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松平元信/元康)(日語:
松平廣忠嫡子。幼年期先後作為今川和織田家的人質。1560年,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之戰戰死後獨立,1562年和織田信長達成同盟,隨後又與武田信玄結盟消滅了舊主今川家,但隨後又與之斷交。日後作為信長最忠實的盟友,參與了織田家布武之路的戰鬥,就如金崎、姊川、長筱等大戰都有其活躍的身影。同時自身也苦心經營著領地,從僅三河一國小大名慢慢發展成坐擁駿遠三的群雄,並繼承了今川義元「東海第一弓取」的稱號。
1582年,德川家康跟隨信長討伐了武田勝賴,武田家滅亡。然而沒過多久信長在本能寺遇害,在本多忠勝、服部正成等一眾家臣掩護下從京都經伊賀逃回三河。在緊接著的天正壬午之亂、小牧長久手兩場戰役中分別對北條、羽柴氏取得軍事勝利贏得了領土和聲望。隨後降服於執牛耳者豐臣秀吉,並在小田原征伐後被移封關東,成為豐臣政權下的五大老之首。
豐臣秀吉病逝後,和伊達政宗、加藤清正等大名展開聯姻政策,並介入豐臣文武兩派衝突,率領武鬥派在關原決戰中擊敗石田三成一戰奠定德川家地位,其後更接受後陽成天皇諭旨,受封徵夷大將軍,開創德川幕府(江戶時代)。最後在1614年發動大坂之陣,次年攻滅豐臣家宣佈元和偃武,徹底終結了應仁之亂以來150年戰亂紛飛的戰國時代,為日本帶來200餘年的和平,也使日本封閉自守。
一生幾乎都在隱忍當中渡過,甚至好幾次面臨人生最危險的時刻,但最終都能戰勝強敵,歷盡艱辛成功站在日本最頂端,和霸主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並列號稱「三英傑」。由於明治時代的批判幕府的政治正確,加上以悲劇英雄流芳百世的真田幸村等人作對比而被醜化,但卻又不失偉大,成為在民間爭議較大的人物。
家康公妻妾眾多,故子嗣也多。後代除了有成為幕府將軍之外,還有一堆庶子(部分的後代之後被迎為將軍,如吉宗和德川慶喜),其中庶子後代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八代將軍德川吉宗、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即水戶黃門)和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德川慶喜原姓一橋,水戶德川家出身,被過繼給一橋家當繼子,12代將軍德川家慶死後成為將軍,一橋家是為御三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