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紹的是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生物「螢火蟲」及其藝術形象。
螢火蟲(昆蟲)
三次元本體1

現實中的螢火蟲(發光)
三次元本體2

現實中的螢火蟲(全貌)
生物學分類
螢火蟲(英語:firefly;日語:蛍()/火垂る()/ホタル)是昆蟲綱鞘翅目螢科的一類動物。
在ACGN作品中,螢火蟲以及以螢火蟲為原型的形象時有登場。
簡介
螢火蟲
螢火蟲是對六足亞門昆蟲綱鞘翅目螢科動物的通稱。(注意:同屬花螢總科的紅螢科、花螢科一般不視為螢火蟲,也無發光器。)
全世界總共有約2000種螢火蟲。螢火蟲屬於甲蟲,身體扁平,細長呈橢圓形;有兩對翅,前翅為甲殼狀,起保護作用,覆蓋身體和後翅;而後翅則是飛行用,在飛行時高速扇動;頭上的觸角有11節。與其他甲蟲一樣,螢火蟲的也是一生中經歷「卵→幼蟲→蛹→成蟲」的完全變態生物。
螢火蟲的顯著特徵是尾部可以發光(也有的種類不發光),這是由於它們腹部最末端幾節(雄性2節;雌性1-3節)內有磷化物發光質,經發光酵素作用,可以發出黃綠色冷光。而光信號的閃爍頻率、強度等可能可用於同類間傳遞信號。
螢火蟲為雜食昆蟲,幼蟲多捕食各種小型軟體動物(如蛞蝓、蝸牛)或環節動物(如蚯蚓),成蟲則以花粉、花蜜、植物汁液等為食。
螢火蟲主要分佈於除了南極洲外的各大洲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棲息於水邊或者潮濕地帶,基本為夜行性動物。
螢火蟲與人類文化
- 螢火蟲夜間飛舞發光的場景很具有觀賞性,賞螢是人類的休閒活動。
- 部分人類將螢火蟲作為寵物飼養。
- 中國古代典故「囊螢」的故事,晉代車胤晚上捕捉螢火蟲,裝在袋子裡,利用螢光,刻苦讀書。
- 螢火蟲經常被視為夏天的代表生物()。常成為文學、畫作等創作題材。
- 由於人類導致的壞境破壞、汙染、殺蟲劑濫用等原因,螢火蟲的生存受到一定威脅。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飛舞的場景。
ACGN作品中登場的螢火蟲
- 關於萌百中的螢火蟲類角色見分類:螢火蟲。
生物螢火蟲
(待補充)
人格化螢火蟲
(待補充)
ACGN作品中的螢火蟲相關事物
ACG作品登場的各種生物 |
---|
| | | 現實動物(真核域動物界) |
---|
| 脊索動物門 | | | 無脊椎動物 | 節肢動物門 | | | 軟體動物門 | | | 環節動物門 | | | 多孔動物門 | | | 刺胞動物門 | | | 棘皮動物門 | |
|
|
| | | | 現實其他生物(古菌域、細菌域、真核域原生生物界/真菌界、非細胞生物) |
---|
| |
| | | | |
|
外部連結
- ↑ 注意:這裡的螢火蟲原文「glow worm」,泛指一切會發光的蟲子,和狹義的螢火蟲firefly不能完全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