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define:身高| 168cm }}{{#vardefine:體重| }}{{#vardefine:年齡| 高中三年級,大約17歲 }}{{#vardefine:血型|B型 }}{{#vardefine:first_native_name|0}}
{{#vardefine:first_office|0}} {{#vardefine:j|1}}{{#while:|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vardefine:first_colleague|0}} {{#vardefine:i|1}}{{#while:|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 {{#vardefine:i|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 {{#vardefine:j|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
鈴木{{#vardefine:first_native_name|1}} スズキ{{#vardefine:i|1}}{{#while:|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 {{#vardefine: i|表達式錯誤:無法識別標點符號「{」。}}}} | |
---|---|
![]() |
|
基本信息 | |
姓名 | 鈴木 |
別號 | 鈴木 |
髮色 | 黑髮 |
瞳色 | 藍瞳 |
身高 | {{#var:身高}} |
體重 | {{#var:體重}} |
年齡 | {{#var:年齡}} |
血型 | [[:Category:{{#var:血型}}|{{#var:血型}}]][[分類:{{#var:血型}}]] |
聲優 | 石原舞 |
萌點 | 短髮,垂眼,褐色皮膚,工程師,連衫褲,技術宅 |
母校 | ![]() |
年級 | 3年級 |
出身地區 | 靜岡縣駿東郡小山町 |
活動範圍 | 茨城縣大洗町 |
所屬團體 | ![]() |
小隊 | ![]() |
小隊職務 | 裝填手 |
喜歡的花 | 圓三色菫(純愛) |
喜歡的戰車 | 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 |
個人展板設置處 | 小沼酒水商店 小沼酒店(日語) |
隊友 | |
相關圖片 |
鈴木(日語:スズキ)是由Actas製作的動畫《少女與戰車》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場角色。
在《少女與戰車》的世界中,裝填手往往是真正意義上的「藍領」隊員。她們的位置雖與戰鬥關係密切卻非常容易被忽視,與和她們搭檔或者她們中少部分人同時擔當的砲手不同,裝填手是一個純粹的,靠體力吃飯的隊員。這點,不論是曾經說要練肌肉的秋山優花裡還是實打實地進行肌肉訓練的,與鈴木學姐同姓的凱撒都用實際行動證明瞭這一點。
正是由於裝填手的工作平淡,卻又辛苦,所以每一個裝填手想要引人注目是很難靠自己單純的裝填工作體現出來的,除非她能像食蟻獸隊某砲手那樣裝彈。於是,作為補償,對於每一個裝填手,《少女與戰車》的劇組都給她們增加了一些醒目的標識,讓觀眾能夠注意到她們或者不要忘了她們。比如視戰車道如命的秋山優花裡;總是把羅馬帝國興衰史掛在嘴邊的凱撒;一邊為隊友裝彈一邊帶領隊友修習排球與戰車道的鴨子隊隊長磯邊典子;一直陪在自己的隊長身邊,替隊長向觀眾解說其台詞,單純善良卻又不失冷靜堅毅的橙黃白毫……這些個性鮮明的裝填手無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唯有豹獅隊的裝填手——鈴木在她們中顯得非常平凡,她沒有任何鮮明的特點,甚至連出鏡的機會也沒有多少。
