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威廉·霍金 | |
本名 |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
別名 | 史蒂芬·霍金 霍金 |
國籍 | 英國 |
出生 | 1942年1月8日 |
逝世 | 2018年3月14日 |
年齡 | 76歲(享年) |
職業 | 物理學及宇宙學家 |
相關人士 | 列納德·蒙洛迪諾(合作夥伴) 吳忠超(翻譯者) 彭羅斯(在奇性定理證明上的合作) |
代表作品 | |
《時間簡史》[1]《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2] |
“ | 上帝既造就天才,也造就傻瓜,這不取決於天賦,完全是個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結果。 | ” |
——史蒂芬·威廉·霍金 |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語: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及宇宙學家,漸凍症患者,也是小說家、科普作家。在主流文化中被視為身殘志堅的典範和頂尖科學家的象徵之一。
霍金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當天恰為伽利略逝世300週年忌日。
霍金牛津大學畢業後在劍橋大學以研究生身份修讀宇宙學,期間確診漸凍症[3]。這種疾病使他逐漸喪失對肌肉的控制,逐漸癱瘓、失聲,最終被迫依賴輪椅行動和計算機與他人交流,這也成為人們對霍金的普遍印象。
儘管身軀受到束縛,霍金仍堅持學術研究,並取得許多重要成果。在因黑洞輻射等方面的研究成名後,他開始撰寫《時間簡史》等科普書籍。
霍金於2018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歲。當天恰為圓周率日和愛因斯坦139週年誕辰。
霍金取得了許多學術成果,舉例如下:
霍金還著有以下科普著作:
霍金雖然身體殘疾,但依然在理論物理的前沿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許多ACGN作品中有以其為原型的登場角色或neta。
最廣為人知是一點是,由於霍金在黑洞方面的學術成果,許多作品中的相關設定都會提及霍金及其理論,包括大量ACGN作品。
另外,霍金癱瘓在輪椅上只能用計算機合成語音說話的形象深入人心,許多作品有類似形象的角色。當人物角色有類似特點時,也可能會被賦予「霍金」的外號。比如《極黑的布倫希爾德》中的橘佳奈全身不遂,只有左手手指稍微可以移動,使用機械才能與人對話,因此別號「霍金」。
霍金與女兒露西·霍金共同寫作了一系列兒童科幻小說《喬治開啟宇宙的秘密鑰匙》《喬治的宇宙尋寶記》《喬治的宇宙大爆炸》等,故事圍繞男孩喬治進行。他偶然遇到宇宙學家埃裡克,並在埃裡克研製的超級計算機「宇宙」協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神奇的太空旅行和宇宙冒險。
擁有大量二次元形象,多由其粉絲創作,如《辛普森一家》。有藝術家在假想的以科學家為原型的格鬥遊戲為主題的點陣圖動畫創作中使用了其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