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方額廣頤,多陰謀,天后常謂『類我』。 | ” |
——《新唐書》 |
太平公主(約665年—713年),唐朝公主[1],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女兒,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唐玄宗李隆基的姑母。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最後一名子女,其出生年份尚無明確記載。年少時,以祈福為名出家為女道士,道號太平。後來相繼嫁給其表兄弟薛紹和武攸暨,育有四子三女[2]。太平公主受到武則天的寵愛,在武周時期就經常密謀政事。
705年,參與了擁護唐中宗李顯復闢的神龍政變,因功進號鎮國太平公主,受封五千戶。710年,在中宗死後,與李旦的兒子李隆基聯手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皇后及其黨羽,逼迫少帝李重茂讓位,並擁立唐睿宗李旦復闢。在上官婉兒被殺後,上表請求為其蒐集編撰文集。
睿宗復位後,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因擁戴之功晉封萬戶、三子封王,當時朝中多位宰相出自她的舉薦,睿宗也常與她商議國事。此時太平公主與李隆基之間的矛盾愈加尖銳,屢次發生權力鬥爭。712年,睿宗傳位給太子李隆基,退為太上皇。713年,唐玄宗李隆基發動了先天政變,將太平公主賜死,同時清除了她的政治勢力。
太平公主的藝術形象通常出現在唐朝中期/武周時期相關的文學及影像作品中。而在ACG文化,除了唐朝題材,還會在架空背景或綜合類的作品裡登場(比如遊戲)。
作為中國歷史上知名度高、權勢大的公主之一,其形象往往體現出強勢、聰慧多謀的性格特點。
偶爾會有將「太平公主」一詞用於對貧乳的惡搞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