作為一個高大的隊員,鈴木的身高在大洗名列第二,僅次於排球部的河西忍;並且從人設上來看,比之河西忍豐滿但又不失高挑的身材外加健康的古銅色皮膚使她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讓人眼亮的隊員——因為她的這些外貌特點同樣是她的搭檔,砲手星野前輩也具備的,兩人最大的差別也就只體現在眼型上的一垂一吊。而後者從平日到實戰的表現,以及那「大洗第一快女」的響亮稱號都讓人印象深刻;但是作為裝填手的她卻沒有贏得如後者那麼多的,讓人難忘的戲份,也沒有其他裝填手那般醒目的特點。不過她還是通過一些平凡的點滴展示了自我。
對於豹獅隊而言,砲擊雖然不像真理高中那輛誇張的KV-2一樣——需要全車的隊員們一齊努力才能完成。但是88毫米的主砲絕對是整個大洗最大的。由此,對於裝填手有更高的體力方面的要求,而鈴木學姐在一開始就勝任了這個辛苦平淡,卻又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從她的部分表現中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雖然鈴木的很多表現都只能從她的搭檔——星野的砲擊側面表現出來,而觀眾們無從得到一個有關於她的,完整的戰報。在平日生活中的表現與其他那些經歷豐富的裝填手相比也更容易被人遺忘;而在暱稱方面,相較於隊友們那些五花八門的外號以及與她同姓的,同為裝填手的凱撒,她通常只被簡稱為鈴木;但細細想來依然值得回味,如果說砲手是紅花的話,那麼為之裝彈的裝填手則是其綠葉。而默默為有著「大洗第一快女」之稱的同伴裝彈,讓她打出精彩的砲擊的鈴木,不就是整個《少女與戰車》中最樸實無華的綠葉嗎?正如她在最終話的ED中與同伴一道維修戰車一樣,她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幕後的英雄。除了與中島一樣可以一邊行車一邊修車之外。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與一同修理戰車的同伴星野不同的是,鈴木的前額有一些細小的汗珠。
對於一個在幕後奉獻的角色來說,汗水也許就是鈴木最閃亮的勳章。這個外表與性格看起來陽光而又健康的學姐也許沒有什麼讓人眼亮的戲份。即便在高手雲集的豹獅隊,她給人的感覺也只是平淡。但正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留給觀眾的,正是這流著汗水專心修理戰車的,可靠的大姐姐形象。不需要學姐的架子,但就能讓人感覺到學姐的可靠;不需要出彩的戰鬥,但就能用雙手成就同伴五彩斑斕的夢想……正是因為有鈴木這樣的,可靠的大姐姐們的支持,大洗才有機會,一次又一次奔赴戰場。
而這,同樣是汽車部一以貫之的精神。直到第10話才正式登場的汽車部在登場以前就已經讓人難以忽視她們的存在。所以能這樣,正是因為她們每一個人,都像鈴木一樣,踏踏實實地做好一切自己分內的工作。
鈴木學姐正在修理戰車(12話ED)。 |
---|
由於鈴木學姐高大的身形,使得她儘管戲份不多,但仍舊是無法被忽視的一員。雖然她的眼型是很多《少女與戰車》中脾氣溫和,性格純真的萌娘常用的垂眼,單看面龐非常像個性格溫婉的陽光少女。不過在OVA第6話,汽車部表演的舞台魔術中,鈴木學姐的打扮也顯得非常醒目——在身著裙子的隊友中間,鈴木學姐是唯一一個西裝革履的隊員。而與她一同向觀眾解說整個節目的隊長中島則一身長袖紅裙,在隊友的女裝打扮中堪稱一抹亮色。這其實也奠定了中島隊長與鈴木學姐的CP關係(彌天大霧)。
汽車部的登台演出 |
---|
而在官方設定中,鈴木學姐的理想是當一位「職業戰車道戰隊」的老闆,這個設定除了在OVA第8話《愛裡壽之戰》的言談中因為她想把愛裡壽包裝成一位職業賽車隊CEO的想法中有所體現之外,也體現在了官方在汽車部的一些二次設定中。比如有一張官方圖片就是鈴木學姐與她的中島以及坐在她身邊的天然的軍神一起身穿賽車女郎的服裝出現在戰車面前的情景。這其實又一次奠定了中島隊長與鈴木學姐的CP關係(彌天大霧)。而軍神的出現,以及鈴木學姐為她打傘的舉動,讓事情變得有些複雜。貴圈真亂!
