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條目介紹的是蘇聯研發的一款自動車載火箭砲。關於其暱稱「喀秋莎」這個詞的其他含義,請見「喀秋莎」。 |
|---|
萌娘百科歡迎您參與完善軍事類條目☆Huu~Ah\(^O^)/ 萌娘百科軍事相關條目正在建設中,歡迎有編輯意向的朋友加入萌娘百科歷史軍事原型編輯組編輯群:
1035855750
歡迎正在閱讀這個條目的您協助
。編輯前請閱讀
Wiki入門或
條目編輯規範,並查找相關資料。萌娘百科祝您在本站度過愉快的時光。
BM-13型火箭砲

喀秋莎火箭砲
基本信息
BM-13型火箭砲(暱稱:喀秋莎)是蘇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設計局研發的一款自動車載火箭砲。
本義簡介
一戰期間, 俄國人在空中防禦佔下風, 刺激他們研發航空火箭彈雖然ВМ-13火箭砲的定位是地對地火箭砲而不是對空火箭砲然而某些坦克世界的中國玩家硬是用ВМ-13打飛機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鷹[1]
1938年, 蘇聯製造了同等作用的火箭砲, 但精度過低, 在實戰中不實用。
1939年6月, 為防禦納粹德國, 蘇聯製造了ВМ-13火箭砲。
因量產前沒有告知火箭砲的編號, 蘇聯ВМ-13特別火箭砲連於1941年6月28日用砲管上的斯拉夫字母К[2], 為新研發的火箭砲取名Катюша()。
1941年6月30日, ВМ-13火箭砲開始量產。
喀秋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冷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也是蘇聯工農紅軍/蘇聯武裝力量的代表武器之一。
為中國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起到了極大作用, 在當時少量裝備於PLA。
因為發射架很多,所以被稱為「史達林的管風琴」
ACG中用法
喀秋莎坐在喀秋莎[4]上唱喀秋莎禁止套娃
| 軍事話題索引 |
|---|
| | 也可以看看:武器擬人 • ACG軍事組織 • ACG戰爭 • 航天 • 科幻 | | 散裝的簡易軍事理論 |
|---|
| | 身份、兵種與頭銜[# 1] | | | | 戰略與戰術思想 | | | | 戰爭 | | | | 軍隊禮儀 | | | | 軍事技能與軍隊武術 | | | | 兵器概念與知識 | | | | 世界知名軍隊 | | | 特務、秘密警察 與情報機構
| |
| | | | 軍事、兵器與流行文化 |
|---|
| 常用語和 常見概念 | | | | 軍事梗 | | 武器裝備梗 | | | | 勢力陣營梗 | | | | 名人名事梗 | | | 影視遊戲 及小說梗 | | | | 其他 | |
| | | 亞文化現象 | | | | 軍事主題遊戲 | | | | 常見作品類型 | | | | 相關創作者 | | | | 相關ACGN現象 | | | | 相關題材標籤 | | | | 現實的原型裝備 | |
| | 軍歌、軍樂和軍事宣傳音樂[# 4]列表 |
|---|
| | 蘇聯/俄羅斯 | | | | 美國 | | | | 中國 | | | | 英國 | | | | 德國 | | | | 法國 | | | | 義大利 | | | | 塞爾維亞/波赫塞族共和國 | | | | 日本 | | | | 朝鮮 | |
| | | 注釋欄 |
- ↑ 斜體標出的為尚處概念或幻想中的內容。
- ↑ 粗體標出的為尚處概念或幻想中的事物。
- ↑ 對有短柄/無柄變種的長柄武器,用斜體標出。
- ↑ 軍事宣傳音樂需用粗體標出。
|
|
注釋及外部連結
- ↑ 摘自同名歌曲喀秋莎
- ↑ 即「共產國際」的第一個字母
- ↑ 指本條目介紹的火箭砲
- ↑ 指本條目介紹的火箭砲