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基本資料 | |
全稱 | |
---|---|
別稱 | 印度尼西亞、印尼 |
類型 | 國家 |
所屬 | 亞洲 |
所轄 | 31個省+3個特區 |
首都 | 現時期首都:雅加達 擬遷都:努山塔拉 |
位置 | 東南亞 |
總統 | 佐科·維多多 |
語言 | 印度尼西亞語 |
文字 | 拉丁字母、爪夷文[1] |
族群 | 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馬來族等 |
信仰 | 伊斯蘭教等 |
軍隊 | 印尼國民軍 |
形成 | 1945年8月17日 (印度尼西亞獨立) |
領土面積 | 1913578.68 平方公里 |
人口 | 268,000,000 (2021年2月) |
貨幣 | 印度尼西亞盧比[2] (IDR) |
曆法 | 公曆、伊斯蘭曆 |
登場作品 | 詳見#ACGN作品中的印度尼西亞
|
“ | ” | |
——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 |
印度尼西亞(印度尼西亞語/英語:Indonesia,日語:インドネシア/Indoneshia), 是一個位於東南亞的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在婆羅州與馬來西亞相鄰,北與新加坡相望,東與東帝汶、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鄰,南與澳大利亞相望。
公元3—7世紀建立了一些分散的封建王國,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控制馬六甲海峽、文化兼容並蓄的室利佛逝帝國。
13世紀,信訶沙裡王女婿羅登·韋查耶(雅名克塔拉亞薩)建立滿者伯夷國。後來在滿者伯夷宮相加扎·馬達的努力下,滿者伯夷成為制霸印尼的大帝國。
14世紀末,印尼群島的大批邦國改宗成為穆斯林國家。內亂中的滿者伯夷帝國被爪哇島新興的淡目蘇丹國所滅,遺民倉皇逃往巴釐島。
15世紀,葡萄牙、西班牙和英國先後侵入。1596年荷蘭侵入,1602年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東印度公司」,1799年底改設殖民政府。
1942年,日本佔領印尼,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爆發,1945年8月17日宣佈獨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1950年8月印尼聯邦議院通過臨時憲法,正式宣佈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同一年印尼成為聯合國第60個成員國。
1965年,印尼爆發「930政變」,陸軍將領蘇哈託攫取最高權力,印尼進入軍政府時期。軍政府統治期間,印尼當局對內專制獨裁,大肆迫害華人等少數族裔,但通過開發石油資源和積極引進外資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80年代躋身「亞洲四小虎」行列;對外,印尼於1975年出兵進攻東帝汶,佔領該國長達24年。
1967年,印尼與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成立了「東南亞國家協會」。
1997年,印尼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引發社會動盪,蘇哈託軍事政權崩潰。2004年,印尼舉行首次總統直接選舉,軍人出身的蘇西洛當選為印尼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
2014年,印尼當局廢除1967年頒行的「第六號通告」,將官方文件中對華人的稱謂由具有侮辱性的「cina」改為「中華」,改善了華人受到印尼社會全方位歧視的狀況。
2022年,印尼計畫將首都從雅加達遷至東加里曼丹省,新首都的名字被定為「努山塔拉」(又譯「努山答臘」)。2024年11月19日,印尼政府正式宣佈將首都遷到努山塔拉。
|
![]() 維基百科 提示您 | 關於印度尼西亞, 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上 有相關條目。 請參閱:印度尼西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