豹獅車隊 |
---|
雖然畫面裡中島隊長佔據了主要篇幅,並且某刊登此圖的網站的編輯還把中島當成了鈴木,並把星野的介紹當成鈴木的介紹。但是
鈴木?中島?星野? |
---|
![]() |
由此,鈴木學姐的賽車女郎形象還是深入人心,高挑而又性感的身段,以及陽光健康的古銅色皮膚使得她與賽車女郎這個職業完美融合,也由此出現在了一些二次創作中。
賽車女郎鈴木 |
---|
![]() |
鈴木學姐良好的天資使得她儘管沒有多少戲份,卻同樣是一個讓人過目難忘的角色。那種陽光,健康,俊朗,而又不失性感的,內涵豐富的外貌,同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雖然鈴木學姐的戲份非常少,但是在後輩面前,她卻如她那擁有柔和表情的外貌一樣,是一位親切的大姐姐。而她的這種親切,是一種隨意卻又不失體貼的特質。所以當她與後輩對話時,既有一個大姐姐理性溫和的一面,也有一個高中生不拘小節的一面。這樣的例子包括但不限於:
從鈴木學姐的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細節上的表現可以看出,她的確如她在官方設定中給人的印象一樣,是一個如陽光一樣溫暖的學姐。儘管戲份不多,但那種陽光般溫暖的特質也如她陽光的外表一樣,在銀幕上呼之欲出。
可能細心的觀眾早已注意到了,鈴木與她的兩個同伴——中島隊長和土屋,也像軍神一樣,從茨城縣以外的地方來到了大洗女子學園所在的大洗町。雖然大家都不是同鄉,但卻有著共同的愛好,以及相互照應的合作精神。正是因此,她們四人總是同乘一輛跑車,形影不離。
而說到鈴木學姐的故鄉,其實和她的三個隊友的故鄉一樣,都是劇組精挑細選的結果。鈴木學姐的故鄉在日本中部的靜岡縣駿東郡小山町,那裡有一條著名的賽道——富士國際賽車場(日語:富士スピードウェイ)。這條賽道在1966年到2003年間由富士國際賽道有限公司(日語:富士スピードウェイ株式會社,英語:Fuji International Speedway Co.,Ltd)經營。2000年以後被豐田汽車公司併購。[2]
最初經營這條賽道的富士國際賽道有限公司成立於1963年,並掛名「日本全國職業運動汽車公司」(英語:Japan NASCAR[3] Corporation)。一開始,賽道計畫在日本舉辦具有「美國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英語:NASCAR[3])風格」的比賽。由此,賽道的原始設計為4千米的,高斜彎(high-banked)的超級賽道。然而由於預算不夠,當工程完工時,只設計了一個斜彎。在賽道建設期間,三菱不動產公司對賽道進行了投資,並由此在1965年10月取得了賽道的管理權。[4]
雖然在很長時間這裡都是F1日本站的舉辦地,但富士賽道在最開始經營的歲月並不讓人樂觀。恰恰相反,事故與罵名卻如影隨行。在1973年到1974年,因為著名事故斜彎「第一」(日語:第一,英語:Daiichi)的兩起死亡事故,讓這個著名彎道不得不關閉。[2]而在1977年的F1大獎賽上,加拿大選手吉耶·維倫紐夫(Joseph Gilles Henri Villeneuve,1950年1月18日-1982年5月8日)更是直接撞死了看台上的兩名觀眾,並導致10人受傷。[5]這一切都為這條賽道蒙上了巨大的陰影。與此同時,借看比賽擾民的暴走族更是時常出沒在賽道附近。他們的出現,加上當時人們對賽車運動的認知度不高。有觀點甚至認為,「賽車運動本身就是助長暴走行為的溫床,不是什麼好東西。」後在多方努力下,雖然賽道沒有被廢止。[2]但從1987年以後,這條賽道就再也沒有舉辦過F1賽事,直到20年後的2007年。[4]
不過,雖長期無緣F1大賽,但這裡在1980年~2000年仍舊是其他國際競速賽車賽事的熱點地區。國際汽車聯合會世界賽車錦標賽(英語:FIA World Sportscar Championship)就曾在1982到1988年間在這裡舉辦過賽事。除此之外,長長的直道同樣適合舉辦直線競速賽。美國 全國高速汽車協會(英語:National Hot Rod Association, NHRA)就曾經在1989年於此地舉辦直線競速賽。1993年,有「直線競速第一女」之稱的雪莉·穆爾唐尼(Shirley Muldowney)以5.30秒的成績完成了在這裡舉辦的四分之一英里加速賽(英語:Quarter-mile strip)。同樣,這裡也是日本舉辦直線競速賽事的首選。[4]
富士賽道地圖(SVG矢量圖,可以在不損害畫質的前提下放大觀看。) |
---|
與鈴木學姐的經歷相似,雖然故鄉的賽道是一條很難在聚光燈下把自己的閃光點示人的賽道,但它同樣為世人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賽事。與隊友們一樣,雖然來自各地,但因為對跑車的共同愛好,她們有幸走到了一起,成為密不可分的好朋友。
