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
| |
---|---|
山口(やまぐち)
Yamaguchi | |
《空想新子與千年魔法》中的山口佐波川
| |
基本信息
| |
別稱 | 防長、長州 |
國家 | ![]() |
所在地區 | 中國地區 |
時區 | 東九區 |
相關作品
| |
| |
| |
周邊地方
| |
“ | ” | |
——高杉晉作,《櫻山七絕》 |
山口(日語:山口,やまぐち;英文:Yamaguchi)是日本中國地區的一個地理概念,泛指山口縣,狹義指其縣廳山口市。
位於本州島最西端,西北兩面瀕臨日本海,南臨瀨戶內海,隔關門海峽與九州相望,縣的東部與廣島縣、島根縣地區緊密相接。
縣內土地大部分屬于山陽地方,北部的萩市、長門市則是歸類在山陰地方西部。自古以來,山口就是連通日本本州與九州和朝鮮半島以至中國的交通要衝。
整體上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但從日本海方面至內陸地區為日本海側氣候,冬季時陰天的日子較多,也可見雪。
因為位於本州島的最西端,所以自古以來就是大陸文化流入的窗口,飛鳥時代在此修築了朝鮮式的山城,律令制下分屬長門、周防兩國。
鎌倉時代,這裡成為應對蒙古入侵的前線司令部,在下關市設置了長門探題,南北朝時代,周防的大內氏崛起並逐漸統一兩國,但戰國時期大內氏戰敗,兩國成為毛利氏的領土。
慶長五年(1600年)關原之戰中,支配中國整個地區的毛利氏加入了西軍。西軍戰敗後,毛利家被減封僅領有長門、周防兩國。此後,直到幕末為止,這裡都是毛利氏支配的土地。
明治四年(1871年)廢藩置縣後設山口、巖國、豐浦、清末共4個縣,後又將四個縣合併為山口縣,大致確定了現在的縣域。
由於倒幕運動中毛利氏的長州藩是打倒德川幕府的主力,因此明治維新之後來自山口縣(長州藩改組而成)的政治家和軍人們曾長期壟斷政壇,形成了藩閥政治時代的「長州閥」。時至今日,來自山口縣的政治家依然很多,出身此地的首相有9位,二戰前5位,二戰後4位,比排名第二的東京都多了4位。
明治維新後,山口地區的第二產業飛速成長,以宇部美彌地區的礦業,縣西部的重化學工業地區為代表。長期的工業發展基礎至今無法代替三產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
平成三十年(2018年)的數據顯示,關於總生產的經濟活動的構成比,以全國為1的特殊係數進行比較,第一產業為0.5,第二產業為1.6,第三產業為0.8,這表明二產仍佔山口經濟的重要比重。
其中礦業、製造業、電力、煤氣、自來水、廢棄物處理業等都超過了全國。從製造業的細目來看,化學、石油、煤製品、爐業、土石製品等產業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山口,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山口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