。[源 11]
後圍攻江陵,被曹仁防守,一年才攻克,還受傷了。周瑜極度恐懼劉備的崛起,企圖搶先佔據四川,但沒有受到孫權的支持。建安十五年,周瑜於巴丘病逝。
明代羅貫中所著小說《三國演義》中,杜撰了「群英會」「三氣周瑜」等虛構的故事。後世的部分作品中周瑜的形象也受此影響。
- 例如:三國殺中標準版周瑜的技能為「反間」,即取材自「群英會」故事中周瑜設反間計除掉蔡瑁與張允的事跡。
形象
《三國志》記載,周瑜「長壯有姿貌」,且《三國演義》也稱其「姿質風流,儀容秀麗」。又因其英年早逝,傳統戲劇中周瑜多為無鬍鬚的年輕男子形象,而大多ACGN作品也沿用了這一設定。
雖然周瑜一生多任武職,甚至有親自上陣的記錄[源 12],但受《三國演義》影響,一般作品中周瑜均被視為「軍師」「謀士」一類的角色。不過在遊戲中一般設定為也擁有較高的武力值,為類似曹操、關羽及姜維等的全才型角色。
在ACGN作品中,有時會對角色的部分特點進行誇張化,因此ACGN作品中的周瑜形象常與以下元素有關:
- 火:取材自赤壁之戰中火攻破曹之事。(如《三國殺》中的神周瑜等)
- 風:東南風是赤壁之戰中火攻得以實施的重要條件之一。(如《王者榮耀》中周瑜的技能東風浩蕩)
- 水軍:江南多水軍,赤壁之戰中火攻計策於長江上執行。(如《三國殺》周瑜台詞「看好了,我東吳水軍的英姿!」)
相關人物
- 孫策:孫策與周瑜年少相善,且孫策起兵時周瑜率部追隨。(以此二人為主要角色的作品有《不赴》等)
- 孫權:周瑜於孫策去世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年幼的孫權。(以此二人為主要角色的作品有《權御天下》等)
- 小橋[3]:小橋為周瑜之妾,史書無太多記載,但民間常有對二人事跡的想像。(以此二人為主要角色的作品有《驚鵲》等)
相關條目
角色
作品
歌曲
動畫與漫畫
動畫
漫畫
- 《三國演義(繪本)》————1995年周嶽峰繪本,哈爾濱出版社出版(其他繪本甚多,此處略)。
- 《三國志(橫山光輝)》————日本漫畫家橫山光輝創作的三國題材漫畫,及由此衍生的動畫等作品。
萌屬性
- 周瑜打黃蓋————小說《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在ACG作品中也可以特指一種情感關係。
其他
- 鯛魚燒————因讀音之誤而衍生出「周瑜燒」的俗稱
,所以實際上和周瑜並沒有什麼關係。
ACGN等常用的神話、傳說、宗教、歷史人物素材的原型 |
---|
| 神話·傳說·宗教 | 並稱 | | | 天啟宗教 | | | 中國神話和民間信仰 | | | 日本神話和民間信仰 | | | 南亞神話和宗教 | | | 希臘-羅馬神話 | | | 北歐神話 | | | 北非神話和宗教 | |
| | 亞洲歷史 | | | 歐洲歷史 | | | 非洲歷史 | | | 新世界歷史 | |
|
外部連結及注釋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周瑜,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周瑜 |
參考資料
- ↑ 《三國志·周瑜傳》: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
- ↑ 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
- ↑ 《三國志·周瑜傳》: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時年三十六。
- ↑ 《三國志·周瑜傳》:權拜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
- ↑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孫權)即封瑜為大都督。
- ↑ 《三國志·周瑜傳》: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 ↑ 《三國志·周瑜傳》: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 ↑ 《三國志·周瑜傳》: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
- ↑ 《三國志·周瑜傳》: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復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 ↑ 《三國志·周瑜傳》: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 ↑ 《三國志·周瑜傳》: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 ↑ 《三國志·周瑜傳》: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