和3位隊友一樣,原型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賽車手,他就是日本第一個登上一級方程式大獎賽領獎台的人——鈴木亞久裡(日語:鈴木亜久裡)先生。
亞久裡先生的競技生涯完全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12歲就在卡丁車大賽上嶄露頭角,卻到了而立之年才取得F1選手的資格。而在那之後不久,就成為第一個登上F1領獎台的日本人。不過很快,他又不得不辭別F1賽事……如此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讓人感慨萬千。[6]
1972年,年僅12歲的亞久裡就已經在卡丁車大賽上嶄露頭角。18歲那年,也就是1978年,他已經贏得日本卡丁車錦標賽的冠軍。1981年,又贏得全日本卡丁車錦標賽A2級的冠軍。
正是由於在卡丁車競技中的積累,1979年,年僅18歲的他踏上了堪稱F1選手的搖籃的F3賽場。開始了他實現F1之夢的征程。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成為了一場長達8年的長跑。與此同時,諸如高橋徹(日語:高橋徹)這樣的,與他同歲的新人確實名噪一時。由此,有評論甚至說,「當年靠卡丁車脫穎而出的鈴木亞久裡也許只能止步於此了吧?」(原文:「カートでのしてきた鈴木亜久裡もこれまでか。」)[6]
而到了1983年,亞久裡所在的車隊TOM車隊也面臨資金短缺的困境。在這雪上加霜的時刻,亞久裡曾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賽車生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車隊負責人館信秀(日語:舘信秀)。面對他的這種想法,館勸他說,「雖然你在我這裡無法飛奔,但是你可以在別的地方找到自己風馳的天地。」(原文:「自分のところで走らせることはできないが他で走れるところを探してやる」)於是,館將他介紹給了用日產系賽車的車隊老闆柳田春人(日語:柳田春人)。[6]
由此,1984年時,亞久裡被委派參與日產F3的發動機開發工作。1985年,日產重新開始其廠商車隊的活動,亞久裡成為車隊的一名隊員。駕駛廠家的Skyline-RS-Turbo(日語:スカイラインRSターボ)參加全日本房車錦標賽(A組賽車,日語:全日本ツーリングカー選手権)。並與柳田春人搭檔,駕駛Lola·T-810參加全日本原型賽車耐力錦標賽(C組賽車,日語:全日本スポーツプロトタイプカー耐久選手権)。起初,亞久裡對獎金沒有多少興趣,他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比賽本身。
1986年,亞久裡接替在事故中辭世的隊友萩原光(日語:萩原光)與車隊一道參加了那一年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法語:24 heures du Mans,英語:24 Hours of Le Mans)。並在那年以A組賽車選手身份取得冠軍。這使他的F1之夢又進了一步。雖然他贏得的第一個非卡丁車的頭銜來自與F1關係不大的房車。
正在此時,亞久裡從石油進口商那裡獲得了資金,從而有機會參加富士GC聯賽。因此在一開始就請來了有「山葉發動機知名調試者」之稱的松浦賢擔任車隊工程師。並引起著名賽車製造商——登月飛船(日語:ムーンクラフト)的老闆由良拓也的注意。亞久裡於1986年的F2決賽獲得了駕駛登月飛船贊助的席位。並於1987年參加了全日本F3000錦標賽(日語:全日本F3000選手権)[7][8]。在比賽中,他獲得來自大口(日本鹿兒島縣一地名)的贊助商步法國際(日語:フ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英語:Footwork International Corp.)的贊助。而與松浦賢有關聯的山葉公司,以考斯沃斯DFV引擎為基底,開發出考斯沃斯·山葉OX77引擎(5活塞引擎,日語:コスワース・ヤマハOX77)。在此背景下,1987年,亞久裡在F3000聯賽中取得亞軍,1988年奪得冠軍。
在經歷了近10年的摸爬滾打之後,亞久裡終於有機會參加1988年10月在日本三重縣鈴鹿市鈴鹿賽道舉行的F1大獎賽。但是他在F1的初次亮相不過是為了代替因中耳炎缺席的拉魯斯·勞拉(Larrousse-Lola)車隊的亞尼克·達爾馬斯(Yannick Dalmas)。而在比賽中,作為F1新人的他顯然也難以擔負起這個「替身」的位置——濕滑的路面以及對他而言難於掌控的賽車。在賽中於蛇形彎道和塞薩里斯(Andrea De Cesaris)擦掛,並誤出跑道。最後靠發動機的動力戰勝法國選手雷內·阿諾 (René Alexandre Arnoux),取得16名。不過這個成績遠遠落後於蓮花車隊的另一位日本選手——中島悟(第7名)。[9]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到了1989年的F1賽季,贊助商Zakspeed(使用山葉引擎)邀請他參賽,亞久裡終於第一次全面參賽。然而,由於贊助商Zakspeed的賽車在比賽前賽車戰鬥力準備不足;山葉的OX88-V8發動機功率不足;外加技術人員功夫不到家,將變速裝置的順序編錯;由此,亞久裡在所有比賽中均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由此背上了「本賽季全16戰所有排位預賽盡數落選。」(原文:「シーズン全16戦全て予備予選落ち」)的罵名。[6][10]
在這樣的挫敗之後,1990年,亞久裡重回拉魯斯車隊,這一次,他趕上了好時機。車隊這一次使用了由勞拉公司所做的工藝精良的LC90底盤,配合蘭博基尼製作的動力強勁的V12引擎組合而成的賽車給隊員參賽。在此情形下,他分別在1990到1991年間取得過3個第6名的成績。最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第15站在鈴鹿賽道舉行的日本F1大獎賽,亞久裡以第三名的成績,由此有機會登上領獎台領獎。這是日本(甚至亞洲)選手第一次登上F1的領獎台。直到2004年美國F1大獎賽之前,另一位日本車手佐藤琢磨(日語:佐藤琢磨)獲得第三名時,中間沒有一位日本(甚至亞洲)選手再獲此殊榮。而直到2012年在日本F1大獎賽上奪得季軍的小林可夢偉(日語:小林可夢偉)出現之前,同樣沒有日本選手能在自己的母國舉辦的比賽中獲此殊榮。
這是亞久裡先生最好的成績,就如曇花的綻放一般,從那以後,他的賽車手生涯再一次走向了下坡。這一年,他效力的拉魯斯車隊同他一樣,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不過,這同樣是這個團隊走向瓦解的開始——蘭博基尼突然宣佈不再與拉魯斯合作,而轉投利基亞車隊(Equipe Liger,後被法國著名車手普羅斯特收購併更名普羅斯特車隊)。而FIA更是考慮收回拉魯斯在1990年賽季的積分,理由是所謂的「對車隊賽車底盤的『虛假宣傳』」——因為車隊在登記賽車時說賽車的底盤是拉魯斯自己製造的。但事實上,他們的賽車的底盤全是由他們的合作夥伴——英國公司勞拉生產製造的。由此,車隊在那個賽季的積分(不是選手積分)全被剝奪,而車隊的賽車的引擎也從蘭博基尼的V12換成了較差的福特·考斯沃斯 DFR V8。[11]不過亞久裡還是在這樣的壓力下,在91賽季的美國F1大獎賽上贏得了第六名,緊跟在第五名的日本選手中島悟之後。不過,相較於中島悟,這是亞久裡在那個賽季取得的唯一一個名次。[12]而當他再一次取得這樣的名次時,已經是4年後,他揮淚告別F1賽場的那一年。[6]儘管職業生涯如此大起大落。但是在當時,他仍然被認為是中島悟之後最成功的賽車手。直到後來兩人被佐藤琢磨和小林可夢偉取代。
在退出F1賽場之後,他仍然熱衷於賽車比賽,參加過諸多其他賽事。值得一提的是,他於1998年同影山正彥(日語:影山正彥),星野一義(日語:星野一義)組隊一起參加了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並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13]這使他成為第一個兩次在賽車生涯中登上領獎台的日本選手,並留下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有三位選手同時登上領獎台的記錄。而在短暫的輝煌過後,他於2000年結束了車手生涯。
退役後的亞久裡先生仍然懷揣F1之夢,於是在退役後的第5年,也就是2005年成立了超級亞久裡車隊。但最後仍然因為資金短缺於2008年宣告解散。
在看過亞久裡先生這些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後,聯想到以他為原型創作的鈴木學姐以及她的職業戰車道戰隊經理的夢想,不由得讓人感慨萬千。在競技場這個拼殺慘烈的戰場上想要立足談何容易,太多的只有兩人身上那容易被忽視的汗水與淚水,而風光與榮耀不過是須臾間的美好,稍縱即逝,就如鈴木學姐那些平淡到不曾上鏡的作戰經歷一般。但這,才是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即使只能做花蕊的綠葉,也要在花落葉枯之前做好綠葉,不管有沒有聚光燈的投射。而仔細回顧《少女與戰車》的整個故事,不論出鏡率高與否。做好自己,正是每一個少女都堅守的信條。
雖然只在閒聊中吐露出了自己的F1之夢,但是這位親和,努力的前輩與故事中每一個少女以及她的原型亞久裡先生一樣。都是執著,堅定的追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